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順着文物之旅的路線漫步,走到大三巴牌坊這裡,老遠就可以看到高聳的大炮台,這已接近了行程的尾聲。
像一座歐洲的城堡,大炮台突兀地矗立在聖保祿山丘之上,不能不引起遊客們的種種猜想:在炮台上,能夠看到些什麽?這座歐式城堡,是否像它的同類一樣,也隱藏着許許多多的秘聞和故事?
圖1 大炮台上雄壯的大炮,盧嘉志攝
圖2 大炮台上寬敞的平台,盧嘉志攝
沒有了森嚴的戒備,也沒有了重重的關卡,通向大炮台的路修出好幾條,方便多了。無論從熱鬧的白馬行北轉炮台斜巷,還是由僻靜的炮兵馬路另覓行徑,都有馬路直通而上。如果從大三巴牌坊腳下的聖保祿學院遺址向東,也可以順着一條石砌的人行小路,拾級而上,到達炮台的腳下。如果為了節省體力,還可以從澳門博物館的方向進入,乘坐電梯,舒舒服服地直達炮台的頂部。
來到大炮台之上,這裡雖然不是制高點,海拔只有五十二米,但由於位於全城中心,站在此處,放眼遠望,城市的風貌便可一覽無遺:南面的正前方,經已不同於四百年前的景象,沒有海灘,沒有碧波,只見一片大廈的海洋;東面,蔥綠的東望洋山崗遙相呼應;北面和西面,越過簇擁起伏的民居,隔着波光粼粼的內河,遙望到大陸遠處旖旎的田野風光。
漫步在大炮台上,清風陣陣,陽光燦燦,樹影婆娑,綠茵漫漫。這裡已經成為本地一個理想的休憩場所,居民在這裡散步休息,遊客到這裡拍照留念,小孩在這裡奔跑嬉戲,一片祥和、安寧和歡樂的景象。
圖3 今寧靜祥和的大炮台,盧嘉志攝
南側向海的一邊,大炮台的主角——十數門烏黑的大炮整齊排列,昂首向上,彷彿仍在不辱使命地守衛着澳門的土地。人們撫摸着炮身,端詳着它的身段,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它的歷史,瞭解這裡曾經出現過的刀光劍影和彌漫硝煙。
大炮台原是耶穌會的城堡
1617年,耶穌會建成聖保祿(大三巴)教堂後,即在東邊的山丘上開始建造一個城堡,目的不過是供耶穌會士活動之用。藍圖由耶羅米(Jerónimo)神父和佛朗西斯科(Francisco)設計,後者是一個在非洲和印度的軍事工程建築方面具有豐富經驗的人。至1626年最後完成之時,由於形勢大變,城堡已經改造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炮台,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大炮台。
人們如果留意,在大炮台南面大門入口的上方,可以看到一塊古老的石刻標誌:上面三角形中的浮雕人物為天主教的聖人保祿,被奉做炮台的保護人;下方正方形的石雕,中間是澳葡時代的城市市徽,最下一行,刻有“1626年”的字樣。因此,這個炮台的正式名稱應該叫聖保祿炮台,大炮台只是當地居民的習慣稱呼。
1622年,大炮台仍未竣工之際,就迎來了最初的考驗。為了爭奪葡萄牙人口中的肥肉,當年的6月22日,荷蘭人對澳門發動了大規模進攻。他們首先向加斯欄方向推進,苦戰一日,卒被打退。其後,荷蘭人改變了進攻方向,八百多名士兵蜂擁登上了半島東側的劏狗環海灘,再次強攻。城內不多的葡人傾巢而出,奮力抗敵。但是,由於寡不敵衆,他們不得不且戰且退,不少婦女和小孩也都跑到城堡裡藏避。在此緊急關頭,留守在這裡的耶穌會士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利用精通的數學計算知識,以準確的命中率,協助葡兵發炮,擊中了荷蘭軍隊的彈藥倉,引起了猛烈的爆炸。與此同時,加斯欄炮台和南灣炮台的大炮趁機同時發射,終於擊退了荷蘭人的進攻。
鑒於澳門防禦形勢的緊迫,1623年,葡萄牙向澳門派來了第一任總督,其中重要的任務就是修築及加固當地的碉堡炮台,完善澳門的城防體系。這時,作為大炮台前身的城堡,還在耶穌會士的手中。
耶穌會士被逐出自己的城堡
1624年的一天,新任總督馬士加路也拜訪了耶穌會,並提出了請求:“我很想得到你們的特許,在某一天參觀城堡,以便從那裡看到澳門城的全景和它的形勢。”神父們高興地回答:“無任歡迎,總督閣下可以在願意的任何時候前來參觀。”幾天以後,馬氏通知神父說,他將於次日前來看望他們,並請做好迎接的準備。第二天,馬氏帶上了大約五十名“隨從”,登上了城堡。在耶穌會士的熱情款待下,雙方度過了一個美好的下午。傍晚,暮色已近,神父們提醒他,“總督先生,天色已晚,到該關門的時候了”。馬氏卻陡然改變了語氣,以主人的面孔回答說:“沒錯,天色黑了,你們可以離去了,大門由我來關閉,明早將會以國王的名義打開。”耶穌會士當場十分震驚,並憤怒地向他提出抗議。但是,當看到總督“隨從”們手裡握着的刀劍,所有的人都知道抗議是徒勞的。於是,耶穌會士們被逐出了自己苦心經營多年的城堡。從那時起,直至18世紀中葉的一百多年間,這裡一直成為歷屆總督的居停之地。
馬氏動用大量人力和物力,加建並完善城堡的軍事防禦功能。
城堡佔地面積約二千平方米,呈不規則四邊形,每邊長約九十米,四周築有下寬上窄的城牆。城牆用泥土、細石、稻草和蠔殼灰等材料混合夯實修建,外牆以灰泥批盪,牆身十分堅固,可以抵擋重型火力的攻擊。
城堡中央,建有一座三層高的塔樓,上面配置着大小炮銃。下方建有四排房屋,其中一排為司令官和軍官所用,另三排為士兵居住。城堡上的不同位置,還設置了蓄水池、火藥倉庫和各種軍需品庫,足夠的各類儲備,可以應付兩年的包圍和封鎖。
城堡的東、南、西三面,均築有防衛用的高大城堞,朝北方向,由於中方的反對而告闕如。三面的城堞之間,安置着火力強大的青銅大炮,最多的時候曾經有過三十四門之多。
經過大力改建,城堡終於變成一座名副其實的炮台。其高聳的地形、強大的火力以及中心的位置,數百年來,不可爭辯地成為澳門城防系統的核心,並以強大的火力覆蓋面,確保了半島的東、南以及西邊海岸的安全。
教堂和炮台——精神與身體上的庇護
對澳門文物景點有興趣的人可能會發現,葡萄牙人在澳門留下的公共設施中,以教堂和炮台的數量為最多。這並不是什麽巧合。因為精神上的庇護和身體上的庇護,對於遠離家鄉的葡萄牙人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
而這兩種功能截然不同的建築,從建築特點來說,居然又有着某些令人矚目的相似之處。這就是,它們都要佔據城市的制高點。道理不難明白:宗教場所之所以如此是為了更加接近上帝,而炮台則是為了更好地發揮火力。
16世紀中葉葡萄牙人入居後,澳門的幾個制高點就都被修士們佔據,用來當作他們的隱居地,除了上面提到的聖保祿山丘的城堡外,東望洋山上有基亞(Guia)聖母修院,下方的加斯欄海角之上有聖方濟各修院。在另一座高地上,也就是西望洋山頂處,奧古斯定派修士修建了另一座邊亞(Penha)聖母修院。
然而,安全上的庇護,始終是一個比精神上的庇護更為重要的生存需求。為了防禦海盜的搶掠,抗擊荷蘭人的進犯,葡萄牙人一邊建城,一邊建炮台。自從荷蘭人的強悍身影1601年首次出現在澳門近海之後,這種安全和防衛方面的要求就變得更加迫切。葡人在那些修院的原址之上或附近地段,建起了功能不一的各式堡壘和炮台。
當然,在最初的階段,由於人力、物力以及時間的欠缺,這些堡壘炮台仍然相對狹窄或簡陋,火力覆蓋面也不足夠。澳門首任總督把加固城防的功能當作主要任務。由他的管治期間開始,聖保祿城堡炮台得到加固和完善,媽閣山的聖地亞哥堡壘和東南方的加斯欄堡壘改建為炮台,東望洋山和西望洋山炮台得到重建,此外,還修建了南灣的聖彼得小炮台和東望洋山小炮台,基本完成了澳門火力防禦網的建構。大小炮台,互為犄角,踞高順勢,扼守要衝。葡人自豪地說,自此,“澳門成為了一個不可攻克的盾牌”。
19世紀中後期,由於總督阿馬留把統治勢力推展到整個澳門半島,造成中葡關係的緊張。澳葡當局又建造了望廈和瑪麗亞二世兩座炮台,防範所謂來自“中國的威脅”。
被炮台包圍的蕞爾小島
澳門的炮台到底有多少?在此,把歷史上曾經或者現在仍然存在的炮台做一個概括的介紹。
- 大炮台/聖保祿炮台,從17世紀初至20世紀的三百多年,一直起着核心的防禦作用。1965年,大炮台才解除了軍事禁區的限制,用作氣象台。1996年9月,在原址動工興建澳門博物館。
- 媽閣/聖地亞哥炮台,位於媽閣山西麓,1622年經已存在,1629年完成擴建,是澳門最大的炮台之一,對扼守內港起着重要作用。現已改建成一座別具風格的酒店。
- 燒灰爐炮台,位於西望洋山東南山麓,原峰景酒店下方,1622年已建成,守衛中路。由於修建民國馬路,大部分經已拆除。
- 加斯欄炮台,坐落於由東望洋山南側延伸出去的海角處,1629年在以前堡壘的基礎上建成,守護外港。
- 上述的媽閣、燒灰爐和加斯欄三個炮台,分別在澳門的西南、正南和東南部,以互相銜接的火力護衛着澳門城市南部的安全。
- 東望洋山炮台,位於東望洋山頂的城市制高點(九十米),建於1622年,擴建於1638年,防守城市的東面。
- 西望洋山炮台,位於西望洋山頂,1622年由首任總督重建,1892年拆除。
- 沙梨頭炮台,位於聖安東尼教堂附近,有城牆東與大三巴炮台相連,西與內港相連。在中國明朝政府的要求下,在17世紀初(1604年)被拆除。
- 望廈炮台,位於望廈山頂,1849年為防範“中國威脅”而建。
- 瑪麗亞二世炮台,位於瑪麗亞二世山丘(“海角遊雲”處),1852年建,守衛城市東北方的海面。
- 青洲山小炮台,位於青洲山頂,1865年建,未完工。
- 聖彼得/聖伯多祿小炮台,位於南灣法院前地,1622年後修建,起防衛輔助作用,後被拆除。
- 東望洋山小炮台,位於東望洋山南側中路(今山頂醫院/嶺南學校一帶),1622年後修建,不但輔助加斯欄炮台,也可防守城市的東北向,後被拆除。
- 12月1日小炮台,位於加斯欄炮台下方,1872年建,後被拆除。
- 聖若昂小炮台,位於水坑尾門及望德堂附近,輔助大炮台和東望洋炮台之間的火力,守衛城市東北方,後被拆除。
- 氹仔炮台,建於1847年。
- 路環炮台,建於1884年。
故此,僅在澳門半島,就有十四座炮台,加上離島,整個澳門地區總共有十六座大小炮台。蕞爾小島,從東到西,從南到北,竟築有如此之多的炮台。澳門就好像一個被炮台包圍起來的城市。這在中國,在東南亞各地,不能不說是個奇觀。
炮台·大炮
說到炮台,就離不開大炮。澳門本地十六座炮台,需要裝備的各類規格尺寸的大小炮銃,數目巨大,從哪裡獲得,是個大問題。求人不如求己。澳門的葡萄牙人使用從外地買來的銅鐵礦砂,再利用自己的技術,在當地辦起了鑄炮工廠。
澳門半島西南部的竹室正街和高可寧紳士街一帶,就是以前鑄炮工廠的所在地。今日清幽寧靜、綠樹成蔭的西望洋山麓,昔日卻是爐火熊熊、錘聲陣陣。鑄炮廠由葡人博卡羅主持。由於使用當時西方的先進技術,澳門鑄炮廠出產的銃炮堅固耐用,火力猛烈,聞名遐邇,遠銷各洲。
圖10 大炮台一角,盧嘉志攝
說到這裡,不妨用多幾句話介紹一下中國明朝的防務與澳門大炮的關係。
1523年,中葡雙方的軍隊發生了最早的交鋒,中國人繳獲了一些葡式銃炮。這些銃炮用銅製成,大者一千餘斤,小者五百斤。時人形容它,“奇巧絕倫,所向無敵,木石犯之皆碎”,並沿用對葡人的稱呼亦稱之為“佛朗機銃”。無疑,葡式銃炮比明朝舊有火器佔有明顯的優勢。當時國人雖有仿製,但並不得要領。
萬曆四十四年,也就是1616年,努爾哈赤在北方建立後金國,向明朝發起頻頻進攻,形勢日趨緊張。1620年,徐光啟奏請朝廷,批准派員(張濤)來到澳門,購得大銃四門,加上後來又購得的西洋大炮二十六門,共三十門,於1623年底運至北京,其中十一門設置在山海關前線,十九門佈防京師(後其中一門因試炮爆裂,葡技師哥里亞身殉,賜葬北京西北青龍橋)。1626年初,在袁崇煥指揮的寧遠保衛戰中,從澳門購買的十一門大炮發揮了巨大作用,努爾哈赤在此役中因遭炮火擊中,重傷而卒。此次戰役之後,立功的大炮被朝廷封為“安邊靖虜鎮國大將軍”。
隨着後金的進逼,1630年初,西洋傳教士陸若漢(João Rodrigues)和公沙的西勞(Teixeila)奉明廷之命,又從澳門購得大炮十門,打算護送進京。不料,在涿州就遇到戰況,陸若漢和軍士們操縱大炮,“晝夜防禦”,打退後金入侵。皇上將大炮賜名為“神威大將軍”。
1630年夏季,陸若漢再從澳門購得炮銃,並聘三百葡人技師及士兵上京,因遭人所阻,行至南昌,葡人折回澳門,陸神父只得率領少數人繼續北上。1631年春,陸抵京後,又轉去山東,根據旨意,繼續研製和演練西洋火器,並造出數以百計的火銃。
大炮台的故事到此就講完了。你,想到些什麽?
來自澳門的大炮,儘管犀利,但始終沒能挽回明朝覆亡的命運;建在澳門的炮台,儘管堅固,也到底無法阻止歷史步伐的前進。這也許是澳門的大炮和炮台留給後人的一點啟示。
江城子(大炮台)
危城屹立半山中,炮姿雄,幟迎風。雷鳴電掣,禦寇現奇功。雲散煙消天地換,遊人至,問青銅1。
注釋:
1. 大炮均為青銅鑄成。
大炮台(中央炮台)
本文出自《澳門世界遺產》,該書之參考書目如下:
[1] 印光任、張如霖,《澳門記略》,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2] 黃啟臣,《澳門歷史(上)》,澳門歷史學會,1995
[3] 鄧開頌,《澳門歷史(中)》,澳門歷史學會,1995
[4] 鄧開頌、黃鴻釗、吳志良、陸曉敏,《澳門歷史新說》,花山文藝出版社,2000
[5] 徐薩斯,《歷史上的澳門》,澳門基金會,2000
[6] 龍思泰,《早期澳門史》,東方出版社,1997
[7] 施白蒂,《澳門編年史》,澳門基金會,1998
[8] 張習孔、田玉,《中國歷史大事編年》,北京出版社,1987
[9] 劉芳、章文欽,《葡萄牙東波塔檔案館藏清代澳門中文檔案彙編》,澳門基金會,1999
[10] (美)諾埃爾,《葡萄牙史》,香港:商務印書館,1979
[11] (葡)薩拉依瓦,《葡萄牙簡史》,中國展望出版社,1988
[12] 王文達,《澳門掌故》,澳門教育出版社,1999
[13] 李鵬翥,《澳門古今》,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及澳門星光出版社,1993
[14] 唐思,《澳門風物誌》,澳門基金會,1994
[15] 章文欽,《澳門歷史文化》,北京:中華書局,1999
[16] 湯開建,《澳門開埠初期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9
[17] 章文欽,《澳門詩詞箋注》,澳門文化局及珠海出版社,2000
[18] 夏東元,《鄭觀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19] 易惠莉,《鄭觀應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
[20] 《紀念鄭觀應誕辰一百六十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澳門歷史文物關注協會及澳門歷史學會,2003
[21] 陳煒恆、李銳奮、譚志勝,《澳門廟宇》,澳門民政總署,2002
[22] (葡)Maria Regina Valente,《澳門的教堂》,澳門文化司署,1993
[23] (英)埃米莉.科爾,《世界建築經典圖鑒》,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
[24] 林家駿,《澳門教區歷史掌故文摘》,澳門天主教教務行政處編製,1989
[25] 顧衛民,《中國天主教編年史》,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
[26] 余三樂,《早期西方傳教士與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27] 王亞平,《修道院的變遷》,東方出版社,1998
[28] 汪前進,《西學東傳第一師利瑪竇》,科學出版社,2000
[29] 陳亞蘭,《溝通中西天文學的湯若望》,科學出版社,2000
[30] 王冰,《勤敏之士南懷仁》,科學出版社,2000
[31] 李向玉,《澳門聖保祿學院研究》,澳門日報出版社,2001
[32] 吳伯婭,《康雍乾三帝與西學東漸》,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33] 沈定平,《明清之際中西文化交流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34] 郁龍餘,《中西文化異同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9
[35] (法)安田樸、謝和耐,《明清間入華耶穌會士和中西文化交流》,巴蜀書社,1993
[36] (意)利瑪竇,《利瑪竇中國札記》,北京:中華書局,1997
[37] (美)鄧恩,《從利瑪竇到湯若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38] 《文化雜誌》,澳門文化司署/文化局
[39] 《澳門雜誌》,澳門新聞局
[40] Lilliam Benton,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Vol3,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INC.
[41] Enciclopédia Luso-Brasileira de Cultura, Editorial Verbo, Lisboa, 1965
[42] P. Manuel Teixeira, O Seminário de S. Joséde Macau, 1976
[43] J. M. Braga, Início do Seminário de S. José, Boletim Eclesiástico da Diocese de Macau,1941
[44] P. Manuel Teixeira, Leal Senado, Leal Senado,1978
[45] R. Beltrão Coelho, Leal Senado de Macau, Arquivo Livros do Oriente,1995
[46] P. Manuel Teixeira, Teatro D. Pedro V, Fundação Oriente,1993
[47] P. Manuel Teixeira, Cem Anos de Vidado Quartel dos Mouros, Macau Imprensa Nacional,1974
[48] P. Manuel Teixeira, O Farol dea Guia 1865-1965, Boletim Eclesiástico da Diocesede Macau,1965
[49] Leonel Barros, A Capelaeo Farol da Guia, Tribuna de Macau, 5 Jul.1986
[50] Jorge Graça, Fortificações de Macau, Instituto Culturalde de Macau
[51] Armando Cação, Unidades Militares de Macau, Gabinetedas Forças de Segurança de Macau,1999
[52] P. Manuel Teixeira, A Polícia de Macau, Macau Imprensa Nacional,1970
更新日期:2020/08/31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