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22/03/28
塔石,原稱“叠石”。因該處多花崗岩,古岫嶙峋,山石巉峻。在頸頭山處,舊有三巨石,堆叠如塔,天然生成,故人稱之爲叠石,俗稱爲塔石,該區以是得名。塔石區域,本指大炮台東北,舊夷城外之一帶地區。由水坑尾門外起,經荷蘭園、塔石波地,北至羅利老馬路止,而與舊日龍田村接壤,東至塔石花園,西至頸頭山,皆屬原來塔石地區。塔石,實迺舊時濠鏡墺中之一小村。當清朝咸豐末年,尚屬我國統治。至同治初年,才被澳葡佔領。據《中葡外交史》載稱:“及至清同治初,葡人自毁其圍牆,進一步侵入中國人居住之塔石、沙岡、龍田、望廈等七村。”又劇民國時,“省港澳人士勘界維持會代表,晉京向外交部呈明勘界事略文”云:“同治二年,葡人又佔塔石、沙岡、新橋、沙梨頭、石牆街等,是爲舊佔之界。”自從澳葡於同治年間佔領塔石後,開闢馬路,建築公園,拓展球場,案澳葡市政廳之《市街名册》區别之稱:“塔石,此名係指本市塔石街左右兩邊之區,此區大略以下列街道爲界:厚望街,羅利老馬路之一部份,肥利喇亞美打大馬路之一部份,及西墳馬路之一部份。”當塔石仍屬我國官兵管轄時,嘗於澳城門外,即水坑尾門口,(現在馬大臣街處),築有小石屋一間,作爲瞭望站,常川汛兵戍守。雖至道光廿九年,望廈之汛兵營移駐於白石村後,長時期仍由望廈更館遴派更練在此把守。迨至同治年間,澳葡自毁舊城界,拆蕉園圍之石門樓,築塔石花園(後改稱花士古達嘉瑪花園,或稱新花園)。憶《兩行堂詞鈔》有庚午中秋夕遊新花園詞一首,詞牌爲“定西番”云:“聞説澳城門外,侵佔地,又成園。且盤桓。今夜鏡湖月滿,三人生古歡。相信珠還有日,不孤圓。”澳葡後又鏟平頸頭山東面之斜坡,填高山麓之田野,闢爲塔石波地,即今之利宵球場,以爲蹴球及練兵之用,故當時又稱塔石操兵地,或曰青草地。蓋此一片廣闊土地,青草如茵也。汪慵叟嘗有詩詠之云:“昔有戲馬台,後址迺無聞。此地開廣場,草色春氤氳。鞠蹴亦古法,體育舒勞筋。樹的相督校,汗走猶欣欣。兵固不可逸,習勤豈具文。”《澳門市街名册》詳釋塔石波地云:“塔石波地,又名美上校操場。坐落在肥利喇亞美打大馬路,與士多紐拜斯大馬路之間,及助學會街,與沙嘉都喇賈罷麗街之間,又名曲棍球場及助學會操場。有矮圍牆環繞,一端爲互助會會址。”塔石區,昔本有一小山,名頸頭山,或稱塔石山。其址即今之三區附近一帶,包括舊西洋墳場及監獄等地。該山雖不甚高,與大炮台遥遥對峙,如岡如坵,向北斜下,至羅利老馬路前止;西面斜坡,綿延至新橋接壤、東便即爲塔石波地也。該山頂端,有三巨石堆叠天然,舊稱“三叠石”,即塔石也。山之險,又有坑水雨穴,分築石圍欄兩道,斜向新橋方面而下,舊稱“丹坑渠”。山上各處,尚有不少中國墳墓,皆澳門及龍田、望廈等村人之祖先塋塚也。同治年間,澳葡既佔領塔石,到光緒末年,便欲開闢此山,遂有盡將山上之中國墳墓掘去之舉。據《香山縣誌•之紀事編》載稱:“光緒三十一年,夷人平毁塔石等處墳墓,投無主遺骸於海云。”澳葡既將三叠石炸燬,又將丹坑渠填塞,更將整座頸頭山鏟平,只餘舊西洋墳場及監獄附近一帶高地而已;後更開馬路,築洋樓,而頸頭山原來面目已泯滅淨盡。據《澳門市街名册》言頸頭山云:“頸頭山,此崗現幾已削平,内有聖美基墳場,原日伸展至監獄附近。該山因建築屋宇之故,幾被削平,實既不存,名亦遺忘。”塔石山上,有一西式墳場,此迺澳葡特爲當時澳中西洋人身故所設之埋葬地,西名聖味基墳場,而我國人則呼之爲西洋墳,及至近年,澳葡又在望廈另闢一新墳場,於是該舊墳場,遂改稱爲舊西洋墳以爲識别。自從道光二十九年,沈米事件發生後,澳葡直視塔石區爲其領土,故當時即在塔石山上,開闢西洋墳場,迨至同治末年,遂實行圍築短垣,並於場中,建築一所教堂,以爲供喪家彌撒之所,該教堂内,供奉一位天主教神像,名爲東方大天神,該神像威嚴肅立,足踏一魔鬼,一手握劍,一手持一天秤,意若公平審判善惡者,一如中國人所謂之閻羅王然。該墳場初時本來只許西洋人埋葬於此,後來漸許信奉天主教之華人教徒寄葬,今則中西人士皆可安葬其間矣,墳場中,墓列整齊,碑碣精緻,花木秀茂,地方潔淨,日常除來吊祭者外,亦有不少遊客來遊也,所以汪兆鏞之《澳門雜詩》中,有竹枝詞兼詠塔石之西洋墳者,其註釋稱:“西洋墳,冢石上皆刻文字,或琢石爲神像,或作十字架,形式不一,雕鏤精潔,時有遊人往觀。”其詞云:“紅毛白頭西洋墳,衰楊蕭瑟摇斜曛,從來墟墓足淒愴,何事遊客常紛紛。”
塔石
咸豐八年(1858年2月14日─1859年2月2日)3月9日,由於澳門政府下令舊基督教墳場停止安葬死者,澳門的新教徒們遂組成一個委員會另闢墓地,在靠近劏狗環的一塊地建造墓地和其他設施並於本日制定澳門基督教新墳場規則。該墓地年租金每年付給澳門政府10元,墓地托管人是英國、美國和其他在澳門基督教新教國家的領事們和加入托管的居民們,其人數不少於3人,不多於7人,他們應至少分屬兩個不同的國家,其中一人任司庫。托管人將委任駐堂牧師。用於建墓所徵用的費用和稅收,將組成一個由托管人控制下的基金,用於維護和維修墓地、圍牆和支付神職人員的生活費。The Friend of China, April 28th, 1858, Vol. 17, №. 32, p. 127; №. 34, p. 135.
澳門的新教徒們遂組成一個委員會另闢墓地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2月15日-1685年2月2日)3月25日,方濟各會士卞芳世從廣州返回澳門,住聖方濟各修道院。在此期間,他在修道院後面的山坡上建了一條聖道,最高處架起一座巨大的花崗石十字架。故這座山又被稱為“十字山”。20世紀初,這座十字架被遷到美基墳場(西洋墳場),至今仍在。Manuel Teixeira, Macau no Séc. XVII, p.132.
方濟各會士卞芳世返回澳門
原在氹仔北澳村後山亂葬崗的三座古塚,於一九九五年遷移至氹仔市政墳場特闢的墓園中,分別是義塚、女塚及童塚,一字排開,前立遷移碑石,記載百多年前澳門一場風災慘史。 據《廣東的自然災害》記載,這場風災發生於一八七四年九月廿二日(清同治十三年八月十二日),是清代以來粵港澳發生歷史上最慘重的風災之一,是年歲次“甲戌”,史稱“甲戌風災”。當天颱風來勢兇猛,至深夜更為厲害,橫掃穗港澳、珠江三角洲及附近一帶縣市鄉村,地域廣闊,海上“頃刻潮高二丈,濁若泥濘”,風狂雨暴,雷電交加,所到之處,拔木、毀屋、傷害農作物,各地損失嚴重,而“澳門壞船千餘,溺死者萬人,撿得屍者七千。” 事發前,本澳風平浪靜,豈料半夜颱風襲澳,來勢洶洶,居民猝不及防,澳門半島及路氹離島,一時陷入恐佈世界中。在風災中,市內很多樓房被摧毀,死傷無數,海面巨浪翻騰,不少船艇沉沒。其中路氹喪生者眾,事後氹仔坊眾撿拾浮屍,發現死者多為漁民,不知姓名,乃將其集體殮葬,在北澳山設立三座塚墓,中為“義塚”和左右的“童塚”和“女塚”,分葬男性、女性、和孩童的風災死難者。 在風災當晚,白鴿巢前地花王堂遭雷殛着火焚燒;沙梨頭海邊居民避風逃生,不知木橋被沖走,黑暗中紛紛墮海溺斃,事後撿獲浮屍八十二具,草葬三巴門沙崗,後義墳遷至望廈觀音堂後山,與氹仔三古塚均是“甲戌風災”歷史佐證。其後,本澳天主教徒把九月廿二日定為“天災節”。
甲戌風災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1月24日─1850年2月11日)氹仔三婆廟捐銀擇地建義塚一區,並規定,凡遇有屍骸枯骨暴露者,應即殮葬於義塚,不得索錢殯埋。《龍頭環義塚碑》,載鄭煒明:《葡佔氹仔路環碑銘楹匾匯編》,第21—22頁。
氹仔三婆廟捐銀擇地建義塚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