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22/03/28
英國倫敦傳道會教士。1813年(嘉慶十八年)受教會差遣來華協助馬禮遜工作。7月抵澳門,惟澳門政府限令其在18日內離境。米憐偷渡到廣州,其妻則居留於澳門馬禮遜家。1814年南遊爪哇、馬六甲、檳榔嶼等地,在馬六甲建立傳教基地,向當地人傳教。1815年8月在馬六甲創刊《察世俗每月統紀傳》月刊,是基督教的第一種中文期刊。該刊除發表宣教文字之外,並刊載新聞及新知識(該刊至1821年停刊)。1816年11月3日米憐為梁發受洗,使他成為中國第二位基督教新教徒。1817年到澳門小住,與馬禮遜會合在1818年創辦華英書院和印刷所。1819年《兩友相論》(中文)出版,1820年撰《開首十年之回憶》在馬六甲英華書院印行。1822年因患肺病逝世,年僅37歲。
米憐(William Milne),1785-1822
何玉瑛,女,英文名Ho Yu-ying,原籍廣東省連平縣,生於廣州。真光女子中學分校校長。曹思晃妻子。 何玉瑛早年入讀真光女校,1916年畢業留校任教師;1918年又進白鶴洞真光中學再讀,1920年畢業留校任職;1922年考入嶺南大學,1925年畢業並取得學士學位,被聘為真光中學校務主任。 何玉瑛篤信基督教,樂於社會服務,讀書時組織同學到農村舉行衛生講座、基督教佈道及兒童識字運動;1926年,她代表華南基督教教育會赴上海出席全國基督教教育會大會。 1928年,何玉瑛與曹思晃牧師結婚。[1]曹思晃祖籍珠海市香洲區前山鎮上沖村,澳門立法局議員曹善榮四子,澳門富商曹有之孫,著名宗教人士。[2] 1928年起,曹思晃一直主持香港女子基督教會教務14年。1930年,教友人數大增,何玉瑛倡議籌款50000元,擴充聖堂及建築牧師住宅。1934年,得到何會督的幫助,港府再給地2300尺,擴展順利,聖堂加長40尺,並加建閣樓及牧師住宅。[3] 何玉瑛被聘為聖保羅女書院教席,1930年代表香港女青年會到上海出席全國代表大會;1934年被選為香港女青年會會長、香港反對蓄婢會副會長。 1935年,廣州真光中學在香港設分校,何玉瑛出任校長(1935-1941)期間,馬儀英於1929年取得學士學位,之後返回母校真光任教,1935年調往香港新創立的真光小學,出任校務主任,協助小學校長何玉瑛處理行政事務。1943年,何蔭棠校長與幾位校董前往廣西桂林,在桂林(今廣西桂林一帶)開設真光女子中學分校,聘請何玉瑛為分校校長。[4] 何玉瑛擅長小學教育,對於兒童心理學、兒童故事、兒童自表方法、小學教管方法特有研究;1936年又被推為聖保羅堂婦真事務團主席,後出任港澳教區婦女服務團主席。[1] 1957年,何會督將建築北角聖彼得堂之責任及建校工作委諸聖保羅堂。聖保羅堂組織北角堂校籌建委員會,並選出李福和先生、林植宣先生、林植豪先生、周效良先生、夏日華醫生、何玉瑛及何世明牧師七位為該會委員,曹思晃及彭榮昌兩位牧師為當然委員。得到政府送地17400方尺作為新校校址;並撥款建一個規模甚大、費用90餘萬元的新校舍。[5] 何玉瑛夫婦生育曹安邦、曹安民兩子。曹安邦是美國華人生物物理化學家。[6]曹安民是香港中文大學眼科及視覺科學系講座教授、香港大學眼科名譽臨床教授、香港眼科學院院長及奠基人。[7] [1]《何玉瑛》,載“百度百科"網,2012年9月22日,http://baike.baidu.com/view/355905.htm。 [2]《港澳大百科全書》編委會:《港澳大百科全書》,廣州:花城出版社,1993,第507頁。 [3]《我們的歷史》,載“聖公會聖保羅堂"網,2012年9月22日,http://dhk.hkskh.org/stpaul/aboutus.aspx?id=43。 [4]《粵港真光中學校名、校址變遷(粵校部分:廣州市真光中學校名、校址變遷)》,載“新浪博客",2013年3月30日,http://blog.sina.com.cn/s/blog_a7a9865a01019012.html。 [5]《創校歷史》,載“聖公會柴灣聖米迦勒小學"網,2012年12月20日,http://www.skhcwsms.edu.hk/intro.html。 [6]《曹安邦》,載“中華僑鄉網"網,2012年12月20日,http://www.chnqxw.com/2011/0510/2960.html。 [7]《曹安民》,載“互動百科"網,2012年12月20日,http://www.baike.com/wiki/%E6%9B%B9%E5%AE%89%E6%B0%91。
何玉瑛,1898-
美國傳教士,外交官。出生於麻薩諸塞州。在耶魯大學接受神學及醫學訓練。1834年獲醫學博士學位,被任命為牧師,來華行醫、傳教。是首位來華之醫藥傳教士。同年10月23日抵澳門,再赴廣州。1835年在廣州新豆欄街與郭雷樞、裨治文三人開設博濟醫院,後兼設醫科學院,培育醫科學生。孫中山亦曾於1886年在此就讀。1838年2月21日,與郭雷樞等為配合該院日後人事及經濟的需要,乃倡議成立中華醫學傳道會以推廣醫藥傳教,並自任副會長。同年在澳門開設眼科醫院並進行傳教工作。鴉片戰爭爆發後,廣州醫局被迫停開。他返回紐約,1842年再回廣州,重開醫局。1844年2月20日,以顧盛為首的美國使團抵達澳門,被聘為中文秘書,協助顧盛脅迫清兩廣總督耆英簽訂中美《望廈條約》。1855年升任美國駐華公使。1857年初,與英、法駐華公使在澳門炮製一備忘錄,要求清廷擴大外國人在廣州居住及經商地區,准許外國人進入廣州。是年回國。1879年起,出任中國醫學傳道會美國分會會長。1889年1月10日在華盛頓去世。
伯駕(Peter Parker),1804-1888
屈昂,生於廣州黃埔附近一個村莊。清代中國牧師、最早掌握石印技術的中國人之一。 屈年輕時當過船員,數次前往英國,並有機會閱讀有關基督教福音的小冊子。 馬禮遜和米憐來華傳教時,限於清政府的法令,他們很難直接接觸到華人或向他們傳福音,只好一邊學習中文,一邊從事翻譯工作和印發福音書刊,間接傳教。 1815年,馬來半島麻六甲宣教站成立,當時印刷工只有梁發一人。隨著宣教工作的進展,印刷出版工作需要增加人手。 1816年,屈受僱為倫敦宣道會工作,成為馬禮遜僱用的三名印刷工之一,後受洗成為基督徒。米憐要求所有員工每日參加聚會和主日崇拜,有時他對個別員工進行輔導。屈有過一段浪蕩的日子,不顧妻兒生活,離家在外,沒有固定的工作。後來,經馬禮遜教導,他悔改信主。 1830年2月24日禮拜日,馬禮遜在澳門家中為屈施洗,當時他43歲。他不但接受福音成為基督徒,再度受僱為倫敦會工作,擔任梁發宣教副手,每月由倫敦會支付工資六元。馬禮遜僱用屈的獨子阿喜為自己打零工。不久,屈搬去與梁發同住,一起研讀聖經。在馬禮遜的建議下,阿喜隨之搬入梁家,與梁發之子梁進德一起讀經。 1831年9月4日禮拜日,屈在家守安息日。晨昏,為妻子講解聖馬竇(馬太)福音,一起禱告。問妻子是否自己不在家時,仍供奉菩薩偶像?妻子答無。但屈問為甚麼見有拜神的蠟燭?妻子說敬拜祖先之靈所用。屈說沒有必要禮拜他們,人若正直得升天堂,人若邪惡入地獄。妻子說可以不再祭拜諸神,不可不拜祖先,不拜則寧死。你父臨終前以饗祭其靈為念,灑掃其墓為盼。我已應允你父祭拜,並告以毋須擔心。如今我夫卻命我勿祭。我不拜則寧死,我活一日,拜一日。屈見勸誡無用,即作罷。 第二天起,一連多日,屈遍訪親友,分送圖畫傳單,講解內容,回答質疑,勸誡眾人。 9月12日,屈取圖畫傳單往訪張某。張某以文學為業,育有兩子。長子取讀一張出自以賽亞者,問神天爺火華者為誰。屈說是創世主掌管天地至高上帝,無形無像可形容。 屈隨即勸張某父子勿拜偶像,當悔改敬拜真神,祈求神風相助以避天譴來臨。張某長子說其全家行善,不殺生,即小魚亦不食。屈說錯矣,聖書有言,地上生物與魚為上帝賜人食物,肉食乃小事,愛與關注靈魂斯為大重要。屈說完,即離去。 翌日,屈往訪吸食鴉片煙一位老友,其母近日過世,頗覺悲傷。老友昔日提及信教受洗。屈為其講解十誡,告以必須全行遵守,戒除煙癮,始能受洗。老友說去死易於戒煙,無煙令其如病。屈見其無悔,於是離去。 之後,日復一日,屈挨家挨鋪而行,最後來到一洋行主人家,其中有些舊識,即分發傳單給別人,並講解與勸誡。離去前,屈以禱告懇求上帝祝福。 屈受洗歸主後,卻受到妻子的抵制。當他勸誡妻子停止拜偶像神祗,要相信至高的上帝和救主耶穌基督時,她仍堅持崇拜祖先和神祗。當屈每日早晨跪下禱告時,妻子大聲嘲笑他,有時甚至連續數日斥罵他所崇拜的“外國上帝”,並不停地數落丈夫從前所有的不是,屈忍受著她的怒氣與咒罵。屈信主之初,仍常粗暴地對待自己的兒子,有時甚至毆打,驅趕兒子。馬禮遜對他此等行為非常不滿,嚴厲地責備他。之後,屈大大改善以往的不良行為,因此,得到馬禮遜的讚賞。 屈在宣教工作上非常認真勤奮,不在馬禮遜家中從事印刷之時,就與梁發一起四處分發福音書冊。早年他在麻六甲擔任中國傳統木刻的印工,信主後因緣際會又開始從事石印和活字印刷。1830年馬禮遜成立馬家英式印刷所,以石印和活字兩種印刷方式印書。屈從馬禮遜之子馬儒翰學得石印技術,成為最早掌握石印技術的中國人之一。 屈十分熱衷於活字印刷,與馬禮遜父子一起,打造字模、鑄造活字、印刷、裝訂,無所不通,成為不可或缺的人物。1831年夏,他印製出大量的“圖畫福音單張”,一面是圖畫,一面是宣教文字,用作宣教之用,很有創意。 屈規勸自己的妻子離棄偶像,歸信真神。宣教書冊由梁發撰寫文字,上版印刷,再由屈縫線成冊,然後兩人攜帶書刊上路。他們屢次利用科舉考試,或廣東鄉試與府縣試之機,分發書刊赴考士子,向他們傳播福音。此舉開創向中國知識份子宣教的先河。 1834年9月,梁發等人因在廣東鄉試期間散發福音書冊,十人遭廣州知府逮捕。 在美國傳教士裨治文的協助下,梁發逃往麻六甲和新加坡避禍。屈因沒有參與這次活動而免遭追捕,卻勇敢擔負起營救被捕者的任務。 同年8月,馬禮遜因病去世,馬儒翰開始擔任英國首任駐華商務監督的中文秘書。在馬儒翰斡旋下,由屈出面聯繫安排,最後以800元的代價贖出所有繫獄者。 1835年,屈也遭遇到危險,在馬儒翰緊急安排下,他和妻子在府衙差役上門前先一步避上英船,繼而轉往麻六甲。他的獨子阿喜因走避不及而被捕,後死於在獄中。屈在麻六甲宣教站滯留七年多,期間深入內陸錫礦山向華人礦工宣教,長達15個月。1841年後,屈追隨倫敦會傳教士理雅各工作。1843年,理雅各帶著屈和何進善等人前往香港建立宣教站,屈成為理雅各最得力的助手。 不久,屈到倫敦會傳教士合信主持的醫藥傳教會香港醫院向病患者傳福音,開始他在香港以醫院為陣地的20年宣教生涯。每天在合信開始診治前,屈先對候診病患者讀經、講道、傳福音,帶領他們禱告,並分發書刊給他們。眾信對屈非常尊重,以欣賞和鼓勵的態度看待他的工作。除在醫院和市場工作外,屈到九龍等宣教站講道。 1853年6月,屈與一個名叫阿秀的傳道人一起赴上海,到仁濟醫院向太平軍的傷病官兵宣教。每天花很多時間為病患者讀經、開導、安慰他們,在上海宣教約一年。1850年,屈已是倫敦會香港宣教站中最為年長的基督徒,深受大家尊重和愛戴。1856年,屈69歲時,妻子接受基督教信仰,成為基督徒。[1] 1845年香港倫敦會傳教士舉行祈禱大會,紀念該會成立50周年,屈成為其中四位中國牧師之一。[2] 屈追隨了倫敦會馬禮遜、米憐、理雅各及合信等西方傳教士,先後在廣州、澳門、麻六甲、上海等地從事宣教活動,長達50多年。1860年代中期,屈年近80才退休。[1] 1864年初,屈告老還鄉。1868年1月去世,終年81歲。 [1]李亞丁:《屈昂》,載“華人基督教史人物辭典"網,2011年12月12日,http://www.bdcconline.net/zh-hant/stories/by-person/q/qu-ang.php。 [2]《港澳大百科全書》編委會:《港澳大百科全書》,廣州:花城出版社,1993,第801頁。
屈昂,1787-1868
美國第一位來華牧師,也是美國研究中國語言文學的第一人。1801年4月22日生於美國麻薩諸塞州。12歲洗禮。1826年畢業於安姆赫特學校,隨後入安道華神學院就讀。1829年10月受美國公理會派遣赴中國。1830年3月22日抵達澳門,受到馬禮遜接待。由於裨治文專向中國人傳教,故先要學習華文,並得梁發協助其工作。1830年裨治文與馬禮遜、雅裨理等人發起組織廣州基督教徒聯會,主要宗旨是聯絡西國教徒;設立資料庫、圖書館;出版華文聖經教本。隨後參加益智會、馬禮遜教育協會、醫藥傳道會的工作。1832年創辦英文《中國叢報》(又譯《澳門月報》、《中國文庫》),先後在廣州、澳門出版。該報是鴉片戰爭前後外國人在華創立的重要刊物。初由馬禮遜倡議,美商奧利芬特負責在紐約進行印刷器機設備的籌募。裨治文辦報態認真、立論較持平,以大量文字記錄了鴉片戰爭前後重大事件及背景。1843年11月,任英商馬地臣創辦的在華實用知識傳播會秘書。1839年2月在澳門創辦馬禮遜學堂,容閎曾在該學堂學習六年。同年6月15日應欽差大臣林則徐之邀,到虎門觀察銷煙。1843年出席香港傳教士商討重譯《聖經》會議。1844年2月,美國使團到達香港,裨治文充當顧盛的翻譯和秘書。1845年參加簽訂《中美望廈條約》。1853年任上海公理會牧師。1856年在上海外僑組成的學術團體一上海文理學會任會長。1857年促成皇家亞洲協會華北分會成立,被選為主席。1858年為簽訂《中美天津條約》而出謀策劃。他於1841年在澳門出版《廣東方言撮要》,此書有助歐美人士學習中國語文,更可從學習中認識中國文化。1861年11月12日在上海去世。
裨治文(Elijah Coleman Bridgman),1801-1861
傅漁冰,浙江省杭州市人。澳門浸會會佐。 漁冰自小在杭州接受教育。1925年,他來到澳門,在浸信會熱心事主,被按立為會佐,經常代表教會出席全國和兩廣浸會聯會。[1] 1937年9-11月,澳門四界(學術界、音樂界、體育界、戲劇界)救災會獨力組織五期籌款活動,舉行遊藝和乒乓球賽、義演、義舞及勸銷國旗國花等籌得現款五千多元。首期籌募,各界踴躍購買門券,收到社會熱心人士的慷慨捐助,如傅漁冰和梁潔英夫婦、陳章唐和李淑顏夫婦、蘇無逸和陳紫英夫婦等殷商各捐結婚戒指一枚。[2] 1946年,漁冰被兩廣浸會聯會推選為培正培道校董,為教育事業貢獻力量。 1953年,因學校需要,校董會聘請漁冰兼任澳門培正中學義務校長,對學校發展貢獻良多。同時,他是板樟堂精益眼鏡公司的老闆。[3] 1963年,漁冰向校董會請辭,全家遷居香港。 1982年9月25日,漁冰在香港去世,終年81歲。[1] 1928年,傅漁冰在澳門與梁潔英女西醫結婚,生育兩女五子。 1952年,傅漁冰的女兒傅忠愛與滕近輝結婚,子孫十多個。 滕近輝是山東青島人,字懷智,畢業於國立西北大學外文系;1950年,在英國蘇格蘭愛丁堡大學神學院畢業;是一位資深牧師,著名神學教育家、書法家、音樂家及神學教育家。他擔任美國華人宣道會主席、《生命季刊》顧問、著名華人教會牧者、“驅動差傳事工”的先鋒。擔任宣道會香港區聯會榮譽主席及榮譽牧顧長、宣道會北角堂榮譽顧問牧師、牧職神學院講師、世界華福會國際會榮譽主席。宣道會北角堂現時是香港宣道會中最大的教會,每主日崇拜人數超過五千人。[4] [1]《先賢小傳》,載“培正學校同學會"網,2013年4月11日,http://www.puiching.org/database/whos_who.htm。 [2]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等:《澳門歸程》,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第130頁。 [3]鄭振偉:《鄺秉仁先生與澳門教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第51頁。 [4]《滕近輝》,載“維基百科"網,2012年12月5日,https://zh.wikipedia.org/zh/%E6%BB%95%E8%BF%91%E8%BC%9D。
傅漁冰,1901-1982
陸鏡輝,香山縣人。澳門醫生、港九培靈研經會創辦人之一、澳門基督教會宣道堂創辦人。[1] 陸鏡輝18歲時,受洗成為基督徒,學醫期間留學日本;[2]23歲時醫科畢業後,成家立室。當時,他在廣州開業,兼在醫科學校教書;加入廣州河南岐興里同寅會禮拜堂,成為教友。他的奉獻堂費每個主日五仙,每月合共二毫。 鏡湖護士助產學校(今澳門鏡湖護理學院)是澳門鏡湖醫院慈善會屬下的機構,1923年秋創辦,建造時間比鏡湖醫院晚了半個多世紀,因當時西醫尚未普及所致。1919年留醫所落成後,留醫病人增多,護理工作繁重。創辦之初,原名為“鏡湖高級護士學校”,當時因西醫尚在起步,護校因陋就簡,僅具雛形,並聘請陸鏡輝和趙振東、余雅閣、彭瑤之、彭偉田、李漢風、李傅堂、吳冠琰等八位醫師擔任義務教員,並按中華護士學會規定,設置各項課程,分科教授。[3] 1925年,陸鏡輝擔任廣東公立醫科大學學監。1925年上海“五卅”慘案的消息傳到廣州,1925年6月19日爆發省港大罷工,激起廣州各界人民的反帝鬥爭熱潮。6月23日,在陳延年、周恩來的領導下,廣州工農商學兵各界群眾五萬多人在東較場集會,聲討帝國主義屠殺中國人民的血腥暴行。會後舉行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途經沙面對岸的沙基時,遭到英法軍隊的血腥鎮壓,造成駭人聽聞的“沙基慘案”,更激起廣東人民對帝國主義侵略者的仇恨和憤怒。國立廣東大學學生和廣東公立醫科大學學生,在周恩來等大力支持下,開展廣東公立醫科大學收回教育權的愛國鬥爭。6月27日晚,該校學生執委會召開會議決定:一,將公醫歸併廣大。二,組織公醫歸併廣大運動委員會問席舉出何仿等14人為委員。三,自議決日起全體一致不承認李樹芬為校長、陸鏡輝為學監,在風潮未解決以前,學校一切報告及文件概無效力。6月28日上午11時,學生會執委會在全體學生大會上提出上項決議案,結果全場通過。[4] 1927年初,廣州市第一屆培靈研經大會的委員會成立,由翟輔民牧師(美籍)、梁貴民牧師(美籍)、趙柳塘牧師、林保羅牧師、鄭德音牧師及陸鏡輝醫生等11位人士擔任。20世紀20年代後期,福州王載第一次到澳門浸信會堂領奮興會,當時,基督教會中,只有陸鏡輝一人能用粵語傳譯國語,擔當起傳譯任務。 1932年,王明道在澳門浸信會堂領奮興培靈會,陸鏡輝在澳門中華基督教會志道堂服務,同時做黑市西醫。 1933年,陸鏡輝決定就把西醫事業,帶到中山第四、第六、第五區去,一去就是17年。 1936年,宋尚節博士到中山領奮興會,陸鏡輝夫婦同往赴會。7月,宋尚節在廈門開查經會一個月,陸鏡輝夫婦到廈門赴會一個月。宋尚節那種只求主的喜歡、不求個人的喜悅、不避艱苦的精神、不以性命為念的勇氣,深深印在陸鏡輝的心裡。 抗戰期間,陸鏡輝擔任三鄉堂執事,成為第十區會執委會主席。他和妻子及第九子、十子在中山生活。另有二子六女分散在上海、長沙、貴陽、重慶等地讀書,四年來消息全無。及後,陸鏡輝的親戚一家五口,忽然逃難到他家裡來,共九口人,全靠他一雙手來撐起一頭家。陸鏡輝信心很堅定,無怨無悔,因為他覺得自己遵行神的旨意,才搬到中山的,而且鄉間一個教會,一群無牧之羊,都放在他自己的肩上。每逢禮拜日,他負責領會講道,在三鄉堂任傳道的有鄭夢初、林漢英、譚敬一、區世民、曹振南、馮永農和李超然(後往香港)等。中山淪陷期間,陸鏡輝經歷許多危險,在三鄉、下珊、唐家等地行醫施藥,救濟災民。抗戰勝利後,他一直沒有消息的八個兒女,個個平安歸來,而且學有所成。 陸鏡輝擔任中山石岐廣智世光小學(今高家基小學)校董會主席,教育目的使學生養成“勤樸敬愛”之美德,成為眾人公僕,為中華民族教育事業鞠躬盡瘁。當時,該校在中山地區是一所有良好聲譽的學校。[5] 廣州解放前夕,粵港澳教會聯合舉辦水災救濟活動,李應林擔任水災救濟會主席,陸鏡輝等三人擔任副主席,共同幫助同胞及早脫離困境。[6] 1948年,陸鏡輝取得在澳門正式行醫的許可證,他又回到澳門工作。解放前夕,他結束中山的診所,前往澳門定居,並將診所交還教會,教會得以擴大,宗教活動逐漸增多。 1950年2月,陸鏡輝和計志文牧師、許公遂牧師三人,租用澳門連勝馬路28號前“宣道實用小學”校舍,正式成立“澳門基督教會宣道堂”,奉行自養、自理、自傳的立會原則。 同年冬,眾人有感於購買堂址的需要,在某夜連袂長執同工十餘人,在高士德馬路100號現址前禱告,當時屋主索價十萬元。三年後,1953年11月11日,宣道堂以5.1萬成功購買該址,且澳葡政府免納稅項。稍作修復整理後,1954年2月10日,澳門基督教會宣道堂正式啟用作禮拜堂。不久,教會不夠使用。1956年秋,在原址旁興建可容納約三百人的單層禮拜堂,1957年4月20日舉行獻堂典禮,原址舊房作為副堂使用。[7] 陸鏡輝的外甥孫女鄭明真是博士[8],擔任香港城市大學署理商學部主任[9],1995年4月17日,她訪問中國教會老一代傳道人,家庭教會的精神領袖林獻羔。 [1]陸鏡輝:《培靈會與我四十載的回憶》,載“港九培靈研究經會"網,2013年8月16日,http://www.hkbibleconference.org/cn/about-us/share-articles/258-share-articles-12.html。 [2]政協斗門縣委員會文史資料工作組:《斗門文史》(第1輯),珠海:斗門政協,1985,第50頁。 [3]《澳門鏡湖護理學院歷史》,載“人民網",2013年8月20日,http://hm.people.com.cn/GB/158259/158260/9551555.html。 [4]《周恩來與中山大學》,載“中山大學蘇區校史"網,2013年8月20日,http://gjs.sysu.edu.cn/zsdxxs/mrzj/index.htm。 [5]《中山市石岐高家基小學》,載“互動百科"網,2013年8月20日,http://www.hudong.com/wiki/中山市石岐高家基小學。 [6]王以敦:《廣州解放前夕粵港澳教會聯合舉辦的水災救濟》,載“廣州文史"網,2010年1月3日,http://www.gzzxws.gov.cn/gzws/gzws/ml/25/200809/t20080917_8879_1.htm。 [7]《基督教會宣道堂》,載“基督教會宣道堂"網,2012年8月16日,http://macautimes.net/77/7731.htm。 [8]《林獻羔(Samuel Lamb,1924年10月4日)——中國著名基督教家庭教會領袖》,載“新浪博客",2013年8月16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ba545a0102elhg.html。 [9]“Staff Directory教職員名錄",載“香港城市大學專上學院"網,2013年8月16日,http://www.cityu.edu.hk/col/cccu_staff_chi.htm。
陸鏡輝,1888-
人物: | 馬禮遜(Morrison, Robert),1782-1834 |
地點: | 澳門半島--花王堂區 |
白鴿巢前地 | |
白鴿巢公園及基督教墳場 | |
關鍵字: | 墓園 |
墳場 | |
墓地 | |
基督教傳教士 | |
神職人員 |
攝影: | 盧嘉志 |
資料來源: | 梁錦英、蕭潔銘:《澳門墳場》,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澳門:澳門基金會,2011,第46頁。ISBN 978-962-04-3073-2 |
權限範圍: | 如需使用有關資料,需徵得澳門基金會的同意。 |
語種: | 中文 |
資料類型: | 圖片 |
照片 | |
彩色 | |
登錄號碼: | p0021226 |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