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松山腳下的粵華中學,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學校。今天屬天主教鮑思高慈幼會主辦的這間學校,九十多年前,由一位走在時代前端的女教育家創立,她是廖奉基校長(1894-1957)(圖1)。
圖1 廖奉基校長
一、 時代的先行者:廖奉基校長的家庭背景與所受教育
廖奉基校長是廣東番禺人,家族世居廣州,小時曾在澳門居住。她生長在一個著名的基督教家庭,其父廖德山醫生(1866-1923)(圖2)和孫中山先生是同學兼革命戰友,曾任其時的大元帥府顧問,1890年與教友共同創立培正書院(培正中學前身),任副校長。
廖德山的十個子女各有成就,七個女兒中,有四位是校長,長女廖奉獻(1890-1970)1906年入讀廣州嶺南附中,是全國早期中學男女同校的女生,1910年考取獎學金赴美留學,後入哥倫比亞大學跟杜威讀教育碩士,1916年畢業返國,是嶺南附中首任女訓育主任,1945年任燕京大學工學院主任(圖3)。次女廖奉恩也是哥倫比亞大學教育碩士,是廣州培坤中學和執信中學的校長、廣州女青年會創辦人及嶺南大學校董。廖奉基排行第三,在廣州創辦粵華中學,其後遷校澳門,是澳門著名教育家。六女廖奉靈為廣州協和中學首任華人校長,曾任廣州市教育局副局長。[1]廖氏姐妹是中國現代女子教育界前輩。
圖2 廖奉基校長父親廖德山先生
圖3 廖奉基校長長姊廖奉獻女士(廣州嶺南學校共進會報告書,56頁)
廖德山主張教育救國,在農村行醫時,常鼓勵村民讓女孩解放纏足,同時十分重視女子教育。《三藩市培正同學會第77期通訊・孫中山與培正》載:“廖德山主張教育救國,任培正書院副校長時,校事多由廖醫生主持,在學校授衛生學,舉凡學生飲食起居,無不親臨視導,視培正為其第二生命,醫生不獨不取校酬,且斥資助學,曾資助學生多人,均已成材。”[2]
廖奉基便是在這樣的家庭教育下成長。她少時在澳門,曾就讀於子褒學塾。子褒學塾是陳子褒(1862-1922)所創立,陳子褒是康有為的入室弟子,戊戌變法失敗後,逃往日本,順道考察教育,1899年返澳後決心以教育救國,在荷蘭園正街83號設子褒學塾,1912年改名灌根學校,引進西方先進教育方法,自編適合婦孺的白話教材,出版課本五十多種,包括《婦孺論說入門》。他提倡女子教育,又帶動學生興辦免費夜校,在澳辦學廿年後,1918年遷校香港。[3]子褒學塾早於1903年已招收女生,男女同校,是國人推行女子教育的先驅學校之一。[4]
廖奉基正是陳子褒在澳門培育的人才之一。其後她轉學廣州嶺南學校就讀,畢業後,到美國升學,先入薛尼學校預科進修,後獲每四年獎贈一中國女生的學額,轉到美國邊麻大學(或譯作:布林茅爾學院)(Bryn Mawr College)念碩士,她是入讀該校的第一個中國人,1918年畢業。[5]邊麻大學在美國賓夕凡尼亞州,是一所私立女子博雅學院;相對專業教育,博雅教育着重培養人的素質,學生得到較全面的學能發展機會。
由上述可見廖奉基雖是生長於清末的女性,但因受父親的宗教背景的影響,以及時代和教育思想薰陶,故在成長過程中,有機會接受現代西方教育。中國女子自費留學始於1903年,即子褒學塾招收女生的同年,1912年因為女子官費留學名額過少,民間開始組織自費留學團體。[6]廖奉基屬早期一批女子留學生,在國人推動女子教育的時代機遇中,成為當年的女性知識分子,可謂時代的先行者。
二、 響應時代的召喚:粵華的創校與遷校後的發展
廖奉基認為,無論男女都應有接受教育的機會,這是國家文明進步的關鍵。從她對興辦女學的時代認識可見其教育理想和社會理想。1918年她在《美洲嶺南學校共進會報告書・嶺南女學》中說:“女子有相夫教子之責,非得尋常中學之普通學識,無以明社會之種種事變,以相其夫,不知適宜之道、根要之學,以教其子……(表揚嶺南女學之教學成就)嗚呼!中國必需有良好之家庭,中國必不能長為半化之國,熱心君子,盍除舊見,助成已有之女學,又倡建未成之基址,則非獨我國女子之福,亦中國社會之福也。”[7]發展女學,中國才不致為“半化”之國。可見她目光遠大。
廖奉基學成後,仍積極關心國政。華盛頓會議開始後(1921年11月12日),中國地位危迫,《申報》(上海)1921年12月4日星期日的“國外要聞”一欄,有“留美學生華盛頓會議後援會之由來及組織”的專題報導,後援會的成立目的是“為華盛頓會議事救援中國”,在“第一次討論大會”下,載“哈佛大學李濟君、白林馬大學(即邊麻大學)廖奉基女士等次第發言。綜合所述,皆認定此次華盛頓會議關係中國根本的生存,較巴黎和會尤為重要。”見廖奉基響應時代的召喚,心繫家國。
學成返國後,廖奉基曾任廣州嶺南及公醫等大學教授之職[8],參加討論會前的同年10月,廣州執信學校因校長曾醒在上海未到任,她曾代理執信學校的校長。[9]1925年和譚綺文(圖4、5)在廣州詩書街樂安坊創立粵華學校,翌年遷惠福西路仙鄰巷,設小學部及初中一年級,兼收男女生(圖6)。1927年向廣州教育廳立案,後有感廣州政局不寧,且校舍不敷應用,為尋辦理想教育之地,遂於1928年遷校澳門。
圖4 譚綺文女士
圖5 廖校長(中)與譚綺文女士(戴墨鏡者)
圖6 廣州粵華中小學員生合照
在澳辦學初期,校舍設於得勝馬路16號,但因當時澳門社會對學校欠缺認識,迫於經費拮据,幾有停辦之勢。經兩位女士不懈努力,又得美國邊麻大學、攝利中學、波近中學、各團體及美國友人私人捐助,平均每年約得到一萬元,由廣州嶺南大學校醫美國嘉惠霖博士主理,基金才漸充裕,於是在得勝馬路擴充校園,由6至18號,連接六所校舍,初中共設兩級三班,附屬小學共五級三班,男女學生240人。1929年第一屆初中畢業生。
1932年3月6日,因得廣州嶺南大學的支持,改校名為“私立嶺南大學澳門分校粵華中學”,達三年之久(1932-1935)。其間在1933年,得澳門政府撥地3,840平方公呎(即現有松山校址)及社會捐助三萬餘元,自建新校舍。1933年11月5日行奠基禮,典禮一時之盛(圖7)。[10]《中華》(上海)1933年第24期刊出廖校長與澳督美蘭德夫婦的合影、奠基禮及學生的照片,並附說明“澳門粵華中學為名教育家廖奉基女士主辦,成立未久成績斐然”。[11]1934年1月得廣東教育廳批准立案,定名“澳門私立粵華初級中學”,1934年3月25日明我樓新校舍落成(圖8)。
1938年粵華開始辦高中部,按年增辦一級,易名“澳門私立粵華中學”,1941年第一屆高中生畢業(圖9)。據《澳門教育史》載抗日戰爭前的澳門教育概況,指當時私校素質懸殊,“最負盛名的是美國邊麻大學教育碩士、著名教育家廖奉基女士辦的粵華中學,學生參加廣東省會考,是全澳惟一的華人高中。”(頁151)
圖7 1933年11月5日,粵華中學奠基紀念留影
圖8 1934年3月25日明我樓新校舍落成
圖9 1941年粵華中學第一屆高中畢業生合影
三、 時代的變遷:慈幼會接辦粵華中學
由於時局變化,1942年廖校長把她創辦了18年的粵華中學交給天主教鮑思高慈幼會接辦。
抗日戰爭早期,廖校長辦學之餘,不忘社會救濟工作。1938年6月,日本侵襲廣州,大量學校疏散或南移,澳門學生因而人數大增,失學的難童也甚多,廖校長利用課室收容難童三百餘人,設免費小學,又辦難童習藝所,深受稱道。1941年,時局日趨緊張,澳門米糧飛漲,政府設米站配給與民眾,粵華成為米站之一,由米糧配給以至徵集寒衣等救亡工作上,廖校長都帶領員生作出了社會貢獻,[12]表現愛國情操。
到了1942年,澳門的生存環境更嚴峻。1月太平洋戰爭爆發,香港淪陷,澳門形如孤島,糧食不足,人口流失,學生數目亦大減,學校因缺經費,紛紛關閉,日寇甚至迫害和謀殺堅持辦好中文學校的中華愛國教育家。[13]其時粵華為減輕家長負担,便減收學費,及容許分期繳交,盡力為學生解決學籍問題。[14]同年4月,廖校長決定把學校交由慈幼會接辦。
當時廖奉基和譚綺文走訪了慈幼會神父陳基慈(Fr. Mario),商量轉交粵華一事。陳基慈神父其時是慈幼會院長,熱心教育,對廖校長辦學精神早有良好印象。廖、譚兩位女士同意把粵華交由慈幼會接辦。《粵華中學70週年紀念校刊》載廖校長把粵華交給慈幼會接管的原因,她說:“我們本可以把學校結束或送給澳門其他的教育團體,甚至把它賣掉,但在中日戰爭的困難日子裡,粵華中學的所有老師學生都曾跟鮑思高慈幼會的學生一起幫助澳門的居民,其間,我們都體驗過鮑思高慈幼會學生的犠牲精神以及人性道德,我們全校全心全意,決定把粵華中學送給鮑思高慈幼會。我們深信粵華中學定能繼續發展,以及在鮑思高精神的啟發下,造就一群明天的社會棟樑。”(頁19)[15] 簽訂合約後,廖校長即返廣州從事戰時教育工作。
慈幼會接辦粵華後,廖奉基和譚綺文仍任校董,校方聘請廖榮福為校長,增購火藥局斜巷5號及得勝馬路20號兩座校舍,其後逐步擴展。1943年購入連勝馬路消防斜巷的青雲小學校址,設立粵華分校(1990-2001分校的管理屢經變化,見圖14<建校圖解>)。1944年又商得嘉諾撒仁愛女修會位於雅廉訪馬路的培貞初中女校隸屬粵華,易名“粵華女子部”,開設高中課程(粵華女校1949年遷往新建的美副將馬路校舍,至1973年9月移交嘉諾撒仁愛修會管理,易名“嘉諾撒聖心女子中文中學”)。1944年後粵華正校專收男生。1948年創辦英文部。
圖10 50年代粵華中學金源樓外貌
圖11 60年代末粵華校舍全景
圖12 70年代小聖堂全景
圖13 1949年粵華中學校舍
按1955年的統計,全校有學生共1,256人。[16]《教育大辭典》錄1988年學生共2,012人(頁558)。歲月流轉,今天,廖奉基校長在松山之麓撒下的種子已綠樹成林,粵華校網“學校歷史”一欄這樣說:“粵華中學自慈幼會接辦至今已歷九十載,在漫長歲月中,不但保持了創校者之原旨,亦為本澳教育事業作出貢獻。經過接近一個世紀的銳意經營、不斷拓展,粵華中學現已成為一所擁有初、高中階段,中、英文部學生逾一千六百餘人的學校。且亦貫徹靈、德、智、體、群、美的教學宗旨,均衡發展,秉承前賢創業守成之志,延續了會祖聖鮑思高之教育精神。”
圖14 粵華建校圖解(徐贊源先生制圖)
四、 戰後返澳及車禍身故
戰後,廖校長返澳,仍繼續教育事業,歷任協和、蔡高、濠江等校教職,課餘猶設夜校,為業餘青年補習英文,深受學生愛戴(圖15)。
1957年5月1日下午,她於課後到市場買菜,回家路上,不幸在柯高馬路近連勝馬路口的行人道旁,被汽車撞倒,被送山頂醫院急救,臨終留下一語:“我叫廖奉基,以前的粵華校長。”半小時後逝世,終年62歲。廖校長的死訊轟動一時,各界弔唁者眾,次日下午七時大殮,5月3日親臨執紼者二千餘人。靈柩先後在粵華校門、她的居址柯高馬路25號及遇難地點停下致哀。5月4安葬珠海前山牛頭角墓地。各界追悼大會在5月26日上午於清平戲院舉行,並出版特刊,以誌哀思。
前人筆下的廖奉基先生,秉性剛毅,刻苦耐勞,生活樸素,待人以謙,富創業精神。[17]澳門的教育史,因她而發放異彩。
圖15 廖校長與夜校英文補習班學生合照
圖16 廖校長校長意外身故簡報
圖17 粵華學生送殯行列
注釋:
[1] 羅元旭《東成西就:七個華人基督教家族與中西交流百年》(香港:三聯書店,2012年)頁237。
[2] 朱素蘭《三藩市培正同學會第77期通訊・孫中山與培正》。頁11。
[3] 《教育大辭典》(四)(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頁561。《澳門編年史》第五卷(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9),頁2376-2377。
[4] 載《教育大辭典》(四)(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頁561。1898年5月31日在上海成立的經正女學堂是中國人自辦的第一所女學堂。載熊賢君《中國女子教育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頁188。戊戌政變失敗後,經正女學1900年被迫停辦。載朱峰《基督教與近代中國女子高等教育:金陵女大與華南女大比較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頁57。
[5] 羅燦坤<廖故校長奉基之喪簡述>,1959年粵華校友莫國興提供,徐贊源先生保存借出。
[6] 中國女子自費留學最早是康有為的女兒康同璧去哈佛。《中國女子教育史》頁228及257。
[7] 廖奉基此文發表於《美洲嶺南學校共進會報告書》,頁53-54。
[8] 見<廖故校長奉基之喪簡述>。
[9] 劉羨冰《澳門教育史》澳門出版協會,2002年,頁221。
[10] 本文有關粵華的創校與遷校資料錄自羅燦坤《粵華建校簡史》頁2-。
[11] 《中華》(上海)1933年24期,頁5。另《玲瓏》1933年第3卷第43期亦有轉載相片,標題為「女界珍聞」,頁1。
[12] 見<廖故校長奉基之喪簡述>。
[13] 鄧開頌《澳門歷史1840-1949》(澳門歷史學會出版1995 )頁413。
[14] 《1940年代的澳門教育》載,當年粵華學費高中13元,初中11元,小學五六年級8元,一至四年級6元。以港幣為本位,上學期未能完成學業者,可於新學期按級插班或借讀,但必須考試及格,學籍則由校方解決。頁20。
[15] 2016年出版的鄭振偉《1940年代的澳門教育》在“粵華中學”標目下這樣敘述廖奉基轉讓學校的事:“報導指當中關涉理智、感情和物質三大條件,但內情則不詳。”劉羨冰在序文中肯定為“這正是實事求是的好態度。”(頁2)
[16] 見《粵華建校簡史》頁6。
[17] 見<廖故校長奉基之喪簡述>及「濠江客」的剪報。1957年。日期不詳。
參考資料:
《中華》(上海)1933年,第24期,頁5。
《申報(上海)・留美學生華盛頓會議》1921-12-04,07版。
《玲瓏》「女界珍聞」(圖片/盧勢東攝) 1933年,第3卷,第43期,頁1。
《教育大辭典》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
朱素蘭《三藩市培正同學會第77期通訊・孫中山與培正》
朱峰《基督教與近代中國女子高等教育:金陵女大與華南女大比較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
吳志良等《澳門編年史》第五卷,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9年。
梁操雅 丁新豹 羅天佑合著《教育與承傳----南來諸校的口述故事》香港:香港教育圖書公司,2011年。
鄧開頌《澳門歷史1840-1949》澳門歷史學會出版,1995年。
熊賢君《中國女子教育史》太原: 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
廖奉基《美洲嶺南學校共進會聯會刊・美洲嶺南學校共進會報告書・嶺南女學》1918.1. 頁53-54。
劉羨冰《世紀留痕:二十世紀澳門教育大事誌》 澳門:澳門出版協會,2010年。
劉羨冰《澳門教育史》澳門:澳門出版協會,2002年。
鄭振偉《1940年代的澳門教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
羅元旭《東成西就:七個華人基督教家族與中西交流百年》香港: 三聯書店,2012年。
羅燦坤〈廖故校長奉基之喪簡述〉
羅燦坤《粵華中學30週年紀念校刊・粵華建校簡史》
《粵華中學60週年紀念校刊》
《粵華中學70週年紀念校刊》
鳴謝:
徐贊源先生提供粵華校史相關資料及珍貴照片
張懿芳女士提供珍貴照片
更新日期:2020/08/31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