澳门水史——回顾澳门百年供水的演变
水是生命的泉源,不论饮用和生活都离不开用水。在自来水普及之前,澳门居民主要依靠井水和泉水,使用地下水源维生。踏入二十世纪初,澳门城市发展和卫生需求等因素下,澳门开始发展自来水供水系统,供应经过滤和消毒的淡水给居民。然而,澳门缺乏充足的淡水源,因而在1960年代起与内地政府共同处理供水的问题,包括在珠海修建大型水库及建立输水网络,解决澳门的供水问题。这篇文章将向大家回顾澳门供水的历史,如何从本地水源转向西江水。
阅读老字号之西餐厅与葡国菜
豉油西餐的年代已成前尘往事,西餐的招牌亦所余无几,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设在娱乐场所或星级酒店内高档次的主题餐厅,标榜由国际星级名厨主理,门口放满国家领导人、国际影视红星、媒体食评家光顾的照片,采取名人效应作招徕,消费自是不菲。
相思瀑布畔葡萄牙语“取水碑”铭刻作者小考
在澳门开埠之前,浪白滘区域不仅是中外互市的场所,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一。在明清等历史时期,浪白滘发挥着关键作用。我们建议,将西江口流域作为一个整体,把珠海、澳门、香港、中山,乃至粤港澳大湾区联动起来进行历史与贸易研究。
《真蒂洛尼家族原藏中国贸易港绘画系列:澳门(十八世纪晚期)》初探
香港海事博物馆藏《真蒂洛尼家族原藏中国贸易港绘画系列:澳门(十八世纪晚期)》呈现了十八世纪晚期澳门繁华和热闹的景象,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的城市面貌,为人们了解当时的澳门提供了形象的资料,本文就该画作的作者、绘制年代、特色及价值展开探讨。
救亡与统战:中国共产党在澳门的组织与活动(1921-1949)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一直以秘密方式在澳门存在,从事组织发展、民众动员以及配合内地抗日救亡。
埋在㓥狗环的尸骨: “百鸟巢”主人汤玛斯.比尔的末路
1842年1月12日,几位葡萄牙人青年在澳门东北的㓥狗环海滩玩耍时,发现了一具严重腐烂的遗体——这位死者并不是一个普通的人,而是一名居于澳门的英国富商,他的死亡诉说著澳门在十九世纪初期鸦片贸易的风云。
议事亭前地上的风景——澳门市中心的百年演变
讲到澳门的市中心,大家可能联想起议事亭前地,虽然这座广场的规模不大,但它座落在繁华的市区,并且是不少节庆活动举行或巡游必经的路线,使这座广场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社会意义。对澳门的居民来讲,议事亭前地还有一个更熟悉的名称——「喷水池」,原因就是广场上有一座喷泉,但在历史上,议事亭前地在几百年的岁月里并非一成不变,前地的风景有过多次变化。
住冬之行: 广州外商的年度大迁移
自1762年起,广州外商在每年贸易季后(十月至翌年四月)需要到澳门住冬,但他们为何要到澳门越冬,他们又是怎样来到澳门,让我们从一名外商的记录来了解这段历史吧!
新马路的诞生——一场划时代的开路工程
新马路和议事亭前地(喷水池),可以说是澳门市中心的代名词。虽然人人称之「新马路」,但实际上她已经有百多年的历史,可以跻身老街之列(虽然无法与邻居营地大街相提并论)。新马路的诞生可说是一次划时代的大工程,但为何政府会有开辟新马路的打算?是谁设计这条街道?新马路又是如何开辟?
大三巴的秘道传说(下)——藏身于秘道的传教士
我们在上一篇文章提到大三巴秘道的金库传说,但秘道的传说并不只有一个,另一个说法是秘道曾经是昔日传教士们的避难通道,后来这个说法又衍生成为一个鬼故事……
大三巴的秘道传说(上)——牌坊下失落的金库
很多地方都流传着秘道的都市传说,例如香港礼宾府的秘道、台北圆山饭店的密道等。当然,澳门也少不了自己的秘道传说,当中最广为流传的秘道在澳门的地标——大三巴牌坊。
映山湖畔:细数澳门的水库
澳门有不少大大小小的水塘和水库,它们不止是本地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水塘周边用作公园和步行径,为居民提供休憩场所。不过,这些水塘和水库又有着怎样的历史呢?让我们为大家逐一介绍。
水.慌——澳门水荒的历史(1948 – 1967)
水荒,一个大家时常从老一辈口中提到的艰苦经历,人们需要到街上的水车去购买淡水,每天只能用有限的水过活。哪么在澳门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水荒?水荒又是怎样打乱居民的日常?澳门又是怎样摆脱水荒的日子?这次我们将回顾在1948年至1967间的八次制水,了解二战之后澳门水荒的历史。
相思瀑布畔葡萄牙语“取水碑”铭刻作者小考
在澳门开埠之前,浪白滘区域不仅是中外互市的场所,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一。在明清等历史时期,浪白滘发挥着关键作用。我们建议,将西江口流域作为一个整体,把珠海、澳门、香港、中山,乃至粤港澳大湾区联动起来进行历史与贸易研究。
澳门水史——回顾澳门百年供水的演变
水是生命的泉源,不论饮用和生活都离不开用水。在自来水普及之前,澳门居民主要依靠井水和泉水,使用地下水源维生。踏入二十世纪初,澳门城市发展和卫生需求等因素下,澳门开始发展自来水供水系统,供应经过滤和消毒的淡水给居民。然而,澳门缺乏充足的淡水源,因而在1960年代起与内地政府共同处理供水的问题,包括在珠海修建大型水库及建立输水网络,解决澳门的供水问题。这篇文章将向大家回顾澳门供水的历史,如何从本地水源转向西江水。
从中外历史文献重考“Lilao/Nilao”与“亚婆井”的历史
澳门学中,有一个似乎已经盖棺论定、但疑点重重的问题,即所谓的“泥流泉”。作者将在仔细爬梳中外历史文献的基础上,就其词源与词义略抒己见,意在抛砖引玉。
新马路的诞生——一场划时代的开路工程
新马路和议事亭前地(喷水池),可以说是澳门市中心的代名词。虽然人人称之「新马路」,但实际上她已经有百多年的历史,可以跻身老街之列(虽然无法与邻居营地大街相提并论)。新马路的诞生可说是一次划时代的大工程,但为何政府会有开辟新马路的打算?是谁设计这条街道?新马路又是如何开辟?
大三巴的秘道传说(下)——藏身于秘道的传教士
我们在上一篇文章提到大三巴秘道的金库传说,但秘道的传说并不只有一个,另一个说法是秘道曾经是昔日传教士们的避难通道,后来这个说法又衍生成为一个鬼故事……
大三巴的秘道传说(上)——牌坊下失落的金库
很多地方都流传着秘道的都市传说,例如香港礼宾府的秘道、台北圆山饭店的密道等。当然,澳门也少不了自己的秘道传说,当中最广为流传的秘道在澳门的地标——大三巴牌坊。
映山湖畔:细数澳门的水库
澳门有不少大大小小的水塘和水库,它们不止是本地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水塘周边用作公园和步行径,为居民提供休憩场所。不过,这些水塘和水库又有着怎样的历史呢?让我们为大家逐一介绍。
水.慌——澳门水荒的历史(1948 – 1967)
水荒,一个大家时常从老一辈口中提到的艰苦经历,人们需要到街上的水车去购买淡水,每天只能用有限的水过活。哪么在澳门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水荒?水荒又是怎样打乱居民的日常?澳门又是怎样摆脱水荒的日子?这次我们将回顾在1948年至1967间的八次制水,了解二战之后澳门水荒的历史。
相思瀑布畔葡萄牙语“取水碑”铭刻作者小考
在澳门开埠之前,浪白滘区域不仅是中外互市的场所,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一。在明清等历史时期,浪白滘发挥着关键作用。我们建议,将西江口流域作为一个整体,把珠海、澳门、香港、中山,乃至粤港澳大湾区联动起来进行历史与贸易研究。
澳门水史——回顾澳门百年供水的演变
水是生命的泉源,不论饮用和生活都离不开用水。在自来水普及之前,澳门居民主要依靠井水和泉水,使用地下水源维生。踏入二十世纪初,澳门城市发展和卫生需求等因素下,澳门开始发展自来水供水系统,供应经过滤和消毒的淡水给居民。然而,澳门缺乏充足的淡水源,因而在1960年代起与内地政府共同处理供水的问题,包括在珠海修建大型水库及建立输水网络,解决澳门的供水问题。这篇文章将向大家回顾澳门供水的历史,如何从本地水源转向西江水。
从中外历史文献重考“Lilao/Nilao”与“亚婆井”的历史
澳门学中,有一个似乎已经盖棺论定、但疑点重重的问题,即所谓的“泥流泉”。作者将在仔细爬梳中外历史文献的基础上,就其词源与词义略抒己见,意在抛砖引玉。
使用说明
检视全站索引
“AND”,为缩小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交集”;
“OR”, 为扩大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联集”;
“NOT”,为排除不相关的检索范围 ,“AND NOT”表示第二个搜索项,在检索范围将被排除。
已经有澳门记忆帐号了?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