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靖十四年(1535),廣州市舶提舉司舶口遷至澳門,澳門自此成為一個朝廷派有官員管理的對外口岸,走出開埠的第一步。
在歐亞大陸另一端,葡萄牙自15世紀初開始海上擴張,逐步到達南非好望角,佔領果阿、馬六甲,並試圖與中國建立直接商貿聯繫。1513年(明正德八年),歐維治(Jorge Álvares)成功航行至珠江口的屯門,成為第一個抵達中國的葡萄牙人。但早期葡萄牙在華經貿並不順利,只能在廣州外海一帶暗中非法貿易,但交通不便,水土甚惡,開始頻密光顧澳門。據《澳門記略》稱︰“三十二(1553)年,蕃舶托言舟觸風濤,願借濠鏡地曝諸水漬貢物,海道副使汪柏許之。初僅茇舍,商人牟奸利者漸運瓴甓榱桷為屋,佛郎機遂得混入。高棟飛甍,櫛比相望,久之遂專為所據。蕃人之入居澳,自汪柏始。”
澳門開埠後,迅速成為東亞的貿易港口,一方面連接從歐洲至中國的貿易航線(里斯本—果阿—澳門),另一方面也連接與日本長崎的貿易。當葡萄牙入併西班牙時,從墨西哥至菲律賓到澳門的貿易航線也隨著開通。在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期,中國貨物如瓷器、茶葉和絲綢,經澳門出口至日本、東南亞、印度、非洲、歐洲及美洲;而明朝則從貿易中換取國內稀缺的白銀。
除了貿易之外,天主教傳教士也隨船來到遠東,向這片新天新地傳播福音。澳門開埠後不久,耶穌會最為熱衷於傳教工作,他們在城內建造聖安多尼堂、聖老楞佐堂和聖拉匝祿堂(望德聖母堂),並組織中國和日本傳教的工作。其後,方濟各會、道明會和奧斯定會亦紛紛在澳門立足。在1576年時,羅馬教廷頒令成立澳門教區,負責管理中國、日本、越南等地的事務,其範圍包含遠東和東南亞地區。在天主教傳入中國的過程中,耶穌會傳教士一方面把西方技術傳到中國,另一方面把中國的經典翻譯帶回歐洲。澳門不但是遠東的傳教中心,也在文化上擔當交流平台的角色。
隨著城市漸漸發展起來,居澳葡人在薩主教(D. Leonardo de Sá)的倡議和主持下,於1583年組織議事會。議事會獲葡萄牙國王認可,享有政治、司法和行政權,對澳門城內的葡萄牙人進行管理。不過,葡萄牙皇室在1623年派遣“澳門總督”,不僅能行使軍事權力,同時也獲授予一定的司法權和財政權,促使議事會和澳門總督的關係時常處於緊張狀態。另外,明朝仿傚“番坊”的模式對澳門城進行管理,由香山知縣與議事會進行聯絡,管理澳門的事務。同時,明朝也在1574年在“蓮花莖”上設立關閘,既是控制華夷的往來,也掌控澳門城的物資,使葡萄牙人服從於明朝。
踏入十七世紀,澳門的貿易地位吸引其他歐洲國家的爭奪,包括後起的荷蘭東印度公司。162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組織一支遠征軍,試圖從葡萄牙人手上奪取澳門城,但葡萄牙人卻成功抵禦荷蘭人的攻勢。然而,隨著荷蘭東印度公司在亞洲的擴張,他們漸漸取代葡萄牙人的勢力,加上清初的貿易政策,使澳門的貿易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