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媽閣廟的建築特色

城市風貌呂澤強

圖1 媽閣廟正門,埃及爾攝,引自張恒:澳門攝影史——早期澳門攝影舖,《文化雜誌》第102期,第177-190 頁,http://www.icm.gov.mo/rc/viewer/10102/2540

傳說葡萄牙人來到澳門,首先登岸的地方是媽閣廟前,澳門的葡文名字更源於媽閣廟。1844年法國海關總檢查長於勒.埃及爾(Jules Itier)在澳門拍下中國境內第一批照片中,媽閣廟是其中的拍攝對象。法國畫家博爾傑繪畫的媽閣廟油畫,更成為法國國王的藏品。究竟媽閣廟的建築有何特別,使歐洲人對其有特別的迷戀?

媽閣廟(畫)

圖2 媽閣廟,博爾傑繪,澳門檔案館收藏

媽閣廟的創建年份雖然在學術界至今仍未有定論,但是,在葡萄牙人來澳定居之前,該地點已有早期供奉媽祖建築的說法得到了大部份學者的肯定。

圖3 《澳門記畧》中的天妃廟

在1751年完稿的《澳門記畧》附圖可見(圖3),當時的天妃廟規模已接近現今我們看到的媽閣廟,由三組建築組成:入口大門、牌坊、正殿、弘仁殿為第一組;正覺禪林與其附屬建築物為第二組;最後是位於較高處的觀音閣。

相比中國其他地方的傳統廟宇,整座媽閣廟的建築規模雖然細小,但卻充份融合了媽閣山的自然環境,佈局錯落有致,體現了中國宗教建築融入自然的特色。

筆者將依次序分別對三組建築的特色作描述。

第一組:正門建築群

媽閣廟(1920年代初)

圖4 1920年代初的媽閣廟,利冠棉收藏

首先是入口大門的一組建築群,牌樓式花崗石入口大門是廟宇的“山門”,開有一個門洞,門楣刻着廟名“媽祖閣”,門洞兩側是讚頌媽祖恩德的門聯“德周化宇,澤潤生民”,門上以琉璃瓦裝飾,頂部有船形屋脊,並裝置瓷製鰲魚與寶珠。

正如中國傳統廟宇,進入山門後,前往廟宇主建築群的道路上立着牌坊,媽閣廟雖然空間有限,但從佈局上也遵照傳統,在緊貼大門後是花崗石建造的三間四柱衝天式牌坊,並有四隻石獅分置在柱頂上。

牌坊屬表彰功德的建築,其正面中央匾額刻有“南國波恬”,兩側分別是“寶氣”、“珠光”。

媽閣廟詹頊亭與弘仁殿

圖5 媽閣廟詹頊亭(前)與弘仁殿(半山),若瑟‧利維士‧嘉德禮攝

牌坊之後是刻有“神山第一”的建築物,該建築實為“拜亭”,名為“詹頊亭”,亭名刻在亭前牌坊背面的中央,其兩側刻有“燕賀”與“鳧趨”。拜亭正面四條石柱刻有兩對五言套聯,均為歌頌媽祖的靈驗,呼應樑上的“神山第一”。

亭內石樑刻有萬曆乙巳歲“四街重修”及“欽差總督廣東珠池巿舶稅務兼管鹽法太監李鳳建”,由此可知,該亭於1605年由澳門四街華商出資重建。其中,澳門“四街”是由一條縱街及一條橫街交叉而成的十字街,明廷分別以“畏、威、懷、德”四字命名。[1]

媽閣廟

圖6 媽閣廟的紅墻綠瓦建築,澳門檔案館收藏

該亭兩側從19世紀開始,以大面積琉璃花磚方窗的牆體封閉,而亭與正殿間的天井也加建了瓦頂,亭、天井與正殿因此成為一建築綜合體,其分別採用歇山式、硬山式及重檐廡殿式的琉璃瓦屋頂。在傳統建築形制上,媽閣廟的紅牆綠瓦與重檐廡殿式屋頂的運用,體現帝后級神廟的格局,合符媽祖“天后”的神格。

這組處於同一軸線上建築群的最後一座,是建於半山腰的弘仁殿,該殿實為一小石室,以山上巖石作為後牆,殿內供奉天后,兩側牆身內壁刻有侍女與魔將浮雕。據考究,該殿是廟中最早興建的部份。

關於建築的形制,古代中國建築的建造與使用需要遵從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禮”,君王、貴族、官員、平民皆有不同的建築形制,而寺廟的規模與設計也按照這種等級制度。

媽祖本名林默娘,宋朝人,自北宋開始神格化,被稱媽祖。被宋高宗封為“靈惠夫人”,成為朝廷承認的神祇,元代被封為“天妃”,清康熙十九年封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安仁普濟天妃”,再於康熙二十三年改封為“天后”。由於屬帝后級的神祇,供奉媽祖的廟宇在康熙以後均可按帝后的建築形制建造。

媽閣廟的主建築群,不論屋頂形式、材料以至顏色,均遵從了相關制度,可見其建築修建於康熙二十三年之後。

第二組:正覺禪林

媽閣廟正覺禪林

圖7 媽閣廟正覺禪林,若瑟‧利維士‧嘉德禮攝

第二組的建築群是正覺禪林,其建築不論在規模上或是建築形式上都較為講究,由供奉天后的正殿與側殿組成。正殿是一院落式四架樑結構建築,前部份為天井,其兩側為卷棚式屋頂側廊,主建築為三開間,屋頂採用琉璃瓦坡頂,兩側牆頂部為“鑊耳”山牆,有防火的含意。正立面縱分為五部份,中間高兩邊漸低,有泥塑裝飾,琉璃瓦檐頂,其上為船形屋脊及瓷製寶珠,檐下是三層象徵斗拱的泥塑花飾,顯示此殿之重要性。立面正中央開有圓形窗洞,上面刻着“萬派朝宗”,兩側則飾有閩南風格的石雕通花窗,另外還有澳門一對字數最多的對聯,讚頌媽祖的聖德。

第三組:觀音閣

媽閣廟“洋船石”

圖8 媽閣廟內的“洋船石”,若瑟‧利維士‧嘉德禮攝

最後是建於山上的觀音閣,從《澳門記畧》可見,當初為一石亭,現時閣內供奉觀音,建築帶有受西方影響的設計元素,應是清晚期重修時改建。

除了建築物,山間巖石上的石刻也是廟宇的重要組成部份,為歷代官宦名士的詩詞題字,是研究澳門歷史文化的重要資料。

其中兩塊刻有中式帆船的大石(俗稱“洋船石”),處於入口大門與正覺禪林之間,曾是廟宇正面的重要標誌物。山上的“海覺”、“名巖”、“鏡海”等巨石、詩詞題字石刻以及山間的樹木,皆是建築環境不可忽略的組成元素。

西方人眼中的媽閣廟

媽閣廟山門、石殿與正覺禪林(約1890年)

圖9 約1890年媽閣廟山門、石殿與正覺禪林,利冠棉收藏

至於媽閣廟在西方訪客眼中的印象,我們可以透過十九世紀的一些遊記,理解西方人對媽閣廟的看法。

法國海關總檢查長於勒.埃及爾(Jules Itier)1844年9月5日乘坐蜑家人的船從灣仔到西方人稱為“大廟”的媽閣廟前的淺灘登岸,他在日誌特別提及廟前的岩石,然後,他從山門的石梯入廟,門上掛着燈籠,廟內中國人求拜神靈的儀式讓這位外國人驚訝,至於廟宇,他強調了廟宇由多座亭閣組成,建築物與山間的巨石錯落有序,而山上的大樹也給來訪者留下印象。[2]

法國畫家博爾傑也在法國的報紙撰文記錄了他對媽閣廟的觀感:

“對於一個長年在中國海岸遊歷的旅客,澳門的‘大廟’可能是‘天朝帝國’(指清朝帝國)的宗教建築中最有趣的例子。廟宇的選址反映建造者的喜好及足以彰顯其聲望,坐落在一座滿佈奇石、樹木及朝向海面的山坡上,建造者尊重自然,並沒有遷移一塊石頭或破壞一草一木,僅僅透過修築平台、欄杆、門洞、建築及曲折的登山石梯將它們連繋。每個建築有無數奇特的裝飾細節:龍和鳳、鳥和魚,在這些建築與圖像中可感悟歷史、傳說,以及孔子、老子、孟子等先哲的智慧。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建築的微細尺度,在這些樹木、巖石、建築之間存在着詩意的、風景畫般的、吸引目光與平緩心情的微妙,如果到此只忙於朝拜和事務,是領略不到的。” [3]

建築融入自然是當時歐洲宗教建築所欠缺的,可能是這原因,媽閣廟的建築讓西方來訪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媽閣廟(畫)

圖10 媽閣廟,1835年澳門系列版畫之一,博爾傑繪,澳門檔案館收藏及提供

注釋:
[1] 吳志良、湯開建、金國平主編:《澳門編年史》,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一卷302-303頁。
[2] Jules Itier, Journal d’un voyage en Chine en 1843, 1844, 1845, 1846, Paris: Chez Dauvin et Fontaine, 1848, p. 246-250.
[3] 呂澤強譯:《大眾周報》,1855-1878年,第416頁。


更新日期:2020/08/31

作者簡介

呂澤強

建築師,前文化遺產委員會委員。取笈自葡國及法國,獲法國文化遺產建築師資格。曾參與多個歷史建築活化項目,深入研究歷史建築與城市發展。

延伸閱讀 更多專題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

進階搜尋

關鍵字

    主題

    資料類型

    地點

    時間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