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水檔大字標明真材實料,吸引食客。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11/16
糖水檔大字標明真材實料,吸引食客。
更新日期:2019/11/16
清平直街及附近街道,開設不少肉乾店,多在門前燒烤製作,以廣招徠。不少港客都會特意前往選購作手信,帶回香港自用或餽贈。作為手信的食品,種類不限,一般應是當地的特產或著名的產品。而這類食品在本澳,數十年來已幾經變化。往昔風行鹹魚、蠔油、香蝦,原因澳門原是漁港,製作這類海產食品,頗具特色;而海產螃蟹尤其出名,用小笠裝載,方便港客攜帶,後來不知甚麼時候式微了。同時流行的豬油糕、牛油糕,軟滑香甜,其後也可能因人們怕吃油膩甜濃之故,以致吸引力減弱;雲片糕,現在已是稀有之品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曾作手信食品的雲吞、水餃,可能因要經烹製才可食用的麻煩,也只是盛行一時。當然,也有些食品新興,如花生糖、牛油餅,原是街邊檔製品,以其品質優良,廣受歡迎,逐漸流行。此外,葡國酒類、沙甸魚和“西洋垃圾草”也是風行一時的手信飲食品。目前流行的手信食品,一般是杏仁餅、蛋卷、肉乾、花生糖,牛油餅......美味可口,別有風味。這類店舖多開設在清平直街、新馬路、大三巴街及港澳碼頭等處,購買方便。記得廿多年前,有一家店號專售蛋卷,出品精良,馳名港澳,頗為暢銷,於是增設分店,可惜只一時之盛,過後就休業了。
手信食品變化繁多
在街頭見到售賣傳統小食豆腐花固定檔子,記起往昔多是流動攤檔,小販挑着擔子,一頭是盛載雪白豆腐花的木桶,一頭是置放碗、湯匙及糖漿瓶等的矮小木架。客人光顧時,檔主用薄底銅勺,手法嫻熟的一勺勺舀起豆腐花,放在碗裡,加上糖漿,用勺子攪拌兩下,就是美食,香滑美味;有些人在豆腐花不加糖漿,改加豉油,拌在飯裡,竟是爽口的“餸菜”。豆腐花是豆類製品之一種,此外還有豆腐、豆漿、腐竹、腐乳、豆泡、豆芽菜等,都是傳統的日常普通食品,營養豐富,美味可口,普受人們喜愛。本澳豆類製品作坊,以往集中新橋區,特別是田畔街附近的涼水巷,由於那裡有多戶人家培養芽菜出售,因而別名“芽菜巷”。這些人家除發豆芽外,豆腐是主要製品,一般將黃豆浸數小時,然後磨成漿,再經煮滾、隔渣、落石膏凝結在小木板等工序而成;而豆腐花製法過程相若,差別在於水份多少而已。做這一行,都是家庭式的。四五十年前[約1950年代],豆腐銷量很大,有一個作坊適應需求,僱請數名工人,日產五六十板豆腐,早午兩市供銷。記得卅多年前,本澳一家飯店因有一位親戚,懂得製豆腐,於是合作生產豆腐和在飯店烹製豆腐菜餚應市,一時暢旺,馳名澳門,後來業務不前,只剩下小檔繼續經營,售賣豆腐花和豆漿,結果也宣佈結業。隨着社會發展,香港一家公司出品豆漿,改用樽裝、盒裝,飲用方便,行銷澳門;而另一家公司出品豆腐,也進入本澳市場;至於腐竹、腐乳,內地來貨供應充足,質量也佳。廿多年前,本澳製豆腐行業受影響,作坊減少,生意勉強維持。走進芽菜巷,只見三兩幢兩層高金字瓦頂樓房仍在,與五層高新樓相比,顯得殘舊破落,豆腐作坊已不及往昔興旺。
芽菜巷尋豆腐作坊
每當秋季,炒栗檔又在街頭出現了。炒栗時,散發誘人的香氣,令人垂涎。特別是冬天,寒氣迫人,剝食燙熱的栗子,增添暖氣,別有滋味。炒栗子,是一種傳統小食。栗子以河北省產量最多,而良鄉是集散地,又以善炒栗子馳名,故一般糖沙炒栗檔均以良鄉作標榜,殊不知傳統的炒栗子方法而今在澳門已有改變。以往炒栗子,為了使栗子匀熟,小販手持特大鑊鏟,不停地翻動大鑊內糖沙栗子,使栗子受熱均匀,直至熟透,頗費氣力。然而,在廿多年前,小販革新了這種炒製法,改用電力推動機械操作,節省人力,那時出現兩種形式:一是在鑊子上置放一個磨式扇葉,不停旋轉,像扒犁似的捲動糖沙栗子;一是像水泥攪拌機似的鐵箱,自動旋轉,翻動箱內的糖沙栗子。兩者的作用和人工炒動一樣,結果,鐵箱攪拌式效果較佳,沿用至今,而磨式的則被淘汰。可惜,有的檔販不大老實,為了省氣省力,先將栗子烚熟,然後放在糖沙裡炒,味道大打折扣。在食品花樣推陳出新中,炒栗子這種古老食品至今仍受歡迎,可見它的魅力。事實,栗子是補腎妙品,可作菜餚,煲湯炆雞均可,而用煨炒,啖之更覺香甜可口。
糖沙炒栗香甜可口
叫化雞,雖然是丐幫的食物,“一品鍋”為殘羮敗盞的大雜燴,但有時味勝郇廚,絕不為奇。美食並不一定要“貴夾唔飽”的殿堂豪第,只要你是識途老馬,街邊的大排檔、地攤,也會吃出個“佛跳牆”來。
閱讀老字號之街頭美食
“五香蠶豆”,數十年前街頭已有售賣,依稀記得小販是一個老婦人,用瓦盆盛載熟蠶豆,發出熱騰騰的豆香,十分誘人。她坐在小櫈子上,狀似蹲着,面前擺放瓦盆,不時呼叫“熱辣辣五香腍蠶豆”,招徠顧客。那時,這種小食很便宜,一個銅仙(一毫可換十個仙)也有交易,掙取蠅頭小利,可知當年謀生困難。付款後,她便用湯匙量豆(約十多顆)放進用小方塊紙摺成漏斗狀的“紙角”裡,遞給顧客。售賣這種小食的,除固定攤檔外,還有流動攤檔,小販多是上了年紀的老婆婆,她們將盛載蠶豆的煲或放在提籃挽着,或用小車載着,沿街呼售。 所謂“五香腍蠶豆”,是用花椒八角等五香材料煮熟的,逐顆剝殼來吃,又腍又香,別有風味。不過新鮮蠶豆是夏季上市的,而在本澳冬季也有五香蠶豆出售,料是用乾蠶豆炮製的。除外,如今市面也有用密封膠紙包裝的炸蠶豆出售。這種用油炸的蠶豆,色澤金黄,豆肉和殼被炸分離,很容易剝吃,加上淮鹽,香脆可口,可作零食,也可佐酒。 其實蠶豆的食法多種多樣,閱讀已故作家葉靈鳯的《晚晴雜記》中的《蠶豆食譜》,憶述江南家鄉蠶豆的多彩烹製,令人饞涎。而這小小的“五香蠶豆”,竟然也引起了我的一些兒時生活回憶。
熱辣辣五香腍蠶豆
首屆澳門美食節由二零零零年七月底起一連五個周末在議事亭前地舉行,中西食品攤檔毗連,美食飄香,吸引居民及遊客到來參觀嘗試,人山人海,川流不息,氣氛熱鬧。場內還有節目表演、茶藝推介、派送汽球、與卡通人物拍照及大抽獎等,好像歡樂的嘉年華會。美食節由澳門飲食業商會、飲食業工會主辦,中廚協會、西廚協進會、西菜麵包工會、日廚交流協會及澳門新聞工作者協會協辦,一百五十家食店參與美食節優惠計劃,逾百家不同美食攤檔分別在五個周末參與全場活動,聲勢浩大。開幕當天,內地十九個“澳門美食旅行團”四百人來澳,除遊覽名勝外,還領略了風采獨特的澳門美食。事實上,澳門飲食文化多姿多彩,中西美食匯聚,中菜有粵、京、滬、川、潮菜、尤其是粵菜,遍佈全澳各區,也有歐洲、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食品,特別是葡國餐,就地取材,結合廚師個人手藝,烹調出來,充滿歐陸海洋風味,滋味獨特,只有在澳門才能品嚐到。平時,有些酒家菜館不斷推陳出新菜譜,舉辦各項美食嘉年華,吸引食客;在美食節後,坊會及歸僑社團聯合在三盞燈圓形地續辦“東南亞美食嘉年華”,也深受歡迎。首屆美食節舉辦,反應非常熱烈,成功推廣飲食文化及旅遊,然而這只是一個開始,以後每年在不同地點舉行一次,創造一個地方性“節日”,與傳統性及紀念性節日不同,不僅建立美食形象,也起着移風易俗的作用。
美食節與飲食文化
涼茶,是消暑解渴、清熱祛病的良藥,藥性平和。本澳不少居民,尤其是廣府人常常喝一兩碗涼茶,調理腸胃,因此,涼茶店檔往昔到處開設。但是,近多年來,各種飲料大行其道,而清涼茶、竹蔗水、菊花茶等也有瓶、罐、盒包裝,處處有售,涼茶店檔生意受影響,再加上成本增加,銷量有限,有些店檔業務不前結束營業。俗語説“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也有新的涼茶店檔陸續開設,裝修豪華,設施新穎,飲料多樣,吸引顧客。目前,涼茶店約有廿家,其中歷史最長的是賣草地街“大聲公”,已逾八九十年了。涼茶業可説是本澳古老行業之一。記憶中,五十多年前[約1940-1950年代]是本澳涼茶業最興旺時期,店檔很多,其中有冼柏記、冼偉記、蔭記三家,批發涼茶檔,每家有十多檔,由茶販挑上街呼售,一時“X記百草涼茶,茅根竹蔗水”之聲到處可聞。其時,老舖也不少,除大聲公外,還有大鄉里、三坑瓦、顯記等。其中清平直街顯記舖面最大,店內有三列長長的酸枝檯椅,設置收音機及港澳報紙,顧客光顧,舒適地坐着喝茶,聽廣播,讀報紙,花費一、二角,在往昔的樸素生活中,已是很好的享受了。草堆街三坑瓦舖位最小,上蓋只有三坑瓦片,因而得名,店內僅容一人,地方淺窄,與顯記相映成趣。多年前,有人還用單車載着涼茶箱,到處售賣,今已鮮見。至於涼茶,分苦茶和甜茶,用料不同。其中苦茶也有廿四味、三椏苦、感冒茶等;甜茶有竹蔗水、銀花菊花茶、五花茶等。
涼茶店檔
天氣轉寒,煨番薯又上市了。經過這種食品攤檔,那香氣撲鼻而來,若受不住誘惑,就會心動購食。煮番薯,一般是蒸熟或是煲糖水,要吃火煨的並不容易,記得讀中學在秋季旅行野餐時才偶爾得嘗。當時,架起爐灶燒火煮食,趁機把用泥包裹的番薯放在爐底煨熟,香氣四溢,引得大家爭食,充滿生活情趣。往昔零食不及今天那麼豐富多樣,每屆冬天,街邊就有熟番薯芋頭出售,番薯有雞蛋黃薯、檳榔薯、紫番薯等品種,各具香甜特色。在寒天中,吃着燙熱的番薯,渾身暖烘烘,確是冬日可口的食品。提起番薯,不期然回憶起那“挨番薯”的日子,那時是“風潮”抗日戰爭期間,米珠薪貴,一元只購四両米,不要説吃飯,就是食粥水亦算好了,大多數人吃雜糧,番薯是其中一種,將番薯摻入米中,煮成“番薯飯”充飢。經歷這苦難生活的人,而今見到番薯就會有點厭膩感。檔口煨番薯,是用一個大鐵桶,下邊燒火,中間放番薯,煨熟的就放在桶面上待沽,想不到這土食品還有它的市場。吃煨番薯,是一種飲食情趣。對同一種食品,在不同的時代,會產生不同的感受。不過,還要一提的,就是本澳往昔郊野菜地也有種植番薯自用或供銷。有趣的是二零零二年三月間,工人在青洲郊區清理一個空置地盤時,竟然挖出一顆巨型人形番薯,重逾二十磅,頗為罕見,吸引逾百市民圍觀,傳為佳話。
火煨番薯
時間: | 民國時期(1911-1949年) |
1925年-1941年 | |
關鍵字: | 小吃 |
攤販 | |
糖水 | |
謙記 |
攝影: | 若瑟‧利維士‧嘉德禮(Catela, José Neves) |
資料來源: | 若瑟・利維士・嘉德禮:《永不回來的風景 : 澳門昔日生活照片》,澳門藝術博物館,2001,第186頁。ISBN 99937-29-26-4 |
藏品所有人: | 澳門基金會 |
儲存地點: | 澳門藝術博物館 |
數位作品提供者: | 澳門基金會 |
權限範圍: | 如需使用有關資料,需徵得有關版權實體的同意。 |
語種: | 中文 |
英文 | |
葡文 | |
資料類型: | 照片 |
黑白 | |
電子資料格式: | TIF, 4233x2963, 35.89MB |
登錄號碼: | p0000213 |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