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澳門有一間私立學校,在沒有教會和社團的支持下,維持辦學七十八年,為社會培養人才,對澳門教育作出了有意義的貢獻。
一、 勵群源起:動蕩時代下萌發的辦學決心
圖1 勵群分校
引自陳志峰:《澳門教育史料展圖集》,第198頁。
吳寄夢校長(1895-1973)(圖2)是澳門私立勵群學校的創辦人。她是廣東中山人,出生於清末,成長於民初,父親是商人,家境不俗。我們可從兩個角度想像她年輕時經歷的時代巨變,對傳統的恪守和新思想的萌芽都能體現在她身上。由舊傳統的一面看,校長小時曾一度纏足,後來才“放腳”,反映她的家庭早期有着非常保守的傳統觀念。因為清末社會,反對婦女纏足的呼聲其實已相當強烈,康有為、梁啟超等發起組織“不纏足會”,就連慈禧太后亦勸誡漢人不宜再纏足。由新思想的一面看,校長雖出生於海隅一縣,在成長的過程中,終究又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師事的更是康有為的弟子,可見她曾受維新思想的啟蒙,也表現了父母思想的極速開放。在那個動盪的時代,無論城鄉的老百姓,大概腦袋都得“急轉彎”。
圖2 吳寄夢校長
1912年,吳寄夢校長17歲,還是少女年華的她,已有志從事教育工作,開始在山場 (現屬珠海巿)辦學。她一邊教書一邊自學,開辦的,是私塾性質的學校,主要教女生女紅和識字。某日,有前輩向她提議,不如到澳門辦學去?她心念一動,於是便由山場來到澳門。來澳初期,先在孔教學校教了幾年書,(孔教學校創辦於1913年,1914年開學,估計她是1914年後才到澳門 )直至1923年,才開始在澳門辦學,初期在沙欄仔街市工匠街7號二樓設校(圖3)。
圖3 工匠街第一校舍
當時和勵群同年建校的,還有漢文小學(1923-1970)和陶英小學 (1923-1965)。事實上,自清末義和團事件後,內地一片兵荒馬亂,政治環境獨特的澳門,往往成為人們避難的棲身之所。人口驟然增加,學生多了,學校也跟着社會需求而增加,於是有識之士辦學蔚成風氣。而吳寄夢校長在1923年開始辦學,又和當時澳門的一樁重大社會事件有密切關係。據澳門歷史的資料記載,1922年曾發生「五˙二九」事件。先是因為一場勞資糾紛,工人於5月1 日示威遊行。5月28日,一名原籍莫桑比克的殖民兵調戲中國婦女,又毆傷來勸止的華人,再引發一場嚴重社會衝突。5月29日全澳戒嚴,萬人包圍警署,警察開槍,平民死傷眾多。事件中,澳葡政府將參加罷工的公務員免職,又關閉了68個工會,及禁止示威遊行等等,廣東政府與之交涉,至次年新總督羅德禮上任,撫恤死傷者,着手和社團及公職人士修補關係,懲處涉事士兵,撤退非洲軍團,局勢才得安定下來。經歷了這樣的一場社會抗爭,校長決心在澳門重新辦學,讓更多的華人子弟有接受教育的機會。這是勵群建校的時代背景。
二、校園變遷:響起風聲雨聲讀書聲
吳寄夢校長於1923年在澳門創立的學校,和山場時期一樣,屬學塾性質。1927年在澳葡政府民政廳立案,名為“華人私立勵群女子小學",首二年仍只收女生,主要教識字、女紅、古文、論語、女孝經等學科。第三年已開始兼收男生,其後改名“勵群小學"。工匠街時期,全校最早只十來個學生,之後人數逐年增多,1925年四十餘(圖4),1926年五十餘,1927年七十餘(圖5),1928年已有九十餘人(圖6)。
圖4 1925年孔誕全校合影
圖5 1927年全校合影
圖6 1928年全校合影
三四十年代,因為抗日戰爭的關係,來澳避難者眾,澳門人口又因此大增,學生再多起來。來勵群求學的,除了沙欄仔附近區域的小童,也有市內的“太子爺"來讀書了。生源充足,故於1941年在沙梨頭口巷二號開設分校(圖7),1959年由於學生人數驟增至數百人,再遷至租用校舍白鴿巢前地9號。9號校舍是座小洋房,校園美麗,園中有花木,夏天,學生對結實纍纍的大紅石榴最有興趣,常常成群聚在樹下欣賞;比起工匠街的唐樓建築,課餘自然玩得更開懷。
圖7 沙梨頭口巷分校
因為學生陸續地增加,1962年校長購入隔壁5號和7號大宅為校舍,與富商黃豫樵的大宅比鄰,1966年,大興土木,先後拆建兩座校舍,打通為三層樓宇,校園更見規模,可容納更多學生,並於此時退租9號。新校舍後有一條長長的石梯,沿梯而下,有個大操場,場邊有百年雞蛋花樹、竹林和水井。每天小息時,年長的學生都走到井邊,像拔河般扯着長繩牽引轆轤打水,然後人手一罐,灌溉竹林和樹木,這些都是動人的校園風景。竹林未拆除前,旁邊有個五年級的課室,每遇風雨,學生琅琅的讀書聲,夾在風雨聲中,正正就是“風聲雨聲讀書聲"的完美演繹了。
圖8 鷹社口琴演奏
圖9 1946年演講比賽得獎學生
圖10 1947年參加全澳書法比賽得獎學生
三、勵翼人群:教學緊跟時代的步伐
勵群開校以來,教學上相當成功,能取得家長的信任。傳統中國教育,最重視道德的培養,勵群校風嚴謹,以培養民德民智為教育宗旨,校名有“勵翼人群"深義,校長教導學生修身之外,亦須推己及人,平日總訓勉不絕。學生多數來自附近中下階層社區,他們都懂得珍惜讀書機會,對校長更是敬畏十分。隨着時代的進步,學校由私塾轉型為新式學校後,分級上課,每天有固定的學習時間表。學科的內容也和其他學校一樣,需配合國內教育改革的脈動,逐漸豐富起來。
資料所見(圖11),至1934年,勵群小學設立的科目已相當現代化,女紅之外,還有修身、國文、經學、歷史、地理、國語、社會、自然、唱歌、算術、英文、圖畫等科。其中國文科內容包含廣泛:古文、論說、信札、詩歌、詞料、訓詁、作文、作信、書法等,今天廿一世紀的中學課程,較之遠有不及,大學生看了,大概也會嚇一跳,自愧不如。算術科則包括筆算和珠算,讓學生“左手算盤,右手寫字”,具備謀生和工作的自立能力。再後來,又加入了體育科,也有眾多的課外活動,如演講、戲劇、書法、音樂等。今天我們能在中小學校裡學習的東西,上世紀之初,不遑多讓,且都是一步一腳印地走過來的。
圖11 1934年招生簡章
1962年,勵群開辦初中部,由校長義子吳裕昆先生主理。吳裕昆(1935-)小時由校長養育,曾在勵群和粵華讀書,後入廣州中山大學,攻讀物理系,畢業後返澳協助校長管理校政和執教數學、物理等科。作為從舊時代走過來的人,校長對新世界的西方教育信心未堅,曾經質疑其時大學畢業生的學科能力:“阿平(吳裕昆小名)不知是否夠水平?”但最終仍鼓勵他開創事業新埗頭。當然,吳裕昆後來的表現確能讓她放心交付一切。初中課程的編排,數、理、化及動、植物等科目一項不缺(圖12)。
圖12 1966夏令班招生簡章
至此勵群的教學終於完全配合了時代的步伐,和澳門社會的需要,發展更大。1962年開辦初中課程後,全盛期全校有學生1,600人。但由於中學師資缺乏,初中課程只辦了13屆,至1977年結束,仍續辦小學。根據“百度”資料,1992年勵群有小學及幼稚園學生共1,360人。
圖13-14 勵群中學校徽
圖15-16 初中第六屆小學第三十八屆畢業生(上)、初中第七屆小學第三十九屆畢業生(下)
四、恪守信念:堅守教書育人為志業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在澳門辦學,師資缺乏的確是個現實問題,直至1981年東亞大學成立前,本地一直欠缺正規高等教育。過去澳門雖也有師範的訓練,但學生學成後或轉行或離澳,造福行業不大,部份師資往往來自內地或香港,當然也有由內地或台灣學成歸來的大學生。調查指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澳門私校教師的流動速度尤其驚人,年青教師留在崗位的更少。
再回看1936年後的抗日時期,那段日子,由於戰亂,廣州不少學校南遷,澳門一時名校林立之外,也有不少著名的教師逃難於此,其中包括體育及童軍教練梁碧霞女士(1897-1992)(圖17)。
圖17 吳寄夢校長和梁碧霞女士
梁碧霞畢業於廣州體育專科,是受過專門訓練的童子軍教練。1938年避亂來澳,雖有其他學校向她招手,提供教職,但她決定加入勵群,此後留校超過五十年,1992年才以95歲的高壽逝世。
圖18梁碧霞女士領導童子軍參加遊行
圖19童子軍大合影
圖 20童子軍遊行
梁先生雖身為婦女,卻一貫以男性打扮示人,學生雖戲稱她做“男人婆",對她其實非常尊敬,也怕得要死。她上體育課,拿着一條藤鞭,在學校門前的空地上,訓練學生步操,哨子聲響徹白鴿巢,誰都不敢苟且;要很多年之後,他們才明白,這種紀律和體格的訓練,終身受益。有趣的是,梁先生是個虔誠基督徒,和禮佛的吳校長信仰不同,卻完全不見宗教的鴻溝。我們相信,是因為兩人都懷着一腔熱誠,有志同道合的時代使命感,導人向善,以教育後生為志業,故惺惺相惜。
梁碧霞之外,當年協助吳寄夢校長建校辦學的,還有她的堂妹吳慧宜女士(?-1952/逝世時約50歲)和同事王維貞女士(?-1958)。吳慧宜(圖21-22)畢業於廣州市立師範學校,年輕時在廣州讀書,開了眼界,來澳後一直鼎力協助勵群發展校務。
圖21吳慧宜女士
圖 22吳寄夢校長和吳慧宜女士合照
王維貞(圖23)也畢業於廣州市立師範學校,同是早期的建校功臣。抗日戰爭期間,在校長和這幾位時代女性的領導下,勵群在澳門亦曾積極支持抗戰活動。吳寄夢校長能為澳門教育作出了具歷史意義的貢獻,所有曾長期任教於此校的教師的盡心努力,都值得記取一功(圖24)。
圖23 前排左三王維貞女士、左四吳慧宜女士
圖24 吳寄夢校長與教員
1973年3月20日,吳寄夢校長病逝,吳裕昆(圖25)開始接手全盤掌管校政。老校長在世時,一生住校,每天清晨,念經和禮佛之後,便絕早下樓,視察學生返校和上課情形。學生每天上下午四次來去,必見她一襲灰黑長衫,站在校門,殷殷注目,沒有人能逃過她的法眼。校長身材細小,形象無比高大。她過去之後,吳裕昆校長秉承遺志,亦每天大早便守候學生回校上課,放學則在街頭照顧學生往來,認真辦學,是令人尊敬的教育工作者。兩位校長都注重學生升學前途,一直有保送成績優秀的畢業生繼續升讀其他中學如培道、聖心、粵華(圖26)等。
圖25 吳寄夢校長和吳裕昆校長
圖26 粵華中學校友
五、結束辦學:屹立教育界七十八載
2001年1月勵群全面結束長逾四分三世紀的辦學歷史,師資缺乏是個重要的原因,也因吳裕昆校長年事漸長,最後商請東南學校繼續接辦。他的女兒吳秀慧形容父親是個完美主義者,事事親力親為,精神體力至此難以應付。世事總有一個結束。勵群在澳門教育界屹立多年,難能可貴。由於過去澳葡政府缺乏長遠社會規劃,也缺乏嚴謹的教育監察制度,官方資助的教育,既不足惠澤全民,於是造成私校的大量出現和自主教學。二十世紀的澳門,由於地位獨特,隨着歷史環境的變化,人口幾度大上大落,在民間辦學資源匱乏的條件下,適者生存,營運空間不大。八十年代前,規模較小的私校,被淘汰的竟有二百所之多,可見競爭激烈。能接受時代和社會的考驗而生存下來的,都是因為辦學認真,積極有為,本着奉獻教育的精神,取得家長的信任,才能保持存在的價值。勵群在沒有官方資助,沒有教會、社團以至任何校董會的支持下,從私校林立的二十年代走過來,培養無數澳門人家的子弟接受教育,讓他們將創造人生成為可能,功不可沒。
吳寄夢校長的辦學精神受人稱道,勵群是一間從未用過任何社會資源的澳門學校,是辦學經費全靠學費收入而能維持半個多世紀的獨立私校。七十八載,正好與吳寄夢校長同壽。
參考資料:
鄭振偉:〈1940-1950年的澳門教育: 澳門私立學校的管理〉,載《教育史研究》,2013年第2期,第61-69頁。
澳門大學教育學院專案研究:〈澳門非高等教育課程的檢視與改革路向〉,2005年。
劉羨冰:《世紀留痕:二十世紀澳門教育大事誌》,澳門:澳門出版協會,2010。
顧明遠主編:《教育大辭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
黃鴻釗:《澳門史》,香港:商務印書館,1999年。
黃鴻釗:《澳門史綱要》,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
施白蒂著、金國平譯:《澳門編年史(二十世紀)》,澳門:澳門基金會,1999年。
吳志良、金國平、湯開建主編:《澳門史新編》,澳門:澳門基金會,2008年。
劉羨冰《澳門教育史》:澳門:澳門出版協會,2007年。
張偉保主編:《澳門教育史論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陳志峰主編:《雙源惠澤 香遠益清---澳門教育史料展圖集》,澳門:澳門中華教育會,2010年。
口述:吳裕昆校長、記錄:陳惠儀、整理:吳淑鈿。
鳴謝:吳秀慧女士協助提供資料及所有照片,謹此致謝。
東南學校
更新日期:2020/08/31
留言
留言( 1 人參與, 2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
老吴校長是我的親姑婆! 於1969 年我四歲時曾見過她ㄧ次!。 梁老師也是我七姨丈的姑姐!!剛過身的吴校長我稱他是舅父!!我媽媽高中畢業, 等待入香港師範時, 1946年, 也在勵群任教過!到今天我才真正了解麗群的歴史! 兒時, 未到英國讀中學前,也常到勵群玩!!
Thank you for this very informative article. In, fact, all the personnels mentioned herein are my relatives. Never know the history of it till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