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11/19
回力球運動在本澳眾多博彩活動中僅僅經歷十六年,便告煙消雲散,只留下一座回力球場館。回力球據説有四百多年歷史,起源於西班牙,在東南亞一些國家流行,解放前上海和天津也曾舉辦,而澳門則在卅多年前引入,作為一種博彩活動。一九七一年八月成立“澳門回力球企業有限公司”,翌年五月在新口岸動工興建回力球場館,至一九七四年五月竣工,佔地面積四萬平方呎,規模及設備在當時東南亞數一數二,六月十五日啟用。據介紹:回力球是一個直徑兩吋的羊皮小球,內包橡膠心,彈力頗大。賽時,球員右手握着藤織蕉形棒兜,在場上將球用力抽向前方的牆壁上,同場另一方球員則用兜接着反彈回來的球,隨即將球抽向前壁。這樣反覆抽球和接球,如果一方球員接不到球便作輸,以一局得球多寡定勝負。這種運動,表現球員敏捷的反應,靈活的走位及強大的臂力。開辦初期只設單打,後期增加雙打,更要講究技術與合拍。球員大多為西班牙籍,身價很高,後來公司為減輕經營負擔,增聘菲律賓及本地球手。回力球在澳門出現,不但博彩業增加花樣,也成為本澳年青人喜愛的運動。當年,常見年青人在一些空地利用舊樓牆壁打回力球。球拍有藤織的,也有硬紙皮製的;球則用網球代替。這項活動隨着球館關閉後式微。回力球博彩活動,勝負由個人支配,賭客深恐“造馬”,投注不大,反應冷淡,經營虧蝕。一九八六年,公司改組,業務仍無起色,至一九九零年八月停業。及後,場館改設娛樂場、戲院、酒樓、夜總會、酒店,經營多元化。
回力球在澳門興衰
民國三十四年 (1945年1月1日—1945年12月31日)9月,體育界人士舉辦了各式各樣的體育籌款比賽,其中澳門三個體育團體舉辦了“和平杯”排球三角聯賽慶祝抗戰的勝利,幷將球賽的門券收入捐贈給慈善機構。同時,澳門乒乓球界舉辦了“三烈士杯乒乓球獻金賽”,這場活動共籌得葡幣20多萬元。傅玉蘭主編:《抗日戰爭時期的澳門》,第175頁。
體育界人士舉辦了各式各樣的體育籌款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1月30日─1844年2月17日)2月20—25日,香港賽馬會假澳門黑沙環舉行香港第二周年春季大賽馬。20日第一天的賽馬為預賽,22日、24日及25日三天為正式比賽,比賽分為自由遊牧式、設置障礙式和加設賭注式三種形式,每天均有三名騎士獲勝。據第一任港督砵甸乍(Henry Pottinger)記事冊所載,香港賽馬會於1842年及1843年假澳門賽馬場舉辦過兩次賽事。The Friend of China, January 2nd, 1844; Vol.3, No.94, p.196.《香港建造業百年史》,第84頁;魯言:《馬年談香港賽馬史》,載《香港掌故》第2集,第127頁。關於1842年至1843年香港賽馬在澳門黑沙環舉行之事,我們一直未發現最原始的記錄。據The Friend of China, February 23rd, 1843; Vol.1, No.49, p.194 記載:“我們很遲才收到一條澳門賽馬會的消息,因此,未能放入我們的日程計劃。無論賽馬是在週一或週三舉行,無論結果會如何,我們都敢斷言,我們期待的1844年初在香港舉行的第一屆春季賽馬會,將會吸引更多的人來觀看,其規模將遠遠超過在澳門舉辦的任何一屆賽馬會。”可知,1844年的香港賽馬會即在香港舉辦。
香港賽馬會假澳門黑沙環舉行香港第二周年春季大賽馬
清道光九年(1829年2月4日─1830年1月24日)11月5日,英國人在關閘附近馬場又舉辦了一次賽馬活動,馬場有3/4英里長,還搭建一座專供女士觀看的竹棚,比賽很精彩,還有人下很大的賭注,圍觀者有華人、葡萄牙人及印度人。Harriett Low, Lights and Shadows of a Macao life, p.79.
英國人在關閘附近馬場又舉辦了一次賽馬活動
民國二十六年 (1937年1月1日-1937年12月31日)4月18日,港澳埠際足球賽在澳門舉行。由於港隊輕敵,僅派遣二流隊員參賽,澳門隊首戰告捷。鐵面人編1950年《體育年刊》之《港澳埠際足球比賽略史》。
港澳埠際足球賽在澳門舉行
民國二十年 (1931年1月1日-1931年12月31日)9月28日,澳門西洋足球隊 (即澳門無畏警察聯隊)訪穗,與廣州警察聯隊舉行友誼賽。廣東地方史志編撰委員會編:《廣東省志.體育志》,第975—978頁。
澳門西洋足球隊 (即澳門無畏警察聯隊)訪穗
清道光九年(1829年2月4日─1830年1月24日)4月2日,英國人第一次正式在澳門黑沙環馬場舉辦賽馬會,賽馬一共舉辦三天:4月2日、4月21日、5月14日。參賽人員主要是在華英商,參賽馬匹則主要是英商私人馬匹。比賽項目很多,分別設立賭金,最低50元,最高150元,賽馬結束時, 東印度公司特選委員會主席部樓頓先生承諾,以後每年舉辦一次馬會。4月21日,香山縣丞也觀看了這次賽馬。The Canton Register, Vol.2, May 12th, 1829, No.9, Vol.2, May 18th 1829, No.10. 澳門英人的賽馬活動應始於乾隆年間,這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之前游澳門的葉廷勳和葉廷樞的詩中得以保留記載:“關閘平明駿騎誇,諸夷逐隊走平沙。肩輿盡屬紅毛派,倭帽斜簪四季花。”“關柵難關關路長,行人來往馬蹄忙。回頭左右天連天,孤鶩飛霞帶夕陽。”可知當時英國人(紅毛)已在關閘附近馬場進行賽馬。見葉廷勳《梅花書屋詩鈔》卷4《於役澳門紀事十五首》;葉廷樞《芙蓉書屋詩鈔》卷4《澳門雜詠》。The Canton Register, Vol.1, April 12th, 1828, No.14亦載“澳門的賽馬不久將可以重開”。The Canton Register, Vol.2, May 2th, 1829, No.9稱:“我們為(賽馬)這項男性娛樂活動回歸而歡呼,這已經被忽略了一段時間。”可證,道光八年之前賽馬活動確實在澳門舉行過,只是中間隔斷了一段時間,至1829年又重新開始。參見湯開建:《明清時期西洋體育在澳門的傳播》,載《世界漢學》第3期,2005年。
英國人第一次正式在澳門黑沙環馬場舉辦賽馬會
民國十二年(1923年1月1日─1923年12月31日)10月13日,鑒於澳門近代體育形成初期是以澳門官立學校體育為主,澳門政府頒佈第二份重要文件,即第51號法令:《體育局體育運動場規章》,決定將青年學校體育運動場──塔石球場移交給澳門體育局,作為專門的“學校運動場(C.D.E)”,並制定相應的必要規章進行規範引導,將體育作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來予以支持和發展,但又高度重視過度熱衷運動帶來的副作用。其中章程第三款闡述了建“學校運動場”的目的為在校青少年的體育教育,通過體操和競技運動,塑造健全體魄的民眾,以應對生活的挑戰和保衛國家。這是澳門政府第一份關於學校體育教育的正式文件,即保障在澳門教育局的領導下推動和指導全澳學校的體育教育和學生體育運動。《澳門政府憲報》1924年3月1日第9號。
《體育局體育運動場規章》頒佈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