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11/10
1637年(明崇禎十年)9月1日,東望洋大炮台開始建造,於一年後竣工。威德爾(John Weddell)率英國船隊抵澳門貿易。日本基督徒謀叛,日本頒佈鎮國令,在日葡人被逐。澳門對日貿易完全中斷。
1637年(明崇禎十年)大事記
崇禎八年(1635年2月17日─1636年2月6日)東望洋炮台拆除。該炮台在1623年澳督弗蘭西斯科•馬士加路也的防禦體系中,即已列為應建炮台之處,至1626年前已初步建成。炮台建於東望洋山頂,置火炮5門。山上建有幾座營房,可容一連士兵居住,還有一個地下蓄水池。但由於該炮台地勢最高,位於大三巴炮台之上,明朝官員勸澳門葡人拆毀此炮台,並願為此付出7000兩白銀的拆賠費,故在此年拆除。博卡羅:《要塞圖冊》,載《l6和17世紀伊比利亞文學視野里的中國景觀》,第221頁。
東望洋炮台拆除
崇禎十一年(1638年2月14日─1639年2月2日)3月,東望洋炮台(Forte de Nossa Senhora da Guia)重建竣工。1635年東望洋炮台拆毀後,澳門市民再次出資興建。1637年9月動工,至1638年3月竣工。領導修建炮台者為要塞司令黎伯祿(António Ribeiro)。該炮台面積約800平方米,入口在北,四周築以圍牆,高6米,內有哨房、機庫、火藥庫等,台上有塔樓4座。Jorge Graāa, The Fortifications of Macau, pp. 82—84. ; Manuel Teixeira, Macau e a Sua Diocese, Vol. 9, p. 237.
東望洋炮台重建竣工
澳門最高山巔,有一蕃寺焉,厥名為東望洋雪地殿。殿實不廣,廟亦不高,但以其處於海拔九十三公尺之東望洋山頂上,與燈塔及炮台配合,組成澳門歷來之唯一標誌。聖母雪地殿,原來之葡文為Cidade do Santo Nome de Deus,即以聖名為城之聖母也。該廟創建於一六二六年。先於東望洋炮台 (一六三七) 及燈塔 (一八六五),而為東望洋山上最古之建築物。其壁間埋葬有數穴天主教神甫古墳,皆為十七世紀時期之遺跡,蓋亦古羅馬教之習例也。一六三七年時,嘗有四位西班牙籍之天主教女修士,來澳蝨修,隱居該廟。蓋以該廟高處山頂,與市塵隔離,迺得堅持苦修,謝絕塵俗,永不下山。如是者凡數十年,至衰老始離澳返國。昔日澳葡相傳,據謂聖母雪地殿嘗顯靈拯救葡船。當年曾有數艘葡國貨船,揚帆來澳,途中猝遇暴風,黑夜裡 迷失方向。正在兇濤駭浪間,危險莫測,忽覩空際,有一明燈,閃耀前行,似為引導者。各船因是隨燈所之,卒獲安抵澳境。衆見該明燈隱沒於東望洋山上,均認為山上之聖母雪地殿顯靈云。後澳葡因本其旨,遂於雪地殿側,建一燈塔,俾於夜間照耀海上行旅焉。東望洋雪地殿,自從澳葡於此設立炮台後,遂被視作軍事禁區,不許閒人登臨;只有每年之八月五日,為聖母雪地殿紀念日,迺開放一天,任人登山遊覽也。
東望洋雪地殿
“望洋臨絕頂,千樹燭續紛,照海光搖電,烘天焰結雲。鵲橋疑入曉,銀漢逼斜曛,萬里歸帆近,燈花艷紫氛。”清朝乾隆時,海防軍民同知印光任,詠東望洋山燈火詩也。蓋東望洋山頂,自昔已有燈塔一座,日則靈光歸然,夜則探燈四射,成為澳門唯一之標誌。攷東望洋山,為澳中最高之山。海拔九十三公尺,面積約二英里,綿亘於澳門東岸,可遠望九洲洋,故名東望洋山。據《勤勉堂詩鈔》左秉隆詩云:“葡人家本住西洋,到此如何不望鄉?高築石台知有意。要看旭日出扶桑。”或亦有所本也。東望洋山,古稱琴山,因其橫卧若瑤琴然。而遍山繁植松樹,故今多稱之為松山,或稱萬松嶺。所以汪傭叟之《澳門雜詩》有云:“岧曉燈塔下,亦日萬松嶺。危疆咽寒濤,響撼瘮蛟影。蟠曲若無路,深翠闢奇境。幽人汛瑤琴,衆籟動淒警。風帆時去來,縹緲吵盪千頃。”東望洋山,縱貫澳門南北,惟被東望洋斜巷隔斷,可分為兩段:北段之頂峰,有燈塔、教堂、炮台,東望洋山馬路環繞著半山,其間有松山亭、半山亭、水塘、及松山花園等;其南段有天文台、山頂醫院等,東望洋新街盤其麓,昔日還有古城牆,沿山高下而築,以為澳門之海濱防禦工事焉。東望洋山,既分南北兩段,明末時期,澳葡築城自固,遂將東望洋山之南段,劃作澳門城基;更擇山之高處,築一碉堡,初名之為聖伯多祿堡(St. Pedro),後易名為聖耶安連摩堡(St. Jerónimo)。迨至拆城後,堡亦被拆毀。一八七二年,澳葡將沿山之城基,改建為仁伯爵醫院(Hospital Conde de S. Januário),即山頂醫院。又於一八八零年,更將城堡廢址,建成天文台。現在天文台山下,近雀仔園斜坡處,尚遺有當年古城之斷垣殘堞一小段,足資歷史攷證者。東望洋山之北段,以東望洋燈塔處為最高,登該處,可以俯瞰全澳,遠望大洋。未建燈塔前,該處已被稱為望洋台。當年明末義士張穆,嘗至該台,有《登望洋台》五言古詩一首,見《鐵橋山人詩稿》,其詩云:“生處在海國,中歲逢喪亂。豪懷數十年,破浪已汗漫。故人建高纛,樓船若鵝鸛。因之慰奇觀,地力盡海岸。西夷近咸池,重譯慕大漢。寶玉與夜珠,結市異光燦。若夢遊仙瀛,金宮赤霞爛。危樓切高雲,連亮展屏翰。水上多神山,青削屢續斷。澄波或如鏡,一葉亦足玩。及爾長風迴,氣色忽已換。狂瀾渺何窮,萬里生浩嘆!”蓋當時香港尚未開埠,澳葡獨握市舶之貿易霸權,而澳門處此黃金時期,故樓船云集,貨寶常川,其繁盛情況,在東望洋山下,誠有如是者。望洋台上,澳葡於一六二六年,首先在此建立起一座小教堂,是為東望洋山上之最古建築物。該教堂僻處山巔,遠隔市廛,環境至為幽靜。因此在一六三七年時,聞有四位西籍之天主教聖家辣會修女,初到澳門,就隱居其內,堅持苦修,謝絕世面,如是者,嘗歷數十年云。該教堂所祀之神,為聖母雪地殿(Cidade do Santo Nome de Dues),葡人奉為護衛航海之神。猶閩粵漁人之祀奉天后然。聞其嘗著靈異,昔日澳葡相傳,有一神話,謂當年曾有數艘葡國貨船,揚帆來澳,在半途中,黑夜遇風,迷失方向,正陷疾風駭浪間,危險非常。忽睹空際,發現一盞明燈,閃耀前行,為之引導,卒安抵澳境,明燈遂隱沒山上。各船既得脫險,翌晨細察,乃知此為東望洋山,衆便認為聖母顯靈云。後來澳葡因本其旨,於教堂之側,建立一座燈塔,俾得夜間,照耀海上行旅,意至善也。現該教堂內,還有數個古墓,嵌葬壁間。蓋此乃舊日羅馬教古例:凡神甫死後,便將屍體連棺,埋藏於教堂之厚牆內,以示尊敬。故澳中教堂,亦有多間理有棺槨者,如大廟頂及三巴仔等之教堂內,亦如是也。自從澳葡在望洋台上,建設炮台,而該教堂,亦被視作軍事禁區,不許閒人登覽。惟於每年之八月五日,乃該教堂之聖母雪地殿紀念日,例行開放一天,任人登山遊覽。自從一六二二年。經過荷艦襲澳後,澳葡或亦感覺澳門海岸防禦工事之重要,於是驅使戰勝時擄獲之荷蘭俘虜,開始修築望洋台上之堡壘。後來該隊俘虜之荷酋臨終時,嘗請求澳葡,准其刻一石像,竪立在望洋台上之教堂門外,俾作紀念。該像後來曾在一個時期,移置於議事亭內之樓下大堂,作為古物陳列,是亦澳門歷史之遺物也。據《澳門三百年(Macau Na Epoca da Restauração))對東望洋炮台曾註云:東望洋炮台,至一六三七年嘗擴大增修,翌年一六三八年才完成。有一碑誌刻著:當時司令為諾朗也云。聞該炮台,佔地七百公尺,迺由華人承建者,建築費竟達白銀七千兩整。澳葡擴建此炮台,隱藏在東望洋山中,堅巧異常,其用心亦工矣。據清朝康熙時,澳門關前街有中國關部行台,當時首任粵海關監督成克大嘗蒞此,曾登望洋台,並有五言古詩一首,見《畿輔詩傳》十三。其詩云:“峻嶺有高台,突兀南溟岸。長風萬里來,天際帆影亂;極目荒徼外,一氣疑未判。蛟室邈難知,蜃樓聚復散;天吳時出沒,驪龍珠光燦。四海無揚波,重澤來浩瀚;百貨走如鶩,有無相易換。澳賈圖市利,此地立壟斷。攘奪釁竇開,掩襲肆狡悍。橫山起軍壘,張威護里開;外禦異己者,會使諸夷憚。我來一登臨,狙橘信難捍。嗟彼番鬼謀,貿易操勝算;但恐恣驕縱,與世成冰炭。濫觴不在多,積微因有漸。勿令登台人,徒作望洋嘆。”東望洋燈塔,在東望洋炮台上,聖母雪地殿教堂之左方,屼立澳門之最高峰,為遠東歷史上最古之第一座燈塔。澳葡於一八六四年興工,至一八六五年五月始告完成。塔身高十三公尺,在該年九月二十四日晚上,開始放出第一次光芒,向澳門四週,循環掃射,終宵不停,其光線射程,可遠達二十五海浬。燈塔內部之構造,因當時機器尚處落後,故只用木輪繩錘等物,並利用擺力使其旋轉,循環不息。雖屬木製粗笨,但頗見思巧。聞由一位澳門土生之葡人,名賈勞士域臣地洛查(Carlos Vicente da Rocha)所設計造成者。該座燈塔,在一八七四年九月,即清朝同治甲戌十三年八月時,遭遇到澳門一場空前兇暴之大風災,慘被毁壞,因此停止發光。後來經過一段長時間,加意重修,改換新式機器,配用法國反射鏡,才於一九一零年六月二十九日晚上,再放光明。後來澳葡更於燈塔頂端,裝設一架新式之精密望遠鏡,雖數百里外之人物,遠如前山地方,亦能悉收覽於鏡中,纖毫畢現,清楚非常。燈塔前面,有旗杆一枝,高逾二十公尺,為懸掛徽誌,及標示風訊之用者。東望洋山上之旗杆、燈塔、教堂與炮台等,聯結一起,互相輝映,成為澳門之唯一特別標記。而遠來之船舶及飛機等,一望便可認識此迺澳門焉。東望洋燈塔下,半山間,有一環山大道,迺公開任人遊覽者,不比東望洋燈塔之炮台區域,視作禁地然。環山路上,古松夾道,蓊鬱蒼勁,有若虬龍,故今人到此半山遊覽,都稱之為松山。松山西面,有一“半山亭”,該亭正中,懸一匾額,題曰:“半山”,迺翁桂清所書者。但當時澳門商會之理事長劉柏盈,名之為“商人節紀念亭”,有“商人節紀念亭碑記”云:“近世自勞動節日始,迺至婦女,兒童亦有節日,於是吾國商人,亦定每年之十一月一日為紀念節日。節者序也,取其社會階層,無不有序,有序有循,循序以進,日進無極之義云。我僑同人,因思其義,擬紀其事,爰集資金,建小亭於松山之麓,用使遊人得以憩息焉。籌建人澳門總商會理事長劉柏盈,暨全體理監事同立石,民國卅八年五月廿八日。”此正全國解放前,故同胞被稱為僑胞焉。亭之兩傍,有聯一比曰:“一亭庇抵萬千廈,喬木種徑三百年。”又有序云:“澳門互市以還,歷今三百八十餘載,戊子歲冬,中華總商會同人,發起於松山置亭,為遊人憩息之地,以誌商人慶節。語云:樂與人同,斯亭有焉。爰為紀言,以留鴻爪,以名其勝。已丑小春,梁溪八十老漁,錢寶和二南撰書。”竊思松山上之良辰佳節,最熱鬧莫若重陽,遊山登高,毋過於此。自來不少文人墨客,嘗於是日,在此吟哦寄意,於所謂某節何有哉!蓋松山高冠澳中各處,所以每年九月九日重陽佳節,澳中人士,靡論男女老少,輒多聯袂偕來,作登高之舉。惜東望洋燈塔區域,已被列為軍事禁地,否則一臨東望洋燈塔頂層,實為澳中最理想之登高處也。惟是環山道上,仍屬熱鬧非常,或攜壺備饌,作半日之流連;或拍照提機,留一時之紀念;或繞山漫步;或據石評棋;或練氣弄拳,觀摩較技;或觸情興感,唱和聯吟。猶憶繆君侶之“百尺樓詩稿”,有“重九松山登高”五言一律云:“吟嘯非無地,登臨卻有山。萬松融滴翠,三徑滿含斑;謝屐行猶健,柴門掩未關。秋原多景色;白髮映朱顏。”又讀《兩行堂詩鈔》,有“重九登東望洋山,應友人茗酒之會,用東坡庚午九日韻,呈同座諸子”,七言一律云:“勞生誰復羡長閒,露頂人前鬢亦斑。習俗未忘重九節,舉頭已見萬松山;且隨紫菊茱萸會,不落疏風冷雨間。多謝主人能愛客,邀將明月送君還。”重陽佳節之東望洋山上,影相攤檔,隨處營生;食物販子,沿山叫賣,一改閒日山林幽靜之情況。每年是日,還有一個臨時小集團,名為松山舊侶,邀集一羣多年常到松山散步,或習拳之仕女,在此聯歡聚餐。移爐灶於山間,飛羽觴於松下;筵開多席,盛極一時;擬桓景之登高,效孟嘉之共醉;老少咸集,履烏交錯,亦韻事也。松山東面,在環山道傍,又有一“松山亭”,此亭之式樣,儼如“半山亭”然。亭前柱上,亦有聯一對,分嵌“松”“山”二字於兩比之首,曰:“松風徐送,正盪胸懷,更看鏡海波光,蓮峰嵐影;山雨欲來,且留脚步,遙聽青洲漁唱,媽閣鐘聲。”並附有序云:“中華民國卅八年春月,澳門華商總會,倡建松山亭。落成,屬題紀念。錢城李供林敬撰並書。時年六十有八。”該聯工整貼切,詞句如珠,誠佳作也。且其序說明為松山亭焉。但當時澳門商會之理事長劉柏盈,名斯亭為“柯維納總督紀念亭”,且泐有“柯維納總督紀念亭碑記”,姑照錄之:“澳門自展拓商埠以來,僑業日趨興盛,迨太平洋戰起,雖有東亞防空壕之目,惟是交通影響,物質不無窒息。幸世界和平後,柯維納總督蒞止,施政不逾年,而繁榮重𡲶。同人等深慶得人,爰集資金,建亭紀念,亦甘棠之頌也。籌建人澳門中華總商會理事長劉柏盈,暨全體理監事同立石,民國卅八年五月廿八日。”亭之正中,亦懸一匾額,題曰“松山”,更有跋謂:“比來吾僑能休養生息,重睹繁榮,實拜柯維納總督之賜,用建斯亭以誌不忘。戊子長至日傅德蔭題,翁桂清書。”惟松山亭之左右,竟生薇草,澳中高士,嘗有采而食之者。憶張學華之《闇齋詩稿》,有“食薇歸而有作”,其詩云:“日夕望松山,不識山中薇,想像嶔崎人,抱節耐長饑,小草亦何幸,千載有光輝。瞿然念身世,芳躅誰能追。南方狀草木,眼底紛陸離;空谷閟孤秀,寒歲留幽姿。合寫高士圖,未許流俗知。在山何必深,素質自芳菲;海濱述風土,記載亦偶遺。當筵佐盤餐,莫笑口腹私;庚郎足鮭菜,吳客憶蒓絲。風味略相似,肉食彼何為。淟涊尚偷生,野老只自悲。岧岧首陽巔,世晚吾安歸。”讀是詩,倍覺詩人之清高,與世之阿諛奉承者,當不能並論也。松山之陰,既有二龍喉花園依其麓,本築有石級可以登山者。但自從二龍喉花園改建作動物公園後,遂將石級拆毁,封鎖通道,致與半山隔斷。而曩日半山間,尚有一個松山花園,環繞著山上水塘,綠蔭深處,別有天地,花間鳥語,松壑風濤,都盡堪流連者。憶昔劉草衣有《春曉登松山聽鵑》七言絕句一首云:“薄袖禁寒坐曉煙,萬松陰裡聽啼鵑,飄零有客如張儉,為汝臨風一惘然。”又江仲春有《松壑聽濤》五言絕句一首云:“萬馬共奔騰,蒼虬日夜鳴,羊腸徑屈曲,明月照人行。”園中奇花異草亦夥,據《雨屋深鐙詞稿》有《三姝媚》詞一闋。序云:“丙寅偕今嬰登萬松山,有紫花數叢,不知其名,詢諸花傭,言來自海西,以棠梨接之,花色益艷,因名以海紫杜鵑花。”其詞云:“瓊蕤籠繡葆。訝東風吹晴,落霞多少姹影撩人,漫誤猜寒信,雁來秋老。西域移根,才做就盈盈輕小。幾度銷凝,鸚眼微舒,鳳毛低裊。倦客扁舟歸早。憶野色林邊,暗餘殘照。露泣煙唬,便夢飛天末,怎生拋了? 一捻鵑痕,還惹起傷春幽抱,望盡芳菲,誰寄丹青寫好。”園內花坪草地,往日不少遊客在此憩息,或玩拳聊天,地方雖小,惟面臨一池春水,亦一好境界也。惜今該園,又被澳葡封鎖,列為軍事禁區,只有水塘一角,在環山道上,尚可聞蛙聲咯咯耳。松山水塘,在東望洋山間,三面峭壁拱護,已廢之松山花園環其上,餘空一面,築石壩禦水,環山馬路經其前,下有濾池,水經喉管而流達各處。該塘原為松山之巖壑,泉水之淵源也,澳葡於三十年前,在此築石貯水,更導山中雨澤,灌聚於斯,遂淤積成塘,滿以為可作自來水供用。蓋當年澳門人口無多,不過五、六萬人丁耳。但因塘小,深不過數丈,面積亦不過幾百尺,蓄水有限,且來源無多,故成夢想。後來將之作為洗街水喉,及備作遇有火警時,作救火之需。後來澳門自來水公司成立,迺在東望洋山脚,另設水塘,所以《澳門市街名冊》竟謂:東望洋山區有水塘兩個焉。茲附錄《澳門市街名冊》註釋東望洋山區云:“東望洋山,該山係本市最高之岡陵,位於馬交石與若憲山之間,四週約以下列地方為界:與海邊馬路平行之外港填池,海邊馬路一部份;士多紐拜斯大馬路一部份;何東花園;得勝馬路;與火藥局斜巷等。此山大部份為樹林,其中有水塘兩個,憩息亭二座,燈塔一座,聖堂一間,舊式炮台一座,兵營一所,及花園數處。另有下列之街道:地厘古工程師馬路、海邊馬路、水邊斜坡、東望洋斜坡、劏狗環斜坡、火藥局巷、東望洋眺望台、海之聖母眺望台等。”以上就是澳葡當局所稱之東望洋山區,其葡文名稱為“基亞”(GUIA),蓋即當年荷蘭俘虜酋長石像之名也。
東望洋山
時間: | 建國之後(1949-1999年) |
1991年 | |
地點: | 澳門半島--望德堂區 |
東望洋山 | |
東望洋炮台、聖母雪地殿教堂及燈塔 | |
關鍵字: | 燈塔 |
教堂 | |
建築 | |
海岸線 | |
世界文化遺產 |
攝影: | 李德勝 |
資料來源: | 趙陽、禤廣瑜編:《瞬間五十年--澳門攝影學會紀實半世紀》,澳門藝術博物館,2008,第190頁。ISBN 978-99937-59-72-0 |
著作財產權人: | 澳門攝影學會 |
數位作品提供者: | 澳門攝影學會 |
權限範圍: | 澳門攝影學會授權澳門基金會使用。如需使用有關資料,需徵得有關版權實體的同意。 |
語種: | 中文 |
資料類型: | 圖片 |
照片 | |
彩色 | |
登錄號碼: | p0014412 |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