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閣廟詹頊亭(前)與弘仁殿(半山)。相傳弘仁殿為澳門最古老殿宇,利瑪竇遊記中曾提到此處。
附註:《利瑪竇遊記》應為《利瑪竇中國札記》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11/16
媽祖閣(又稱媽閣廟)是一座供奉天后的廟宇。同類型的廟宇,遍佈南中國東南沿海各地。然而,澳門媽祖閣的出衆之處,不僅在於景致的奇麗,香火的鼎盛,尤以其人文的薈萃,身世的不凡,而引人矚目、蜚聲四海。
澳門世界遺產:媽祖閣
崇禎二年(1629年1月24日─1630年2月11日)澳門華商懷、德二街坊眾集資再次重修媽閣廟之神山第一亭。譚世寶:《澳門媽閣廟的歷史考古研究新發現》,載《文化雜誌》第29期,1996年。
澳門華商集資再次重修媽閣廟之神山第一亭
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2月18日─1606年2月6日)5—6月,欽差總督廣東珠池市舶稅務兼管鹽法太監李鳳與信官王權、梁宗翰等人主持,由澳門四街華商出資重建媽閣廟“神山第一亭”完成。澳門“四街”即“十字街”,這是一條縱街與一條橫街交叉而成的十字街,被明廷分別命名為“畏字街”、“威字街”、“懷字街”、“德字街”。這十字街本是諸夷建造居住。後多為華商租賃,葡人居樓上,唐人居樓下。媽閣廟神龕“萬曆乙巳四街重修”碑記:“四街重修”,上款為“萬曆乙巳歲”,下款為“仲夏吉日立”,見陳樹榮:《澳門媽祖文化的形成及發展——從媽閣廟石殿神龕“萬曆乙巳四街重修”碑記談起》,載《媽祖文化研究》,第35—53頁;神山第一亭大門石橫樑萬曆乙巳石刻,轉自譚世寶:《金石銘刻的澳門史——明清澳門廟宇碑刻鐘銘集錄研究》,第43頁。釋跡刪:《鹹陟堂詩集》卷13《三巴寺》稱:“相逢十字街頭客,盡是三巴寺里人。”郭棐:《(萬曆)廣東通志》卷69《外志》3《番夷》;譚世寶:《澳門媽閣廟的歷史考古研究新發現》,載《文化雜誌》第29期,1996年。屈大均:《廣東新語》卷2《澳門》;印光任、張汝霖:《澳門記略》卷下《澳蕃篇》稱“其賃於唐人者,皆臨街列肆”;張甄陶:《澳門圖說》(載《小方壺齋輿地叢鈔》第9帙)稱:“其樓房多空曠無居人,賃華人居之。”
媽閣廟“神山第一亭”完成
清道光九年(1829年2月4日─1830年1月24日)本年,媽閣廟重修完工。此次重修,由媽閣廟執事趙允菁、謝懷德、林欽懷等30人發起,得到廣東水師提督李增楷、香山協鎮將徐世雄、澳門同知鹿亢宗、香山知縣劉開域及粵海關澳門總口、各稅口省城謝東裕行、伍治光堂、潘同孚行等官商支持。合共收到捐銀7000餘兩。其中,澳門士商捐銀3674兩8錢3分5厘。重修工程始於道光九年(1829)仲夏,至季冬已告完工,道光十年(1830)又增修客堂僧舍。“至是,隘者拓之,崎嶇者曲折平之,天光水影,瑞石交輝,棟壁堅牢,美輪美奐。規模式煥,旁為之翼蓋。至是而朝暉夕陰,氣象一新。”道光乙丑的《重修媽祖閣碑誌》,轉自譚世寶:《金石銘刻的澳門史——明清澳門廟宇碑刻鐘銘集錄研究》,第50—59頁。
媽閣廟重修完工
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2月6日─1599年1月26日)4月15日,意大利人弗蘭西斯科•卡萊蒂(Francesco Carletti)及其父安東尼奧•卡萊蒂(António Carletti)來到澳門。卡萊蒂父子是1596年3月25日離開墨西哥城,當年6月初抵達菲律賓,當時他們向西班牙總督表示要前往澳門時,遭到了對方的禁止。於是他們被迫於1597年5月從馬尼拉乘船前往日本長崎,在長崎停留至本年3月3日離開,然後抵達澳門。同船來的還有幾位葡萄牙人。16日,兩父子即被逮捕,並被關押審訊3天。這是為了嚴格執行禁止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貿易的命令,因為他們曾在菲律賓逗留。後來,卡萊蒂父子繳納了一筆保金後,始獲釋放,並規定他們遇到適當船期,須馬上前往葡屬印度。7月20日,安東尼奧•卡萊蒂因患重病逝世,埋葬在澳門主教座堂大祭台對面。弗蘭西斯科•卡萊蒂在澳門逗留了一年多時間,並將他所見到的澳門及廣州交易會記錄在他的著作《周遊世界評說》中: 澳門是一座小城,既無城牆,又無城堡,只有一些葡萄牙人的房屋。它名叫上帝聖名之城,盡管靠近中國,卻由一個葡萄牙首領統管。該首領每年由果阿派遣,攜帶葡萄牙王室的護照及國王的指令,對在那里居住的葡萄牙人執法。澳門除了主教所在的大教堂外,還有聖方濟各會、聖多明我會和聖奧斯定會的教堂與修院,但只有少數兄弟,這是因為滯留在澳門的少數葡萄牙人的每日支出全部要靠捐贈生活。此外還有耶穌會的修道士,他們擁有被稱為學院(colégio)的教堂,那里居住著許多神父和兄弟,他們中的一些人潛入中國大陸,另一些被派遣至日本。我滯留日本時曾聽說,視察員范禮安除了在澳門學院所用的錢外,每年還為維持天主教而消費8000~9000埃斯庫多(escudo)。 廣州交易會每年9月至10月出售送往印度的商品,4月至5月出售送往日本的商品。這些商品主要是生絲,每次航海可運送7萬~8萬雷阿爾(每雷阿爾相當於20盎司)。送往日本的有大量的各種織物和鉛。此外,水銀、鉛丹的數量也同樣很大,還有質量一般的麝香,另外,還有其他大量的物品,例如食料和各種陶制器皿。還往往運送黃金,黃金貿易可以獲得70%~80%的利潤,在發生戰爭時還更多。為滿足我的願望,當葡萄牙人去購買發往印度貨物的廣州(Canton)交易會(feira)或集市(mercato)的時間來臨時,我把我的現金給了代表們。從澳門市民中選出四五人,任命他們以大家的名義去購貨,以便貨物價格不出現變化。代表們乘中國人的船被送往廣州,攜帶著想花或可以動用的錢。一般是相當於250000至300000埃斯庫多的雷阿爾或來自日本及印度的銀錠。這些船名叫舲艇(lantea),舲艇是小船,類同日本的黑船(funee),以槳航行[但日本船大得多,類似我們的大帆船(galere),但更加舒適]。葡萄牙人不得離開這些船隻。只有白天允許他們上岸行走,入廣州城觀看貨物,商討價格。定價稱作“拍板”(dare la pancada)。之後,可以這一價格購買個人欲購的貨物,但在商人代表訂立合同前,任何人不得採購。入夜後,所有人返回龍頭划船上進食休眠。一邊購貨一邊根據葡人的需要將其以龍頭划船或來自印度的大舶運至澳門。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弗蘭西斯科•卡萊蒂在遊記中也提到了澳門媽祖廟:“在一重大的節日中上供上述東西時,人們在廟宇附近會餐。我在阿媽港(Amacao)曾目睹此情形。於一曠野處,在他們敬拜的廟宇處,有巨石數塊,上面鏤刻鎏金大字,這一廟宇人稱‘Ama’,故本島稱作Amacao島,意即Ama廟宇之地。該節日落在三月新月的第一日,即他們的新年。作為最重要的節日,舉國歡慶之。”弗蘭西斯科•卡萊蒂的親眼所見、親身經歷完全可以證明媽祖廟建於萬曆三十三年(1605)之前。參閱Francesco Carletti, Ragionamenti del mio Viaggio intorino ao mondo(1594—1606), 加爾西亞:《澳門與菲律賓之歷史關係》,載《澳門史新編》第2冊,第543—544頁。埃斯庫多(Escudo),葡萄牙貨幣單位,與帕塔卡(pataca)同值。 Francesco Carletti, Ragionamenti del mio Viaggio intorino ao mondo(1594—1606), pp.181—182.Francesco Carletti, Ragionamenti del mio Viaggio intorino ao mondo(1594—1606), p.205. 轉自金國平、吳志良:《過十字門》,第83頁。
意大利人弗蘭西斯科•卡萊蒂及其父安東尼奧•卡萊蒂來到澳門
時間: | 民國時期(1911-1949年) |
1925年-1941年 | |
地點: | 澳門半島--風順堂區 |
媽閣廟(Templo de A-Má) | |
關鍵字: | 寺廟 |
詹頊亭 | |
弘仁殿 |
攝影: | 若瑟‧利維士‧嘉德禮(Catela, José Neves) |
資料來源: | 若瑟・利維士・嘉德禮:《永不回來的風景 : 澳門昔日生活照片》,澳門藝術博物館,2001,第84頁。ISBN 99937-29-26-4 |
藏品所有人: | 澳門基金會 |
儲存地點: | 澳門藝術博物館 |
數位作品提供者: | 澳門基金會 |
權限範圍: | 如需使用有關資料,需徵得有關版權實體的同意。 |
語種: | 中文 |
英文 | |
葡文 | |
資料類型: | 照片 |
黑白 | |
電子資料格式: | TIF, 4299x3032, 49.74MB |
登錄號碼: | p0000080 |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