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11/13
更新日期:2019/11/13
在《澳門流動小販》明信片第一輯中,見到《草藥小販》及《跌打醫生》兩幀老照片,引起我一些模糊的回憶。街頭賣藥在數十年前仍很流行,晚上常見在康公廟前地、司打口前地及南灣等處大笪地開設攤檔。江湖賣藥師父與幾個伙計開檔,燃點大光燈,敲鑼打鼓,表演武術及“心口碎大石”、劈磚等硬氣功,有聲有勢,吸引觀眾圍觀,頗為熱鬧。演出至高潮時,就開始售賣膏丹丸散之類醫治跌打刀傷藥物,師父在介紹藥物時,伙計在旁和應,大力推銷,雖然圍觀者眾,但購藥者寥寥。一般跌打藥攤檔較為簡單,檔主單人匹馬走江湖,揹着一個大藥箱,選定熱鬧街道,就地開檔,在地上鋪一塊寫有藥名藥效的白布,放置藥物,靜待客人光顧,檔主還會替人診病。售賣蛇藥的攤檔也無助手,檔主用布袋盛載幾條蛇,開檔時將蛇拉出布袋,讓牠在地上爬行,作為生招牌,途人好奇地駐足觀看,聽着檔主介紹蛇藥好處。不過,售賣春藥的,多是晚上在街上開檔,檔口簡陋,在地上鋪了一小塊紅布,上置火水燈及數小瓶藥物,檔主揚言自誇藥效神奇,途人多是匆匆而過,檔口冷清,偶爾有人上前與檔主交談、購藥。藥物中以售賣草藥較多,除店舖外,還有流動攤檔,檔主熟悉藥性,自採生草藥擺賣,掙錢謀生;有的還懂得一點醫術,替人診病。其中乾草藥檔攤,除了自製藥油供銷外,還陳列各種乾草藥,在藥草上加上藥名、藥效的簡單標籤。隨着時代變遷,西醫藥普及應用和當局管制藥物,江湖賣藥及草藥攤檔逐漸消失,今已鮮見了。
從賣藥老照片說起
“日據時期,廣東、香港的一些著名品牌都紛紛將藥廠轉移來到澳門,有流傳到如今的著名藥品品牌,就是那些避難到澳門的藥廠,當年日據時期在澳門所創立研發出來的。比如至今仍暢銷港澳和國內外的京都念慈庵川貝枇杷膏,就是當年在新馬路噴水池附近的藥廠生產的;再比如胃仙U,是當年日本在澳門開設的藥廠生產的,後來轉移到香港,至今仍然暢銷不衰;再比如我們澳門人更加熟悉的幸福傷風素系列,當年也是澳門的藥廠生產,後來再將藥廠搬到香港,如今已經成為了香港人消費最多,也是最耳熟能詳的藥品之一。所以,澳門的製藥業,特別中藥業盛極一時。”
見證澳門中藥業百年興衰
乾隆十八年(1753年2月3日-1754年1月22日)1月28日,西班牙方濟各會澳門醫生安哆呢神父去世後,澳門聖方濟各會院藥房即由安哆呢的助手若瑟.吉勒芒(José Guillemon)接管。若瑟.吉勒芒為人粗暴,對傳教工作不熱心,甚至不願意為華人治病,導致藥房處於半癱瘓狀態。澳門方濟各會遂請求馬尼拉再派一名外科醫生來,於是方濟各會士安伯老(Martin Palau)修士遂於本日抵澳。安伯老,西班牙人,17歲加入方濟各會。1747年8月到馬尼拉,在此期間,在馬尼拉皇家醫院和方濟各會修道院診所學習醫學,專攻外科。安伯老修士一到澳門,便重整方濟各會修道院藥房,添置和配製了許多藥物、藥品。方濟各會修道院藥房每年都會收到澳門居民的大量佈施,澳門仁慈堂每年也給該藥房100兩白銀。另外,在修道院附近有一塊田,用來種植藥材,這也節省了許多購買藥材的錢。有了這樣的經濟來源,安伯老既可以為澳門市民提供醫療服務,還可以給在中國內地傳教的各修會傳教士寄去藥品。Severiano Alcobendas, Religiosos médicos de la Provincia de San Gregorio Magno de Filipinas, in AIA, Tomo 36, pp. 565—566; Tomo.37, 1934, p. 101.
若瑟.吉勒芒接管澳門聖方濟各會院藥房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