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議事亭前地上的風景——澳門市中心的百年演變

城市風貌勞加裕

講到澳門的市中心,大家可能聯想起議事亭前地,雖然這座廣場的規模不大,但它座落在繁華的市區,並且是不少節慶活動舉行或巡遊必經的路線,使這座廣場有著重要的歷史和社會意義。對澳門的居民來講,議事亭前地還有一個更熟悉的俗稱——「噴水池」,原因就是廣場上有一座噴泉,但在歷史上,議事亭前地在幾百年的歲月裡並非一成不變,前地的風景有過多次變化。

今次我們將帶大家回到過去,回顧百年歷史的議事亭前地的演變,以及它見證澳門怎樣的變化。

虎年新春舞龍表演

圖1:每年春節,舞龍舞獅隊伍都會經過議事亭前地

消失的刑柱

開埠初期,澳門並不存在詳細的城市規劃,不少空間是按照華洋居民的習慣和生活方式而形成,例如教堂、公共建築或其他重要建築的門前保留一片空地,這種未經規劃且形狀不一的公共空間被稱作「前地」(Largo)【1】。這些前地往往是數條道路的交滙處,為居民提供休憩、聚會、舉行活動和市集的社區空間,是一種城鎮小廣場。

拜耶亞馬港城圖,約1598年

圖2︰約1598年的地志畫反映澳門城早期的前地空間

澳門記畧之正面嶴門圖

圖3︰乾隆年間的《澳門記略》正面澳門圖中,議事亭和支糧廟(仁慈堂)在城市中心

議事亭前地,顧名思義是1583年澳門葡人成立的「議事會」(Senado,又稱澳門市政廳)大樓前的空地,而與之「共享」這片空地的機構還有仁慈堂,可以說是澳門舊城區最核心的公共空間。不過,議事亭前地具體是怎樣的面貌,目前只能追溯至十九世紀英國畫家錢納利(George Chinnery)的作品。

錢納利在1825至1852年間曾經繪畫大量澳門的風光,其中不乏數幅議事亭前地的景象,我們可以從畫中看到中央豎立了一座石柱,柱的基座似乎是方形的,而石柱的頂端是方形的石塊,有四條鐵製支架向外伸出,而柱頂有一件石製天球儀。雖然這看起來只是一座普通的石柱,但它卻有著令人聞風喪膽的名稱——「刑柱」(Pelourinho)。

圖4:錢納利繪畫的議事亭前地,圖中的左側可見在廣場上的刑柱。(圖片來源:澳門博物館編,《他鄉故里:喬治.錢納利作品集》(澳門: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2010年,第162頁。)

昔日不少葡萄牙的城鎮設有刑柱,一般豎立在市政機構大樓前的廣場上,作為懲處罪犯的地方。當葡萄牙人於十六世紀初在海外擴張時,他們在巴西、非洲、印度和東南亞的據點設有刑柱。在1513年,葡印總督亞豐素雅布基(Afonso de Albuquerque)命令在霍爾木茲的集市設立一座刑柱,他在建成後巡視時,屈膝跪在刑柱的台階上,摘下帽子說「願我主永恆守護你,堅定地維護真理,彰顯我主國王的正義之權杖。此杖深受我主的寵愛與珍視,用以懲治邪惡,竭力保護善良之人。」(Deos te salue para sempre, e acrecente em verdade, vara da real justiça d'El Rey nosso senhor, per Deos querida e amada pera punição dos maos, e conseruação e guarda dos bons que pouco podems)【2】

受刑者會被帶到刑柱旁,雙手和雙腳的鐵環綁到柱的支架,令他們置身於群眾的恥笑和侮辱中,時有群情洶湧投擲石塊,罪行較重的犯人更會受到鞭打。這樣的公開處刑不僅令罪犯受到肉體的折磨,更要令他們遭到社會性死亡,即使刑滿釋放,他們的一生將會飽受群眾的侮辱和歧視。不過,後來犯人愈來愈少在刑柱受罰,刑柱的功能也漸漸成為象徵市政機構權力的標誌,豎立在市政大樓前的廣場上。

回到澳門,議事亭前地的刑柱是否曾經用作處罰犯人之用,還是豎立在議事會大樓(市政廳大樓)前的象徵?這就不得而知,而這座刑柱的去向也是下落不明,若果沒有錢納利留下的速寫畫,恐怕連它的存在也無人知曉【3】。當蘇格蘭攝影師湯姆生(John Thomson)在1870年拍攝澳門的風景時,議事亭前地上的刑柱已經不見蹤影,取而代之是幾棵樹木。

圖5:1870年的議事亭前地(圖片來源: Wikimedia Commons

「魚鱗地」上的電燈

踏入二十世紀,澳門的都市環境和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昔日舊城牆外的郊區和村落開闢為新的街區,曾經的海域填為新的土地,連古老的舊城區亦推行一場大工程。除了環境的變化,汽車、電力和自來水等現今不可或缺的事物,在二十世紀初期才開始帶入都市居民的生活裡。當時,議事亭前地同樣見證澳門走向現代化的轉變。

在二十世紀初期,澳葡政府計劃在澳門兩大重要區域——南灣和內港(北灣)之間開闢一條新街道,工程於1918年才竣工,這條街道名為「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Avenida de Almeida Ribeiro),也就是大家熟悉的「新馬路」。新馬路的開闢打通了南灣和內港之間的交通,把澳門的政商中心和港口連接起來,大大活絡了澳門半島的交通,很快就成為澳門最重要的商業街之一。

位於新馬路中段的議事亭前地,同樣受益於街道的開通,這座小小的三角形廣場把來自南灣、內港和水坑尾的人流滙集起來,令議事亭前地成為一處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繁華的商業區。在1920年代,議事亭前地的地台上鋪上的碎石,黑白的小石頭砌成波浪型的圖案,因而被人們稱為「魚鱗地」。地台上設有長椅和種植樹木,供遊人在這裡休憩和聊天,成為鬧市中的休憩空間。

昔日站在議事亭前地,可望見大砲台(約1910年)

圖6:1920年代的議事亭前地,可見平台上裝有街燈的電線柱和水井。

議事亭前地的中央,曾經代表市政權力的刑柱已經消失,取而代之是照亮廣場的電燈柱。澳門電燈公司(The Macao Electric Lighting Company)【4】在1909年專營澳門市(澳門半島)的供電後,開始在街道設立電線柱,為購買電力的政府機構、住戶和工廠等提供電力。在1920年代,議事亭前地上有兩條電線柱,當時的電線柱採用架空線的方式,上層是高壓電線,下層為低壓電線,而一些電線柱還裝有街燈作照明【5】。從明信片中,我們可以看到議事亭前地上豎立了兩條電線柱,其中一條為裝有街燈的電燈柱。除此之外,議事亭前地也是附近居民取水的地點,廣場上曾經有一口水井,後來隨著自來水的出現,水井被供應自來水的街喉取締,議事亭前地上的變化見證都市生活的改變。

議事亭前地(約1925年)

圖7:另一幅二十世紀初期的議事亭前地,可以看到平台四角裝有四座新型的街燈,並且種植了樹木,而水井也被街喉取代。

在1938年,議事亭前地的電線柱被新型的街燈取代,而平台上亦鋪上了新的圖案——基督騎士團(Ordem de Cristo)的十字徽。基督騎士團的前身是聖殿騎士團在葡萄牙的支部,於1319年改組為效忠「基督騎士團」,成為葡萄牙王室掌控的三大騎士團之一【6】。在1417年,殷王子(Infante Dom Henrique)擔任基督騎士團的大團長,他開展海外的探索和擴張,而這些船隻的風帆都掛有基督騎士團的十字徽。殷王子逝世後,不少基督騎士團的成員前往海外,基督騎士團十字徽號漸漸成為葡萄牙人在海外探索的標誌。

議事亭前地舊照

圖8:澳門市政廳在1938年在議事亭前地鋪砌了「基督騎士團十字徽」,而圖案中央設有一座街燈。

葡萄牙雙慶年的銅像

澳門市政廳在議事亭前地砌上基督騎士團十字徽號,使這片空間帶上政治的色彩,而在兩年後的改造更是進一步地強化其政治性。

葡萄牙政府宣佈在1939年和1940年為雙慶年,分別是慶祝葡萄牙建國800周年及復國300周年【7】。為了紀念兩個重大的節日,澳葡政府舉行眾多紀念活動,又大興土木,重建雀仔園街市和重修市政廳大樓。除此之外,政府亦豎立亞馬喇(João Maria Ferreira do Amaral)和美士基打(Vicente Nicolau de Mesquita)的銅像,兩座銅像出自葡萄牙雕塑師阿爾維斯(Maximiano Alves)。亞馬喇像豎立在南灣新填海區,並命名其所在的廣場為亞馬喇圓形地(今稱作亞馬喇前地),而美士基打像則設在議事亭前地上,面向市政廳大樓。順帶一提,當澳葡政府開闢南灣和內港的道路時,曾經把議事亭前地至南灣街之間的一段命名為美副將大馬路,但因一路兩名造成不便,於是把「美副將大馬路」的街名替換至望廈大馬路(Avenida de Mong Há)。

議事亭前地(約1950年)

圖9:議事亭前地的美士基打像

在1940年6月24日(城市日)當天下午,澳葡政府先後為亞馬喇像和美士基打像舉行揭幕儀式【8】。當美士基打像上的葡萄牙國旗揭開,可以看到美士基打正從腰間拔劍的姿勢。在1849年8月25日,即亞馬喇總督遇刺後的第三天,葡萄牙士兵以報復為由攻擊關閘,但遭到北山嶺炮台的清兵開炮還擊,於是美士基打率兵進攻北山嶺炮台,而銅像的姿勢正是他下令進攻的一幕。由於美士基打像帶有殖民的色彩,因而在1966年的「一二.三事件」中民眾用貨車拉倒下來。

那麼美士基打銅像之後的去向如何?在1986年,澳門總督高斯達(Vasco Leotte de Almeida e Costa)把銅像贈送葡萄牙奧埃拉什(Oeiras)的突擊隊協會(Associação de Comandos),後來在2017年在該會會址的花園重新安放【9】

噴水池——為市中心的夜景帶來繽紛色彩

美士基打銅像被拆毀後,澳門市政廳把銅像的底座拆除,並再次開闢為一座供遊憩的小花圃【10】。當時,市政廳有意在議事亭前地興建一座噴水池,但造價的問題一直遲遲未有實現。

直到1972年,澳門市政廳在澳門旅遊娛樂公司的支持下,著手推動興建噴水池的計劃【11】。經過一番考量後,市政廳決定仿傚香港半島酒店入口的噴泉,並委託一家公司【12】作設計,由夏剛志(Oseo Acconci)承建。按照設計,這座噴水池的中央能噴出一條筆直的水柱,而四周還有六條噴射弧形的小水柱,配合池底的彩色燈光,即使在夜間也能綻放彩色繽紛的水花,成為市中心的一處新地標,但如此華麗的噴泉,它的價格達到澳門幣317,000元。為了支付這筆高昂的費用,澳門旅遊娛樂公司把每年向政府支付二十五萬元的美化市容費用全撥在工程上,而餘款則由澳葡政府撥款「包底」【13】

噴水池的工程歷時四個半月的時間,在噴水池建造後,工人把電線和電燈運來安裝,而為免有人盜取,工地更有警員看守【14】。終於,議事亭前地的噴水池在1973年6月23日啟用,不少居民趕來圍觀開泉噴水,成為市中心的一處新地標,而「噴水池」亦漸漸成為議事亭前地的新代稱【15】

舊噴水池

圖10:1973年落成的舊噴水池

讓議事亭前地「回歸」行人

雖然「噴水池」在1973年落成,但與現在大家所見的議事亭前地仍有很大的差別,當時這個前地不但是一條交通交滙處,也是汽車停泊區域,可以說是一處車水馬龍的街道。那麼,議事亭前地從何時改造成一處行人專用區呢?

表演活動

圖11:1987年議事亭前地的表演活動,遠處可見停泊的車輛。

1976年8月7日,澳葡政府頒佈澳門第一份較為全面的文化遺產保護法律——第34/76/M號法令,議事亭前地以「組成代表澳門歷史文物的都市綜合區」列入該法令的保護地方【16】。澳門文化學會(今文化局的前身)在1982年成立後,政府在1984年頒佈更完善的第56/84/M號法令,議事亭前地同樣在文化財產的清單中【17】。文化遺產保護法律的出台,使議事亭前地及周邊的歷史建築得到法律上的保護,但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並非單純地保護其外觀,而是保護且彰顯其文化價值,為社區增添意義。負責文化遺產保護的建築師菲基立(Francisco Figueira)認為議事亭前地當時被汽車所佔據,使這片公共空間無法恰當地使用,主張仿傚其他城市,把議事亭前地開闢為行人專用區,一方面是活化舊城中心及保護建築遺產,另一方面推動環保的目標【18】

這項把議事亭前地「回歸」行人的構想可謂大膽,這不僅改變該區交通,也對物流、運輸、商業、民生等有重大的影響。澳門文化學會向政府提交意見後,市政廳和工務局經考慮後,在1984年12月計劃以議事亭前地噴水池的地段作試驗,禁止新馬路的汽車轉入議事亭前地,郵政局大樓外的道路禁止泊車,措施在1985年2月6日晚上十一點起實施【19】。議事亭前地的新交通措施實行後,噴水池左側原為行車的通道改為行人區,擴大廣場上的休憩地方。

議事亭前地道路圖

圖12:1985年議事亭前地擴大行人區,噴水池左側的行車路改為行人區。

議事亭前地的試驗推出後,政府有意在新馬路一帶增加行人專用區的空間,包括議事亭前地、草堆街、十月初五日街、福隆新街等區域,並委託機構作研究【20】。在1989年3月31日,市政廳行政委員會通過把議事亭前地改作行人專用區的計劃,而計劃在1992年3月28日起試行,車輛禁止駛入和停泊在議事亭前地【21】。在開放的首天,原本車水馬龍的街道,再次成為遊人漫步的廣場,有人在此休憩、玩耍和散步,有如回到百多年錢納利所繪的議事亭前地【22】

經過一段時間的試行後,議事亭前地正式劃為永久性行人專用區,而市政廳在1993年6月25日起開展耗資澳門幣750萬元重整這片廣場【23】。整個重整計劃由葡萄牙景觀建築師賈柏(Francisco Caldeira Cabral)負責。首先是重建新的噴水池,新的噴水池為一座由廿四個噴嘴組成的環型噴泉,可通過電腦系統控制噴出的水位和燈光的節奏,中央有一座代表葡萄牙國徽的渾天儀裝飾【24】。另一個重大的工程是葡式碎石重鋪議事亭前地的地面,黑白色的碎石將從葡萄牙運送至澳門,並聘請專業的工人,在面積達3,800平方米的空間鋪設波浪紋圖案【25】。除此之外,市政廳亦在廣場增加花圃、綠化區和座椅等,讓遊人能在議事亭前地休息。

議事亭前地行人專用區

圖13:今天的議事亭前地

議事亭前地經過1993年的重整工程後,葡式碎石路面與廣場周邊的歷史建築,整個空間改造為充滿葡萄牙風情的廣場,遊人有如置身於異地一樣,而地面的波浪紋圖案也提醒澳門城市與海洋的歷史關係。【26】

結語

議事亭前地的變遷,可以說是見證澳門百年來的變化。初時,議事亭前地作為議事會大樓前的公共空間,作為居民聚集、社交和休憩的場所。進入二十世紀初期,議事亭前地的電燈柱和水喉見證了澳門都市生活的變化。其後,澳葡政府曾經一度把政治意味的紀念物帶到廣場,直到「一二.三事件」後,議事亭前地漸漸地回到遊人共享的公共廣場。

注釋:

【1】呂澤強,《記憶之外——走回20世紀看澳門建築保育》(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20年),第152頁。
【2】J. M. Braga, Os Pelourinhos de Macau, Arquivos de Macau, 3.a Série, Vol. 2, No. 4, Outubro de 1964, p. 251.
【3】鮑文輝(Manuel Basílio)認為,議事亭前地的刑柱因議事會在1834年被削弱權力,象徵其權力的刑柱也一併被移除。參見鮑文輝,余漢釗譯,《澳門街頭巷尾之故事、傳說及回憶》(澳門:澳門國際研究所,2020年),第23頁。
【4】澳門電燈公司在1972年結束澳門市供電的專營,而供電服務轉由新成立的澳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Companhia de Electricidade de Macau S.A.)經營至今。
【5】澳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光輝歲月流影——澳門發電廠紀念特刊》(澳門:澳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第37頁。
【6】教宗克勉五世(Clemens PP. V)在1312年宣佈解散聖殿騎士團後,該團在葡萄牙的支部於1319年改組為效忠葡萄牙王室的「基督騎士團」。
【7】葡萄牙建國於1139年,該年殷豐素(Afonso Henriques)宣佈葡萄牙為獨立王國。復國則是指1640年,葡萄牙國王約翰四世(João IV)發動復國戰爭,擺脫西班牙國王的統治。
【8】〈雙慶典禮第二期紀念 兩銅像揭幕 揭幕儀式極為隆重〉,載於《華僑報》,1940年6月25日,第5版。
【9】Miguel Machado, “Bataria da Lage, O exemplo da Associação de Comandos”, Associação de Comandos. Last modified November 3, 2019, https://associacaocomandos.pt/noticias/bataria-da-lage-o-exemplo-da-associacao-de-comandos/.
【10】〈市政廳前地 將鍫築噴水池 闢為花圃用供觀賞〉,載於《華僑報》,1967年2月17日,第4版。
【11】〈議事亭前地 建七彩噴泉〉,載於《華僑報》,1972年2月6日,第4版。
【12】報導中提及英國的「約翰.杜格拉斯有限公司」和「侯士則師」設計。參見〈市廳前噴水池造價逾三十萬 研究圖則後卽行興建〉,載於《華僑報》,1972年8月10日,第4版。
【13】〈市政廳對面花園 七彩噴泉决建造 將於本周內簽約 耗資卅一萬餘可望四個半月後竣工〉,載於《華僑報》,1972年10月18日,第4版。
【14】〈噴水池終底於成(附圖片) 待一有電力供應卽行試燈和噴水〉,載於《華僑報》,1973年6月15日,第4版。
【15】〈議事亭前地驟呈熱鬧 彩色噴水池開放 巿民紛駐足圍觀〉,載於《華僑報》,1973年6月24日,第4版。
【16】《澳門政府憲報》,1976年8月7日,第32號,第1101頁。
【17】《澳門政府憲報》,1985年3月2日,第9號,第477頁。
【18】呂澤強,《記憶之外》,第155、156頁。
【19】〈市政廳前一段新馬路 噴水池側交通改變 市政委會今日例會進行研究新措施〉,載於《華僑報》,1983年7月21日,第3版;〈旅遊區將設置休憩塲所 議事亭噴水池側先試驗
龍記前有限制通車郵司前取消泊位〉,載於《華僑報》,1984年12月22日,第8版;〈最高交通委員會通過新措施 議事亭前一邊設行人區 龍記門前不准行車郵局前取消泊車位 郵局至南灣街改三線兩線南駛一北行〉,載於《華僑報》,1985年2月6日,第3版。
【20】〈政府下周將與顧問公司簽約 研究新馬路增設行人區 給巿民有更多休憩地方〉,載於《華僑報》,1986年11月28日,第3版。
【21】〈中區三街道交通新措施 逢周末日定時禁止行車〉,載於《華僑報》,1992年3月29日,第5版。
【22】〈議事亭闢作行人區 行人均感便利舒適(附圖片)〉,載於《華僑報》,1992年3月30日,第2版。
【23】呂澤強,《記憶之外》,第158頁。
【24】呂澤強,《記憶之外》,第158頁。
【25】呂澤強,《記憶之外》,第159頁。
【26】呂澤強,《記憶之外》,第161頁。


更新日期:2024/08/20

作者簡介

勞加裕

從事澳門文史研究和普及工作,經營網誌“故城.回憶”。

延伸閱讀 更多專題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

進階搜尋

關鍵字

    主題

    資料類型

    地點

    時間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