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22/03/28
中國第一個基督敎徒。廣東香山(中山市)人。東印度公司印刷廠工人,為馬禮遜等印刷書籍。經常參加馬禮遜在澳門舉行的禮拜讀經、祈禱、講道活動。1814年10月21日馬禮遜在澳門瀕海山麓僻靜之處為蔡高洗禮,使他成為中國第一位基督敎新敎敎徒。不久,其兄弟蔡興、蔡三亦相繼入敎。1846年,清廷以“別敎匪徒”之名將他逮捕,6月死於香山縣的監獄中。後澳門倫敦傳道會志道堂敎友捐資建蔡高堂及蔡高學校以資紀念。
蔡高,1788-1818
美國第一位來華牧師,也是美國研究中國語言文學的第一人。1801年4月22日生於美國麻薩諸塞州。12歲洗禮。1826年畢業於安姆赫特學校,隨後入安道華神學院就讀。1829年10月受美國公理會派遣赴中國。1830年3月22日抵達澳門,受到馬禮遜接待。由於裨治文專向中國人傳教,故先要學習華文,並得梁發協助其工作。1830年裨治文與馬禮遜、雅裨理等人發起組織廣州基督教徒聯會,主要宗旨是聯絡西國教徒;設立資料庫、圖書館;出版華文聖經教本。隨後參加益智會、馬禮遜教育協會、醫藥傳道會的工作。1832年創辦英文《中國叢報》(又譯《澳門月報》、《中國文庫》),先後在廣州、澳門出版。該報是鴉片戰爭前後外國人在華創立的重要刊物。初由馬禮遜倡議,美商奧利芬特負責在紐約進行印刷器機設備的籌募。裨治文辦報態認真、立論較持平,以大量文字記錄了鴉片戰爭前後重大事件及背景。1843年11月,任英商馬地臣創辦的在華實用知識傳播會秘書。1839年2月在澳門創辦馬禮遜學堂,容閎曾在該學堂學習六年。同年6月15日應欽差大臣林則徐之邀,到虎門觀察銷煙。1843年出席香港傳教士商討重譯《聖經》會議。1844年2月,美國使團到達香港,裨治文充當顧盛的翻譯和秘書。1845年參加簽訂《中美望廈條約》。1853年任上海公理會牧師。1856年在上海外僑組成的學術團體一上海文理學會任會長。1857年促成皇家亞洲協會華北分會成立,被選為主席。1858年為簽訂《中美天津條約》而出謀策劃。他於1841年在澳門出版《廣東方言撮要》,此書有助歐美人士學習中國語文,更可從學習中認識中國文化。1861年11月12日在上海去世。
裨治文(Elijah Coleman Bridgman),1801-1861
孫中山元配夫人。廣東香山(今中山市)人。1885年5月由父母作主與孫中山結婚,一生支持孫中山革命。1895年11月孫中山領導興中會策劃廣州起義,未及發難即因事機不密遭到失敗,面對清廷通緝孫中山有株連九族的危險,毅然攜兒子孫科和女兒孫娫與婆婆楊氏等連夜逃亡,從家鄉經澳門赴檀香山避難。1912年起定居澳門。1915年9月赴日本與孫中山辦理離婚手續後,仍與孫中山保持聯繫。抗戰時積極支持抗日救亡運動。是虔誠的基督教徒,為澳門浸信會佐。葬於澳門氹仔孝思墳場。
盧慕貞,1867-1952
第一位來華傳教的基督教士。英國人。生於莫佩斯。1804年加入倫敦傳道會。1807年1月封為牧師,旋被選派到中國。9月4日到達澳門,9月8日至廣州,後在澳門長期居住,秘密活動和傳教。在東印度公司庇護下充當公司翻譯員,使當地政府、天主會未能發現他的真正身份。1813年,翻譯出版《聖經》第一個中譯本。1814年,秘密吸收澳門東印度公司印刷工人蔡高入教,並為他洗禮(蔡高是中國第一個基督徒)。1815年編寫出版英文版《漢語語法》。1816年,吸收梁發等人入教,並封授梁發牧師(梁發是第一個中國牧師)。後與米憐(William Milre,1785-1822)合編出版巨著《華英字典》(6冊,4595頁);1818年與米憐在馬六甲創辦華人學校──英華書院(1843年遷往香港)。1820年,協助東印度公司李文斯敦醫生在澳門開設診所,兼有中醫,實施贈醫施葯。1824年回國,設辦東方語言學校,還在家中開辦女子中文研究班。1826年5月重返中國,把家安在澳門。1927年,協助英人馬地臣創辦中國第一份英文報紙《廣州紀錄報》(1839年改名《澳門雜錄》,1843年改稱《香港雜錄》),並任副主編;協助東印度公司醫生郭雷樞在澳門開辦眼科診所。1834年,擔任英國駐華商務監督律勞卑的秘書兼翻譯。1834年8月1日病逝,葬於澳門馬禮遜墓園。為紀念他,1835年在澳門成立以他名字命名的馬禮遜教育會,1839年該會在澳門創辦馬禮遜學堂(前身是1831年設立的馬禮遜書塾)
馬禮遜(Robert Morrison),1782-1834
曹思晃,祖籍香山縣上沖鄉(今屬珠海市香洲區前山鎮上沖村),生於澳門。著名宗教人士。澳門立法局議員曹善榮第四子、曹有之孫。 思晃先在澳門政府公學學習葡文,1910年進入香港聖保羅書院讀書。1913年受洗於聖保羅堂;1919年在廣州協和神科大學畢業,同年,在倫敦會督被冊為會吏。 1922年,思晃被封為牧師,1923年擔任澳洲華人教會主任牧師。[1] 1909年,林護、黃茂林、李維楨三位華人及史超域牧師等商議組織堂會,並在香港中環興建一座禮拜堂。經過兩年努力,新堂落成。1928年1月,思晃牧師被聘為主任,並宣佈聖公會聖保羅堂為一牧區直轄會督。 1928年,思晃與何玉瑛(1898-?)女士結婚。何玉瑛是香港女子基督教會負責人。從這年起,思晃一直主持該堂教務14年,擴展聖堂,發展教友。 1930年,教友人數大增,何玉瑛倡議籌款50000元擴充聖堂及建築牧師住宅。1934年得到何會督的幫助,港府再給地2300尺,擴展順利,聖堂加長40尺,並加建閣樓及牧師住宅。 1940年,思晃前往雲南講學半年。 1941年12月8日,日寇襲港,12月25日香港淪陷。聖堂變為憲兵講習所,聖堂改在伍廷芳堂聚集,思晃被迫遷居。他被列入憲兵部黑名單,不得不離港赴桂林避難。 1945年8月,抗戰勝利。10月10日,召開和平感恩大會,思晃和何會督等陸續歸來,恢復辦理堂務,各項事務漸復常態。 1958年,教區議會通過選舉牧區議員新例,思晃召開教友大會,宣佈明年施政綱要。這年起聖公會聖保羅堂增設主日早堂祟拜。[2] 1960年5月,思晃退休,由彭牧師接替管理堂務。 思晃歷任國聯會香港分會董事、反對蓄婢會值理、聖保羅男、女校董事等職,他熱心宣道,翻譯見長。世界著名演講家艾迪博士、龔士德博來港佈道,他擔任翻譯,成為香港著名宗教人士。[1]香港前葵芳廉租屋第三座的聖公會思晃學校以他的名字來命名。 思晃夫婦生育兒子曹安邦、曹安民。 曹安邦(Paul On-pong Tso)生於1929年,美國華人生物物理化學家。1949年獲廣州嶺南大學理學學士學位;1951年獲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理科碩士學位;1955年獲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歷任加州理工學院助教(1952-1955)、生物化學教研室研究員(1955-1961)、高級研究員(1961-1962);巴爾的摩霍普金斯大學放射系生物物理化學副教授(1962-1967)、教授(1967-1973)、生物物理教研室主任兼教授(1973-1980)、環境衛生學系環境衛生生物學教授(1980年後)。美國生物物理學會、美國生物化學學會、美國微生物學會、美國細胞生物學會、美國癌研究協會等學術團體會員,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1985年應邀訪華,進行學術交流;主要著作有《核酸化學的基本原理》二卷(1974年)《哺乳動物遺傳器的分子生物學》二卷(1977年)等。妻子黃鳳坤。[3] 曹安民(Mark O. M. Tso)是美國Johns Hopkins(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眼科及病理學科著名眼科教授。鑒於他對中國眼科學發展作出突出的貢獻,經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柯楊教授簽署,報北京大學校長簽署,經國家教育部部長簽署,作為2009年中國政府友誼獎候選外國專家,上報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專家局,經友誼獎評審委員會評審,國務院批准,決定授予曹安民教授2009年度“友誼獎”。 曹安民是北京大學醫學部名譽教授、北京大學眼科中心主任、香港眼科醫師學院顧問,前任院長、亞太眼科學會委員,名譽信託人、世界眼科學院第十一講座教授,世界眼科理事會副主席。 1961-1967年,曹安民在美國波士頓大學醫院任外科實習醫師和眼科住院醫師。完成眼科住院醫師培訓後,1969年進入美國軍隊總醫院病理學院任眼科醫師和病理研究員,完成兩年病理學專科培訓後兼任美國佐治亞華盛頓大學醫學中心眼科學臨床助理教授,研究副教授。1976-1994年,任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芝加哥分校醫學院Lions眼科研究院眼科學教授,Ceorgiana Theobald眼科病理室主任,伊利諾州立大學眼耳醫院視網膜黃斑病科主任,伊利諾Lions眼庫主任。1994-1999年,成為香港中文大學眼科及視覺科學系講座教授、主任、香港大學眼科名譽臨床教授、香港眼科學院院長及奠基人。 曹安民從海外籌募贊助基金,2001年建造起一座15000平方米北京大學眼科中心大樓,北京大學眼科中心於2001年10月開幕,為病人服務,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聘任曹安民教授為北京大學眼科中心主任。他領導的北京大學眼科中心成為國內重點的眼科中心之一。 曹安民擔任國際眼科理事會副主席期間,經他長期多方面不懈的努力,使中華眼科學會2002年加入國際眼科理事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Ophthalmology),成為理事會正式成員。 1992年始,曹安民以中美眼科學會的名義出資為中華眼科學會設立金蘋果獎和金鑰匙獎,每年表彰中國眼科專家在中國眼科學教育及眼科臨床作出突出貢獻的學者。2005年始為中國引進國際眼科醫師資格考試,使中國眼科醫師與國際先進水準接軌,該考試每年由衛生部國家考試中心舉行;他在海外籌措無償捐贈基金創建中國“防盲治盲扶貧光明工程”,在河南開封、山東臨沂啟動“防盲治盲光明工程”,為農村貧困農民眼病患者服務。 2007年,經曹安民推薦,國際眼科學會出資贊助在亞洲建立北京大學Eli Lilly糖尿病眼病中心,作為發展中國家開展糖尿病眼病防盲治盲工作的樣板。[4] [1].《港澳大百科全書》編委會:《港澳大百科全書》,廣州:花城出版社,1993,第507頁。 [2].《我們的歷史》,載“聖公會聖保羅堂"網,2012年11月11日,http://dhk.hkskh.org/stpaul/aboutus.aspx?id=43。 [3].《曹安邦》,載“中華僑鄉網",2011年10月18日,http://www.chnqxw.com/2011/0510/2960.html。 [4].《曹安民》,載“互動百科"網,2012年12月18日,http://www.baike.com/wiki/%E6%9B%B9%E5%AE%89%E6%B0%91。
曹思晃,1895-1960
何玉瑛,女,英文名Ho Yu-ying,原籍廣東省連平縣,生於廣州。真光女子中學分校校長。曹思晃妻子。 何玉瑛早年入讀真光女校,1916年畢業留校任教師;1918年又進白鶴洞真光中學再讀,1920年畢業留校任職;1922年考入嶺南大學,1925年畢業並取得學士學位,被聘為真光中學校務主任。 何玉瑛篤信基督教,樂於社會服務,讀書時組織同學到農村舉行衛生講座、基督教佈道及兒童識字運動;1926年,她代表華南基督教教育會赴上海出席全國基督教教育會大會。 1928年,何玉瑛與曹思晃牧師結婚。[1]曹思晃祖籍珠海市香洲區前山鎮上沖村,澳門立法局議員曹善榮四子,澳門富商曹有之孫,著名宗教人士。[2] 1928年起,曹思晃一直主持香港女子基督教會教務14年。1930年,教友人數大增,何玉瑛倡議籌款50000元,擴充聖堂及建築牧師住宅。1934年,得到何會督的幫助,港府再給地2300尺,擴展順利,聖堂加長40尺,並加建閣樓及牧師住宅。[3] 何玉瑛被聘為聖保羅女書院教席,1930年代表香港女青年會到上海出席全國代表大會;1934年被選為香港女青年會會長、香港反對蓄婢會副會長。 1935年,廣州真光中學在香港設分校,何玉瑛出任校長(1935-1941)期間,馬儀英於1929年取得學士學位,之後返回母校真光任教,1935年調往香港新創立的真光小學,出任校務主任,協助小學校長何玉瑛處理行政事務。1943年,何蔭棠校長與幾位校董前往廣西桂林,在桂林(今廣西桂林一帶)開設真光女子中學分校,聘請何玉瑛為分校校長。[4] 何玉瑛擅長小學教育,對於兒童心理學、兒童故事、兒童自表方法、小學教管方法特有研究;1936年又被推為聖保羅堂婦真事務團主席,後出任港澳教區婦女服務團主席。[1] 1957年,何會督將建築北角聖彼得堂之責任及建校工作委諸聖保羅堂。聖保羅堂組織北角堂校籌建委員會,並選出李福和先生、林植宣先生、林植豪先生、周效良先生、夏日華醫生、何玉瑛及何世明牧師七位為該會委員,曹思晃及彭榮昌兩位牧師為當然委員。得到政府送地17400方尺作為新校校址;並撥款建一個規模甚大、費用90餘萬元的新校舍。[5] 何玉瑛夫婦生育曹安邦、曹安民兩子。曹安邦是美國華人生物物理化學家。[6]曹安民是香港中文大學眼科及視覺科學系講座教授、香港大學眼科名譽臨床教授、香港眼科學院院長及奠基人。[7] [1]《何玉瑛》,載“百度百科"網,2012年9月22日,http://baike.baidu.com/view/355905.htm。 [2]《港澳大百科全書》編委會:《港澳大百科全書》,廣州:花城出版社,1993,第507頁。 [3]《我們的歷史》,載“聖公會聖保羅堂"網,2012年9月22日,http://dhk.hkskh.org/stpaul/aboutus.aspx?id=43。 [4]《粵港真光中學校名、校址變遷(粵校部分:廣州市真光中學校名、校址變遷)》,載“新浪博客",2013年3月30日,http://blog.sina.com.cn/s/blog_a7a9865a01019012.html。 [5]《創校歷史》,載“聖公會柴灣聖米迦勒小學"網,2012年12月20日,http://www.skhcwsms.edu.hk/intro.html。 [6]《曹安邦》,載“中華僑鄉網"網,2012年12月20日,http://www.chnqxw.com/2011/0510/2960.html。 [7]《曹安民》,載“互動百科"網,2012年12月20日,http://www.baike.com/wiki/%E6%9B%B9%E5%AE%89%E6%B0%91。
何玉瑛,1898-
區鳳墀,原名區逢時,字錫桐,號鳳墀、又號穡叟,生於廣東順德(今屬佛山市順德區)。港澳基督教新教學者。[1] 1807年,英國倫敦會差派馬禮遜和米憐等人來到中國傳教,因被清政府禁止,他們只好轉到南洋麻六甲從事聖經翻譯、出版書籍,向當地華人傳福音,並開辦“英華書院”,培訓華人宣教人才。鴉片戰爭之後,隨著“五口通商”,中國大門對外開放。倫敦會將英華書院遷往香港,並以香港為基地,向中國內地宣教。 當時廣東南海何進善(字福堂)入讀英華書院,1846年畢業後被倫敦會按立為牧師,在香港、廣州等地傳福音,建立教會。1864年,何福堂來到佛山傳道,與鳳墀相識。鳳墀追求真理,素有向道之心,當他讀了何進善所著《新約全書注釋》之後,為其折服,接受了基督,不久受洗,加入佛山之自理會,並帶領全家人信主。 1865年,佛山華人教堂落成,舉行慶典時卻遭到暴徒襲擊焚毀。鳳墀一家逃到香港。他頗有才學,受到倫敦會重用,參與翻譯聖經,編寫注釋等工作,其神學知識隨之提高。 1872年,經丹拿(F. S. Turner)牧師推薦,鳳墀岀任倫敦會香港灣仔堂主任。他盡職盡責,並在講解聖經方面清晰入理,令會眾信服。1875年,鳳墀與丹拿牧師一道發起勸戒鴉片會社,上書英國政府請願,並被推舉為赴英代表。 1883年,孫中山先生從檀香山基督教學校畢業後,返回香港進入拔萃書室進修,預備投考香港公立學校。為了補習中文,拜鳳墀為師,之後兩人成為莫逆之交。鳳墀在信仰和學問上對孫中山影響甚深。後經鳳墀介紹,孫中山認識美國綱紀慎會的喜嘉理(Charles Hager)牧師,在其鼓勵下,孫中山正式受洗,並取教名為孫日新。後來,鳳墀為他改為“逸仙”。之後,孫中山以“逸仙”之名,蜚聲海內外。 1885年,鳳墀回到廣州主持教務,化解中法之戰而帶來的危機,使教會化險為夷。 1889年,應德國柏林大學東語學堂邀請,經香港督學使歐德理極力推薦,鳳墀遠赴德國,擔任柏林大學中國語文教授數年。任滿回港後,他被選為道濟會堂長老,時值孫中山在廣州開業,兩人保持密切的關係。 1895年,孫中山在廣州組織興中會,鳳墀積極參與。第一次廣州起義失敗後,孫中山避走倫敦。鳳墀回到香港擔任倫敦宣道會濟會堂長老,同時被委任為香港華民政務司署總書記。工作十年間,他廉潔自守,寓佈道事業於交際中,備受社會各團體敬重。 1896年11月,孫中山從英國寫信給鳳墀,報告其蒙難經過:“弟被誘擒於倫敦,牢於清使館,十有餘日,擬將弟捆綁乘夜下船,私運出境。初六、七日內,無人知覺,弟身在牢中,自分必死。此時唯有痛心懺悔,懇切祈禱而已。一連六、七日,日夜不絕祈禱,越祈越切。至第七日,心中忽然安慰,全無憂色,不期然而然,自云此祈禱有應,蒙神施恩矣。但日夜三、四人看守,窗戶俱閉,嚴密異常,惟有洋役二人。前已托之傳書,已為所賣,將書交與衙內之人,密事俱俾知之,防範更為加密!而可為傳消息者,終必賴其人,今蒙上帝施恩,接我祈禱,使我安慰,當必能感動其人,使肯為我傳書,簡地利(康得黎)萬臣兩師,他等一聞此事,著力異常,即報捕房,即稟外部,初時尚無人信,捕房以此二人為癲狂者,使館全推並無其事。初報館亦不甚信,迨後彼二人力證其事之不誣,報館始為傳揚,而全國震動,歐洲震動,天下各國亦然。沙侯(首相)行文著即釋放,不然即將使臣人等逐出英境。此十餘日間,使館與北京電報來往不絕。我數十斤肉,任彼千方百計而謀耳。幸天心有意,人謀不藏,雖清勇陰謀,終無我何。弟遭此大故,如浪子還家,亡羊復獲,此皆天父大恩。敬望先生進之以道,常賜教言,俾從神道而入治道,則弟幸甚,蒼生幸甚!”從中字裡行間,可見兩人情義深厚。 1899年,鳳墀幫助陳少白在香港創辦《中國日報》;1910年,加入關心焉等發起的“剪辮不易服會”。他退休後,繼續擔任基督教青年會幹事,聖士提反男、女校漢文總教席,以及廣華醫院監理等職。1914年,鳳墀病逝,終年67歲。 區鳳墀著有《道鄉漁樵》。劉粵聲牧師讚譽他“公性剛猛如彼得,慈愛如約翰,才華橫溢,不逾乎道,又類保羅,秉此奇賦,誠教會有數人物”。[2] 澳門馬大臣街有一所中華基督教會志道堂,前稱為澳門中華基督教會。這所教堂落成於1919年,至今已有90多年歷史。自該堂1898年開基佈道計算,現已超過100年,是一所最有歷史的華人教會。 澳門中華基督教會志道堂的創立,與香港道濟會堂(今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合一堂)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道濟會堂是香港最早自理的華人教會,在1884年進行自理後,計劃本地和國內佈道工作。1898年,澳門是馬禮遜牧師初到開基之地,也是中國第一位基督徒蔡高受洗之地,並且有一些信徒在澳門聚居工作,道濟會堂主任王煜初牧師認為在澳門開基佈道正是時機,倫敦傳道會皮堯士牧師(Rev. T. W. Pearce)深表贊成,於是組織澳門傳道會。 王煜初牧師、皮堯士牧師、區鳳墀長老、何芹甫長老四人連袂前往澳門探討佈道工作,廖德山醫生借出寓所作為聚會之用,之後格致書院(後為嶺南大學)鍾榮光教習、子褒學塾校長陳子褒參加教會事奉,教會聖工日漸興旺。1906年在黑沙灣興建聖堂,這是澳門華人基督徒興建第一所教堂。落成開堂感恩之日,香港道濟會堂致送一塊金漆黑字“福音初至之地”的牌匾志慶,至今仍然金光閃閃掛在聖堂入口之處,具有歷史意義。[3] [1]丁光訓、金魯賢:《基督教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第463頁。 [2]《區鳳墀》,載“百度百科"網,2006年12月1日,http://baike.baidu.com/view/43450.htm。 [3]《福音初至之地~澳門》,載《基督教週報》,2006年12月1日,http://christianweekly.net/2004/sa9646.htm。
區鳳墀,1847-1914
屈昂,生於廣州黃埔附近一個村莊。清代中國牧師、最早掌握石印技術的中國人之一。 屈年輕時當過船員,數次前往英國,並有機會閱讀有關基督教福音的小冊子。 馬禮遜和米憐來華傳教時,限於清政府的法令,他們很難直接接觸到華人或向他們傳福音,只好一邊學習中文,一邊從事翻譯工作和印發福音書刊,間接傳教。 1815年,馬來半島麻六甲宣教站成立,當時印刷工只有梁發一人。隨著宣教工作的進展,印刷出版工作需要增加人手。 1816年,屈受僱為倫敦宣道會工作,成為馬禮遜僱用的三名印刷工之一,後受洗成為基督徒。米憐要求所有員工每日參加聚會和主日崇拜,有時他對個別員工進行輔導。屈有過一段浪蕩的日子,不顧妻兒生活,離家在外,沒有固定的工作。後來,經馬禮遜教導,他悔改信主。 1830年2月24日禮拜日,馬禮遜在澳門家中為屈施洗,當時他43歲。他不但接受福音成為基督徒,再度受僱為倫敦會工作,擔任梁發宣教副手,每月由倫敦會支付工資六元。馬禮遜僱用屈的獨子阿喜為自己打零工。不久,屈搬去與梁發同住,一起研讀聖經。在馬禮遜的建議下,阿喜隨之搬入梁家,與梁發之子梁進德一起讀經。 1831年9月4日禮拜日,屈在家守安息日。晨昏,為妻子講解聖馬竇(馬太)福音,一起禱告。問妻子是否自己不在家時,仍供奉菩薩偶像?妻子答無。但屈問為甚麼見有拜神的蠟燭?妻子說敬拜祖先之靈所用。屈說沒有必要禮拜他們,人若正直得升天堂,人若邪惡入地獄。妻子說可以不再祭拜諸神,不可不拜祖先,不拜則寧死。你父臨終前以饗祭其靈為念,灑掃其墓為盼。我已應允你父祭拜,並告以毋須擔心。如今我夫卻命我勿祭。我不拜則寧死,我活一日,拜一日。屈見勸誡無用,即作罷。 第二天起,一連多日,屈遍訪親友,分送圖畫傳單,講解內容,回答質疑,勸誡眾人。 9月12日,屈取圖畫傳單往訪張某。張某以文學為業,育有兩子。長子取讀一張出自以賽亞者,問神天爺火華者為誰。屈說是創世主掌管天地至高上帝,無形無像可形容。 屈隨即勸張某父子勿拜偶像,當悔改敬拜真神,祈求神風相助以避天譴來臨。張某長子說其全家行善,不殺生,即小魚亦不食。屈說錯矣,聖書有言,地上生物與魚為上帝賜人食物,肉食乃小事,愛與關注靈魂斯為大重要。屈說完,即離去。 翌日,屈往訪吸食鴉片煙一位老友,其母近日過世,頗覺悲傷。老友昔日提及信教受洗。屈為其講解十誡,告以必須全行遵守,戒除煙癮,始能受洗。老友說去死易於戒煙,無煙令其如病。屈見其無悔,於是離去。 之後,日復一日,屈挨家挨鋪而行,最後來到一洋行主人家,其中有些舊識,即分發傳單給別人,並講解與勸誡。離去前,屈以禱告懇求上帝祝福。 屈受洗歸主後,卻受到妻子的抵制。當他勸誡妻子停止拜偶像神祗,要相信至高的上帝和救主耶穌基督時,她仍堅持崇拜祖先和神祗。當屈每日早晨跪下禱告時,妻子大聲嘲笑他,有時甚至連續數日斥罵他所崇拜的“外國上帝”,並不停地數落丈夫從前所有的不是,屈忍受著她的怒氣與咒罵。屈信主之初,仍常粗暴地對待自己的兒子,有時甚至毆打,驅趕兒子。馬禮遜對他此等行為非常不滿,嚴厲地責備他。之後,屈大大改善以往的不良行為,因此,得到馬禮遜的讚賞。 屈在宣教工作上非常認真勤奮,不在馬禮遜家中從事印刷之時,就與梁發一起四處分發福音書冊。早年他在麻六甲擔任中國傳統木刻的印工,信主後因緣際會又開始從事石印和活字印刷。1830年馬禮遜成立馬家英式印刷所,以石印和活字兩種印刷方式印書。屈從馬禮遜之子馬儒翰學得石印技術,成為最早掌握石印技術的中國人之一。 屈十分熱衷於活字印刷,與馬禮遜父子一起,打造字模、鑄造活字、印刷、裝訂,無所不通,成為不可或缺的人物。1831年夏,他印製出大量的“圖畫福音單張”,一面是圖畫,一面是宣教文字,用作宣教之用,很有創意。 屈規勸自己的妻子離棄偶像,歸信真神。宣教書冊由梁發撰寫文字,上版印刷,再由屈縫線成冊,然後兩人攜帶書刊上路。他們屢次利用科舉考試,或廣東鄉試與府縣試之機,分發書刊赴考士子,向他們傳播福音。此舉開創向中國知識份子宣教的先河。 1834年9月,梁發等人因在廣東鄉試期間散發福音書冊,十人遭廣州知府逮捕。 在美國傳教士裨治文的協助下,梁發逃往麻六甲和新加坡避禍。屈因沒有參與這次活動而免遭追捕,卻勇敢擔負起營救被捕者的任務。 同年8月,馬禮遜因病去世,馬儒翰開始擔任英國首任駐華商務監督的中文秘書。在馬儒翰斡旋下,由屈出面聯繫安排,最後以800元的代價贖出所有繫獄者。 1835年,屈也遭遇到危險,在馬儒翰緊急安排下,他和妻子在府衙差役上門前先一步避上英船,繼而轉往麻六甲。他的獨子阿喜因走避不及而被捕,後死於在獄中。屈在麻六甲宣教站滯留七年多,期間深入內陸錫礦山向華人礦工宣教,長達15個月。1841年後,屈追隨倫敦會傳教士理雅各工作。1843年,理雅各帶著屈和何進善等人前往香港建立宣教站,屈成為理雅各最得力的助手。 不久,屈到倫敦會傳教士合信主持的醫藥傳教會香港醫院向病患者傳福音,開始他在香港以醫院為陣地的20年宣教生涯。每天在合信開始診治前,屈先對候診病患者讀經、講道、傳福音,帶領他們禱告,並分發書刊給他們。眾信對屈非常尊重,以欣賞和鼓勵的態度看待他的工作。除在醫院和市場工作外,屈到九龍等宣教站講道。 1853年6月,屈與一個名叫阿秀的傳道人一起赴上海,到仁濟醫院向太平軍的傷病官兵宣教。每天花很多時間為病患者讀經、開導、安慰他們,在上海宣教約一年。1850年,屈已是倫敦會香港宣教站中最為年長的基督徒,深受大家尊重和愛戴。1856年,屈69歲時,妻子接受基督教信仰,成為基督徒。[1] 1845年香港倫敦會傳教士舉行祈禱大會,紀念該會成立50周年,屈成為其中四位中國牧師之一。[2] 屈追隨了倫敦會馬禮遜、米憐、理雅各及合信等西方傳教士,先後在廣州、澳門、麻六甲、上海等地從事宣教活動,長達50多年。1860年代中期,屈年近80才退休。[1] 1864年初,屈告老還鄉。1868年1月去世,終年81歲。 [1]李亞丁:《屈昂》,載“華人基督教史人物辭典"網,2011年12月12日,http://www.bdcconline.net/zh-hant/stories/by-person/q/qu-ang.php。 [2]《港澳大百科全書》編委會:《港澳大百科全書》,廣州:花城出版社,1993,第801頁。
屈昂,1787-1868
英國倫敦傳道會教士。1813年(嘉慶十八年)受教會差遣來華協助馬禮遜工作。7月抵澳門,惟澳門政府限令其在18日內離境。米憐偷渡到廣州,其妻則居留於澳門馬禮遜家。1814年南遊爪哇、馬六甲、檳榔嶼等地,在馬六甲建立傳教基地,向當地人傳教。1815年8月在馬六甲創刊《察世俗每月統紀傳》月刊,是基督教的第一種中文期刊。該刊除發表宣教文字之外,並刊載新聞及新知識(該刊至1821年停刊)。1816年11月3日米憐為梁發受洗,使他成為中國第二位基督教新教徒。1817年到澳門小住,與馬禮遜會合在1818年創辦華英書院和印刷所。1819年《兩友相論》(中文)出版,1820年撰《開首十年之回憶》在馬六甲英華書院印行。1822年因患肺病逝世,年僅37歲。
米憐(William Milne),1785-1822
人物: | 馬禮遜(Morrison, Robert),1782-1834 |
地點: | 澳門半島--花王堂區 |
白鴿巢前地 | |
白鴿巢公園及基督教墳場 | |
關鍵字: | 墓園 |
墳場 | |
墓地 | |
基督教傳教士 | |
神職人員 |
攝影: | 盧嘉志 |
資料來源: | 梁錦英、蕭潔銘:《澳門墳場》,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澳門:澳門基金會,2011,第46頁。ISBN 978-962-04-3073-2 |
權限範圍: | 如需使用有關資料,需徵得澳門基金會的同意。 |
語種: | 中文 |
資料類型: | 圖片 |
照片 | |
彩色 | |
登錄號碼: | p0021226 |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