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23/03/29
更新日期:2023/03/29
澳門開埠四百多年,從明清時期中國對外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發展至今時今日中西方文化薈萃的“東方拉城”,多少名人曾在這裡上演了一幕幕經典、璀璨、足以影響世界的大匯演,但生、老、病、死是大自然不變的規律,回歸黃土是他們人生的句點,墳場就成為了生命最終的歸宿。
澳門墳場的發展及特色
澳門缺乏河流和湖泊,居民的日常用水只能從地下獲取,其中水井是最重要的水源之一。除了鑿井取水之外,一些山地亦流出地下水,形成山泉,成為居民們另一個重要的天然取水點,如二龍喉、亞婆井等,雖然這些山泉隨著時間消失,但它們的故事卻長流於歷史之中。
山泉往事:澳門名泉的故事
望廈聖母(新西洋)墳場,簡稱新西洋墳場,位於澳門半島西北面、螺絲山腳下,屬昔日望廈村的範圍內,與普濟禪院(俗稱觀音堂)、望廈炮台及馬交石炮台為鄰。而新基督教墳場位於螺絲山後方,黑沙環斜坡旁。從新西洋墳場的亞馬喇馬路的門口進入,右邊的墓地便是新基督教墳場,從名字上可以看出,它與舊基督教墳場存有承傳的關係。
澳門墳場:望廈聖母(新西洋)墳場和新基督教墳場
同治三年(1864年2月8日─1865年1月26日)9月30日,華人陳生(Chiang-Chan)和基督徒安東尼奧‧諾古拉(António Nogueira)請求在氹仔天后廟(Thin-hau)和三婆廟(Sampo)一帶填海建店鋪。同年10月8日兩人的請求被批准。1867年5月12日填海施工完成。施白蒂:《澳門編年史:19世紀》,第157頁。
陳生和安東尼奧‧諾古拉請求填海建店鋪
崇禎七年(1634年1月29日─1635年2月16日)本年,葡萄牙人巴雷托•雷曾德(Barreto de Resende)神父《澳門平面圖》完成,收入安東尼奧•博卡羅(António Bocarro)的《東印度所有要塞、城市和村鎮平面圖冊》中。該圖以繪畫的形式繪製了當時葡人在澳門半島所建澳門城市的真實狀況。圖中繪製了數百所葡人居住的房屋,大多為兩層,少數為三層。在城外從北往南有中國關閘、望廈村、東望洋教堂、望德堂。在城內,北面的城牆有東望洋炮台,東望洋山下有城門一座(即後來的水坑尾街),大三巴炮台,環伺四周均架炮;炮台前城牆有一缺口,但未見門樓,疑即舊三巴門,旁即為聖保祿教堂,清晰可見,當時僅建成教堂,牌坊尚未修建;其下又有一座炮台,當即沙梨頭炮台(Forte de Patane)。城牆有東望洋山一直綿亙至內港,內港一直延伸至媽閣炮台前均建有圍牆,在沙梨頭口處有一城門,在今十六甫處有一闕口,當為碼頭。東望洋炮台沿東部海亦有城牆相連,東望洋炮台南下有聖方濟各教堂和嘉思欄炮台,南灣一線無城牆,再南則為聖伯多祿小炮台、西望洋教堂及燒灰爐炮台,南部沿海至媽閣炮台一線亦有城牆。當時葡人居住區的澳門全部被城牆包圍。值得注意的是在媽閣炮台有一道城門,這一城門為其他文獻所未載,這是城內通內港及媽閣廟之通道。在聖保祿教堂旁有花王堂,在靠近南灣處有仁慈堂,仁慈堂之西有聖多明我教堂,圖中表十字架處皆為教堂,聖奧斯定堂和老楞佐堂處未標十字架,但從建築形式亦可清楚辨認。城內許多住宅區亦建有圍牆,應為葡人貴族住宅的保護建築。沙梨頭城門對面繪有青洲島,島內已被開發,植有樹木,建有房屋。這幅圖可以大致反映17世紀初期澳門城市發展的規模和城市建設的基本狀況。雷曾德:《澳門平面圖》(1634),原載1634年安東尼奧•博卡羅著的《東印度所有要塞、城市和村鎮平面圖冊》,現轉載《文化雜誌》第10期,1993年,第17頁;白樂嘉在其《西方開拓者及其對澳門的發現》書中亦附有一幅相近似的圖,其在圖上方標有“1632年”字樣。
《澳門平面圖》完成
自澳葡據有整個濠鏡澳後,遂即計劃擴展澳中陸地,填築內港工程。當一八七一年時,初由澳葡工程人員賈華玉(H.A.Dias de Carvalho)繪就圖則,便開始填築北灣。案濠鏡澳西,由沙欄仔向南,沿看爐石塘,下環街而至媽祖閣,該海灣舊稱北灣。若由沙欄仔向北,沿看沙梨頭,新橋而至蓮峰廟,該海灣舊稱淺灣。淺灣沿岸如沙梨頭一帶,亦有不少埠頭水口。新橋前面有小潤一道,流入內地,俗名鹹涌。鹹涌之上築有木橋一道,故名新橋。過橋北行,至蓮峰山麓,有板寮水寨數十間,為水上民衆之家,儼然一漁村焉,號蘆兜城。再至蓮峰廟前,有渡頭一處,為船艇運輸上落之所也。淺灣中漁船密集,波光帆影,不讓媽角口然。自從澳葡施行填築內港工程,便將水寨拆毀。更於光緒十六年時,把蓮峰渡頭填塞,築一新路達河中,與青州孤島聯系。嗣是青洲亦變為澳境矣。當時澳葡之填築港口計劃,雖經多次工程人員修改,如一八八三年之羅利老,及一九一零年之白冷古等,皆只就填塞北灣及淺灣為原則,建築內港而已。惟至一九一四年時,喇些打(Admiral Hugo de Lacerda)始訂就新港計劃。該項工程,分為兩部份:一為內港工程,由澳門築港工程部擔任;一為新口岸工程,則由荷蘭鍬河公司(The Netherlands Harbour Works Co.)承建。內港工程,於一九一八年開始,繼續填築北灣及淺灣之工作。除將舊日同治年間所築堤岸石仔路,擴展為寬闊之馬路外,更開鑿塔石山,將其泥土填塞新橋鹹涌,及附近一帶淺灣海坦。又掘取蓮峰山石,來填成模子基,台山區,及青洲等地。如是,澳門陸地面積,又擴展不小也。外港(即新口岸工程),於一九二三年開始,由荷蘭鍬河公司承建。該項工程,計由關閘內蓮花莖之東便海坦填築,成一廣闊之跑馬場地。在該場地南端,即近蓮峰廟側處,本擬鑿一運河,通入青洲而達內港,惜後來改變計劃不果耳。故今該處尚存一河口,可作船艇避風塢用。隔河口再起填築,沿黑沙環至馬交石天后廟,轉南,沿劏狗環而松山麓,直至南環東端,此一幅廣袤大地,將來闢作輪船停泊之新口岸。故於港海四面圍築石磯,有口可出入。另於海外築一雙防風堤,中為入口河道,闊約半英里,長約三四英里,可禦任何風浪及潮水。據汪憬吾之《棕窗雜記》卷四,嘗紀該項築港工程稱:“澳門報紙載:本澳改良口岸,現已築成堤岸多段,頗為遼闊。築於海中之障風浪大堤,長數千尺,全用大小石結成。此堤岸成後。右堤長二千呎,左堤長一千六百呎,堤底面積闊三十五呎,就此工程而論,任何狂暴風浪不能撼動。至濬河之工具,有濬河船一艘,非常偉大。船首有車頁一,放入海中,先將海底之泥鍬鬆。另有長鐵喉一,長數十呎浮於海面,一端接於濬河船側,一端接於未填築之隄岸裡 ,藉船中之機械作用,能將海底之泥抽入喉內,輸運於受泥之處,用此泥而填新地,是亦輸運之捷法也。此機每點鐘可抽泥一萬三千立方呎。此堤約須半年可竣工。現在工人約有五千,以中國北方山東省人為多。此工程由一九二三年五月開始建築,將來建築完備時約需費四千萬元云(乙丑六月十九日報)。中葡劃界,原指陸地而言,海權全屬於中國。今中土終歲內爭之不暇,無復過而問者,海界亦為所蠶食矣。”於澳門內港外港填築完成後,復由華人組合申達置業公司承造南灣填海工程。由嘉斯欄炮台起,至政府大廈前止,對開一帶海面,半個南灣,皆堵成陸地焉。該段南灣曠地,在未被填塞前,本來是半泓綠水,一彎如眉,沿岸榕蔭,風景佳絕者。憶昔南灣東角,舊有加斯欄炮台乙座,為古時海防重地,常設巨銅炮兩尊,炮彈堆疊如坵。聞某歲颶風駭浪,把子彈捲下海中,隨水飄浮,蓋迺木製者云。南灣中段,又有堡堞乙座,初名聖彼得炮台,後易名伯多祿炮台。曾拒荷艦,嘗禦英酋,頗具歷史性者,位對政府大廈,現皆煙沒矣。南灣近大堂斜巷口處,舊有渡頭一道,稱魚仔埗頭。中國嘗設稅館於其側,圍杆參天,望台臨海,即張甄陶之《澳門圖記》所謂:“南灣稅館,專稽察夷民登岸,及探望番舶出入,”者。該館早於道光時,為亞馬勒所毀矣。所餘魚仔埗頭。當未填海前,尚為蝦䑩魚艇停泊之所,曾幾何時,滄海桑田,現已成為黃金大廈鬧區矣。統計澳門填海工程,包括內港,外港、台山、青洲、馬場、筷子基及南灣廣場等處。澳門擴展陸地,比昔何止倍蓗。民國時駐拱北之團長盧炎山,嘗制止其填海工作,曾一度停頓工程,後經澳葡兵頭與其礎商,始准其繼續完工,但聲明與將來劃界無干。
澳葡擴陸地兼築內外港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