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11/16
在澳門的建築設計中,折衷風格透過一些葡國(包括土生葡人)及英國的設計師在19世紀下半葉帶來,形成了一股設計潮流。相較於古典復興(新古典),澳門出現的折衷風格雖然仍然可以見到古典柱式或羅馬圓拱等古典建築元素,但整體設計在比例上、構圖語言上,都較古典復興隨意,而且會混入源自西方不同時期或不同文化(甚至源自東方)的設計元素。1918年開闢完成的新馬路,由於當時的社會情況,折衷風格被大量地運用在房屋的設計上,當然也被投資者使用在酒店建築。
從三幢酒店大樓看新馬路的折衷設計美學
國際酒店於1941年開幕,當年曾經是澳門最高的酒店,原酒店於1996年結業,被收購後於2023年8月18日重開。這個矗立在新馬路末端的地標式建築,在空置20多年後重現光芒,引起市民的廣泛討論,然而,坊間有關國際酒店的資料眾說紛紜,本文擬一一拆解。
國際酒店的研究故事
由新馬路起至新填巷止的一段路,是營地大街的延續,也是這條街最寬闊的路段,店舖毗連,商業興旺,闢有小休憩區,設置椅櫈及植樹,讓居民及途人閒坐休息。這裡往昔稱為“橋仔頭”,為船艇寄碇處。但今從環境來看,該處屬市中心地帶,遠離海岸,原來怎會是“橋仔頭”? 追源溯始,也略知澳門半島地形變化。往昔“橋仔頭”附近一帶屬北灣,堤岸是半彎形,海岸線由媽閣起,沿下環、司打口、橋仔頭、蘆石塘(即爐石塘,今名庇山耶街)而至沙欄仔,皆為海浸之地,沿灣設有系列水口,如桔仔圍水口、吉慶里水口、十八間水口等,在古地圖上仍註有這些水口名稱。所謂“水口”,與“橋仔頭”一樣,皆為渡頭,船艇停泊,方便貨運及旅客上落。往昔紅窗門關卡在今紅窗門街與天通街交界附近,由中國汛兵駐守,下臨“橋仔頭”海邊。一八六八年,澳門有關方面將北灣填海成陸,由彎形改成直線之堤岸,在新填地上築路建屋,不要説“橋仔頭”湮沒,而各水口也蕩然無存,有些只剩下十八間[即商人巷]、桔仔圍、吉慶里作街名,環境大變。其實,這一帶之地形變化,可從街名追尋舊跡,如新填巷、新埗頭街、木橋街、快艇頭街……也可以想像當年這一帶仍是海浸之地,可作歷史佐證。“橋仔頭”雖不是街名,三四十年前[約1960-1970年代],從老居民説話中仍會聽到,而今已鮮有人提及了。
“橋仔頭”地名追溯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