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11/10
“廣州諸泊口,最是澳門雄。外國頻挑釁,西洋久伏戎。” 此為明末志士屈翁山詠濠鏡泊口句也。蓋當時澳門港口之繁盛,穩握東方貿易之霸權,葡人獨據,各國覬覦,故翁山常以為隱憂也。攷澳門內港,為昔日外國商舶之停泊處,而《澳門市街名冊》詳釋其區域云:“內港──此名舖指本市西部之天然港口。此港口由本市南端之媽閣起,伸展至西北端青洲止。”“東起媽閣上街,以迄爹美刁施拿地大馬路。北端均有石隄,與各街道相連。隄又接續為筷子基南灣,筷子基北灣,及青洲等處,其西則與中國地區相連。” 又據清朝乾隆時進士張甄陶來署香山知縣,著有《澳門圖記》,其中有云: “凡番舶入港,望老萬山為會歸。西洋夷舶由老萬山而西,至香山十字門入口;諸番國夷舶由老萬山而東,由東莞縣虎門入口,泊於省城之黃埔。其西洋舶既入十字門者,又須由小十字門折而至南灣,又折而至娘媽角,然後抵於澳。其水路至香山,須易小艇,夷舶不可到也。”觀此可知澳門內港,自昔已是各國市舶寄碇之所。四百年來,於今猶盛。碼頭行列,船艇常川;行旅繁忙,交通輻輳,成為澳門航運之門戶焉。澳門內港,在澳門西岸,舊稱北灣。《香山縣誌》有云:“澳有南北二灣,可以泊船。”據龔翔麟之《珠江奉使記》,其中“香山墺”一章又云:“而今之澳門,舊名濠鏡,地有南北二灣。明萬曆中,有大西洋人至此樂之,遂稱濠鏡為澳,而就二灣停舶。”又據《廣東新語》,屈翁山之“澳門”一章亦云:“有南北二灣,海水環之,番人於二灣中,聚衆築城。自是新寧之廣海,望峒、奇潭;香山之浪白,十字門;東莞之虎頭門,屯門,雞棲;諸澳悉廢,而濠鏡獨為舶藪。”澳門既稱舶藪,雖有南灣北灣,兩灣均可泊船,惟澳葡只擇北灣,專作商港,以為市舶停泊之所。故張甄陶之“澳門圖記”特云:“夷舶入港,必由十字門折而西,經南灣又折而西,至娘媽角又折而東,乃入澳。”攷昔日北灣內港,其隄岸如半環形,由媽閣下環起,沿司打口、白眼塘而至蘆石塘,當年蘆石塘已是海濱也。沿路之埠頭有:桔仔圍尾水口、植槐巷水口、第頭巷水口、吉慶里水口、十八間尾水口、舊茂記水口等,直至木橋街、新埗頭、柴船尾、船澳口、快艇頭、呬𠵼碼頭、大碼頭,而終於沙欄仔之八角亭碼頭,成一大環,是稱北灣。又由沙欄仔折向東北,經沙梨頭、新橋、蘆兜城而至蓮峰、青洲,又成一環,該處海灘淤淺,故稱淺灣。合淺灣,北灣,而統稱為內港焉。昔日之北灣與淺灣,亦猶南灣與西灣然,俱是規圜如鏡,故北灣之西端,媽祖閣廟側,有石題曰“海鏡”也。致舊日媽祖閣廟前,海鏡石下,都是一泓巨浸,入廟者均要繞道後山,才可達廟前。廟前有一渡頭,有石碑一方刻著“媽祖閣渡頭”數字。相傳葡人最初來澳,就是由該渡頭登陸,問地名,知為“媽閣”,遂稱澳門為(Macau)焉。該石碑,後因填海,致被埋沒耳。渡頭原址,後被改建為政府碼頭,是即一號碼頭也,蓋葡人來澳之年份,大約在一五五三年至一五五七年之間,而澳中媽祖閣之弘仁殿,迺創建於明朝孝宗弘治元年,即一四四八年,先於葡人來澳,百有餘年矣。澳葡自古便以北灣作商港,皆因地就簡而已。直至清朝同治年間,大約在一八六八年前後,迺開始計劃填築北灣海灘,將環形之內港,築成直線之隄岸,由北灣西南端之媽閣起,直至北灣北端之沙欄仔止。其間參差不齊之埗頭海坦,皆被填塞,築成現在近海之一帶新街道。由蘆石塘以下西面之繁盛區域,俱屬當年填築者,如:河邊新街,火船頭街,蓬萊新街,清平直街,福隆新街,十月初五街,呬𠵼街,海邊新街,及新填地等附近街道,皆是近百年來,滄海成田,聚屋成市者也。一八六八年,澳葡將北灣填塞,築成一道直線隄岸,作為內港之舟車上落通道。但因昔日商務運輸有限,且尚未有汽車行走,故沿海隄岸,只築成一道狹窄之石仔路耳。當時沿隄之店舖,多作拱型式舖樓建築,自今視之,亦屬一種古式建築法,足供歷史研究者。蓋當時有一外人之裕堂行,投資興建該處舖戶不少,故下環火船頭一帶此類建築物,當年多屬其物業,惟好月難長,今皆易主耳。內港沿岸之中國廟宇,為數亦復不少,如媽祖閣,沙梨頭土地廟,蓮峰廟寺,俱屬前明遺下之勝地,足供旅客清遊者。康公廟則在澳葡未築內港前,於咸豐年間自填海坦建立者;至於下環福德祠,則在澳葡填塞北灣時,同時擴建者,至今俱屬已逾百年之古蹟也。迨至一九二三年,澳葡築港工程處以內港沿岸之石仔路過於狹窄古老,不適現代都市需求,迺再招工,再事填海,擴闊沿隄馬路,於是由媽閣廟前起,沿海直至蓮峰廟前止,闢成康莊大道,並於沿岸興建新式碼頭,使澳門內港成為現代化之商港焉。惟惜內港之河床,究屬西江支流,時挾坭沙而下,河底淤塞,淺水不容巨船,雖備有挖泥船,終年鍬濬,仍是隨濬隨塞,遂使澳葡有遷港於新口岸之想,料將當會見諸事實也。澳門內港隄岸,與我國灣仔只隔一水,遥遥相望。其間之內港河面,在清朝光緒十三年以前,仍由我國官兵管轄者。據《香山縣誌》續編之紀事章內有云:“澳門海道,自前山造貝嶺之石龜潭河面起,直達澳門馬角口分界,東北歸前山營管轄,西南歸香山協營管轄,全屬中國領海,不在租界內。葡人初則侵入銀坑一帶,繼則以澳門灣仔之海面為公海。光緒十三年,復拔去海之中心浮樁,直欲認為領海。”澳葡既由澳門北灣之原來岸邊,填海築港,更向西擴展,建河邊大道,澳門陸地遂頓增不少矣。查昔日內港海中,近媽閣岸邊,有一蟾蜍石,或稱蝦蟆石。據《澳門紀略》云:“蝦蟆石,其形圓,其色青潤,每風雨當夕,海潮初上,則閣閣有聲。”惜該奇石,自從澳葡擴築陽路時,竟已將其埋沒矣。内港河中、昔傳有橫沙三道,椎潮退時,衹見一二。但今因沙積潮高,雖水漲時,三沙皆現,妨礙航行,澳葡深以為患也。蓋澳門自古有一諺語云:“三沙現,夷人變。”見《香山詩略》卷六註釋。清朝吳亮珽有詠澳門七律二首,其中之一首云:“十載興衰客慣論,由來野菌易朝昏。只今殘照東西海,終古寒潮上下門。已見三沙符識語,誰從百鳥覓巢痕!臨流莫問蟾蜍石,剩有漁歌晚渡喧。”
內港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