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昔望廈荒地水塘,居民在塘邊洗滌用具。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11/16
往昔望廈荒地水塘,居民在塘邊洗滌用具。
更新日期:2019/11/16
“我一直都沒有機會到學校讀書,是個文盲,但因在街坊會工作,學懂了認字和寫字,結識了良朋好友,又學會了打球和唱歌。對於能夠幫助有需要的人,我感到十分高興,施比受更有福,我的生命不是最淒慘的,有人或許比我更淒慘,應該去幫助他們,做到推己及人。我經受過苦難,所以會繼續堅持下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神奇女俠苦盡甘來
“我對7歲以前發生的事印象十分模糊,我的記憶或許該從7歲開始。那一年,我失去了慈愛的媽媽,5年後,我又失去了爸爸,12歲便成為孤兒。我的爸爸生前常對我說:‘都可以嘗試去做,就是不能偷、盜、詐、騙、欺凌他人,做事要對得起天地良心!’記這句話,爸爸去世後,我顛沛流離,靠拾荒為生,之後做過很多工作。”
少失怙恃奮發一生
“新橋以前經常水浸,記得有次在農曆七月三十,把所有月餅都準備好,預備八月份開始售賣,怎知當晚大洪水,一籮一籮的餅全都給浸壞了。水浸得真的厲害,要划船呢!可謂名副其實的渡船街,以前,渡船街一帶都是海,而石敢當那兒就是埠頭,很多人會在那兒晾衣服。”
打造社區小店號
“有一次跟學生到他居住的白鴿巢區木屋家訪,學生或怕家長責罰,剛到木屋區,在街角突然拔足狂奔,追也追不上。在迷宮般,又多狗的木屋區,陌生人根本沒有路可行。所以以前老師做家訪,不論晴天雨天,都會帶備雨傘,因為一傘在手,有時可以用來趕狗!
留守新橋的文化人
“新橋有一句童謠:‘落雨仔,水浸街。’處於低窪地區的新橋,每逢大雨降臨便成了一片澤國。水浸雖然影響生活,但也有很多令人緬懷的回憶,如留在學校摺疊紙船,撈魚仔,哥哥面對着高至胸口的水位涉水背我回家……
舊區經濟的推動者
時間: | 民國時期(1911-1949年) |
1925年-1941年 | |
地點: | 澳門半島--花地瑪堂區 |
望廈 | |
關鍵字: | 池塘 |
群眾 |
攝影: | 若瑟‧利維士‧嘉德禮(Catela, José Neves) |
資料來源: | 若瑟・利維士・嘉德禮:《永不回來的風景 : 澳門昔日生活照片》,澳門藝術博物館,2001,第52頁。ISBN 99937-29-26-4 |
藏品所有人: | 澳門基金會 |
儲存地點: | 澳門藝術博物館 |
數位作品提供者: | 澳門基金會 |
權限範圍: | 如需使用有關資料,需徵得有關版權實體的同意。 |
語種: | 中文 |
英文 | |
葡文 | |
資料類型: | 照片 |
黑白 | |
電子資料格式: | TIF, 4202x2968, 35.69MB |
登錄號碼: | p0000027 |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