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11/16
天啟二年(1622年2月10日─1623年1月30日)在大廟頂(又稱大堂前地)建成新主教座堂,葡人稱聖伯多祿堂(Igreja de S.Pedro),華人稱為大堂(lgreja de Sé)或“大廟”。為澳門教區主教辦公之地,故陸希言稱:“聖安多尼、聖老楞佐,皆統於聖伯多祿。”先是,1576年澳門主教區初成立時,署理主教賈尼勞即以望德聖母堂為主教辦公之所,故在大堂修建之前,望德堂為澳門第一座主教座堂,據稱,當時的主教座堂是一座很小的木板搭建的小教堂。大堂建成後,新堂為磚石建構,正面為花崗石建造,上尚有凸型石刻拉丁文:SS.M.V.Mariae Nascenti,意為“獻給童貞瑪麗亞誕生”。該堂奉祀聖伯多祿,故又稱“聖伯多祿堂”。Maria Regina Valente, Igrejas de Macau, p.24. 陸希言:《澳門記》。王文達:《澳門掌故》,第113頁。林家駿:《澳門教區歷史掌故文摘》,第17頁。郭永亮:《澳門香港之早期關係》第5章《澳門早期教堂》,第44頁。印光任、張汝霖的《澳門記略》卷下《澳蕃篇》稱:“大廟者,夷人始至澳門所建也,在澳之東南。”此記錄為誤。葡人始至澳門時並無“大廟”。大廟實建於1622年。祝淮的《新修香山縣誌》卷4《海防附澳門》稱:大廟在澳東南,即望人寺。”祝淮修志時,這時的主教堂早已建成,不在望人寺(望德堂),以望人寺為主座教堂是1622年之前的事。
新主教座堂大堂建成
民國二十六年 (1937年1月1日-1937年12月31日)為堅固持久計,大堂 (即主教座堂)於本年開始重建,由木質改為三合土建築,共耗資10萬餘元,始形成富有西班牙宗教色彩莊嚴神聖的外觀。至翌年工程竣工。施白蒂:《澳門編年史:20世紀 (1900—1949)》,第278、281頁;李鵬翥:《澳門古今》,第140—141頁。
大堂 (即主教座堂)於1937年開始重建
大廟,又稱大堂,原名Se Cathedral,中國之《香山縣誌》舊稱之為望人寺、 據“祝誌”載稱:“大廟在澳東南,即望人寺。夷人始至澳所建也。”該廟在大廟頂之崗上,昔日崗前未有崇樓巨廈,阻其視線,南灣海面,可以一目瞭然,市舶出入皆得而見之也。夷婦常陟彼高崗,目盼其良人之歸也,故稱望人寺。大廟舊本澳門天主教會之中樞,嘗作為天主教澳門教區主教座堂,其後座曾闢作主教之居所,但現已遷往西望洋山上耳。大廟之始建歷史,已年湮代遠,實不可攷。約在十七世紀初期,澳中已有大廟之設矣。殆經二百餘年後,風霜雨露之剝蝕,其建築日漸殘破。直至一八四九年時,天主教徒為安全計,迺即集衆捐資,從新將其改建,使成現狀。於一八五零年二月十四日,由澳門主教馬大主教Dom J.da Matta主持初祀典禮。可惜當時建築,仍是沿用木料,難以耐久。廷至一九三七年,廟貌復感頹廢,迺不得不改為三合土築。從此鐘樓對峙,十字高支,堂皇矞麗,聞是次建築費曾耗去十萬零九千元云。《澳門雜詩》中,有詠大廟者云:“大廟最始建,歲首迎耶穌,前導十字架,僧徒持咒珠。”大廟,在澳門各天主教堂中,雖非最大,所以被稱為大廟者,以奉祀之神為赫赫有名之聖彼得也。且該廟曾被視作澳中天主教之中樞,故有是稱。據傳該堂初時存有不少天主教遺物及古蹟,如大三巴寺火燒時,被教徒歷盡艱苦搶救出來之各聖人遺骨;如方濟各沙勿略之臂骨等,均曾暫供祀於大廟內。後大廟重修,迺移往三巴仔教堂保存。攷大廟之建築,富有西班牙宗教色彩。外形簡樸而純潔,內部則精巧奇趣。崇偉之祭壇下,掩埋看許多古墓,如澳中之第十二任主教俾利喇波治之靈機,亦埋葬於其間。聞俾利喇波治生前,曾為重建大廟而竭盡畢生精力云。古時天主教堂之牆壁,每有埋葬之墳墓,大都是神甫主教之遺骸,惟近來此風已變。聞數十年前,一次大風竟掀起大廟傍之一株巨榕,致大廟之傍壁為之傾倒,牆內無數白骨及骷髏頓現,後隨移葬於西洋墳場內。近讀商衍鎏探花之詩書畫集,內有詠大廟詩云:“學道三巴吳墨井,樓居望海世同危。遙聞大廟留遺畫,魚作清齋教律奇。”按大廟內尚保存有名畫多幀:如聖約翰受洗圖,及日本天主教徒在長崎被釘十字架圖,皆宗教畫中之名作也。
大廟—大堂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