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鳳凰山疊石與賈梅士洞

城市風貌張卓夫

鳳凰山疊石

澳門半島完全天然的大型疊石,現時碩果僅存的是沙梨頭麻子街土地廟中的觀音巖。

沙梨頭土地廟內有不同時期建成的醫靈廟、水月宮、觀音巖(廟名)等,統稱永福古社,位於白鴿巢公園東北角圍牆外。據民國13年甲子歲的《沙梨頭永福古社重修碑誌》所載,永福古社“曩自明季”,有學者估計大概建於明朝萬曆年間,即距今數百年前。

永福古社所在,原為鳳凰山北麓,門臨淺灣(原是沙梨頭、新橋至蓮峯山一帶的海灣,大約在1866年至1912年因填海而湮沒)。從前清《粵海關志》澳門總口圖1所見,鳳凰山北面山勢高峻,多峭崖。如今的疊石,應是山崖被雨水沖走泥土(亦有可能是被人挖泥用作填海)之後形成的。

圖1 民國初年所見永福古社一帶的巖石比現在多而且還有土山,鏡頭前的民工可能正在進行淺灣的填海工程。(圖源:《昨日的澳門》)

從民國初年的圖片所見,永福古社的巖石比現在的多,而且巖石之間仍有泥土、樹木,現在巖石之間已沒有泥土。

相傳建廟之初,有人在巖洞內放置望海觀音像,故該巖洞稱為觀音巖。這與有關澳門媽祖閣弘仁殿、馬交石天后古廟、望廈觀音古廟、氹仔觀音巖、路環譚公廟等廟宇初建的傳說相類似。

圖2 觀音巖和水月宮的巖石依舊留存

現時所見,望海觀音供奉在巖洞─水月宮內。水月宮所在的觀音巖作為廟宇,至今並無土木結構,只靠巨石堆疊而成。這又與媽祖閣弘仁殿等已加建土木結構的廟宇不同。在嵯峨巖塊間,原本有巖道通往白鴿巢公園,大約70年前,因坊眾迷信風水師所言,將巖道堵塞,直至千禧年古廟重修,才重開通往公園的小徑。小徑附近,有多至三四塊大石相疊,形成“一綫天”景觀,吸引遊客觀賞。

在水月宮背後,沿“一綫天”和聖母先鋒殿旁的小徑而上,可見“觀音巖”三個雄渾有力的紅漆摩崖刻字,刻於1913年,下欵刻有“岡州2張乙奎敬書”等字。

圖3 巨型疊石與石刻

水月宮前的石雕牌樓,約建於1920年代,楣刻蒼勁的“水月宮”三字,下欵題“明大學士何吾騶書”。何吾騶是明朝萬曆年間進士,曾任禮部尚書、內閣大學士。後向永明王辭官,返回家鄉香山小欖。按下欵所書語氣而且無年月標明,相信“水月宮”三字可能是集其墨寶而成。

永福古社還有其他題碑泐石,石酒船,蓮花石砌畫等,古意盎然,殊堪鑑賞。

圖4 由永福古社通往白鴿巢公園的巖道所見,這是澳門半島碩果僅存的天然巨型疊石系列。

順便一提的是,番禺名士汪兆鏞等根據道光年《香山縣志》所載“端宗自潮之淺灣……復駐淺灣”、《崖山誌》所載端宗遺詔“海桴浮避,澳岸棲存”及永福古社與端宗之永福陵同名,猜測宋帝昺與張世傑可能率軍到過沙梨頭,以永福古社為駐地,並與元將劉深所率軍隊在淺灣交戰。但現已有史實證明,宋末淺灣之戰涉及的並非在沙梨頭對開的淺灣3。其實沙梨頭淺灣之小,不足以容納當時數以千計的戰船,而當時沙梨頭還未在澳門城內。“澳岸”的“澳”字未必是專有名詞。宋帝昺、張世傑等與劉深之戰,主要戰場在大小橫琴與路氹之間的十字門。在明朝設立的永福古社,所有碑文石刻都沒有提及宋帝昺駕幸的事。

除上述位於鳳凰山的疊石之外,澳門半島最大的山──高90公尺的松山昔日也有疊石。該處疊石位於燈塔南面今環山馬路對上山坡。有一塊形狀像“飛來石”(1987年《紅樓夢》電視劇片頭的經典奇石)的較小石頭擱在兩塊較大的巖石上,在荷蘭人修築松山炮台之後仍可見,後來失去蹤影相信是毀於環山馬路和附近山路的建築工程中。

燈塔屹立東望洋山之巔(約1890年)

圖5 舊明信片中可見南坡的“飛來石”。利冠棉收藏,澳門歷史教育學會提供。

賈梅士石洞

在鳳凰山白鴿巢公園內的賈梅士石洞是葡人所設半天然、半人工的紀念性石景,紀念葡國大詩人賈梅士相傳在這個地點的石洞居住和創作史詩《葡國魂》的部分章節。

關於賈梅士在石洞隱居寫詩的傳說已有很長久的歷史。從英國東印度公司畫家丹尼爾叔侄倆於1785年(另一說是在19世紀早期)來澳時以《澳門賈梅士》為題所畫的畫中,可見當時已有人在一個可能是天然的小洞上面和前面用石塊建成一個有幾丈高拱門的觀景台,台上有歐式金字頂的四角亭,以彰顯當時譽滿葡國的賈梅士在澳門石洞隱居寫詩的傳說。

圖6 英國東印度公司畫家丹尼爾叔侄於1785年到達澳門所繪畫的《澳門賈梅士洞》,顯示當時在石洞上有石塊砌的建築物。(圖源:Thomas Daniell, William Daniell, A picturesque voyage to India by the way of China, London: Printed for Longman, Hurst, Rees, and Orme, and William Daniell by Thomas Davison, 1810. https://archive.org/details/daniell-picturesque-voyage/page/n85/mode/2up)

1839年由博爾傑根據賈梅士在石洞隱居寫詩的傳說所繪的畫,則顯示與上述亭台不同的景象:石砌的觀景台不存在,在山崖中間有一個洞,引斜路到地面,崖頂建了中式的六角亭。筆者頗懷疑這幅畫不是寫實,而是藝術想像,因為山崖的形狀與現在所見的不符,海面和隔海的山(按角度看應是氹仔)不是那麼接近,中式的六角亭更不符合葡人傳统。但這兩幅畫都顯示葡人為宣揚“賈梅士居澳寫詩”的傳說而將“賈梅士洞”加工擴建。

關於賈梅士的上述傳說和鳳凰山的石洞、石景,也引發了歷代華裔詩人的不少詩詞吟詠。其中民國時期詩人易麟閣的《鴿巢公園紀事》較具代表性,詩曰:

“巖蔭皚皚石,浪仙舊作牀。
儉遊金粉暗,4久亂市朝5荒。
野籜鳴新籟6,山梔落早黃7
恨無玄石酒8,一醉夢三霜9。”

此外,清末民初詩人汪兆鏞在《登白鴿巢山亭》中亦有詩句“獨尋亂石叢篁處,誰遣寒蕪落日時”。兩人的詩句都表露因賈梅士、石洞、山石而觸發憂國傷時的情懷。

1849年,澳門出生葡裔富豪馬葵士[Lourenço Caetano Cortela Marques,又譯名為馬忌士,今有馬忌士里(圍)紀念他]將購自巴黎的賈梅士半身銅質塑像置於其莊園範圍內的“賈梅士洞”,並於洞口築西式拱門,攔以鐵柵,門旁題辭(不是對聯)說:“才德超人,因妒被難;奇詩大興,立碑傳世”。另在洞頂建一座六角亭,築石級以便登高眺望。如此構造,與上述兩幅西洋畫所繪景物有相似亦有不同。這一年適逢“兵頭”亞馬留侵佔三巴門至關閘的各村土地和沈米事件,所以這個葡人塑像不久就被憤恨的沙梨頭村民搗毁。後來在澳葡資助下重建,亦毁。現在所見的賈梅士塑像和題辭,是馬葵士於1866年重置的,碑記則為1933年所立,而亭台斜梯等已不存在。現在的“賈梅士洞”據說是洞的原貌,但它實際上不是洞,而是三塊天然巨石堆疊(設有一條水泥柱防止巨石倒塌)而成的門廊。傳說其中上面的一塊石是從山上滾下來擱在兩塊石上。

圖7 白鴿巢公園內的賈梅士石洞和銅像

馬葵士於1902年12月14日逝世,逝世之前打算將賈梅士石洞所在的白鴿巢公園〔因園內養了幾百隻白鴿故有此俗稱,另有一說因馬葵士繼承其外父Manuel Pereira遺下的巨宅(即今東方基金會會址)三層樓的中央部分像鴿巢〕售給一名法國神父。當時的澳督羅沙獲悉此事後火速發電報要求葡國政府批准由澳葡購入這座內有賈梅士石洞的莊園,此舉一刻也沒有耽擱地得到葡國海事大臣查格斯(Manuel Pinheiro Chagas)批准。澳葡更於數年之後撥欵35,000元購入比鄰的英國東印度公司洋房和山地,將所設公園和博物館都以賈梅士為名。由此可見葡人對於保存包括傳統格律詩在內的葡國民族文化的重視和承擔。

圖8 公園石階中央用葡式碎石砌出賈梅士詩中的人物和場景

歷代華裔詩人到來憑弔賈梅士時,常將葡國賈梅士與我國屈原一樣看待,其實兩者雖然都是憂國憂民,“因妒被難”,但詩、思想和生前死後的際遇都有不同:屈原埋怨、勸諫當朝楚王,賈梅士卻對當朝葡王百般歌頌;葡國和澳葡將賈梅士逝世的日子定為“葡國日、賈梅士日暨葡僑日”,例必舉行詩歌活動隆重紀念,中國和澳門特區只在每年端午節舉行體育活動──扒龍舟。

白鴿巢巖石的文化遺跡,相傳還有利瑪竇觀星巖(稱石屋)一處,民初居澳名士汪兆鏞有“擬尋石屋試觀星”的詩句,但其詩後自註該遺跡“今在工程公所中矣”,即已被改建成工程辦事處了。

白鴿巢公園現在還有數處石景,包括一處疊石(兩塊大石上有兩塊較小的石)上建眺望台,一塊船狀石從永福古社伸延過來,在東北角近永福古社處的巖石從外面看特別非常高峻雄奇,可惜視綫被大廈所阻。

圖9 白鴿巢公園內的疊石眺望台

注釋:
1. 粵海關澳門總口,即澳門關部行台,負責管理清廷對澳門海關徵稅事宜,建立於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原址在今關前街一帶,前臨北灣(已湮沒),稽查口分別設在南灣、娘媽角、沙梨頭、關閘。
2. 岡州,據中山縣志載,即大奚山,與澳門相近。是宋端宗駕崩之處。
3. 據黄淳《崖山誌.淺灣》載,淺灣在廣州外海之四衝。
4. 儉遊:遊人罕至。金粉:即花粉、花卉。
5. 市朝:像朝列一般的市集。
6. 野籜(音託):野生的竹。籜,本指竹皮。
7. 山梔:“梔”音“支”,一種常綠灌木。此句謂植物過早落花。
8. 玄石酒:據《搜神記》載,一個名叫狄希的人用一千日製的酒,給一個名叫玄石的人飲了,玄石醉死三年後才在塚中醒來。掘墓的人嗅到酒氣亦各醉臥三個月。
9. 夢三霜:三霜猶言三秋、三年。“夢三霜”是說寧願長在夢境,暗示對現實不滿。

相關展覽 | 澳門奇石軼事

本文整理自張卓夫《澳門半島石景》,部分圖片為澳門記憶編輯部新增,標題及段落並經調整。

該書之參考書目如下:
1. 張卓夫主編《海島風華》,澳門近代文學學會,2001年。
2. 鄧景濱主編《蓮島春秋》,澳門近代文學學會,1999年。
3. 唐淑青、張卓夫編著《Roteiro das Ilhas離島遊蹤》(兩卷),海島市市政廳,1998年。
4. 祝淮主修《香山縣志》,黃培芳等輯,清道光七年刊刻。
5. 黃就順、鄧漢增、黃鈞燊合編《澳門地圖集》,澳門基金會,1997年8月。
6. 周景濂編著《中葡外交史》,商務印書館,1994年。
7. 章文欽箋注《澳門詩詞箋注》,珠海出版社,2003年。
8. 印光任、張汝霖著(原書1751年印行)、趙春晨校注《澳門紀畧》,澳門文化學會,1992年。
9. 王文達《澳門掌故》,澳門教育出版社,1999年。
10. 李鵬翥《澳門古今》第三版,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澳門星光出版社,1993年。
11. 黃漢強、吳志良主編《澳門總覽》第二版,澳門基金會,1996年。
12. 唐思《澳門風物誌》,澳門基金會,1994年。
13. 《澳門》雜誌中文版二十七、二十八等各期,澳門特區政府新聞局,2002年。
14. 《文化雜誌》中文版第七/八期、第六十二期,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
15. 黃德鴻《澳門新語》修訂版,澳門成人教育學會,1997年。
16. 鄭妙冰《澳門:殖民滄桑中的文化雙面神》,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
17. 胡紀倫(Cesar Guillen Nunez)《澳門街》,牛津大學出版社,1999年。
18. Joao Carvalho. Taipa-Coloane, Macau da Outra Banda. Câmara Municipal das Ilhas, 1993.
19. Lindsay and May Ride. The Voices of Macao Stones.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99.


更新日期:2022/08/10

作者簡介

張卓夫

曾任澳門特區政府民政總署首席文案、書刊主編。著有《松風竹韻──張卓夫詩詞楹聯選輯》、《澳門多語現象研究》,與人合著《海島風華》、《聯苑飛花》、《蓮島春秋》、《Roteiro das Ilhas離島遊蹤》等。

延伸閱讀 更多專題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

進階搜尋

關鍵字

    主題

    資料類型

    地點

    時間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