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註:
A: 石排灣 B: 路氹連貫公路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23/03/29
標註:
A: 石排灣 B: 路氹連貫公路
更新日期:2023/03/29
光緒十八年(1892年1月30日─1893年2月16日)12月30日,澳門政府將新開通的蓮峰廟口新築直往青洲大道,命其名曰布參政路,以紀念澳督布渣;又由荷蘭園通過白頭新街,命其名曰多明我柏知古街(Rua de Domingos Pacheco),以紀念議事公局主席克萊蒙特‧叭之咕。《澳門政府憲報》1893年1月7日第l號。
澳門政府給兩條新開通的大道命名
塔石,原稱“叠石”。因該處多花崗岩,古岫嶙峋,山石巉峻。在頸頭山處,舊有三巨石,堆叠如塔,天然生成,故人稱之爲叠石,俗稱爲塔石,該區以是得名。塔石區域,本指大炮台東北,舊夷城外之一帶地區。由水坑尾門外起,經荷蘭園、塔石波地,北至羅利老馬路止,而與舊日龍田村接壤,東至塔石花園,西至頸頭山,皆屬原來塔石地區。塔石,實迺舊時濠鏡墺中之一小村。當清朝咸豐末年,尚屬我國統治。至同治初年,才被澳葡佔領。據《中葡外交史》載稱:“及至清同治初,葡人自毁其圍牆,進一步侵入中國人居住之塔石、沙岡、龍田、望廈等七村。”又劇民國時,“省港澳人士勘界維持會代表,晉京向外交部呈明勘界事略文”云:“同治二年,葡人又佔塔石、沙岡、新橋、沙梨頭、石牆街等,是爲舊佔之界。”自從澳葡於同治年間佔領塔石後,開闢馬路,建築公園,拓展球場,案澳葡市政廳之《市街名册》區别之稱:“塔石,此名係指本市塔石街左右兩邊之區,此區大略以下列街道爲界:厚望街,羅利老馬路之一部份,肥利喇亞美打大馬路之一部份,及西墳馬路之一部份。”當塔石仍屬我國官兵管轄時,嘗於澳城門外,即水坑尾門口,(現在馬大臣街處),築有小石屋一間,作爲瞭望站,常川汛兵戍守。雖至道光廿九年,望廈之汛兵營移駐於白石村後,長時期仍由望廈更館遴派更練在此把守。迨至同治年間,澳葡自毁舊城界,拆蕉園圍之石門樓,築塔石花園(後改稱花士古達嘉瑪花園,或稱新花園)。憶《兩行堂詞鈔》有庚午中秋夕遊新花園詞一首,詞牌爲“定西番”云:“聞説澳城門外,侵佔地,又成園。且盤桓。今夜鏡湖月滿,三人生古歡。相信珠還有日,不孤圓。”澳葡後又鏟平頸頭山東面之斜坡,填高山麓之田野,闢爲塔石波地,即今之利宵球場,以爲蹴球及練兵之用,故當時又稱塔石操兵地,或曰青草地。蓋此一片廣闊土地,青草如茵也。汪慵叟嘗有詩詠之云:“昔有戲馬台,後址迺無聞。此地開廣場,草色春氤氳。鞠蹴亦古法,體育舒勞筋。樹的相督校,汗走猶欣欣。兵固不可逸,習勤豈具文。”《澳門市街名册》詳釋塔石波地云:“塔石波地,又名美上校操場。坐落在肥利喇亞美打大馬路,與士多紐拜斯大馬路之間,及助學會街,與沙嘉都喇賈罷麗街之間,又名曲棍球場及助學會操場。有矮圍牆環繞,一端爲互助會會址。”塔石區,昔本有一小山,名頸頭山,或稱塔石山。其址即今之三區附近一帶,包括舊西洋墳場及監獄等地。該山雖不甚高,與大炮台遥遥對峙,如岡如坵,向北斜下,至羅利老馬路前止;西面斜坡,綿延至新橋接壤、東便即爲塔石波地也。該山頂端,有三巨石堆叠天然,舊稱“三叠石”,即塔石也。山之險,又有坑水雨穴,分築石圍欄兩道,斜向新橋方面而下,舊稱“丹坑渠”。山上各處,尚有不少中國墳墓,皆澳門及龍田、望廈等村人之祖先塋塚也。同治年間,澳葡既佔領塔石,到光緒末年,便欲開闢此山,遂有盡將山上之中國墳墓掘去之舉。據《香山縣誌•之紀事編》載稱:“光緒三十一年,夷人平毁塔石等處墳墓,投無主遺骸於海云。”澳葡既將三叠石炸燬,又將丹坑渠填塞,更將整座頸頭山鏟平,只餘舊西洋墳場及監獄附近一帶高地而已;後更開馬路,築洋樓,而頸頭山原來面目已泯滅淨盡。據《澳門市街名册》言頸頭山云:“頸頭山,此崗現幾已削平,内有聖美基墳場,原日伸展至監獄附近。該山因建築屋宇之故,幾被削平,實既不存,名亦遺忘。”塔石山上,有一西式墳場,此迺澳葡特爲當時澳中西洋人身故所設之埋葬地,西名聖味基墳場,而我國人則呼之爲西洋墳,及至近年,澳葡又在望廈另闢一新墳場,於是該舊墳場,遂改稱爲舊西洋墳以爲識别。自從道光二十九年,沈米事件發生後,澳葡直視塔石區爲其領土,故當時即在塔石山上,開闢西洋墳場,迨至同治末年,遂實行圍築短垣,並於場中,建築一所教堂,以爲供喪家彌撒之所,該教堂内,供奉一位天主教神像,名爲東方大天神,該神像威嚴肅立,足踏一魔鬼,一手握劍,一手持一天秤,意若公平審判善惡者,一如中國人所謂之閻羅王然。該墳場初時本來只許西洋人埋葬於此,後來漸許信奉天主教之華人教徒寄葬,今則中西人士皆可安葬其間矣,墳場中,墓列整齊,碑碣精緻,花木秀茂,地方潔淨,日常除來吊祭者外,亦有不少遊客來遊也,所以汪兆鏞之《澳門雜詩》中,有竹枝詞兼詠塔石之西洋墳者,其註釋稱:“西洋墳,冢石上皆刻文字,或琢石爲神像,或作十字架,形式不一,雕鏤精潔,時有遊人往觀。”其詞云:“紅毛白頭西洋墳,衰楊蕭瑟摇斜曛,從來墟墓足淒愴,何事遊客常紛紛。”
塔石
民國三年 (1914年1月1日─1914年12月31日)6月27日,澳門政府公佈將進行下列工程:修整行政公署內側、馬交石防疫醫院和船政廳全座,並準備在東望洋炮台建造一所兵房,修整西墳馬路街道、厚堂街之街道及街渠由羅利老馬路 (Estrada de Adolfo Loureiro)起至7號屋止,重建風順堂外牆。《澳門政府憲報》1914年第24號,第279頁。
澳門政府進行修整行政公署內側等工程
咸豐三年(1853年2月8日─1854年1月28日)6月15日,《華友西報》報導,香港按察司休姆(John Walter Hulme)9年後重遊澳門時,發現澳門城市建設有不少的進步,特別是澳門郊區有許多進步,使“聖名之城”更加適合居住了。一條重要的從荷蘭園出發圍繞望廈廟的大車道(它環繞內港和穿過大三巴後的墓地,然後越過大炮台後的小山回荷蘭園)是一項策劃者們值得信賴的工程。The Friend of China, June 15th,1853, Vol. 12, No. 48, p. 190.
《華友西報》報導澳門城市建設有不少的進步
水坑尾,在澳門東南隅,往昔包括水坑尾街、大井頭、近西街、白馬行、大步纜、鬼仔巷等而言,統稱爲水坑尾坊。該坊地勢,原處於柿山與琴山之間。每當天雨時,兩斜坡之山泉,即匯成一道坑水,經此流出南灣。坑水盡處,故稱水坑尾。自從明嘉靖時,市舶移駐濠鏡墺爲泊口,各國商賈,多擇斯處建設商行,於是繁盛起來,外人樓宇洶集,華紳富户相望,成爲澳中之古洋場。一六二二年,澳葡戰勝荷艦進襲,驅使荷蘭俘虜,在水坑尾與荷蘭園相接處,建築一度城垣,由大炮台橫跨至天文台,中間闢一閘門,名“水坑尾門”,並自以爲界。惟未得明朝當局同意,致被總督何士晉下令拆毁;旋復潛築,又被海道副使徐如珂再毁,卒仍建回短牆一道。後至同治年間,才自毁之。今在水井斜巷,及天文台下斜坡,尚有斷垣殘堞遺跡,足資攷古。按《中葡外交史》載:“澳城,天啓四年爲總督何士晉所隳。既而葡人又築,又爲海道副使徐如珂隳。”又光緒時,署香山知縣楊文駿之《查覆澳門新舊租界情形疏》中有云:“水坑尾門、三巴門、沙梨頭閘各門,均係同治二年毁拆。惟水坑尾東邊界牆,至今尚有存者,亦陸續毁拆,改造洋房。”水坑尾,原是茶絲貿易之區;大井頭,實迺榕蔭密佈之地。衆商行立,一井當前。井泉清而冽,商户汲於斯。該處雖仍屬水坑尾街,但人皆另呼之爲大井頭。大井頭,是指由白馬行口至近西街前之一段路。往時英、荷、西、法商人,多在此設立絲行及茶行,行廠非常廣大,生意亦頗興隆。直至鴉片戰役之後,各行多或遷港,間或結束,其遺址遂爲當時富户所購置,改營裘菟,於是建成巨第星佈,廣廈雲連。如當年之蕭家、鮑家等,其原址皆爲絲廠;又如王家、葉家等,其原址俱屬茶行。惟是白雲蒼狗,今又人事俱非矣。大井頭,在昔年澳門尚未有自來水設備以前,實迺該坊附近居民之食用源泉。自有自來水供應之後,該井遂被當局封禁,且將其填塞焉。綠榕樹下,石椅備陳,青草井前,錢練環繞,此爲當年大井頭之景象,爲汲者休息之地,爲過客歇步之區。自從澳葡拓展馬路後,掘去巨榕,改植小樹,劃作安全島,無復舊平台,一切皆易舊觀矣。水坑尾與大井頭之劃分,據《澳門市街名册》稱:“水坑尾街,由家辣堂街及近西街附近,即南灣街對面起,至肥利喇亞美打大馬路,即東望洋街與水井斜巷之間止。此街由起首,至白多祿局長街止一段,中國人多稱之爲大井頭。其餘之一段,始稱其本名水坑尾街云。”往昔水坑尾之綠色洲,以大井頭最爲蓊鬱。該綠洲又因竹園圍橫出,將其截爲兩段。南段榕陰井冽,固然水冷風涼;而北段亦有古榕六七株,蟠根蔽日,足蔭行人者。自從澳葡改良路政,闢此處爲雙行車路線,於是鋸去老榕數株,只餘其三。三榕樹適對高可寧住宅門前,堪輿家遂譽爲三枝香云。不知該處原有六七株榕樹,當年朝向王隸住宅,又作如何解釋耳,足見無稽也。水坑尾口,細井巷側,某麵包公司左鄰,當年曾爲楊鶴齡寓所。攷楊鶴齡迺老革命黨人,晚清時與孫中山、陳少白、尤烈等發起推翻滿清運動,被舊勢力誣爲四大寇。據《孫中山先生自傳》云:“余常往來於香港澳門之間,大破厥詞,無所忌諱。時聞而附和者,有陳少白、尤少紈及楊鶴齡三人,非談革命則無以爲歡,數年如一日。故港澳間之戚友交游,皆呼余等四人爲四大寇。”及革命黨推倒滿清後,軍閥乘之,楊鶴齡迺退休居澳。民初時期,猶常見其徜徉於水坑尾大井頭間,喃喃自語,咄咄書空,終於抑鬱以殁。楊鶴齡初本居於近西街者,孫中山及革命黨人,時常來往其舍,運械製彈,集議籌謀,都假此爲秘窟。水坑尾坊,果爲革命策源地之一歟!水坑尾坊近大井頭處,有天神巷焉。今日雖屬橫街小巷,往昔原迺通衢要津。蓋曩日澳中,洋務行口及西人住宅,多在水坑尾、大井頭、南環等地;而營業市場及店舖倉棧,則在營地街、關前街、北灣一帶。當時尚未有新馬路等交通大衢,兩處來往,唯藉天神巷出入,故天神巷上,西人男女絡繹於途,古人多稱西人爲洋鬼子,因號天神巷爲鬼仔巷焉。天神巷,既爲西人住區與商業市場之交通橋樑,出入必經之道。在舊澳門街中,可算繁盛要道之一。昔日無論巡遊出會,軍隊操演,旅客車輛,婚喪儀序,都經是間,即西人主教之駟馬高車,亦駐駕於此。當時澳中之富户,以其爲繁盛街道,亦多卜居焉。如王祿、曹有、宋紳、何老桂、何老旺輩,皆在此大興土木,經之營之。建成渠渠廣廈,皇皇大屋,比鄰接壤,對宇望衡。至今天神巷上段,猶是古舊建築,次第連續也。但今澳門市區擴展,馬路開闢,西人散處各方,富户遷徙異地,交通有新馬路,車輛亦不必經此,於是天神巷之交通地位,遂爲時代所淘汰;而與寬衢大道相比,則更相形見絀。因此行人鮮到,已不爲衆所注意。甚至鬼仔巷之名,亦幾爲人所忘記矣。水坑尾坊之白馬行街,實迺古時澳城門外,各村鄉民來澳入市之孔道。因其北端直衝澳城之水坑尾門,南端則與大步纜相接,可通往營地市區也。早於一六九六年時,澳葡之第一任主教賈尼勞氏,曾於白馬行街創立一所聖辣非醫院,開亞洲最早用西法治療之先河。因屬天主教會所辦,初時不免帶着宗教形式,故衆皆呼之爲醫人廟。澳葡亦以有此醫院,名該街爲醫人廟街,或聖辣非醫院街。但居住於該街之中國同胞,自然不喜此不吉利街名,適當時醫院左鄰,有一所英國渣甸洋行,迺代理白馬牌威士忌酒者,門前繪有一幅白馬廣告畫,異常觸目,故人皆稱此洋行爲白馬行,而該街遂亦沿呼爲白馬行街。後澳葡自知醫院街名不雅,今迺改稱爲伯多祿局長街耳。往日白馬行街中,設有外國商行多家,規模宏大,經營販運中國之茶葉或蠶絲出口。迨至香港開埠後,各洋行多結束遷往香港,其中一家大茶行遺址,後改建成一條余敦善堂圍;另一家大絲廠遺址,後改建成一條柯傳善堂圍,由此可想當年廠行,佔地之廣袤也。至於該街中,當年亦有不少富户巨宅,如曹氏、何氏、吳氏等大屋,或改建作商店多家,或改建爲基督教堂,滄海桑田,幾經變易矣。釣魚台,昔日水坑尾坊之白馬行街口。石台高築,土欄前障,下有一大井,泉水清溢。以居高臨下,仿如一釣魚台然,故名。石級傍出,路通柿山斜巷口。台上有大屋兩間,其中一間爲三層洋樓,兩翼前伸,屼然雄踞台上。該樓屋頂之旗杆,嘗於辛亥革命推翻滿清時,升起第一枝革命旗幟,爲全澳同胞倡焉。攷該座洋樓原迺“濠鏡閲書報社”。當清末孫中山先生提倡反清革命時,澳中之同盟會會員,參照海外各處進行革命工作所採用之書報社形式,在此設立“濠鏡閲書報社”。據《辛亥革命回憶錄第二集》,澳門之老同盟會女會員趙連城憶述:“在白馬行街釣魚台的一座三層大樓,成立了‘濠鏡閲書報社’。該社由盧怡若以紳商資格,取得澳門葡政府批准立案,並向各界發動募款捐書。閲書報社成立後,即公開徵求社員,又在社員中發展同盟會會員,那時同盟會也很重視青年工作。在過去積極參加反清宣傳活動之“培基學校”學生中,有六人如:古桂芳、馮秋雪、馮印雪、區韶鳳、何國材、和我(引者按:趙連城自稱),首先被接受加盟。”她又稱:“當時支部的主要負責人,還有:盧怡若、劉公裕、陳峰海、劉卓凡、陳卓平、林了儂、梁倚神、劉大同等……那時閲書報社,實際上已成爲同盟會的一個半公開的機關……閲書報社的工作,持續了半年多。後來廣州光復,主要負責人都先後回内地,社的組織,便無形中陷於涣散云。”釣魚台介於水坑尾坊之白馬行與大步纜街之間,台前道路亦爲澳門南北交通之要道。台傍之柿山斜巷,原有水一道自柿山直下,橫跨路中而達天神巷口之左方,渠面雖不甚闊,惟途人經此必須大步跨過,稱之爲大步纜。蓋纜者,俗言跨步也。或謂由天神巷口至賣草地路口一段,巷既狹窄,路又曲折,行經此者,常覺摩肩接踵,爭先恐後,以避擠迫,大步纜之名,由此而來也。姑勿論其因水渠阻道,抑或巷窄人擠,以致經此途者,均需大步跨越,而路政則實應改良。一九一七年,澳葡當局迺有拆修大步纜馬路之舉,拓展路面,因其路接板樟堂前地,故改稱爲板障堂街焉。至於大步纜口、釣魚台下之大井,於抗戰後始被填塞;且於該址建成小型店舖一列,竟把釣魚台掩蔽,不復見高台巨廈矣。濠鏡閲書報社之社址建築物,今亦被拆毁。惜哉革命歷史性之建築物,已成廢墟矣!
水坑尾坊
從咸豐元年(1851年2月1日─1852年2月19日)從本年起,澳門政府開始綠化澳門的山坡和修整道路,在賈多素總督領導下,開始了澳門的造林運動。阿馬羅(Ana Maria Amaro):《19世紀一位土生葡人迄今未發表的日記》,引1851年《澳門和帝汶省政府憲報》,載《文化雜誌》第40—41期,2000年。
澳門政府綠化澳門的山坡和修整道路
橫塘亂石,春水漪漣,蘆葦荻花,秋風蕭瑟。古澳風景,蘆石塘佔盡風光;舊港水濱,濠鏡墺推此水口。蓋昔者蘆石塘街中段,一面臨海,兩端内街,岸畔橋棧參錯,河上船艇縱橫。前面一列水口,如:舊茂記水口、十八間尾水口、吉慶里水口、第頭巷水口、植槐巷水口及桔仔圍尾水口等,皆當年澳門之渡頭也。蘆石塘,原屬古時濠鏡墺北灣一部分,半泓綠水,兩掖沙灘,環抱成塘。岸前砂路,即名蘆石塘街。至清朝同治年間,澳葡始堵塘建屋,砌石成街,無復舊觀耳。蘆石塘畔,草堆街傍,早年清廷在此建立佐堂衙署,門口朝向蘆石塘街,委任澳丞駐此署理民夷詞訟。該澳丞至道光二十九年,迺爲澳葡兵頭亞馬勒所逐,衙署亦被毁。現草堆街側尚有橫巷名佐堂欄尾,即其遺跡也。澳丞,即香山縣分防澳門縣丞也。本駐香山縣城。雍正年間,移駐前山寨。至乾隆八年,再移駐澳門。及至道光廿九年爲澳葡所逐,迺再遷回前山寨焉。據《香山縣誌》稱:“議者以澳門民蕃日衆,而距縣遼遠,移香山縣丞於前山寨,改爲分防澳門縣丞。至乾隆八年,以按察使潘思榘總督策楞議,移縣丞駐澳門。”又云:“道光廿九年,葡人毁縣丞署,縣丞遷署前山城内。”蘆石塘之佐堂衙門,原迺滿清官吏統治澳門時期,香山縣丞之駐澳官署。攷舊日縣令,俗稱縣正堂。縣丞屬佐理縣事者,故稱佐堂。而澳丞爲委駐澳門,佐理民夷政事者,故在澳門蘆石塘設佐堂衙門。清朝道光二十九年,適爲汪政在任。汪本順天府監生出身,清吏素來庸懦,而汪尤迂腐。會逢强暴之亞馬勒,竟使黑兵毁衙迫吏,據傳汪逃走時,猶鬧官派,乘坐四人伕轎,並在轎中催促轎伕快跑,頻頻高呼曰:“行得快,有頂戴!”意即勉伕轎畀他速逃,將可獲嘗做官戴頂也。該語後爲民衆聞悉,遂流傳爲澳門諺語云。澳葡在蘆石塘毁衙逐吏後,至同治間始填海築路,初仍號蘆石塘街。及開闢新馬路後,將蘆石塘街截爲兩段,將由新馬路至草堆街之一段蘆石塘街,改名爲庇山耶街;又將由新馬路至福隆新街之一段蘆石塘街,改爲蘆石塘巷。在蘆石塘街中段,有上架行會館,此爲澳門之最早工會也。創建於清朝道光二十年間,初時門前臨海,故其碑誌有句云:“適蓮峰開市,蘆石成塘。”至其間之同善堂,則爲一九二七年期間,因澳葡興建郵電局徵地,由原址議事亭前地遷建於蘆石塘街者,不過卅年前事也。
蘆石塘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