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水檔大字標明真材實料,吸引食客。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11/16
糖水檔大字標明真材實料,吸引食客。
更新日期:2019/11/16
“永樂戲院以前是一大片空地,我就曾在那裏踢球和學騎自行車;黑沙環以往有跑馬場,我也曾到此一遊;漁翁街對開的地方,以前是一片水域,我和朋友們曾在那裏暢泳;美副將大馬路普濟禪院對開,曾經建有水塔;現時的亞利鴉架街,曾經有一所牛房;青洲和望廈山,曾經都是禁區;新口岸羅理基博士大馬路一帶,填海後曾經作為菜田;亞馬喇前地,曾經是銅馬廣場,現已成為一個地底下有行車隧道和停車場的圓形地……”
打造飲食世家
首屆澳門美食節由二零零零年七月底起一連五個周末在議事亭前地舉行,中西食品攤檔毗連,美食飄香,吸引居民及遊客到來參觀嘗試,人山人海,川流不息,氣氛熱鬧。場內還有節目表演、茶藝推介、派送汽球、與卡通人物拍照及大抽獎等,好像歡樂的嘉年華會。美食節由澳門飲食業商會、飲食業工會主辦,中廚協會、西廚協進會、西菜麵包工會、日廚交流協會及澳門新聞工作者協會協辦,一百五十家食店參與美食節優惠計劃,逾百家不同美食攤檔分別在五個周末參與全場活動,聲勢浩大。開幕當天,內地十九個“澳門美食旅行團”四百人來澳,除遊覽名勝外,還領略了風采獨特的澳門美食。事實上,澳門飲食文化多姿多彩,中西美食匯聚,中菜有粵、京、滬、川、潮菜、尤其是粵菜,遍佈全澳各區,也有歐洲、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食品,特別是葡國餐,就地取材,結合廚師個人手藝,烹調出來,充滿歐陸海洋風味,滋味獨特,只有在澳門才能品嚐到。平時,有些酒家菜館不斷推陳出新菜譜,舉辦各項美食嘉年華,吸引食客;在美食節後,坊會及歸僑社團聯合在三盞燈圓形地續辦“東南亞美食嘉年華”,也深受歡迎。首屆美食節舉辦,反應非常熱烈,成功推廣飲食文化及旅遊,然而這只是一個開始,以後每年在不同地點舉行一次,創造一個地方性“節日”,與傳統性及紀念性節日不同,不僅建立美食形象,也起着移風易俗的作用。
美食節與飲食文化
“我和太太可以說是一見鍾情,我們一拍即合,當時還有其他人追求我太太。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就是這麼的微妙!在那個時代,談戀愛中的男女不像現在的那樣,會在街上手牽手一起走。不論是男還是女,都很害羞的,見面時也會面紅;約會外出,心中亦有所顧忌,於是就一個走在前面,另一個走在後頭。走到白鴿巢公園時,才會坐得接近一點,聊聊天,談談心。”
一碗白粥的集體回憶
豉油西餐的年代已成前塵往事,西餐的招牌亦所餘無幾,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設在娛樂場所或星級酒店內高檔次的主題餐廳,標榜由國際星級名廚主理,門口放滿國家領導人、國際影視紅星、媒體食評家光顧的照片,採取名人效應作招徠,消費自是不菲。
閱讀老字號之西餐廳與葡國菜
清平直街及附近街道,開設不少肉乾店,多在門前燒烤製作,以廣招徠。不少港客都會特意前往選購作手信,帶回香港自用或餽贈。作為手信的食品,種類不限,一般應是當地的特產或著名的產品。而這類食品在本澳,數十年來已幾經變化。往昔風行鹹魚、蠔油、香蝦,原因澳門原是漁港,製作這類海產食品,頗具特色;而海產螃蟹尤其出名,用小笠裝載,方便港客攜帶,後來不知甚麼時候式微了。同時流行的豬油糕、牛油糕,軟滑香甜,其後也可能因人們怕吃油膩甜濃之故,以致吸引力減弱;雲片糕,現在已是稀有之品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曾作手信食品的雲吞、水餃,可能因要經烹製才可食用的麻煩,也只是盛行一時。當然,也有些食品新興,如花生糖、牛油餅,原是街邊檔製品,以其品質優良,廣受歡迎,逐漸流行。此外,葡國酒類、沙甸魚和“西洋垃圾草”也是風行一時的手信飲食品。目前流行的手信食品,一般是杏仁餅、蛋卷、肉乾、花生糖,牛油餅......美味可口,別有風味。這類店舖多開設在清平直街、新馬路、大三巴街及港澳碼頭等處,購買方便。記得廿多年前,有一家店號專售蛋卷,出品精良,馳名港澳,頗為暢銷,於是增設分店,可惜只一時之盛,過後就休業了。
手信食品變化繁多
每當秋季,炒栗檔又在街頭出現了。炒栗時,散發誘人的香氣,令人垂涎。特別是冬天,寒氣迫人,剝食燙熱的栗子,增添暖氣,別有滋味。炒栗子,是一種傳統小食。栗子以河北省產量最多,而良鄉是集散地,又以善炒栗子馳名,故一般糖沙炒栗檔均以良鄉作標榜,殊不知傳統的炒栗子方法而今在澳門已有改變。以往炒栗子,為了使栗子匀熟,小販手持特大鑊鏟,不停地翻動大鑊內糖沙栗子,使栗子受熱均匀,直至熟透,頗費氣力。然而,在廿多年前,小販革新了這種炒製法,改用電力推動機械操作,節省人力,那時出現兩種形式:一是在鑊子上置放一個磨式扇葉,不停旋轉,像扒犁似的捲動糖沙栗子;一是像水泥攪拌機似的鐵箱,自動旋轉,翻動箱內的糖沙栗子。兩者的作用和人工炒動一樣,結果,鐵箱攪拌式效果較佳,沿用至今,而磨式的則被淘汰。可惜,有的檔販不大老實,為了省氣省力,先將栗子烚熟,然後放在糖沙裡炒,味道大打折扣。在食品花樣推陳出新中,炒栗子這種古老食品至今仍受歡迎,可見它的魅力。事實,栗子是補腎妙品,可作菜餚,煲湯炆雞均可,而用煨炒,啖之更覺香甜可口。
糖沙炒栗香甜可口
天氣轉寒,煨番薯又上市了。經過這種食品攤檔,那香氣撲鼻而來,若受不住誘惑,就會心動購食。煮番薯,一般是蒸熟或是煲糖水,要吃火煨的並不容易,記得讀中學在秋季旅行野餐時才偶爾得嘗。當時,架起爐灶燒火煮食,趁機把用泥包裹的番薯放在爐底煨熟,香氣四溢,引得大家爭食,充滿生活情趣。往昔零食不及今天那麼豐富多樣,每屆冬天,街邊就有熟番薯芋頭出售,番薯有雞蛋黃薯、檳榔薯、紫番薯等品種,各具香甜特色。在寒天中,吃着燙熱的番薯,渾身暖烘烘,確是冬日可口的食品。提起番薯,不期然回憶起那“挨番薯”的日子,那時是“風潮”抗日戰爭期間,米珠薪貴,一元只購四両米,不要説吃飯,就是食粥水亦算好了,大多數人吃雜糧,番薯是其中一種,將番薯摻入米中,煮成“番薯飯”充飢。經歷這苦難生活的人,而今見到番薯就會有點厭膩感。檔口煨番薯,是用一個大鐵桶,下邊燒火,中間放番薯,煨熟的就放在桶面上待沽,想不到這土食品還有它的市場。吃煨番薯,是一種飲食情趣。對同一種食品,在不同的時代,會產生不同的感受。不過,還要一提的,就是本澳往昔郊野菜地也有種植番薯自用或供銷。有趣的是二零零二年三月間,工人在青洲郊區清理一個空置地盤時,竟然挖出一顆巨型人形番薯,重逾二十磅,頗為罕見,吸引逾百市民圍觀,傳為佳話。
火煨番薯
時間: | 民國時期(1911-1949年) |
1925年-1941年 | |
關鍵字: | 小吃 |
攤販 | |
糖水 | |
謙記 |
攝影: | 若瑟‧利維士‧嘉德禮(Catela, José Neves) |
資料來源: | 若瑟・利維士・嘉德禮:《永不回來的風景 : 澳門昔日生活照片》,澳門藝術博物館,2001,第186頁。ISBN 99937-29-26-4 |
藏品所有人: | 澳門基金會 |
儲存地點: | 澳門藝術博物館 |
數位作品提供者: | 澳門基金會 |
權限範圍: | 如需使用有關資料,需徵得有關版權實體的同意。 |
語種: | 中文 |
英文 | |
葡文 | |
資料類型: | 照片 |
黑白 | |
電子資料格式: | TIF, 4233x2963, 35.89MB |
登錄號碼: | p0000213 |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