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木屋區1928年燬於大火,後來經各方捐款救助,重建成台山平民屋邨(台山平民坊),同時建成紀念牌坊,名為巴波沙牌坊,到1988年1月因新城市花園發展而被拆除。直至1998年9月始在菜園涌邊街重建起現今的與原牌坊式樣相若的新牌坊。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11/18
台山木屋區1928年燬於大火,後來經各方捐款救助,重建成台山平民屋邨(台山平民坊),同時建成紀念牌坊,名為巴波沙牌坊,到1988年1月因新城市花園發展而被拆除。直至1998年9月始在菜園涌邊街重建起現今的與原牌坊式樣相若的新牌坊。
更新日期:2019/11/18
涼水井,古濠鏡墺之一小村也。因其有一涼水大井,故名。處於新橋田畔街之東,石牆街之北,數十人家,聚成一鄉。約於同治年間,被澳葡所據,闢街開路成:大井街,涼水街等。涼水井村之大井,所以異於別者,作四方形,井水乾潔凛冽,村人皆汲於斯,飲於斯,濯亦於斯。雖其附近另有一口鯉魚井,但不及其清且涼也。舊時涼水井村中,雖盡屬矮屋佃戶,惟能鑿井而飲,耕田而食,擊壤而歌,固自是一安樂窩也。聞清初康熙時,吾國名畫家吳漁山初抵澳門,未入三巴寺之先,亦曾寄居於是。故抗戰時期,嶺南派派畫師高劍父在澳時,嘗欲訪尋其遺跡,可惜雪泥鴻爪,杳不可覓。蓋已事隔二百餘年,滄海桑田,幾經變易矣。攷吳漁山,名歷,號墨井道人。清初常熟人。與王翬同學畫於王時敏之門,工詩,書法蘇軾,所繪宗法元人,刻意摹古,尤善學唐寅,但不襲其北宋面目。晚年入耶穌會,洗名西門,棄家來澳。聞其初至,駐涼水井村,後居於三巴寺第二層樓上隱修。及升司鐸後,返蘇宣教,至八十餘歲迺卒。其《三巴集》有自詠居澳三巴寺,眠食於第二層樓上,詩云:“第二層樓三面聽,無風海浪似雷霆。去來畢竟輸鷗鳥,長保羣飛入畫屏。”
涼水井
鑄炮斜巷,此街名現在殆已被人遺忘矣,蓋該址今已改稱爲高可寧紳士街也。高可寧紳士街原迺西望洋山斜陂之竹仔室村故地,舊時斜陂上之平民窟宅,竹寮笪壁,百十人家聚而成村,號竹仔室村,固屬原來濠鏡墺中之一小村落也。自從葡人來澳後,佔領斯村。昔日澳葡素以擅鑄大炮名,曾在斯處設立一鑄炮廠。據葡人賈域沙(W.P.Kirwitzer)所編之《年扎一(Annual Letter)》稱:“一六二零年澳門已設立一所規模偉大之鑄炮廠名‘卜加勞’(Tarares Bocarro’s Foundry),嘗以銅炮及葡軍援助明室。”相傳該鑄炮廠由葡技師卜加勞主持,鑄就鐵炮及銅炮二種。蓋鐵炮始自華工,而銅炮則創自葡人云。因此澳門之鑄炮業,當時雄視遠東,運銷各國。惟因運輸大炮之船隻,每被荷蘭軍艦中途劫去。迨至一六四三年葡荷構和後,澳門所産之炮再暢銷歐洲及葡京。聞於英法戰爭時,英國名將惠靈吞(Arthur Wellington)嘗使用此等大炮,在半島戰役中,大顯神威云。後來歐美之軍械製造日精,而澳門之鑄炮術遂淪落伍。廠亦倒閉拆毁。徒存得其遺址鑄炮斜巷,後又爲貧民所聚居。嗣因澳葡整飾市容,改良西望洋山風景區,故將平民屋徒置於台山青洲,於是鑄炮斜巷闢爲馬路。時睹商高可寧曾建洋樓於此,遂名該馬路爲高可寧紳士街焉。
鑄炮斜巷
柿山區域頗廣,大約包括大炮台以下南方、東南、西南等三面斜陂;其下有大三巴街、賣草地街、板樟堂街及白馬行等街,盤繞其脚,頂端有澳葡古堡大炮台,山腰又有一哪咤古廟焉。據《澳門市街名冊》釋稱:“柿山,係指大炮台山南便斜坡地區,即大三巴街與大炮台斜巷之間,並無確定界線,大略由中共炮台伸展至賣草地街、板樟堂街及伯多祿局長街。”柿山,後人每訛稱之為史山或市山,皆因諧音誤者。蓋古時山上多植柿,紅顆滿樹,丹實盈山,故時人名之為柿山。現山腰之哪吒廟,其古聯亦刻有:“澤敷蓮島;亭建柿山”之句,足資參證也。山上矮屋窄巷,層叠參差,迺昔澳夷所居,即張甄陶之《澳門圖記》所謂:“因山勢高下,築屋如蜂房螘垤者,皆澳夷之居也。”不過後來平民利其地廉,遂雜居間耳。山頂之大炮台,或稱三巴炮台,為澳葡所築之最古堡壘,具有三百餘年歷史者。薜馧之《澳門紀略》紀云:“澳中為炮台者六:曰東望洋,曰嘉斯蘭,曰三巴,曰南灣,曰西望洋,曰娘媽角……獨三巴為祟閎焉。”柿山中叢密之柿樹,自從澳葡來居後,日漸斬伐,早經無存,柿山現虛有其名耳。
柿山區
爛花園,座落在河邊新街與下環街之間,初稱新花園。其面積幅員廣袤,包括現在之下環街市、公共汽車廠及政府貨倉等地區。本屬私人物業,原有洋樓閘門之築,極盡園林草木之勝。且猿猴雀鳥,兼養並蓄;樹石花果,分栽雜植,洋場有此,亦足娛人者。獨惜時移歲換、漸且人去樓空,往日之高樓佳苑,都付與斷井頹垣,於是新花園變成爛花園矣。今稱之爛花園,只指新花園之一部份者,嘗闢作儲鹽之所,故又名鹽里,自開街道後,煤倉車廠,對宇望衡,無復見花園式廓也。攷爛花園,主人原是荷蘭籍。蓋昔日該區附近,多屬外人所居。其中一幢三層洋樓,式樣宏偉,門當上街,故現尚有三層樓街,三層樓上街及三層樓斜巷等街名矣。而爛花園中,舊有甜水井一口,為附近街坊衆汲食源泉,自從澳門自來水公司投承全澳專利後,始將該井填塞耳。爛花園之歷史,本甚悠久。當十六世紀西班牙統治葡萄牙時期,澳門葡政府仍能堅持獨立,不受西班牙約束。惟西班牙人未嘗不欲將澳門置於其下。故於一六三三年時,西班牙人曾在爛花園預刻一石碑,碑中之西文是:“菲臘四世皇朝,此炮台上尉蘇沙賈士度立石。時一六三三年。”按菲臘四世迺統治葡國時之西班牙王。西班牙人擬於澳中舉事後,以此碑樹於澳中之炮台者,後因失敗,而澳商迺於爛花園中獲得此碑,現移置議事亭樓下大堂壁間,作為歷史紀念物焉。
爛花園
白鴿巢前地,迺白鴿巢公園前之廣場。榕蔭爲蓋,草徑如棋,小小方地中,其四週有:白鴿巢公園、澳門博物院、基督教舊墳場、嘉諾撒修院、花王廟等。昔日澳門城牆原貫其中,由連勝街口橫跨由義巷,將白鴿巢與花王廟分隔在澳城内外,花王廟在城内,而白鴿巢在城外也。連勝街口處,舊闢城門曰“三巴門”,門之北仍屬中國管轄,門之南始屬澳葡租界。迄同治年間,澳葡拆城毁界,此處迺成一廣場,及修築白鴿巢公園後,因名該廣場爲白鴿巢前地。白鴿巢,固因舊日澳葡富人馬葵士曾築别墅於此,廣蓄白鴿而得名。後山有利瑪竇觀星岩與賈梅士石洞。其傍之一座洋樓,爲昔日英國東方印度公司之别墅。當年英國首任駐華大使麥卡尼公爵,嘗往蹕於此。後讓與澳葡作工務局,今即改爲賈梅士博物院也。博物院側,於今尚有東方印度公司之墳場存在,現多稱之爲基督教舊墳場。墳場入門處,有一小教堂,蓋此迺澳中最古之第一座基督教傳道所也。墳場内所葬者,多爲初期英國來華商人,及東來拓殖之殖民主義者,鴉片戰役在華身死之侵略家,如中國海之英國艦隊總帥施厚仕爵士,英艦都魯號之總司令邱吉爾公爵等,皆橫霸一時者。今英美遊客到澳旅行,多有到白鴿巢前地該墳場憑吊一番。白鴿巢前地側之基督教舊墳場,矮門深扃,叩而始啓。前方教堂,後面墳地,白楊衰草,蔓欲就荒,古碣殘碑,井仍有序,其間埋葬者,均爲他鄉客鬼也。場隅北角,有名塚焉。三塚橫排,石前泐誌,百年留念,墳右樹碑,蓋迺基督教士最初來華傳道之羅伯馬禮遜,及其妻兒等墓也。攷羅伯馬禮遜(Robert Morrison)英國人也。年二十五,受倫敦基督教佈道會命,來華傳教。當未來之前,在英先結識華僑楊善達,研習中國文字,及習天文,醫藥以爲備。於嘉慶十二年(一八零七)取道美洲,歷航程七月餘,迺抵達中國廣州。只以中國禁教綦嚴,遂轉徙澳門;但又遭澳葡天主教排擠,幸賴英國東方印度公司設法佯任以翻譯之職,始免被逐。經數年時間鑽研中國文字風俗後,迺創立一所印刷館,並僱工雕刻木版,秘密編印傳教讀物,因此收得刻字工人蔡高爲第一個基督教信徒。後因中國官廳嚴緝,馬禮遜迫得偕同蔡高遠走南洋,在馬六甲再設印刷所,開辦華英書院,發刊《察世俗每月統紀傳》等,然後暗將刊物攜返中國,作爲佈道基礎。馬禮遜來往於南洋與粤澳間,歷時二十七年,編成第一本《華英字典》,翻譯《文法》,《新約》、《讚聖詩》、《證道小箋》等著作。迨至道光十四年,英國東方印度公司解散,遂失所憑護,又以積勞致疾,竟一病不起,時迺一八三四年八月一日也。後人爲他營葬於基督教舊墳場内,而迄於今焉。白鴿巢前地之基督教墳場,初名東方印度公司墳場,後才改今名耳。此處本屬英人資産,羅伯馬禮遜病殁於廣州,英人將其柩移葬於澳門該墳場内,在其妻基墓之左傍。蓋其妻先彼十年死於澳中霍亂症也。及鴉片戰後,英人趾高氣揚,爲之立墓碑,上刻英字,下泐華文。據華文《羅伯馬禮遜墓碑》云:“嘗聞天地間,有萬世不朽之人,端賴其人有萬世不朽之言行。如我英國之羅伯馬禮遜者,迺萬世不朽之人也。當其於壯年來中國時,勤學力行,以至中華之言語文字無不精通。迨學成之日,又以所得於已者,作爲華英字典等書,使後之習華文漢語者,皆得藉爲津梁,力半功倍。故英人仰慕其學不嚴,教人不倦之心,悉頌爲英國賢士。由此不忘其惠,立碑以誌之曰:羅伯馬禮遜,英人也。生於乾隆四十六年正月初五日,距終於道光十四年六月二十六日,共享壽五十二歲。溯自嘉慶十一年九月間始來中國,至嘉慶十三年間初爲經理公司事務。及道光十四年三月内,公司既散,復經理國家政事。迨未數月,而病遂不起。幸其子儒翰馬禮遜者,雖未足繼其徽,而亦略能濟其美,故今日學廣所傳,功垂永久,實爲近代之所罕𡲬者焉。道光二十八年八月十五日,聖人一千八百四十三年十月八日,各國衆友等同立碑。”試觀上碑,未嘗隻字言及來華傳道,竟謂經理國家政事。據鮑正鵠所編之“鴉片戰事”有云:“參與鴉片貿易之基督教士馬禮遜曾説:鎮江,中國漕運咽喉。扼以要挾,必可如志云。”其藉宗教進行侵略,信哉!相傳羅伯馬禮遜之子——儒翰馬禮遜(James Morrison),在望廈簽訂中美商約時,亦嘗充任美方通譯。滿清官員受盡其恫嚇要脅,屈署此不平等條約。並聞是時清廷尚有許多辱國喪權之外交,均由其擔任通譯者,是即羅伯馬禮遜墓碑中之所謂略能濟其美歟!儒翰馬禮遜後來亦在華身故,葬於澳中基督教舊墳場其父母之墳右,三塚排列,徒供歐美旅客及基督教徒憑吊而已。一九三四年八月一日,爲羅伯馬禮遜逝世百年,中華基督教會廣東協會曾在該三塚左傍,樹立一尊《馬禮遜博士去世百年紀念碑誌》,勒云:“基督教派正宗之來華佈道,也自馬禮遜先生始,事前特習天文醫藥華文以爲備。一八零七年假道美洲,竟二百二十二日之航程安抵羊石,名寄商場,實則秘密宣教。雖在滿清政府厲禁,與羅馬教嚴密監視中,絕不稍懈。在澳門開設印刷所,手譯聖經禱文讚神詩證道小箋等,次第刊行。復於馬六甲創設英華書院,培育後秀。丁此黑暗專制時代,冒險工作,勇往無前,謂非神功不可。先生體弱而公忙,遭際陋劣而險惡。除長子追隨左右外,家人復遠留故里,音訊二百餘發,得報僅二通。處茲苦境,仍努力不懈、用能奠中國教會基礎,厥功偉矣。一八三四年八月一日病亟彌留時,信徒輩,撫榻悲鳴,先盡生猶慰之曰:百年後當萬倍其衆,信仰之篤,眼光之遠,泡非庸衆所及。茲值先生去世百年,中華基督教會廣東協會年會同人,追憶前賢,同深懷慕。是至誠憑吊,重勒靈碑,永申景仰。銘曰:偉哉馬氏,基督爲心。成上帝命,宣揚福音。聖靈引導,冒險蒞臨。澤孚黃裔,遍灑甘霖。備嘗艱苦,懋範垂箴。至死不懈,貫澈初忱。敬虔博愛,超絕古今。先生之風,天高海深。一九三四年八月一日,中華基督教會廣東協會全體會友同立。後進東官張祝齡敬書。”白鴿巢前地之傍,又有一所嘉諾撒女修院,與基督教舊墳場只一牆之隔耳。該院爲天主教教會紀念嘉諾撒女真福如設,其組織遍及世界各天主教教區。澳門之嘉諾撒女修院,内設嘉諾撒仁愛會,轄下有培貞女子小學、聖心女子英文中學、育嬰堂等。昔日育嬰堂原亦設在白鴿巢前地,在花王廟後,迺一慈善機關,免費贈醫病嬰,如遇不幸,則代爲殮葬,並收容無依孤女,養育成人,一本當年嘉諾撒之初衷焉。攷嘉諾撒女真福(Magdalen Canossa)本迺意大利一位侯爵幼女。父死後,母下堂去,零丁孤獨,賴叔父撫育成人。自小負性仁慈,立志行善。會拿破崙統有意大利,封閉寺院多間。迺親往謁拿破崙,領得寺院一所,作爲辦學之址。以篤信天主教故,嘗於寤寐中夢見聖母領一羣女修士,分發做傳道、辦學、贈醫、救貧等工作,心竊慕之。醒後,仿女修士服裝(即今之嘉諾撒女修士打扮),立志以女修士終其生,實行辦學、傳道、贈醫、救貧,創立育嬰堂,孤兒院等,至死不渝。後人感其德,天主教當局因晉陞她爲女真福。按天主教中所謂真福者,善人而尚未及於聖也。惟天主教人士已目之爲女修士班首,各地立院紀念之,繼續進行其未竟工作焉。
白鴿巢前地
議事亭前地,以其地處於議事亭前而得名。昔日亭前廣場,場中鑿一大井,四週植以雜樹,綠葉扶疏,紅椅間置,可蔭汲者,常歇路人也。後澳葡爲裝飾場地,數易圖案,翻新式樣。初以黑白小石,砌成水波圖狀,時人遂稱之爲魚鱗地。又嘗掩蓋大井,增築草壇,上設泉台,大龍喉手掣,可飲行客者。至一九三八年,又一度盡去所砌小石,易植紅綠小草,圖案外方内圓,中砌一十字,成葡國徽狀。及至一九四零年,始改立未士基打銅像,而迄於今焉。議事亭前地成三角形,今新馬路橫貫其間。三面之建築物:其正中爲澳門市政廳——即古時中國所設之議事亭原址;右傍有郵電總局——亦即前時之同善堂舊址;稍過又有仁慈堂及澳門中華總商會等;左傍有澳門電燈公司,該座洋樓爲澳門昔日首屈一指之嘉賓酒店也。議事亭前地,爲澳市中心及慶集場地。昔日每届澳葡兵頭蒞任,必在此檢閲海陸軍警。嘗憶巴波沙兵頭復任時,曾於此建築臨時高台,結綵屏障,錦氈鋪地,異樣風光也。該片場地,每届農曆歲晚,則改作花市。桃紅梅白,吊鐘水仙,百卉紛陳。買花男女,摩肩接踵。熱鬧情況,點綴昇平,年年花市,燈光如舊也。今屹立於議事亭前地中心之葡人未士基打(V.N.de Mesquita)銅像,迺澳葡議事公局於一九四零年七月廿四日所立,以紀念未士基打於一八四九年八月廿五日佔領澳門關閘,襲擊北山嶺拉塔山炮台之功績者也。其事蹟據朱薩士之《澳門史》第三四三頁略述如下:“當一八四九年八月廿二日,澳門兵頭亞馬勒(J.M.F.do Amaral)被狙殺後之第三天,澳門土生炮兵軍曹未士基打向澳門臨時執政議會請求,准其挑選敢死隊十六人,另願隨往者二十人,攜帶前時法國贈與亞馬勒之榴彈砲一尊,襲取關閘及北山嶺拉塔山炮台,當時深得外國長官嘉許。臨時執政議會頒以手令,主席馬達主教且舉手爲之祝福云。當葡軍襲攻關閘時,曾擄獲滿清汛兵三名,以爲亞馬勒事件緝兇作人質,更將榴彈炮射擊拉塔山炮台,詎只一發就脱輪毁壞。時炮台上密集炮火抗拒,葡司令認爲危險,鳴號回師,號手亦中彈。而未士基打反呐喊向前,由崎嶇山徑近台基,炮台上之炮火遂失效用。一葡兵以葡旗覆胸,冒彈先登炮台,聞此爲唯一之傷者云。台上滿軍見勢危殆,迺棄壘逃亡,只餘一軍官正引炮反擊,奈獨力難支,卒中彈身死。未士基打割取其首級及一手臂,插於刺刀上,作爲凱旋返澳,爲亞馬勒兵頭復仇云。”議事亭前地之葡人未士基打銅像,雖是劍拔趾揚,鑿碑道左,但相傳其淒慘收場,不減於亞馬勒兵頭也。又據朱薩士之《澳門史》第四二四頁稱:“未士基打之平生事略,其佚名故友嘗草述及之,而謂:其功蓋澳門,遲未獲封,故常悒悒,不免神智紛亂。既稍痊可,迺受命爲氹仔炮台司令。按該炮台,迺亞馬勒兵頭死前所建者也。處此地僻台靜,未士基打本可樂享天年,豈知一旦論功行賞,竟獲晉陞校級也。當其回澳受勛,正不知是榮是辱?蓋其側聞妻女,私通一無賴醫官,家醜外揚,名聲有玷。於是怒不可遏,徹夜持槍以待姦夫。並請主教,欲置其女於修院;又謁兵頭,請治其家室以法。但惜俱遭不納,因是暴燥如狂,肆酒拭刀,是晚遂弒其髮妻,殺其醜女,另傷其一子一女,幸逾逃生,得免於死。至是未士基打迺與其另一愛兒訣别,然後躍身井中而自殺焉。一代豪强,竟戴罪以殁!蓋律以教條,殺人自殺,俱屬罪戾也。後來當局論功抵罪,仍得主教與兵頭之寬赦,重修塋墓,並由衆募捐,爲立紀念焉。”今在舊西洋墳場中,門左之第一穴墳墓,即未士基打之公葬處也。又於一九四零年立銅像於議事亭前。相傳澳葡早年已於議事亭前地爲未士基打銅像奠基,久久尚未立像,良以葡京爲未士基打造像,鏤金範銕,鑄成一具羣像初型,運來澳門,存於白鴿巢之工務局内。斯像也:趾高氣揚,持弢拔劍,數華人環跪其前,嗚呼!白鐵何辜?黃魂備辱!時適某兵頭在任,知此羣像必不爲我國同胞所願見者,因此擱置多年,遲遲未立。後刪去環跪者,只餘未士基打一人,遂成現狀耳。遞至一九四零年秋,當日本侵凌中國之際,正此像揭幕之時也。初銅像下之碑文首處,嘗刻有葡文“Homenagem da Colónia”字樣——即殖民地致敬者之意。後因葡人自將澳門改隸爲葡萄牙之海外省,故於一九六零年,特將該行葡文剷去。現碑上尚有遺跡可見,此皆該銅像之變遷史也。至若環繞銅像之馬路,正對着議事亭前,是澳市之中心,爲交通之要道。衣履冠蓋,車水馬龍。每當勝節佳期,倍覺熙來攘往;常遇教會聖誕,扛像遊巡,定必環繞經此,則行人來往壅塞,車輛交通斷絕,亦所弗計也。又每年十月一日,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議事亭前廣場,高塔牌樓,張燈結綵,天安門上紅旗隨風招展,氣象萬千,足見澳中同胞,緬懷祖國,熱愛之情與全國人民無稍異也。
議事亭前地
茨林舊地,茅屋毗鄰,幾處炊煙中,三巴殘照裡 ,儼如一村落然,此茨林圍也。茨林圍,原屬古濠鏡墺之慶盛坊,在舊三巴寺後,初為日本天主教徒逃澳避居之所。迨至一八三五年三巴寺遭焚後,日人亦被逐,當時我國勞苦大衆,迺將茨林圍範圍,擴展至三巴寺廢墟後部,聚衆而居,迄今已逾數十戶矣。各小屋分築於梯級之斜坡中,分上層、二層、三層、底層四列。最下之土牆間,尚留有昔日三巴寺之後門一道,可通新勝街也。茨林圍中,舊有一小廟,所以祀慶盛社神者,士人稱之為廟仔公。廟內一塾師在此訓蒙,常有十餘學生功讀,如村鄉之庠序然。約在三四十年前,始結束耳。今之宣明會大廈,即其舊址也。茨林圍之上為高園街,該處原迺小崗脊頂,故舊人名之為山頭頂。自從澳葡將大三巴列作古蹟風景區後,迺開闢馬路,並築一圍牆以作茨林圍之屏障,使與洋場相隔。於是茨林圍中之桑麻鷄犬,另成風格,履其地者,如入鄉村然。茨林圍,傳日人居是時,闢地植馬鈴茨以作糧食,如叢林然,故得此名。攷茨林圍之歷史,極為邃古。蓋日本人之來澳門,遠在明末萬曆年間(一五九六年)。於豐臣秀吉時期,日本大捕天主教徒,日人之信奉天主教者,已多逃居澳門也。日本於德川家康死後,再嚴禁日本天主教徒由澳返國者,如被捕獲,必處死刑,磔殺不赦,故流落在澳門之日本人,不能歸國,迫得聚居於茨林圍一帶。《澳門紀略》有謂:“以澳為逃逋藪者,倭也。”當年耶穌會教士興建三巴寺時,利用聚居於茨林圍之日本天主教徒,籍其人力物力廉宜,築成該寺。當時避居澳門之日本天主教徒中,不少為建築家及藝術家,故能建成此堂皇宏偉之建築物。三巴寺雖於一八三五年被焚,但其門壁巋然屹立,精美瑰麗,留存至今,尚為後人觀賞也。茨林圍內,現尚有一大井,迺昔時日本人所鑿者。當時聚居於此一帶之日本人,皆籍此井水供飲濯之用,故該井之闊大,敢稱澳中第一。今該井之半面,已為屋宇掩蓋,只留半面,仍可汲水,而茨林圍內之居民,未有自來水用者,仍利賴之矣。茨林圍內之茨林,自日本人離去後,早經剷除殆盡,今只有幾株離樹,數十人家,徒負其名耳。
茨林圍
泥水行會館在新橋惠愛街,亦為澳中有歷史性之公衆建築物,蓋迺澳中早年泥水工人之工會也。泥水行有稱大莫行,該會館創建自清朝咸豐乙卯五年,即公元一八五五年,迄今已歷百有餘年矣。會館中之大莫行石碑,因年代久遠,致風塵剝蝕,已字跡模糊莫辨。惟於會館落成時,尚有澳門油漆行贈送之匾額乙方,懸諸堂中,題著“版咢遺徽”四字,並書明咸豐五年可攷。泥水行工友亦奉魯班師傅為祖師,故會館正堂供祀魯班塑像,神壇香火,至今依然,所以會館亦稱為泥水行先師廟。其門聯云:“以尺準能成規矩;將線便是定方圓。”聯語為歌頌魯班之功績者。會館創建時,初只得正堂神殿乙座,尚未有傍廳也。至咸豐九年,才由工友提議募捐,購置會館傍地,增築橫廳,以為工友集議聚衆之所。茲將當年增建之“泥水行公所碑記”抄錄於後,俾資參攷:“蓋公所之設,原為集議神功事務。我泥水行先師廟,建自咸豐乙卯年間。未有公所前,集衆酌議,於廟左吉地小段,建立公所乙座,為行中有事聚會,兼便春秋祀事焉。禮云:一舉而兩善皆得者,其斯之謂歟?由是各人皆踴躍捐題,以成此美舉。今鳩工既竣,爰勒碑以垂永久。是為記。咸豐九年已未孟冬吉日,值事等同立。”泥水行會館建立僅及廿年,不想竟遭遇到同治十三年八月,澳門一次亘古未有之大風災,將會館後座吹塌,祖師廟頓成瓦礫之場。當時澳中各建築物被毀壞不少,泥水工友工作較多,捐款重修會館較易,故翌年即光緒元年,即將後座建回。光緒八年,更重修廟內,於是會館為之一新,因立碑以誌不忘。據該“泥水行會館修整後樓碑記”云:“竊維神賴人祀,人賴神扶,茲我澳門新橋建立魯班先師神廟乙座,自創建以來,誠已久矣。向來廟後,聲靈素沐,日光普照,神威貌整,常沾顯赫扶持,而我同人,傳習其藝業,恃作手藝經營,無不同沾祖師之庇佑矣。緣因廟之後樓一座,在於同治十三年八月,為風颺吹塌,其時經值理人等,修整未遑。遞及光緒元年,集廟公議,僉曰:衆擎易舉,獨力難持,是以合衆決議捐資重建。而我行同人等,即竭力誠心,樂助慨捐。就於是年,將後樓成座,建造重新。至於光緒八年之後,重修廟內。以迄光緒九年,建立石碑,將所捐題各友芳名開列。際茲廟貌重新,神益威而赫濯;棟宇復整,靈更播而輝揚。將見神人共慶,福祿駢臻。財開麗水之源,利進朱提之路。萬戶千家,共享昇平之福;四時八節,同臻樂利之庥。惟願我同人踴躍,齊心以奉祖師,則冀神恩之默佑,福有攸歸矣。爰序數言,勒之於石,以垂久遠不朽也。是為引。光緒元年歲次乙亥,重修後座值事等,吉日同立石。”
泥水行會館
時間: | 建國之後(1949-1999年) |
1950年代 | |
地點: | 澳門半島--花地瑪堂區 |
巴波沙大馬路 | |
菜園涌邊街 | |
台山平民坊 | |
關鍵字: | 街道 |
建築物 | |
腳踏車 | |
巴波沙牌坊 | |
牌坊 |
資料來源: | 利冠棉、林發欽:《19-20世紀明信片中的澳門》,澳門歷史教育學會,2008, 第145頁。精裝ISBN 978-99937-927-1-0;平裝ISBN 978-99937-927-0-3 |
藏品所有人: | 利冠棉 |
數位作品提供者: | 澳門歷史教育學會 |
權限範圍: | 利冠棉授權澳門基金會使用。如需使用有關資料,需徵得有關版權實體的同意。 |
系列: | 明信片中的澳門--街道 |
語種: | 中文 |
英文 | |
葡文 | |
資料類型: | 圖片 |
明信片 | |
彩色 | |
電子資料格式: | TIF, 1636x1023, 12.33MB |
登錄號碼: | p0007228 |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