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序言
筆者從事澳門史研究已逾30載。筆餘常常暗嘆:“澳門歷史深似海。”在那平靜的水面下,不知道有多少成為歷史沉澱的故事。歷史學者的任務是進行“文獻考古”,披沙瀝金,將歷史的真實展現在世人面前。
澳門學中,有一個似乎已經蓋棺論定、但疑點重重的問題,即所謂的“泥流泉”。筆者將在仔細爬梳中外歷史文獻的基礎上,就其詞源與詞義略抒己見,意在抛磚引玉。
關於這個問題,澳門土生葡人鮑文輝 (Manuel Basílio) 先生近期提出了一新看法:葡文的“Nilau”可能源自漢語的“瀰流”,意謂“滿溢的水流”。據鮑言,他從住在亞婆井附近的鄭先生處得知,該井出水口處兩片大石下有泉水從石縫中溢出,此即謂“nei-lau”。後他從顏儼若神父編的中葡字典內查有“瀰”字,其音義與“nei”相合,於是便提出“Nilau”的對音可是“瀰流”的主張。之後黃文輝先生在《澳門日報》連撰二文(《土生葡人視角的街道故事》和《“瀰流”補正》關注和介紹了這個考證。從潘日明 (Benjamim Videira S. J.) 神父的《殊途同歸──澳門的文化交融》中《是泥流泉還是亞婆井》一文中的“Nilau”被漢譯為“泥流”【1】 後,一般都接受了這個譯法,無有異議。譯者可能不通粵語,僅是根據普通話而音譯成“泥流”。本無可厚非,但清清的泉水怎麼會是“泥流”呢?這就有點不合乎邏輯了。此譯雖顧及了普通話的音合,但卻未考慮到語義是否恰當。筆者早對這個譯法不以為然,卻也想不出更好的譯詞。我們在2002年就指出:“西望洋山原始漢名為Nilao,後演變成Lilao。這是以前一股山泉的名字。直到18世紀末,葡語文獻中仍見使用‘Fonte de Nilao’(Nilao泉),或即‘亞婆井’的葡名。漢語‘亞婆井’系列地名中,亞婆的葡語對應詞均是Lilau。” 【2】
圖1 亞婆井前地。趙村野攝。
二、地圖
在於1831年測繪並於1838年修訂的《澳門城平面地形圖》(Planta topográfica da cidade de Macau)上,標注了“25 Bica de Liláo ou Nináo”。 【3】
圖 2 《澳門城平面地形圖》(Planta topográfica da cidade de Macau),澳門科技大學有收藏本。
因中國南部方言中常見“n”/“l”不分的現象,所以西文在拼寫漢語人名及地名時常常換用,例如“Liampó”(寧波)和“Lamao”(南澳)等。
“Liláo”亦作“Lilau”。語音學上,“o”弱化成“u”是一個很常見的現象。“Liláo”可作“Nilao”。
三、文獻
“Nilao”一名,在伊比利亞文獻中,可用鳳毛麟角來形容。
已知最早的記錄出現在一份1565年的手稿中,其中有兩處提及:
其一,“正在不可開交時,來了一個名叫林老(Ni Lao)的華人。此人擁有兩三條中式帆船,已與葡萄牙人為伍15年之久。作為準備同他們(葡萄牙人)前往援助的(的確成行)人員之一,他明白此事不果的原因,請求允許進來說一說。似乎他對當地瞭如指掌,開口說了說,並斷言路易斯‧德梅洛(Luis de Melo)與海賊不共戴天,但在未到命令他等待迪奧戈‧佩雷拉(Diogo Pereira)的地方之前,他不會發起進攻。他還斷言,據他對官員們的瞭解,只有艦隊全齊了,官員們才會開打。” 【4】
其二,“迪奧戈‧佩雷拉(Diogo Pereira)讓Ni Lao用總兵(chumbim)作為禮物送來的銀子購買了幾匹(絲綢)和一些小瓷器。他不接受銀兩,但馬上給了Ni Lao來買上述東西,將銀子原封退回並不禮貌。他以此履行了自己的義務。” 【5】
這兩條資料所透露的基本信息是,有一華人名叫“Ni Lao”,他已經跟葡萄牙人一起活動長達15年。
此“Ni Lao”係何人?
嘉靖二十八年,朱紈在《申論議處夷賊以明典刑以消禍患事》奏疏中,首次提到林弘仲∶“柯喬訪得長嶼等處慣通番國,林恭、林乾才、林參田、林弘仲……” 【6】
嘉靖四十三年(1564)因柘林水手兵變,中國官方不得已向澳門借兵時,俞大猷上書吳桂芳曰:“香山澳船,猷取其舊熟,用林宏仲者數船,功成重賞。” 【7】
從嘉靖二十七年(1548)朱紈填塞雙嶼港至嘉靖二十八年(1549)的福建走馬溪之戰,應該說俞大猷與林弘仲交過手,但俞用了一個很巧妙的“舊熟”,掩蓋他們之間的真實關係。“舊熟”可友,可敵。筆者猜測,二人之間的關係應屬後者。於是便出現了一個值得十分注意的問題──為何在浙、閩,對葡萄牙人及與他們為伍的林弘仲還是窮追猛打,可到了澳門,卻要屈尊乞求助剿。實際上,這顯示了中方對葡萄牙人的基本態度發生了180°的大轉變。俞大猷與林弘仲之間關係的化敵為友,為中葡關係巨變的大背景作了一個最佳詮釋。
林弘仲,在朱紈筆下還是“慣通番國”之徒,可到了俞大猷的口中,他卻變成了“香山澳商”,竟然還封他為“各色把總”。 【8】
林弘仲,或作林宏仲,實為一人。
前引漢語歷史文獻顯示,林弘仲便是葡人筆下的“Ni Lao”。
湯開建和周孝雷將“Nilao”還原為“林老”。 【9】我們對此考證無異議。
通過朱紈的《申論議處夷賊以明典刑以消禍患事》一疏,可知林宏仲是福建長嶼人。“此處的長嶼即為漳州龍溪縣海滄鎮附近的一個村落,此處民眾下海為生的不少。” 【10】
白烈度(Luís Filipe Barreto)教授指出:“從1551-1552年起,這個家族企業與主要為對日貿易提供資金的廣東大投資者和貨主(armadores)有着密切的聯繫。並懂得與廣東富商如林弘(宏)仲(Lin Hongzhong)保持和鞏固着夥伴關係。此人即1565年若昂‧埃斯科瓦爾筆下的林老(Nilau)。他們之間的合夥可追溯至1550年,即(葡萄牙人)返回粵海之際。” 【11】
從前引文獻的上下文來看,白教授的分析合理,因此,我們同意這一考證。
四、作山、泉名
一份關於澳門的西班牙文資料說:“新長上將是聖奧古斯丁(Jerónimo de San Agustín)神父。西望洋隱修院(ermita de Ntra. Sra. dela Peña de Francia)屬修道院,在他的管理之下。它於1623年由埃斯特萬‧德拉‧維拉‧克魯茲(P. Esteban de la Vera Cruz)在澳內的林老山(monte Nilao)上建立。”【12】
1784年4月14日,澳門議事會致函西望洋隱修院院長杰拉爾‧多‧斯皮里托‧桑托(Fr. Geraldo do Spirito Santo)修士說:“本議事會看到,不久前在林老山(monte de Lilao)上,為在本澳去世的亞美尼亞人所興建的丘冢,今後將給本澳人民的健康帶來極大危害,因為墓穴開在本澳重要的林老(Lilao)泉之上。”【13】1784年4月27日,收信者答覆說:“……請我不要同意在屬法蘭西岩聖母隱修院(Ermida de N. S. da Penha)的山上的主泉林老泉(sobre a principal fonte chamada de Nilao)上方開闢更多的墳墓……”【14】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1784年,“Nilao”和“Lilao”可以互為使用,而不是像文德泉神父所言,從1795年開始,“Nilao”成了“Lilao”。【15】
有一條史料值得我們注意,它為今名“亞婆井”提供了一個新說法。“山腳下流出的泉流從山得名,如在1795年9月9日的一份文件中可以讀到:‘已婚的本澳居民斐利佩‧科雷亞‧德‧里格爾(Felipe Correa de Liger)說,屬本議事會的空地,其中一塊位於唐安娜‧科雷亞(D. Anna Correa)的園子和林老泉(水喉)(Bica de Nilao)之間。目前仍保存着一口由申請者亞公(Avô)開挖的水井……” 【16】
“avó”(亞婆)和“avô”(亞公)這兩個字,詞形完全一致,只是有開音和閉音之分。未經專業語言訓練者很難注意到這個發音細節。會不會是華人將“avô”(亞公)當作“avó”(亞婆)來發音,於是將“亞公井”變成了“亞婆井”?
一份葡語文獻記載說:“在主之聖名之城澳門,有諸山。其一稱為林老山(em hum dos montes da cidade, chamado Nilao)。上有一座供奉法蘭西岩聖母的隱修院(ermida consagrada a Nossa Senhora da Penha de França)……”【17】
根據文德泉神父的研究,“看來,教堂建於1622年,其名法蘭西岩(Penha)用作了山名,之前稱林老(Nilau)山。”【18】
西望洋山,在葡萄牙語中的名字是“Penha de França”(法蘭西岩)。此名之前,稱“林老”(Nilau)山。可見,這位福建“林老”大名鼎鼎,以至澳門的兩大主峰之一竟然以其諢號來取名。
尾語
“Lilao/Nilao”的詞源是漳人林弘(宏)仲的諢名──“林老”。
此人早年“下海通番”,1550年左右,隨着葡萄牙人重返粵海,後定居澳門,搖身一變成為“香山澳商”,還受封“各色把總”。其盤踞的山岡得名“林老山”,順坡瀉下的山泉遂被稱為“林老泉”。
澳門歷史上,以華人名字命名的地名不多,以外號定名更為罕見。用來賦名街道者有,給自然地形取名者絕無僅有。林弘(宏)仲的綽號已固化在澳門的地名中,成為其永遠的歷史桂冠。
南灣粼粼波濤之下的又一澳門陳跡已水落石出!
注釋:
1. 潘日明著,蘇勤譯:《殊途同歸——澳門的文化交融》,澳門:澳門文化司署,1992年,第71-78頁。
2. 金國平、吳志良:《西望洋外文名稱的由來》,載金國平、吳志良著:《東西望洋》,澳門:澳門成人教育學會,2002年,第285-286頁。
3. 其作者為澳門人奧佐里奧(António Cândido Osório,1803-1874),曾服役於葡萄牙海軍。此圖現藏葡萄牙陸軍檔案館並有網絡版。澳門科技大學有收藏副本,並在“全球地圖中的澳門”(Global Mapping of Macao)為公眾提供在線查閱。
4. Jorge Manuel dos Santos Alves, “O Princípio do Estabelecimento dos Portugueses em Macau”, Um porto entre dois impérios: estudos sobre Macau e as relações luso-chinesas, Macau: Instituto Português do Oriente, 1999, p. 160.
5. Jorge Manuel dos Santos Alves, “O Princípio do Estabelecimento dos Portugueses em Macau”, Um porto entre dois impérios: estudos sobre Macau e as relações luso-chinesas, Macau: Instituto Português do Oriente, 1999, p. 173.
6. (明)朱紈:《甓餘雜集》,卷五,《申論議處夷賊以明典刑以消禍患事》,天津圖書館藏明朱質刻本,全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78冊,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第141頁。
7. (明)俞大猷《與兩廣軍門自湖吳公書十九首》之《處柘林叛兵》,俞大猷撰,廖淵泉、張吉昌整理:《正氣堂全集》,卷15,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69頁。
8. 關於這個問題,可見周孝雷:《俞大猷的海防地理思想與海防實踐研究》,暨南大學碩士論文,2015年,第81-82頁。
9. 關於“Nilao”的還原,可見周孝雷:《俞大猷的海防地理思想與海防實踐研究》,暨南大學碩士論文,2015年,第80頁;湯開建、周孝雷:《澳門開埠之初(1564-1580)葡萄牙人對三次中國海盜活動的應對與處理》,《海交史研究》,2017年,第2期,第24頁。
10. 徐曉望著:《中國福建海上絲綢之路發展史》,北京:九州出版社,2017年,第308頁;徐曉望著:《大航海時代的台灣海峽與周邊世界》,第1卷,《海隅的波瀾──明代前期的華商與南海貿易》,北京:九州出版社,2019年,第322頁。
11. Luís Filipe Barreto, Macau: poder e saber: séculos XVI e XVII, Barcarena: Presença, 2006, p. 118.
12. Consejo Superior de Missionalia Hispanica, Missionalia Hispanica, Año 29, Tomos 85-90, 1972, p. 15.
13. Carta q'este Sen.° escreveo ao Vigr.° da Ermida da Sr.a de Penha Fr. Geraldo do Spirito Santo, a resp.t° de nāo abrirem mais sepulturas p.a enterrarem os Armenios, Arquivos de Macau, 3.a Serie, Vol. XVI, N.o 5 de Novembro de 1971, p. 291.
14. Carta q'este Sen.° escreveo ao Vigr.° da Ermida da Sr.a de Penha Fr. Geraldo do Spirito Santo, a resp.t° de nāo abrirem mais sepulturas p.a enterrarem os Armenios, Arquivos de Macau, 3.a Serie, Vol. XVI, N.o 5 de Novembro de 1971, p. 291.
16. Manuel Teixeira, Os Militares em Macau, Macau: Imprensa nacional, 1976, p. 129.
17. BUC, Cod. N.o1.650: Manual Eremitico da Congregação da Índia Oriental dos Eremitas de N. P. S. Agostinho, pelo Pe. Me. Fr. Manuel da Ave-Maria, in António da Silva Rego, Documentação para a história das missoes do padroado português do Oriente, Índia, 11.o VOL. (1569 - 1572), Lisboa: Agência geral das Colónias, 1955, p. 166.
18. Manuel Teixeira, Toponímia de Macau: Ruas com nomes genéricos, Macau: Imprensa Nacional, Vol. I, 1997, p. 264.
更新日期:2024/03/15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