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周遊全澳的蟾蜍石傳說

城市風貌張卓夫

檳榔石、蟾蜍石、蝦蟆石和十字石都是以前分佈澳門半島東、南、西三面近岸海上的著名石景,可惜都遭遇湮沒的命運。

圖1 清朝同治年間廣東水師營駐防圖中可見檳榔石(箭頭指處)。

筆者所見清朝同治年間的《廣東水師營官兵駐防圖》(圖1),已有標示梹(檳)榔石的位置,是在東望洋山與西望洋山之間海灣對開的海中,顯示那時檳榔石已很著名。在祝淮主修的道光七年版《香山縣志》附圖上,檳榔石的位置更加清楚地顯現在南灣與西灣之間石岸對開的海中,而且畫上近似檳榔的具體形狀,佔該圖的核心位置,顯示檳榔石成為當時澳門具代表性的景物。

圖2 《香山縣志》所載澳門東環圖標示檳榔石的形狀。

傳說西灣另有蟾蜍石,但所見多張明、清地圖都只標示西灣有的是檳榔石,蟾蜍石只曾標示於媽祖閣門前水邊,後來失蹤。不過,葡文《澳門消息報》1948年1月25日所載《笠莢山的石蟾蜍》一文說,石蟾蜍最初在珠海北嶺山上,後來有了靈性,跳到澳門關閘北面近拱北的沙岡(地名“高沙”)上,最後跳到澳門不知什麼地方,只知是燈塔照不到的地方,因為它畏光。這隻石蟾蜍跳到那裏,就會把幸運和財富帶到那裏。是不是石蟾蜍從蓮花莖北面的沙岡跳到西灣,然後一下子跳到媽閣門口朝聖,然後又跳走了?一般人就不得而知了。

更奇妙的是,媽閣門前的蟾蜍石不知什麼時候失蹤,而在道光年間出版的《香山縣志》附圖上又標示着一塊蝦蟇(蟆)石,位置在現時的司打口(原本是個海灣),而蝦蟆就是蟾蜍的俗稱。然後這塊蝦蟇石又不知什麼時候失蹤,直至1999年,前海島市政廳官員和工作人員梁冠峯等在路環石面盆古道附近山上發現一塊有一面形似蟾蜍的巖石,稱為“蟾蜍上岸”。

傳說這隻前身是天兵神將的蟾蜍因犯了“天條”而被玉帝貶下凡間贖罪。是不是蝦蟆(蟾蜍)已輾轉跳到離島?會不會為海島帶來幸運和財富呢?這恐怕要問《笠莢山的石蟾蜍》的作者才知。傳說蟾蜍終於在離島“上岸”,不再跳走,而蟾蜍的口正向着路氹城,路氹城以後“想唔發都幾難了”。當然這只是神話故事而已。

圖3 清朝澳門海關關部行台各關稅位置圖標示檳榔石、蝦蟆石、十字石、馬交石的位置,顯示當時這些石景為公眾所關注。

但聽說確有人對蟾蜍石認真起來。

話說西灣一間豪宅,以前住着一個名震賭埠的梁姓富商。他本來縱橫賭業,風生水起,財源滾滾,卻忽然生起病來,生意隨即逆轉。風水師說他運程本來不錯,只是豪宅前海邊一塊石有點兒似蟾蜍,近年由於潮漲時被海浪衝擊而中間裂開,好似張口向着他,對他不利,甚至會令他原本到嘴邊的東西被人搶吃。富豪覺得“寧可信其有”,除了將自家門牆改建成戴11頂道士帽形狀、鐵門設大小兩條金剛柱以“擋煞”之外,還於半夜遣心腹人員用水泥將蟾蜍的口塞住。不料這麼一來,他的病情反而更壞,生意更難跟別人競爭。後來在香港精神病發跳樓殞命。

這個故事只是坊間傳聞,以前“三輪車佬”常向坐三輪車遊覽西灣的客人講述,事實是否如此則難以確定,但姓梁富商20多年前跳樓自殺卻是真有其事。至今民國大馬路20號與22號之間對開的西環湖中,仍隱約可見一塊只有10%露出湖面的“蟾蜍石”,此石高約1米,寬約兩米,不斷有水泡從“蟾蜍”原來塞着水泥已部分被浪沖脫的“口”中冒出。

圖4 民國大馬路20號至22號豪宅前面湖面中現在還隱約見到“蟾蜍石”(手指處)的“口”冒出水泡。

關於蟾蜍張口所向是吉是凶的問題,有人說,梁姓富商似乎有點兒失諸魯莽,蟾蜍張口要有一段日子才吐出靈氣,一旦靈氣吐出,所向之處必然大吉大利。梁姓商人倘若忍耐一時,必然再執賭業之牛耳。後來蟾蜍在媽閣門前海中,張口所向,相當日子之後,令媽閣後面西望洋山別墅名人輩出,至當代更產生了在賭業呼風喚雨幾十年的賭王,也印證了“廟後富”的俗諺。司打口一帶本來亦會因蟾蜍石而成福地,可惜此石在1868年因填海工程被破壞得太早,以致內港旺景半途而廢。現在路氹之間填海區開始旺得驚人,皆因路環叠石塘山石面盆古道西南面山坡上的蟾蜍石張口所向正是這塊新闢的土地……

以上所言,並無科學實據。但以下所述,則確有典籍記錄:

據清朝同治年間面世的《綠咢吟館詩鈔》所載,香山縣詩人吳亮珽有七律《澳門》,詩云:

“十年興衰客慣論,由來野菌1易朝昏。
祗今殘照東西海,終古寒潮上下門。
已見三沙2符讖語,誰從百鳥覓巢園3
臨流莫問蟾蜍石,剩有漁歌晚渡喧。”

這首大約於道光、咸豐年間寫成、曾於1937年輯入《香山詩畧》的詩,證明澳門海中確有蟾蜍石,更述及蟾蜍石、三沙與澳門興衰的玄秘關係。只是寥寥幾行詩句,未有道出蟾蜍石的所在地點。當代人章文欽在《澳門詩詞箋注》中對詩中蟾蜍石作這樣的解釋:“即蝦蟆石,原在媽祖廟門外海邊,附近為渡頭,海邊為漁船碇泊之所”。前輩黃德鴻的《澳門掌故.詩人與名士篇》則對此詩的“蟾蜍石”作解釋說:“據云是在西灣海邊”。道光七年出版的《香山縣志》附圖所載《濠鏡澳全圖》和清朝《粵海關志》附圖,都只標示“蝦蟇石”在司打口海灣,梹榔石在南灣和西灣之間,媽閣廟前和西灣都不見蝦蟆石。

至於十字石,據清朝梁廷枬著《粵海關志》澳門總口圖和道光七年版《香山縣志》卷四澳門全圖顯示,清朝時是位於沙欄仔對開濠江之中,兩圖亦顯示檳榔石和蝦蟆石分別在西灣和北灣司打口,媽祖閣前蟾蜍石不見標示。

從古地圖看,南灣和西灣確曾分佈許多形態各異、構成美景的崖石、礁石,石上牡蠣叢生,其中在1875年至1880年之間由Marciano Baptista繪的彩圖,顯示現時嘉思欄花園在1938年在末填海前存在的一系列礁石,如連群結隊上岸的小動物。汪兆鏞詩句“卷崖怒潮立,聲在雲霄間”、“礌硠礮車翻地軸”4,就是形容西灣、南灣崖岸和礁石受到風吹浪打的情景。如今在南灣湖和西灣湖的水面,只殘餘幾塊帶有鑽破痕跡的平凡石頭,徒惹遊人感歎。

圖5 現時西灣湖中受過破壞之後殘餘的礁石

注釋:
1. 野菌:菌類植物,朝生暮死。借喻生命短促,興衰無常。
2. 三沙:在青洲旁邊的三處沙渚或礁石。
3. 百鳥覓巢園:指白鴿巢。
4. 礌硠:礌,大石;硠,石被水撞擊之聲。

相關展覽 | 澳門奇石軼事

本文整理自張卓夫《澳門半島石景》。

該書的參考書目如下:
1. 張卓夫主編《海島風華》,澳門近代文學學會,2001年。
2. 鄧景濱主編《蓮島春秋》,澳門近代文學學會,1999年。
3. 唐淑青、張卓夫編著《Roteiro das Ilhas離島遊蹤》(兩卷),海島市市政廳,1998年。
4. 祝淮主修《香山縣志》,黃培芳等輯,清道光七年刊刻。
5. 黃就順、鄧漢增、黃鈞燊合編《澳門地圖集》,澳門基金會,1997年8月。
6. 周景濂編著《中葡外交史》,商務印書館,1994年。
7. 章文欽箋注《澳門詩詞箋注》,珠海出版社,2003年。
8. 印光任、張汝霖著(原書1751年印行)、趙春晨校注《澳門紀畧》,澳門文化學會,1992年。
9. 王文達《澳門掌故》,澳門教育出版社,1999年。
10. 李鵬翥《澳門古今》第三版,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澳門星光出版社,1993年。
11. 黃漢強、吳志良主編《澳門總覽》第二版,澳門基金會,1996年。
12. 唐思《澳門風物誌》,澳門基金會,1994年。
13. 《澳門》雜誌中文版二十七、二十八等各期,澳門特區政府新聞局,2002年。
14. 《文化雜誌》中文版第七/八期、第六十二期,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
15. 黃德鴻《澳門新語》修訂版,澳門成人教育學會,1997年。
16. 鄭妙冰《澳門:殖民滄桑中的文化雙面神》,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
17. 胡紀倫(Cesar Guillen Nunez)《澳門街》,牛津大學出版社,1999年。
18. Joao Carvalho. Taipa-Coloane, Macau da Outra Banda. Câmara Municipal das Ilhas, 1993.
19. Lindsay and May Ride. The Voices of Macao Stones.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99.


更新日期:2022/08/10

作者簡介

張卓夫

曾任澳門特區政府民政總署首席文案、書刊主編。著有《松風竹韻──張卓夫詩詞楹聯選輯》、《澳門多語現象研究》,與人合著《海島風華》、《聯苑飛花》、《蓮島春秋》、《Roteiro das Ilhas離島遊蹤》等。

延伸閱讀 更多專題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

進階搜尋

關鍵字

    主題

    資料類型

    地點

    時間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