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墳場:舊基督教墳場
舊基督教墳場位於澳門半島鳳凰山上的白鴿巢前地,與東方基金會相連,並與白鴿巢公園、花王堂斜斜相對。該墳場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基督新教在澳門發展的重要見證。
相思瀑布畔葡萄牙語“取水碑”銘刻作者小考
在澳門開埠之前,浪白滘區域不僅是中外互市的場所,更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之一。在明清等歷史時期,浪白滘發揮着關鍵作用。我們建議,將西江口流域作為一個整體,把珠海、澳門、香港、中山,乃至粵港澳大灣區聯動起來進行歷史與貿易研究。
1945年1月美軍空襲澳門始末
1945年1月16日上午,澳門遭受到史上第一次有組織的空襲。以二次世界大戰來說,這場空襲規模很小,但確確實實讓澳門捲入了戰爭之中。對於此次空襲的原因,直到戰後幾十年依然眾說紛紜。
名園和聲:魏源詩文中的白鴿巢
白鴿巢公園昔日為俾利喇所營建的私人花園,有着悠久的歷史,其不僅遍植樹木,擁有優美的自然環境,而且築有亭子可供登高眺海,園內更飼有珍禽異獸,歷來吸引到不少來自中外的文人騷客慕名來訪,並留下流傳百年的名作佳句,成為了如今白鴿巢文化內涵的一部分。清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魏源,亦曾到訪白鴿巢,寫下〈澳門花園聽夷女洋琴歌〉,本文擬通過該詩文體會詩人的心境情操,同時,探尋白鴿巢的文學之美。
水.慌——澳門水荒的歷史(1948 – 1967)
水荒,一個大家時常從老一輩口中提到的艱苦經歷,人們需要到街上的水車去購買淡水,每天只能用有限的水過活。哪麼在澳門歷史上發生過多少次水荒?水荒又是怎樣打亂居民的日常?澳門又是怎樣擺脫水荒的日子?這次我們將回顧在1948年至1967間的八次制水,了解二戰之後澳門水荒的歷史。
閱讀老字號之早期中西麵包餅店
二次大戰期間,澳門雖屬非戰區,但物資缺乏,平民百姓連飯也吃不到。當時的麵包是需要配給的,俄國麵包是澳葡政府指定的供應品。當時天一亮,麵包供應站便已排了四條“長龍”,待葡人警官到來,隨心所“慾”地選一個“龍頭”作為輪購麵包的首隊,通常必定會揀選有年輕貌美的小姑娘的隊列。有經驗者,選龍入隊必定揀有年輕貌美的小姑娘之列,即使遲來也可先上岸。
新馬路的誕生——一場劃時代的開路工程
新馬路和議事亭前地(噴水池),可以說是澳門市中心的代名詞。雖然人人稱之「新馬路」,但實際上她已經有百多年的歷史,可以躋身老街之列(雖然無法與鄰居營地大街相提並論)。新馬路的誕生可說是一次劃時代的大工程,但為何政府會有開闢新馬路的打算?是誰設計這條街道?新馬路又是如何開闢?
澳門街道標幟及名稱.上篇 ——街道標幟
有人聚居的地方,必會有街巷的產生,澳門作為一個城市,有其自己的街道網絡,有其本身的特色。本文的目的是嘗試對澳門現有的街道標幟作一個綜合的分析,從而了解它們的來源特點、數量以及所反映的社會狀況和中西文化結合的現象。
主教公署圖書館
澳門天主教主教公署,又稱主教府,位於大堂右側。1576年由教宗額我略十三世頒下諭旨,確立澳門在遠東的教區地位,澳門主教堂便開始成立,曾管轄著中國、朝鮮、日本、越南、老撾、暹邏、馬來西亞等地的天主教會,至今已四百多年。據考證,主教府至少建於1835年(清道光十五年)前,現有建築為1987年時擴充和重建,1991年完工。主教府內的圖書館藏有不少書籍。
新馬路的誕生——一場劃時代的開路工程
新馬路和議事亭前地(噴水池),可以說是澳門市中心的代名詞。雖然人人稱之「新馬路」,但實際上她已經有百多年的歷史,可以躋身老街之列(雖然無法與鄰居營地大街相提並論)。新馬路的誕生可說是一次劃時代的大工程,但為何政府會有開闢新馬路的打算?是誰設計這條街道?新馬路又是如何開闢?
大三巴的秘道傳說(下)——藏身於秘道的傳教士
我們在上一篇文章提到大三巴秘道的金庫傳說,但秘道的傳說並不只有一個,另一個說法是秘道曾經是昔日傳教士們的避難通道,後來這個說法又衍生成為一個鬼故事……
大三巴的秘道傳說(上)——牌坊下失落的金庫
很多地方都流傳著秘道的都市傳說,例如香港禮賓府的秘道、台北圓山飯店的密道等。當然,澳門也少不了自己的秘道傳說,當中最廣為流傳的秘道在澳門的地標——大三巴牌坊。
映山湖畔:細數澳門的水庫
澳門有不少大大小小的水塘和水庫,它們不止是本地供水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少水塘周邊用作公園和步行徑,為居民提供休憩場所。不過,這些水塘和水庫又有著怎樣的歷史呢?讓我們為大家逐一介紹。
水.慌——澳門水荒的歷史(1948 – 1967)
水荒,一個大家時常從老一輩口中提到的艱苦經歷,人們需要到街上的水車去購買淡水,每天只能用有限的水過活。哪麼在澳門歷史上發生過多少次水荒?水荒又是怎樣打亂居民的日常?澳門又是怎樣擺脫水荒的日子?這次我們將回顧在1948年至1967間的八次制水,了解二戰之後澳門水荒的歷史。
相思瀑布畔葡萄牙語“取水碑”銘刻作者小考
在澳門開埠之前,浪白滘區域不僅是中外互市的場所,更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之一。在明清等歷史時期,浪白滘發揮着關鍵作用。我們建議,將西江口流域作為一個整體,把珠海、澳門、香港、中山,乃至粵港澳大灣區聯動起來進行歷史與貿易研究。
澳門水史——回顧澳門百年供水的演變
水是生命的泉源,不論飲用和生活都離不開用水。在自來水普及之前,澳門居民主要依靠井水和泉水,使用地下水源維生。踏入二十世紀初,澳門城市發展和衛生需求等因素下,澳門開始發展自來水供水系統,供應經過濾和消毒的淡水給居民。然而,澳門缺乏充足的淡水源,因而在1960年代起與內地政府共同處理供水的問題,包括在珠海修建大型水庫及建立輸水網絡,解決澳門的供水問題。這篇文章將向大家回顧澳門供水的歷史,如何從本地水源轉向西江水。
從中外歷史文獻重考“Lilao/Nilao”與“亞婆井”的歷史
澳門學中,有一個似乎已經蓋棺論定、但疑點重重的問題,即所謂的“泥流泉”。作者將在仔細爬梳中外歷史文獻的基礎上,就其詞源與詞義略抒己見,意在抛磚引玉。
新馬路的誕生——一場劃時代的開路工程
新馬路和議事亭前地(噴水池),可以說是澳門市中心的代名詞。雖然人人稱之「新馬路」,但實際上她已經有百多年的歷史,可以躋身老街之列(雖然無法與鄰居營地大街相提並論)。新馬路的誕生可說是一次劃時代的大工程,但為何政府會有開闢新馬路的打算?是誰設計這條街道?新馬路又是如何開闢?
大三巴的秘道傳說(下)——藏身於秘道的傳教士
我們在上一篇文章提到大三巴秘道的金庫傳說,但秘道的傳說並不只有一個,另一個說法是秘道曾經是昔日傳教士們的避難通道,後來這個說法又衍生成為一個鬼故事……
大三巴的秘道傳說(上)——牌坊下失落的金庫
很多地方都流傳著秘道的都市傳說,例如香港禮賓府的秘道、台北圓山飯店的密道等。當然,澳門也少不了自己的秘道傳說,當中最廣為流傳的秘道在澳門的地標——大三巴牌坊。
映山湖畔:細數澳門的水庫
澳門有不少大大小小的水塘和水庫,它們不止是本地供水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少水塘周邊用作公園和步行徑,為居民提供休憩場所。不過,這些水塘和水庫又有著怎樣的歷史呢?讓我們為大家逐一介紹。
水.慌——澳門水荒的歷史(1948 – 1967)
水荒,一個大家時常從老一輩口中提到的艱苦經歷,人們需要到街上的水車去購買淡水,每天只能用有限的水過活。哪麼在澳門歷史上發生過多少次水荒?水荒又是怎樣打亂居民的日常?澳門又是怎樣擺脫水荒的日子?這次我們將回顧在1948年至1967間的八次制水,了解二戰之後澳門水荒的歷史。
相思瀑布畔葡萄牙語“取水碑”銘刻作者小考
在澳門開埠之前,浪白滘區域不僅是中外互市的場所,更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之一。在明清等歷史時期,浪白滘發揮着關鍵作用。我們建議,將西江口流域作為一個整體,把珠海、澳門、香港、中山,乃至粵港澳大灣區聯動起來進行歷史與貿易研究。
澳門水史——回顧澳門百年供水的演變
水是生命的泉源,不論飲用和生活都離不開用水。在自來水普及之前,澳門居民主要依靠井水和泉水,使用地下水源維生。踏入二十世紀初,澳門城市發展和衛生需求等因素下,澳門開始發展自來水供水系統,供應經過濾和消毒的淡水給居民。然而,澳門缺乏充足的淡水源,因而在1960年代起與內地政府共同處理供水的問題,包括在珠海修建大型水庫及建立輸水網絡,解決澳門的供水問題。這篇文章將向大家回顧澳門供水的歷史,如何從本地水源轉向西江水。
從中外歷史文獻重考“Lilao/Nilao”與“亞婆井”的歷史
澳門學中,有一個似乎已經蓋棺論定、但疑點重重的問題,即所謂的“泥流泉”。作者將在仔細爬梳中外歷史文獻的基礎上,就其詞源與詞義略抒己見,意在抛磚引玉。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