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澳門世界遺產:仁慈堂

城市風貌鄧思平

澳門這個蕞爾小城,不僅享領着東方許多獨一無二的殊榮,還蘊藏着不少鮮為人知的奧秘。

有誰知道,一個四百多年前即已創立,並且持續運作的民間組織,如同一棵大樹,至今仍然生長在這裡,年復一年,開枝,散葉,開花,結果。這在亞洲,以至在世界,都可以說是一個奇蹟。澳門仁慈堂,就是這個充滿傳奇色彩的民間組織。

今天,當人們漫步在澳門市中心的噴水池廣場,在排列成行而風格各異的西式建築群中,就可以看到她的俊俏身影。

仁慈堂大樓
一座二層高,以花崗石為基礎的磚石建築,通體潔白,身形勻稱,在其它建築物之間,顯得如此的亮麗、雅致。大廈的底層和二樓,正面均有高闊的走廊,其外側一列排開七個拱券。建築物的中間,仿希臘式建築,是一座高聳的三角楣山花,兩邊建有圍欄式的女牆。在上下層的拱券之間,你可以發現,這裡原來裝飾着不同類形的西式壁柱,那上層的羊角渦卷形愛奧尼式和下層的毛莨葉形的科林斯式,使人們對這座建築物完全的西方色彩,不會有絲毫懷疑。尋根溯源,沒錯,這是一個舶來的慈善機構。

圖1 仁慈堂,盧嘉志攝

仁慈堂

圖2 仁慈堂,澳門檔案館收藏

仁慈堂:擁有強大生命力的組織

1498年8月15日,在遠方的葡萄牙里斯本,成立了第一所仁慈堂,其主持人是攝政女王梁諾兒。

在相信天主教的歐洲人看來,上帝為人類承擔了痛苦和折磨,付出了深遠綿長的厚愛。因此,從十字架豎起的那一刻起,人類就應義不容辭,以他們的一切,甚至生命來熱愛並報答上帝。當然,這些行動不一定是直接的,可以通過愛護及幫助他們的同胞,來報答上帝的恩典。這應該就是仁慈堂創辦者的原意。

連葡人自己都說,在葡萄牙這樣的國家,不少主意和行為都是心血來潮的產物,不能持久,很快就會銷聲匿跡。而創辦者梁諾兒自己的個人生活也並不愉怡,不能不影響着她的情緒。可就在這種環境條件下,仁慈堂的組織居然如此生機勃勃,如此長命,在世界的廣闊地區,迅速生根發芽並成長鞏固下來,除了信仰的力量,確實難以找到更有說服力的理由。

隨着葡萄牙的海外發現,仁慈堂被帶去了巴西、非洲,最後,被帶到了東方。在亞洲,印度、斯里蘭卡、馬六甲、印尼(摩鹿加)以至日本(長崎),仁慈堂的組織遍地開花,處處結果。由以下歷史的剪影可見一斑。

由於巴西的慈善機構在葡國人到達之後,如雨後春筍般地產生,數目很快就超過葡國本土,當地即流行了這樣一句順口溜:兩個葡人在一起就作嬉戲,三個葡人在一起就搞救濟。在果阿,一個父親如果叫兒子走正路,他就會說:去,做一個仁慈堂的兄弟吧

賈尼路主教創立澳門仁慈堂

澳門仁慈堂於1569年,也就是賈尼路(D. Melchior Carneiro Leitão)主教到達澳門後的第二年成立。

賈主教1516年出生於葡萄牙中部的科英布拉的一個宗教世家,二十七歲加入耶穌會。隨着葡萄牙人向東方傳播福音的熱潮,1555年,賈神父遠赴印度,擔任遠東地方教區的第二副主教。1568年,賈神父抵達澳門,負責中國和日本教區的傳教事務。

四百多年前的澳門半島,迎接他的,是一個狹小的漁村,還有幾座木質結構的簡陋教堂,一些粗笨的鉛製聖器,以及少得可憐的生活供應。由於缺乏食物,有的神父在聖誕這樣的重大節日,竟以野菜充飢,最後不得不尋找藉口離開了這塊上帝的土地。但賈神父沒有走,他堅持下來,開始“白手興家”。

他首先創建了澳門第一個慈善機構——仁慈堂,專門向弱者和窮人提供協助。可惜,關於仁慈堂早年的記錄已所剩無幾。它如何運作,規則又是什麽,我們只能從遙遠的記憶中找尋一些不完整片斷,並試圖把它們串聯起來,恢復歷史的大致輪廓。

1627年1月,由當時的仁慈堂主席利馬(Lima)在該堂的教堂內,召集所有理事會成員開會,並選出一個工作小組,在里斯本和印度果阿章程的基礎上,根據澳門本地的實際特點,制定了澳門仁慈堂包括三十七章內容的章程,並獲得了大會的通過。葡王若昂四世在1643年的王室諭令中,批准了上述章程,並將仁慈堂置於王室的保護之下。

圖3 《澳門仁慈堂章程》手抄原件,出自《澳門的博物館》

仁慈堂的孤兒院

葡萄牙的海外擴張,不僅為他們帶來了利潤和財富,也帶來了悲慘和貧窮。因為不少商人和水手出海經商,遠赴日本、馬尼拉、果阿以至里斯本,中途經常遭遇不測,不是風暴襲擊就是海盜掠奪,因此一去不歸,在澳門留下了許多淒苦的寡婦和孤兒。照顧那些孤兒和寡婦,就成為仁慈堂一項不可推辭的義務。

今天,在仁慈堂南面的牆上,還可以看到鑲嵌在上的一塊石碑。那斑駁的碑體,仿若一張飽經滄桑的容顏。上面仍可依稀辨認的字跡,向人們提及仁慈堂的這件往事——“這間孤兒院由仁慈堂主席米格爾.馬歇度於1637年1月6日開設”。

孤兒院就設在仁慈堂院內,不僅收容和照料葡籍的孤兒和寡婦,為了向“異教徒”傳播上帝的福音,孤兒院也向當地華人伸出援手。《澳門紀略》對此有過記載:“(澳)南隅有廟曰支糧,如內地育嬰堂。”“支糧廟”就是往時華人對仁慈堂的稱呼,可能由於該堂經常向窮人派發救助而得名。書中還說,人們把棄嬰放置門內,拉動大鐘,工作人員即出來把棄嬰抱去收養云云。

舉辦如此大型並衆多的社會公益福利活動,沒有錢財的支援,則是寸步難行。按照仁慈堂章程的規定,一些富裕的商人在生前或死後,都可以來到此處捐出大量的財產,為仁慈堂提供雄厚的財政援助。

圖4 仁慈堂舊照

仁慈堂大樓的博物館內廳的牆壁上,掛滿了對仁慈堂有着特別貢獻,包括何賢先生在內的善長仁翁的畫像。在低迴的歐陸古典音樂的陪伴下,可以細細地欣賞,靜靜地思索,與一幅幅圖像交流,與一個個靈魂對話。參觀者的目光在巡視一周之後,往往會好奇地停留在中間一幅大型的女性畫像上,高貴而大方,端莊又賢淑,她是誰?如果不是一位熱心的神父把她的生平事蹟記錄下來,她的故事可能早已湮沒在歷史的塵土之中。這是一個沒有時間和地點,也沒有主人公姓名的故事:

在仁慈堂歷史上的某年某月某一天,大門的鈴聲響了,職員以為是送糧食的人到來,開門一看,卻見到一個骯髒的華籍流浪女孩……她被收留了下來。過了幾年,她被一位外籍人士領走。在擔任主人的家務助理同時,她每天還學習外文及禮儀。女孩漸漸出落得美麗大方,男主人遂娶她為妻。後來,男主人返海外探視父母,身為妻子的她並未跟隨。在經過數年的苦候,卻等來了丈夫在彼邦結婚的消息。她整日借酒消愁,放縱自己。但最終,可能是神的啟發,她又振作起來,利用當時很少有人具有的外語優勢,和一個外籍人士做起生意,並與這個生意夥伴再次結婚。他們變得富有,卻沒有子女。在丈夫離世之後,她飲水思源,決定把所有的財富都捐獻給賦予她第二次生命的仁慈堂。仁慈堂用這些錢財來改建醫院,購置設備,擴建老人院和孤兒院。人們只知道她的教名叫做瑪爾達(Marta da Silva Merop)。

貧民醫院與麻風病院

與仁慈堂有關的慈善工作,也值得在此一提。

1575年,賈尼路神父在寫給耶穌會長的信中說,除了仁慈堂外,他還在澳門開辦了一所醫院,那時叫做“貧民醫院”(白馬行醫院)。前往就醫的,不僅有基督徒,還有人數衆多的當地華人異教徒。

貧民醫院是澳門第一所醫院,也是遠東第一所歐式醫院。1747年改為拉菲爾醫院(S. Rafael,華人稱作白馬行醫院)。當時院內因設有耶穌像和十字架,跟從對其它教堂的俗稱,被當地人稱作“醫人廟”。醫院的不少醫生就由懂得醫術的神職人員充任。西醫和西藥也就最早在這裡率先應用,並其後由此傳入中國。1805年,葡國醫生高美士(Domingos Gomes)首先在澳門居民中推廣接種牛痘的預防方法,後由英國人傳入廣東,內地即開始應用這種當時西方的先進醫術。在苦心經營了幾個世紀之後,直至1975年,仁慈堂因財政困難,才關閉了這所歷史悠久的醫院。

白馬行醫院

圖5 白馬行醫院,澳門檔案館收藏

白馬行醫院手術室

圖6 白馬行醫院手術室,澳門檔案館收藏

16世紀末期,隨着葡萄牙在澳門經商定居,中國南部許多人都湧到這個小小的半島謀生。與此同時,他們也帶來了一種可怕的地方性疾病——麻風病。在他們聚居的地區,經常可以看見一些鼻塌眼瞎、手足變形的麻風病患者出沒。

因應形勢,在貧民醫院裡,在望德堂側,隨即開闢了一所附設的麻風病院。不懼條件的惡劣,不顧自己的安危,賈神父帶領工作人員們對麻風病人進行治療,並提供復康的服務,這是澳門的一項最早的社會服務工作。直至三百多年後的1882年,政府才接手續辦。

今天,在望德堂的院落,仍然矗立着一個花崗巖十字架,上面刻有1637年以及“希望十字架”等字樣。幾百年來,它凝聚着上帝對人類的厚愛,陪伴着無數的麻風病患者,渡過淒風苦雨,並給他們帶來精神上的希望和寄託。

四百多年來公益救助不斷

仁慈堂的會旗不是尋常的大紅大綠,而是黑色的圖案襯以白色的旗面,觀感上沒有歡快和愉悅,只會頓生一種肅穆和悲憫。旗幟中央,是兩個盾形標誌。右邊一個,是葡萄牙國徽,以示葡國數百年來對該堂的支持。左邊一個,中間是一副骷髏頭骨,表示對餓殍亡魂的安置;上面的十字架自然代表天主教宣揚的博愛精神;周圍的英文A、Z,以及希臘文A、Ω,都是其字母表的一首一尾,象徵這種博愛精神的自始至終和包容萬物;而M代表澳門。盾形標誌的四周,還有日月星辰的襯托,這是行善造福,晝夜匪懈之意。而旗幟兩旁的麥穗,更反映出仁慈堂的根本宗旨:為一切有需要的人提供物質上的幫助。

仁慈堂四百多年來為社會提供的公益幫助,正如其會旗上概括的一樣,包羅萬象,無遠弗屆。除了上述提到的貧民醫院、麻風病院、孤寡院外,還有:對精神病患者進行照顧;對於有需要的人提供糧食、衣物、藥品等方面的緊急救助;為窮人提供棺木;為成年孤兒提供嫁妝;探視監獄並向其家人提供經濟補助;與遠方葡萄牙的仁慈堂交換資料,以尋找人員的下落和處理遺產的事宜;在塔石、望德堂和風順堂等區興建房屋,以提供給低級公務員居住等等。直至成立後四個多世紀的現今,仁慈堂還承擔着安老院、盲人中心和托兒所等方面的社會服務。

仁慈堂殘疾人收容所

圖7 仁慈堂殘疾人收容所,澳門檔案館

為了避免日曬雨淋,創始人賈尼路神父的石刻雕像,近年趁裝修之機,從大廈的頂部遷移到博物館的入門之處,仿如主人一般,親自迎接着每一位訪客。但是,當置身在博物館裡,看到神父的頭骨靜靜地長眠在十字架的旁邊,你才真正感到,他已經遠離我們而去。

賈神父,仁慈堂的事業蓬勃發展,後繼有人,您應該安息了。

  憶江南(仁慈堂)
  洋聖殿,西土適中華。仁似春風吹柳岸,愛如夏日艷荷花,慈善助千家。

議事亭前地

本文出自《澳門世界遺產》,該書之參考書目如下:
[1] 印光任、張如霖,《澳門記略》,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2] 黃啟臣,《澳門歷史(上)》,澳門歷史學會,1995
[3] 鄧開頌,《澳門歷史(中)》,澳門歷史學會,1995
[4] 鄧開頌、黃鴻釗、吳志良、陸曉敏,《澳門歷史新說》,花山文藝出版社,2000
[5] 徐薩斯,《歷史上的澳門》,澳門基金會,2000
[6] 龍思泰,《早期澳門史》,東方出版社,1997
[7] 施白蒂,《澳門編年史》,澳門基金會,1998
[8] 張習孔、田玉,《中國歷史大事編年》,北京出版社,1987
[9] 劉芳、章文欽,《葡萄牙東波塔檔案館藏清代澳門中文檔案彙編》,澳門基金會,1999
[10] (美)諾埃爾,《葡萄牙史》,香港:商務印書館,1979
[11] (葡)薩拉依瓦,《葡萄牙簡史》,中國展望出版社,1988
[12] 王文達,《澳門掌故》,澳門教育出版社,1999
[13] 李鵬翥,《澳門古今》,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及澳門星光出版社,1993
[14] 唐思,《澳門風物誌》,澳門基金會,1994
[15] 章文欽,《澳門歷史文化》,北京:中華書局,1999
[16] 湯開建,《澳門開埠初期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9
[17] 章文欽,《澳門詩詞箋注》,澳門文化局及珠海出版社,2000
[18] 夏東元,《鄭觀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19] 易惠莉,《鄭觀應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
[20] 《紀念鄭觀應誕辰一百六十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澳門歷史文物關注協會及澳門歷史學會,2003
[21] 陳煒恆、李銳奮、譚志勝,《澳門廟宇》,澳門民政總署,2002
[22] (葡)Maria Regina Valente,《澳門的教堂》,澳門文化司署,1993
[23] (英)埃米莉.科爾,《世界建築經典圖鑒》,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
[24] 林家駿,《澳門教區歷史掌故文摘》,澳門天主教教務行政處編製,1989
[25] 顧衛民,《中國天主教編年史》,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
[26] 余三樂,《早期西方傳教士與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27] 王亞平,《修道院的變遷》,東方出版社,1998
[28] 汪前進,《西學東傳第一師利瑪竇》,科學出版社,2000
[29] 陳亞蘭,《溝通中西天文學的湯若望》,科學出版社,2000
[30] 王冰,《勤敏之士南懷仁》,科學出版社,2000
[31] 李向玉,《澳門聖保祿學院研究》,澳門日報出版社,2001
[32] 吳伯婭,《康雍乾三帝與西學東漸》,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33] 沈定平,《明清之際中西文化交流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34] 郁龍餘,《中西文化異同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9
[35] (法)安田樸、謝和耐,《明清間入華耶穌會士和中西文化交流》,巴蜀書社,1993
[36] (意)利瑪竇,《利瑪竇中國札記》,北京:中華書局,1997
[37] (美)鄧恩,《從利瑪竇到湯若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38] 《文化雜誌》,澳門文化司署/文化局
[39] 《澳門雜誌》,澳門新聞局
[40] Lilliam Benton,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Vol3,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INC.
[41] Enciclopédia Luso-Brasileira de Cultura, Editorial Verbo, Lisboa, 1965
[42] P. Manuel Teixeira, O Seminário de S. Joséde Macau, 1976
[43] J. M. Braga, Início do Seminário de S. José, Boletim Eclesiástico da Diocese de Macau,1941
[44] P. Manuel Teixeira, Leal Senado, Leal Senado,1978
[45] R. Beltrão Coelho, Leal Senado de Macau, Arquivo Livros do Oriente,1995
[46] P. Manuel Teixeira, Teatro D. Pedro V, Fundação Oriente,1993
[47] P. Manuel Teixeira, Cem Anos de Vidado Quartel dos Mouros, Macau Imprensa Nacional,1974
[48] P. Manuel Teixeira, O Farol dea Guia 1865-1965, Boletim Eclesiástico da Diocesede Macau,1965
[49] Leonel Barros, A Capelaeo Farol da Guia, Tribuna de Macau, 5 Jul.1986
[50] Jorge Graça, Fortificações de Macau, Instituto Culturalde de Macau
[51] Armando Cação, Unidades Militares de Macau, Gabinetedas Forças de Segurança de Macau,1999
[52] P. Manuel Teixeira, A Polícia de Macau, Macau Imprensa Nacional,1970


更新日期:2020/08/31

作者簡介

鄧思平

博士,哲學、歷史學者,詩人,填詞人,長期從事中國傳統文化和澳門中西文化的研究及推廣工作。

延伸閱讀 更多專題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

進階搜尋

關鍵字

    主題

    資料類型

    地點

    時間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