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街市裡的風波: 從營地街市墟亭看華洋關係

風俗民情勞加裕

我們經常說,澳門是一座中葡文化共存的城市,從“澳門歷史城區”到非物質文化遺產,都展示了中葡族群在這座小城共融生活……但在過去小城的生活又是怎樣呢?當然,我們不可能坐時光機穿越到上百年之前親身感受,但透過《漢文文書》的檔案,大家可以看到在清代澳門人們的生活,當中既有相互合作,也有嚴重的衝突。在眾多的故事中,我們從營地街市說起。

澳門是一座華洋雜處的城市,除了世居本地或從遠處到來謀生的華人之外,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印度人、黑人及其他洋人也匯集在這座小城。儘管他們來自世界各地,但大家終歸還是人,每日總要食飯,照顧自己的腸肚,而街市正是他們購買每天食材的地方。營地街市所在的地方正是處於華人集市區(Bazar)和葡萄牙人聚居地之間,服務在澳門生活的華洋族群。儘管大多數時間,大家都是很平靜地逛街市買餸,但也難免發生驚動官府的華洋衝突……

圖1 1607年特雷多和雅各所繪出版《東印度群島圖》中的澳門圖,一些學者認為圖中所繪的賣肉檔攤是位於北灣(檔攤下方的海灣)是營地大街的街市。

醉酒引發的華洋衝突

在1788年(乾隆五十三年),一名黑奴在營地街的華人酒舖飲酒,一醉不起1。在今天來看,醉酒不歸宿是件小事,但在那時代,一名黑奴走失可大可小。這不單單是黑奴走失或逃跑,若果黑奴潛入內地,則可能驚動清朝官員,到時將面對更大麻煩。幸好,黑奴只是醉酒不歸,事情本該到此為止……但卻成為了衝突的引爆點。

葡萄牙人認為醉酒事件歸咎於華人賣酒給黑奴,覺得有必要警告這些華人商戶,於是總督與葡人官員帶着士兵來到營地街,斥責酒舖店主不可再向黑奴賣酒。人家正常地開門做生意,卻招來這種無妄之災,店主當然是不服氣,而目睹的華人商戶也看不過眼,上前理論,結果引發一場華洋之間的衝突。葡萄牙士兵拆毀營地街的一些華人商舖,又攻擊城外村落,而華人則罷市抵抗,澳門城內瀰漫一股濃濃的火藥味。

在這樣的局勢下,香山縣丞彭翥來到澳門城,要求議事會理事官交出惹事的犯人,但葡人並沒有配合。彭翥於是向兩廣總督福康安求援,廣州知府張道源率領官兵進入澳門,又中斷供應澳門的物資。這套永不過時的“絕招”面前,葡萄牙人最後選擇屈服。

在處理這場因黑奴酒醉而引發的華洋衝突後,張道源認為把街市設在華人和洋人雜處的空間,正是造成這場衝突的亂源。既然如此,只要把街市遷到華人居住的地方即可,於是把街市從城內的營地大街,遷移至城外的沙梨頭2。然而,這位外來的官員完全沒有考慮過葡人和其他外國人也是街市的用家。

官府出地、葡人出錢的墟亭

大家不妨想像一下,生活在下環或崗頂的人原本只需步行去營地街市,現在要走出沙梨頭才可買菜,這到底多麼麻煩!儘管葡人不會親身逛街市,而是派僕人代勞,但沙梨頭位於澳門城牆外,僕人有可能在遙遙的買餸路上被搶劫,這對葡萄牙人而言是極為不方便3

有見及此,議事會向香山縣丞彭翥請求把街市遷回營地街,並承諾出錢興建一座市亭,供攤販在亭內擺賣,無需再受日曬雨淋,而且也提出街市只在日間開放,晚上關門,防止再有賣酒給黑奴的情況4。彭翥考慮到市亭便利居民,於是同意這項工程,他劃出一幅官地作市場,而葡萄牙人的議事會則興建一座墟亭。

在1789年3月至4月間(乾隆五十四年三月),營地街市墟亭終於竣工,彭翥親自到達墟亭劃分和安排攤位。這座營地街市墟亭,是澳門最早的街市(市場)建築,但它到底是甚麼樣子?我們並不知道,但能確定的是街市劃分成四行,分別售賣鮮魚、豬肉、雞鴨和瓜菜,這與街市劃分區域擺賣一樣。攤販必須按照彭翥劃定的位置開攤。

彭翥非常滿意這次建設,營地街市墟亭可謂一次華人和洋人之間的“大和會”,甚至邀請上司——澳門同知侯學詩撰文勒碑,而侯學詩為此事寫下詩句:

“於皇聖朝,兼覆並載。視夷若民,罔有內外。”5

從這首詩中,清朝官員稱把“夷人”同樣視作自己的百姓看待,並沒有當他們是外人,希望藉恩德教化華民和洋人。

混亂的街市

從華洋衝突到華洋大和會,彭翥寄望這座墟亭能教化民夷,以保天下太平、國泰民安,但似乎墟亭並沒有像彭翥所期待。十多年後,也就是1805年(嘉慶十年),當香山縣丞吳兆晉來到營地街市墟亭時,他看到的不是井井有條的樣子,而是一片混亂6

原定墟亭僅給瓜菜、雞鴨、豬肉和鮮魚四行擺賣,但現在連理髮、賣煙、打鐵和手藝人的擋攤“進駐”墟亭,讓亭內變得擠迫和混亂。除了攤販之外,有人更私自為墟亭加建,搭蓋篷寮,甚至霸佔墟亭的中心,架設爐灶來醃製蠔蜆,在墟亭內設了一個醃蠔作坊,完全不考慮發生火災的隱憂。更過分的是,營地街市是屬於官地,一些人竟然把官地霸佔作私家地,出售或典租來謀利。

圖2 香山縣丞吳兆晉在1805年為整頓營地街市墟亭發出的告示,原件藏於葡萄牙東波塔國家檔案館(圖片來源:https://digitarq.arquivos.pt/viewer?id=6068033)

在吳兆晉眼中,營地街市墟亭一時的混亂,隨時成為澳門城內的治安隱伏。街市周邊的篷寮阻礙街道,很容易引發爭執和衝突;而篷寮也成為賊人匪徒藏身的地方,一些人更在這些地方聚賭,成為治安問題。另外,火災也是一個可怕的隱憂,營地街市是澳門城內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一旦發生火災,將造成重大的人命和財物損失,後患無窮。實際上,彭翥在建亭不久就見識過這種亂象,所以在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發出四項條款的禁示,用來規管墟亭7

能夠把營地街市弄得烏煙瘴氣,絕不可能是一朝一夕,也不可能是無人知悉。實際上,衙門差役早已知道墟亭的亂象,但他們不但沒有上報,反而借機勒索,向違法之徒收“保護費”,造成澳門城內治安的隱伏。有見及此,吳兆晉帶同一眾紳士們來整頓營地街市,一方面要攤販歸回原位擺賣,另一方面把阻街的篷寮拆毀。至於不妨礙的篷寮,吳兆晉則表示保留下來,然後供人租用,收得的租金將歸公家。

經過一番整頓後,營地街市恢復到整齊有序的環境,但這是否意味着再沒有問題呢?

重建的墟亭

在1818年(嘉慶二十三年),此時營地街市墟亭已運作近四十年,但在10月的某個晚上,灼熱的火炎打破了黑夜的寧靜,集市區燃起大火,儘管華人和葡人合力出手滅火,但營地大街、關前街、米糙街等迅速被吞噬,而營地街市也不能倖免,在大火中燒毀8。這場大火引發的原因,正是彭翥和吳兆晉一再擔憂的篷寮問題。

當時,集市區的街道除了有密集的房屋之外,街道上也興建大量的篷寮。若果不明白是怎樣的“盛景”,大家不妨看看英國畫家錢納利(George Chinnery)的畫作,雖然是在汽車發明之前的時代,但街道上充滿一座座商販擺賣的攤檔和小木寮,哪怕在營地街市旁的米糙街和板樟堂前地,其熱鬧情景可見一斑。即使在1818年發生火災後,王室大法官眉額帶歷(Miguel de Arriaga)向清朝官員請求拆卸篷寮,但這個問題真的是“野火燒不盡”9

錢納利畫作中的早期澳門街市

圖3 錢納利筆下的米糙街與板樟堂前地食攤,澳門檔案館收藏。

營地街市被燒燬後,香山縣丞周鴻飛提出重建墟亭,而因應需求,新墟亭從原來的四行擴大至五行,而新建的第五行由豬肉行、鮮魚行、雞鴨行和瓜菜行平分。那麼這次重建由誰出資?就如當年建亭時一樣,同樣由議事會出錢,畢竟澳門城的葡人和外國人都是營地街市的用家。

圖4 在1835年營地街市商販代表向議事官理事官投詞請求修復營地街市,原件藏於葡萄牙東波塔國家檔案館(圖片來源:https://digitarq.arquivos.pt/viewer?id=6068672)

除了火災重建之外,議事會也多次承包營地街市墟亭的維修開支,澳門每年的颱風不但為大地帶來雨水,也造成嚴重的破壞,墟亭當然也無法倖免。在1835年,營地街市的四大“行長”,包括豬肉行長吳中和、鮮魚行長何大興、雞鴨行長鮑永舉和瓜菜行長鄭燡南一同向議事會投詞,請求捐資來重修被颱風吹毀的墟亭瓦頂10。當然,議事會多次出錢維修墟亭,畢竟這是華洋共用的市場,是居民們購買食物和日用品的場地。

不過,在十多年後,澳葡政府在澳門實施殖民統治後,街市的管理也轉到議事會(即後來的議事公局和澳門市政廳)手上,而街市之後的變遷則是另一個故事了。

結語

今時今日,我們看到營地街市綜合服務大樓已經歷多次重建,街市也不再是街上市集,而是一座結合多功能的現代大樓,過去墟亭的身影也早已徹底消失。不過,從營地街市早期的歷史中,我們不但看到這座街市的演變,它也是昔日澳門城的縮影,華人、葡人和黑人等在城內的互動,當中既有合作和衝突,為我們展示古代澳門城的生活和文化。

二十世紀初的營地街市

圖5 二十世紀初的營地街市,澳門檔案館收藏。

注釋
1. 勞加裕、呂澤強:《澳門街市建築:1750 – 1950》,澳門:遺產學會,2019年,第16 - 17頁。
2. 〈澳門志略〉,載於印光任、張汝霖、祝淮等編:《澳門記略.澳門志略》,北京:國家圖書出版社,2010年,第205頁;龍斯泰(Anders Ljungstedt)著,吳義雄、郭德焱、沈正邦譯,《早期澳門史》,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第40頁。
3. 〈澳門志略〉,第205頁;龍斯泰:《早期澳門史》,第40頁。
4. 〈澳門志略〉,第205頁。
5. 〈澳門志略〉,第205頁。
6. 葡萄牙東波塔國家檔案館:PT/TT/DCHN/1/6/000716, f. 1;劉芳、章文欽編:《葡萄牙東波塔檔案館藏:清代澳門中文檔案彙編》(上冊),澳門:澳門基金會,1999年,第5頁。
7. 彭翥在1790年對營地街市規管發出禁示。首先,他明確指明墟亭是香山縣的官地,是作為華人和洋人交易日常必需品的場所,永遠不可收稅或收租。然後,過去曾經發生攤販在街上擺賣阻塞道路,發起華人和洋人間的爭執,所以彭翥劃定在墟亭落成後,攤販必須在亭內擺賣,免得又因阻街而發生衝突。再來,彭翥表示墟亭周邊空間可以使用,但不可以搭建篷寮阻街。最後,營地街市的開放時間,不論是墟亭內的攤販,還是水果、茶居和理髮等攤販,只許在早上開舖經營,但晚上必須離開街市,不得擅自留宿,窩藏匪類滋事。參見譚世寶:〈乾隆年間立於澳門營地墟亭的兩塊官碑點校簡介〉,載於《中西文化研究》第18期(2010年12月),第63 – 68頁。
8. 劉芳、章文欽編:《清代澳門中文檔案彙編》(上冊),第14、36頁。
9. 勞加裕、呂澤強:《澳門街市建築:1750 – 1950》,第22 - 23頁
10. 葡萄牙東波塔國家檔案館:PT/TT/DCHN/1/10/001357, f. 1;劉芳、章文欽編:《清代澳門中文檔案彙編》(上冊),第14頁。


更新日期:2021/11/09

作者簡介

勞加裕

從事澳門文史研究和普及工作,經營網誌“故城.回憶”。

延伸閱讀 更多專題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

進階搜尋

關鍵字

    主題

    資料類型

    地點

    時間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