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開埠四百多年,從明清時期中國對外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發展至今時今日中西方文化薈萃的“東方拉城”,多少名人曾在這裡上演了一幕幕經典、璀璨、足以影響世界的大匯演,但生、老、病、死是大自然不變的規律,回歸黃土是他們人生的句點,墳場就成為了生命最終的歸宿。
澳門共有墳場17座,其中:半島有6座,氹仔有5座,路環有6座。澳門半島的墳場包括:聖味基(舊西洋)墳場、望廈聖母(新西洋)墳場、舊基督教墳場、新基督教墳場、伊斯蘭教墳場、白頭墳場,其中聖味基墳場和望廈聖母(新西洋)墳場均屬市政墳場;氹仔則有氹仔沙崗市政墳場、炮竹先友墳場、氹仔嘉模市政墳場、氹仔街坊墳場及孝思永遠墓園;而九澳村民墳場、路環黑沙村民會墳場、路環華人墳場、路環市政墳場、路環信義墓園和路環各會聯合墳場則建於路環。
下面,我們將從澳門墳場的時空分佈特徵為切入點,展示澳門墳場的特色。
一、澳門墳場的時代發展特色
(一)渾沌時期
葡人早期在澳門的居住範圍只在城牆以內,城牆以外的大片土地均為華人居住的村落。在香港開埠以前,外國人都只能通過澳門進入中國進行貿易,因此,澳門就成為了華洋雜居、各種宗教共存的地方。
半島現存墳場之中,伊斯蘭教墳場建於18 世紀,為澳門最早成形的墳場。而信奉基督教的洋人在1821 年以前,只能葬在半島城牆外的土丘上,直至白鴿巢前地建立起舊基督教墳場,他們才有了安身之所。稍晚於舊基督教墳場興建的白頭墳場,亦只限於瑣羅亞斯德教教徒下葬。而在天主教古聖堂旁往往設有墓園,如現今崗頂劇院所在地原為聖若瑟修院的墓園,現時聖安多尼護老院原為花王堂的墓園等等,較小型的如聖老楞佐堂旁的花圃亦有入葬,但這些墓地只供給信奉天主教的洋人。對於華人,普遍而言,他們居住在城牆外,沒有成形的墳場或墓園,散葬在現今澳門半島的塔石和珠海拱北一帶。
而離島的居民,以華人佔多,由於澳門半島和離島間的交通來往不便,加之離島丘陵起伏,所以先人多安葬在本島山上。以路環建村已超過二百年歷史的九澳村和有百年歷史的黑沙村為例,他們都設有村民墳場,雖其建成年份已不可考,但由建村時間推斷,這些村民墳場均歷史悠久。
(二)19世紀,初步建設期
1835年9月21日,澳葡政府頒佈法令,禁止在教堂及其庭院埋葬死者,並規定各墳場須遠離居民區及築上圍牆。上述法令於1836年開始在澳門施行,為此,聖保祿教堂遭受大火後成為廢墟的地帶也被徵用,作為聖保祿墳場。
但聖保祿墳場建成不久以後便飽和了。1854年,澳葡政府在當時的城外闢設了聖味基墳場,但一開始只允許天主教徒下葬,至1911年才向非天主教徒開放,成為澳門第一座公共墳場。舊基督教墳場也不敷應用,於1858年在螺絲山高地建起了新基督教墳場。
半島內的墳場資料記錄較為齊全,建成年份等均有史料和實物可考證。與之相比,要研究離島墳場的情況更顯得困難重重,不但資料殘缺不全,而且墳場的管理痕跡模糊、歷史背景複雜。例如:氹仔沙崗市政墳場定名以前,已為一片墓地,墓地始於何時不得而知;氹仔嘉模市政墳場的墓碑樣式不一,有的與聖味基墳場中的古老墓碑近似,是否為後期從別處搬來的,無從知曉,由此難以推斷該墳場建成的年代;路環市政墳場的墓容整齊,但不難發現其中夾雜着幾座年代較為久遠的圓拱墓穴,與墳場的管理痕跡明顯相異。三座市政墳場始建於何時難以查證。
(三)20 世紀,迅速發展期
20 世紀是澳門墳場迅速發展的時期,也是澳門墳場邁向管理化的年代。抗日戰爭期間,澳門人口激增,死亡人數亦持續高企。因此,政府在望廈村開設了望廈聖母(新西洋)墳場,此為澳門半島內最年輕的墳場,而其管理又比聖味基墳場更進一步。
這時,離島大部分墳場都得到了規劃和管理。20 世紀40 年代至70 年代是澳門炮竹業的全盛期,但受制於當時的科學技術水平,工業意外時有發生,不少炮竹業從業人員喪生於隆隆爆炸聲中。因此,幾家炮竹廠在沙崗墳場內闢設了一座小小的炮竹先友墳場。
1971 年氹仔街坊墳場建成,1973 年澳門最大的私營墳場——孝思永遠墓園建成,此後澳門墳場的建設便暫告一段落,澳門喪葬習俗也有了新改變。
圖4 氹仔街坊墳場入口。梁錦英、蕭潔銘提供。
(四)21 世紀,喪葬文化的變革
針對澳門土地不足,過去一直以土葬居多的殯禮文化因時代發展不得不改革,所有市政墳場都已規定下葬年期,時間一到便要將遺骨火化;私人墳場中的路環各會聯合墳場、氹仔街坊墳場也有類似規限。而近年因人口老化問題,冥地需求激增,大量骨殖樓隨之建成,除了舊基督教墳場、伊斯蘭教墳場、白頭墳場、路環的兩座村民墳場外,其餘墳場內都設有骨殖樓,方便市民安置親人火化後的骨灰。此外,蓮峰球場附近建成的思親樓,亦為骨殖樓。
圖5 蓮峰球場附近的思親樓。(圖源:wikimedia commons, https://bit.ly/3tBxFF7)
(編者註)巿政署近年也增設樹葬服務,於氹仔沙崗市政墳場的紀念花園內設立樹葬區。樹葬的位置圍繞着五棵散發清香的蔭香樹,寓意福蔭後人和回歸自然。
二、澳門墳場的空間分佈特點
從澳門墳場的空間分佈來看,澳門半島的墳場選址十分有趣,大部分墳場都與住宅區緊密相連。在考察澳門半島的歷史發展進程中,我們不難發現此中關係,其中以聖味基墳場為最典型的例子。
聖味基墳場修建於當時荒涼的郊外(即城牆外),隨之不久,葡人的活動範圍不斷向城牆以北推進。隨着澳門城市規模的不斷發展,聖味基墳場被環抱在澳門半島城市的中心,成為難得一見的城市景觀。
此外,當年人煙罕至的望廈聖母(新西洋墳場)及新基督教墳場,現在也被不少高樓大廈所包圍。我們生活在澳門的歲月,這般現象早已使我們習以為常,但別人看來卻是如此饒有趣味!
澳門墳場雖各具特色,卻有一共同性─它們均依山而建。如澳門半島中,建於馬交石山的伊斯蘭教墳場、鳳凰山的舊基督教墳場、松山的白頭墳場、大炮台山的聖味基墳場、螺絲山的新基督教墳場以及望廈聖母(新西洋)墳場。而氹仔的墳場均位於大潭山上,路環地形以山丘為主,九澳村民墳場位於九澳山,路環黑沙村民會墳場位於疊石塘山,路環市政墳場、路環信義墓園和路環各會聯合墳場均位於炮台山。
三、澳門墳場的特色
墳場,是沉默的歷史承載者,是幽幽的社會博物館,更是詭秘的宗教藝術文化聖堂。澳門的墳場各具特色,每座墓園背後都與澳門城市的發展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但礙於世人對墳場的忌諱,它們所蘊涵的宗教、文化、藝術、建築等價值卻始終不為人知。
從管理文化來說,澳門除了市政墳場由民政總署(編者按:現“市政署”)負責外,半島內的墳場多數由教會或相關機構管理,離島的墳場則多由民間社團管理。澳門半島的墳場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聖味基墳場最初是一座天主教墳場,新、舊基督教墳場是基督教在澳門傳播的實證,白頭墳場更是神秘的瑣羅亞斯德教在澳門留下的唯一一處宗教遺蹟,伊斯蘭教墳場是澳門穆斯林的主要聚集地,這些墳場的宗教特色多少也反映到墳場的建設管理上。離島區的墳場體現的是路氹社會結構的變化,早期同一村落共同擁有村民墳場,到後來城鎮手工業發展,工廠出現,工會組織誕生,於是村落衰微、消失,取而代之維繫居民的是街坊會等社團組織,它們建立起一座座街坊墳場、各會墳場,顯示出澳門特有的社團文化。
從葬事文化而言,從古至今,澳門大部分墳場對於下葬者的身份有着嚴格的限制。澳門半島的墳場主要辨識下葬者的宗教背景,如:聖味基墳場現在雖為公共墳場,但興建之初也是由澳門天主教教區管理,直至20 世紀初始開放予非天主教徒,並且嚴禁在聖味基墳場內進行其他宗教的祭祀活動。而路氹方面的墳場則多辨識下葬者的社團或生活背景,如:氹仔街坊墳場由氹仔坊眾聯誼會管理,僅限該坊會會員使用;路環兩座村民墳場僅限該村村民下葬;路環信義墓園由路環信義福利會管理;路環各會聯合墳場由路環忠義堂、路環造船工會、路環居民聯誼會和路環各業工人互助會四個社團合管,其墳場均只供會員下葬。當然,並非所有墳場均有此等觀念,任何市民只需付上足夠的費用就能下葬於本澳的多座市政墳場或孝思永遠墓園。
從建築藝術來看,澳門半島、離島的墳場建築大不相同。相較之下,半島的墳場更顯精緻。半島的墳場建築以西式為主,舊基督教墳場、聖味基墳場及望廈聖母(新西洋)墳場均設有教堂,伊斯蘭教墳場設有清真寺。舊基督教墳場內墳墓樣式簡潔古樸,墓碑、紀念碑均以麻石為建造材料,古色古香;新基督教墳場內墓碑樣式多樣,不同時期也有不同風格;聖味基墳場為花園式佈局,華麗、簡樸的墓碑俱備,既有西式雕刻精美的墓碑,也有中式氣派的圓拱形墳墓,別具特色;望廈聖母(新西洋)墳場則以新式、設計簡單的墓碑為主,有較整齊的規劃;伊斯蘭教墳場的墳墓樣式整齊劃一;白頭墳場由於大門緊閉,綠樹環繞,難窺其貌。
而離島墳場的情況剛好相反,除嘉模市政墳場能見西式墳墓外,其他均以中式為主。多處墳場都是先建有墳墓,集結有一定數量後,方成墳場。其中,較為古老的墳墓都是中式圓拱樣式,新建墳場墳墓樣式則與望廈聖母(新西洋)墳場大致相同,具現代風格。墳場內也常見對聯、牌坊等裝飾,這是澳門半島的墳場所沒有的。
澳門作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舞台,在此留下足跡的名人不計其數,各墳場中,以舊基督教墳場、聖味基墳場下葬的名人最為眾多,閱讀各墳場背後的故事,猶如重溫澳門昔日光輝的歲月,從歷史的巨輪中預示明日的再創輝煌。
本文整理自梁錦英、蕭潔銘《澳門墳場》,圖片為澳門記憶編輯部新增,段落標題並經調整。
本文出自《澳門墳場》,該書之參考書目如下:
1. 王文達《澳門掌故》,澳門教育出版社,1999年。
2. 王俊彥《澳門的故事》,世界知識出版社,1999年。
3. 王寅城,魏秀堂《澳門風物》,珠海出版社,1999年。
4. 方言《澳門問題始末》,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年。
5. 李志剛《基督教在澳門》,澳門基督徒文字協會,2006年。
6. 林發欽主編《澳門街道的故事》,澳門培道中學歷史學會,2004年。
7. 吳志良、楊允中《澳門百科全書》,澳門基金會,1999年。
8. 施白蒂《澳門編年史》,澳門基金會,1995年。
9. 施白蒂《澳門編年史-十九世紀》,澳門基金會,1998年。
10. 施白蒂《澳門編年史─二十世紀 (1900-1949)》,澳門基金會,1999年。
11. 施白蒂《澳門編年史─二十世紀 (1950-1988)》,澳門基金會,1999年。
12. 唐思《澳門風物志》,澳門基金會,1994年。
13. 唐思《澳門風物志:續篇》,中國文聯出版社,1999年。
14. 常青《百年澳門》,作家出版社,1999年。
15. 郭永亮《澳門香港之早期關係》,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年。
16. 麥百道《緬懷之園——聖味基墳場》,民政總署,2008年。
17. 張卓夫《氹仔墳場辛酸史》,載《蓮島春秋》,澳門近代文學學會,1999年。
18. 陳致平《2005澳門年鑑》,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2005年。
19. 陳澤成《澳門白頭墳場(瑣羅亞斯德教墓地)的保護》,載《文化雜誌》第47期,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2003年。
20. 陳偉恆《路氹掌故》,臨時海島市政局,2000年。
21. 黃德鴻《澳門掌故》,中國文聯出版社,1999年。
22. 湯開建、吳志良《澳門憲報.中文資料輯錄(1850-1911)》,澳門基金會,2002年。
23. 黎小江,莫世祥《澳門大辭典》,廣州出版社,1999年。
24. 鄭德華《澳門路環九澳村 一條濱海客家村的歷史探索》,載《文化雜誌》第62期,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2007年。
25. 劉先覺、陳澤成《澳門建築文化遺產》,東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
26. 鄧開頌、謝後和《澳門歷史與社會發展》,珠海出版社,1999年。
27. 龍思泰《早期澳門史》,東方出版社,1997年。
28. 關振東、陳樹榮《何賢傳》,澳門出版社,1999年。
29. 《紅藍史地》第10期,澳門培正中學史地學會。
30. 《紅藍史地》第12期,澳門培正中學史地學會。
31. 《大眾報》
32. 《澳門日報》
33. 慧科電子新聞數據庫
34. 澳門虛擬圖書館:http://www.macaudata.com/
35. 澳門文物網:http://www.macauheritage.net/
36.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http://www.macautourism.gov.mo/
37. 澳門特別行政區民政總署︰http://www.iacm.gov.mo/
38.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印務局︰http://cn.io.gov.mo/
39. 澳門工會聯合總會︰http://www.faom.org.mo/
40. 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http://www.ugamm.org.mo/
41. 維基百科全書:http://zh.wikipedia.org/
更新日期:2022/04/02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