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澳門街道標幟及名稱.上篇 ——街道標幟

城市風貌傅玉蘭

本文摘自《澳門研究》第5期〈澳門街道標幟及名稱〉,1997年1月,澳門基金會出版。澳門記憶編輯部整理。

有人聚居的地方,必會有街巷的產生,澳門作為一個城市,有其自己的街道網絡,有其本身的特色。本文的目的是嘗試對澳門現有的街道標幟(上篇)和名稱(下篇)作一個綜合的分析,從而了解它們的來源特點、數量以及所反映的社會狀況和中西文化結合的現象。

圖1  1953年澳門市全圖(局部),澳門科技大學提供;澳門市遊覽指南圖(局部),澳門檔案館提供。澳門記憶編輯部編圖。

一、標幟名稱

澳門街道的標幟,種類尚算不少。有中國傳統嚴格的街巷名稱,如:街、巷、路等;也有借為街巷名稱的,如:里、坊、市、口等;更有受西方文化影響所採用的標幟名稱,如:馬路、大馬路、廣場、前地等。最後還有以石級、斜坡、台等,作為街道的標幟。儘管,這些標幟所佔的數量不多,但卻具有地方色彩。

圖2 一座古老的石柱街牌和現今的瓷磚街牌,同時存在高士德大馬路上。陳子揚攝及提供。

1.1 街

澳門的街道中,以“街”作標幟的,佔街道數量之冠(約435筆),相當符合人們口頭對澳門的慣稱——澳門街,以“街”來強調澳門。隨便拿來以“街”為名的例子,有“下環街”、“青草街”、“馬統領街”、“果欄街”等等。

圖3 客商街。陳子揚攝及提供。

澳門“街”這個標幟,也有五花八門的,用以表示方向和數量的變化等,請看下例:
  上街—例:三層樓上街;
  中街—例:台山中街;
  下街—例:大炮台下街;
  東街—例:罅些喇提督市東街;
  南街—例:筷子基南街;
  西街—例:公局新市西街;
  北街—例:叢慶北街;
  右街—例:大三巴右街;
  前街—例:夜呣前街;
  後街—例:醫院後街;
  正街—例:竹室正街;
  橫街—例:三巴仔橫街;
  大街—例:營地大街;
  正街—例:下環正街;
  新街—例:通商新街;
  一街—例:和樂坊一街;
  第x街—例:祐漢新村第四街,等等。

除此以外,也有以“街”和別種標幟同時使用的情況,如:
  街/巷—例:高尾街/高尾巷;
  街/圍—例:德隆新街/手肘圍;
  街/里—例:果欄橫街/西瓜里;
  街/里/圍—例:虱乸街/清和里/福隆圍等等。

最後,也還有以“街”作標幟的街道,同時也使用別稱,如:
  皇子街/泗𠵼碼頭;
  庇山耶街/爐石塘;
  通商新街/新填地;
  伯多祿局長街/白馬行等等。

1.2 巷

以“巷”作為標幟的,佔澳門街道標幟數量的第二位(約263筆)。由於澳門土地面積小,街巷也相對“袖珍”起來,“街”一般不大,“巷”也就更小。按《辭海》定義,“巷”是“小於街的屋間道”。澳門人口稠密,房舍林立,屋間道路不少,以“巷”為名的,例如:有“大纜巷”、“玉盞巷”、“何光來巷”等等,不勝枚舉。

重擔

圖4 大和斜巷,1964年。麥柱發攝,澳門攝影學會提供。

圍繞以“巷”作標幟的,也有增添一些指示性的變化,如數量、方向、位置、新舊、地勢等,請看下例:
  二巷—例:叢慶二巷;
  第x巷—例:媽閣第二巷;
  右巷—例:仁慈堂右巷;
  左巷—例:龍頭左巷;
  前巷—例:夜呣前巷;
  後巷—例:連安後巷;
  上巷—例:高樓上巷;
  下巷—例:永安下巷;
  新巷—例:青洲新巷;
  舊巷—例:下環舊巷;
  橫巷—例:草堆橫巷;
  西巷—例:安仿西巷;
  北巷—例:沙梨頭北巷;
  斜巷—例:巴掌圍斜巷。

以“巷”作標幟的街道,也有一些是同時使用別的標幟和/或別的名稱的,如:
  巷/街—例:蛋巷/永安上街;
  巷/圍—例:木匠巷/木匠圍;
  巷/里—例:連安圍前巷/鵝里;
  巷/路—例:夜呣斜巷/崗頂斜路;
  巷/里/圍—例:福寧巷/福寧里/新圍等。

此外,也包括有一些以“巷”為標幟,但有別稱的街道,如:
  小販巷/下環小市
  商人巷/十八間
  媽閣斜巷/萬里長城等。

1.3 路

澳門以傳統的“路”作標幟的街道出奇的少。筆者把“馬路”及“大馬路”這兩個名稱作為兩個分開的街道標幟後,以“路/caminho”作標幟的街道主要集中在路氹:
  菜園路;
  九澳村路;
  打纜路;
  卓家村路;
  登峰路;
  黑沙兵房路;
  衛星路;
  濾水站路等。

三級方程式賽事進行中

圖5 三級方程式賽事行經嚤囉園路,2008年。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提供。

在澳門半島,以“路”作為中文標幟的街道很少,且其葡文意思更多指的是馬路、大馬路、斜坡等:
  嚤囉園路(在葡文街名ramal的意思應為“支路”);
  葡京路(在葡文街名avenida的意思應為“大馬路”);
  青洲新路/青洲大馬路(葡語為大馬路);
  關閘橫路/拱形馬路等(在葡文街名estrada的意思應為“馬路”);
  得勝斜路(在葡文街名calçada的意思為“斜巷”);
  兵營斜路/兵營斜巷;
  沙欄仔斜路/花王堂斜巷;
  崗頂斜路/夜呣斜巷;
  黑沙環斜路/馬交石斜坡等。

1.4 馬路

“馬路”在《現代漢語詞典》的定義為:“1. 城市或近郊的供車馬行走的寬闊平坦的道路;2. 泛指公路。”在英語裡“路”,我們一般可以“Road”、“Way”等譯成“馬路”,“Road”的音也跟“路”相近。“馬路”作為街道的標幟,不是古已有之,大概在本世紀初才在中文裡出現,相信是受西方文化影響的結果。

關閘馬路(1920年代初)

圖6 關閘馬路,1920年代初。利冠棉收藏,澳門歷史教育學會提供。

在澳門的情況是,以葡語“Estrada”這個字(也有極少數用Caminho這個字)譯作中文“馬路”的,也是一些原來是澳門市區近郊或邊緣地方開闢的新路,最早的日期是1889年7月26日。澳葡政府為最早期的一些道路定名,稱為“馬路”的,都是當時不在市中心區內的人跡稀少的近郊地方,例如:“西墳馬路”、“亞馬喇馬路”、“關閘馬路”等。

澳門在本世紀的發展,尤其在下半世紀末,人口的增加和城市的不斷發展,現在已沒有了郊區的概念。澳門現今稱為“馬路”的街道不算多,若不包括同時稱為“大馬路”的,只有58條。其中一些還有別稱,如“海邊馬路/劏狗環”及“關閘馬路/亞馬喇土腰”等。稱作“公路/Estrada”的只有兩條,分別是“七潭公路”和“路氹連貫公路”。

1.5 大馬路

“大馬路”就是康莊大道、寬大的馬路之意。按推理也是受外國文化影響而傳入中國的文字裡的一個街道的概念。葡語裡的“Avenida”,也就是在澳門譯作“大馬路”的街道標幟。澳門既是小地方,“大馬路”理應寥寥可數,但其總數竟達82條,較“馬路”的58條之數更多。

議事亭前地

圖7 亞美打利庇廬大馬路(新馬路),1945年。李玉田攝,澳門攝影學會提供。

“大馬路”與“馬路”比較,它出現的日期較晚,最早的只有一條“青洲大馬路”,是在十九世紀末的1893年1月7日定名。其他的都在二十世紀,特別是在三十年代,與及在七十到九十年代間都有產生。這都是因應社會的發展,填海造地,廣建華廈,具有城市規劃的特點,從而有畢直寬敞的大道的出現,在澳門的情況是,“大馬路”倒較“馬路”更能在城市的不斷發展中生存下來。

澳門“大馬路”同時也用別稱的,最典型的便是“亞美打利庇廬大馬路”,更廣為人知的稱呼法是“新馬路”。此外的,是為了方便稱呼而省略名字的有:“罅些喇提督大馬路/提督馬路”、“青洲大馬路/青洲新路”及“爹美刁施拿地大馬路/施拿地馬路”。

1.6 里

澳門以“里/beco”作街道標幟的,也有相當的數量,佔總數的第四位(約128筆)。“里”的原意是“古時居民聚居的地方”(《辭海》),故它在澳門作為街道的標幟,有相當大的部分是同一街道還使用“圍/Pátio”這個標幟(“圍”佔總數第三位),與在“周圍”聚居在一起的意義相合,故重合使用的情況比單獨光以“里”為標幟的情況還要多。在稍後的部分,筆者將進一步談及有關的統計數字。

刀里(昇發圍)的咖啡檔(已結業)

圖8 刀里(昇發圍)的咖啡檔,2009年。陳顯耀攝及提供。

以“里”作標幟的街道,有“三巴仔里”、“染布里”、“新維里”等。以“里”和其他標幟同時使用的街道,有如下的例子:
  里/圍——例:鐵匠里/圍;
  里/巷——例:龍頭里/巷;
  里/街——例:西瓜里/果欄橫街;
  里/圍/街——例:清和里/福隆圍/虱乸街;
  里/圍/巷——例:鹽埠里/鹽埠圍/椰子巷,等等。
  同時,也有別稱的情況,如:
  手肘里/左堂欄尾;
  高樓里/船澳口;
  蠔里/果欄尾;
  鹽里/爛花園;
  玫瑰里/聚龍通津/騎樓街等。

以“里”作標幟,跟使用“街”、“巷”、“圍”標幟之間,有一明顯的不同點。“里”沒有使用任何的用以指示街道的方向和位置等的輔助字,如:上、下、左、右、東、南等。

由於“里”,一般都是非常短小的巷道,故同一街道同時使用“里”和“街”作標幟的,只有數條;而與“路”、“馬路”及“大馬路”等較大的街道標幟同時使用的,則沒有。

1.7 圍

以“圍/Pátio”作街道標幟的,也是澳門的特色之一。根據《辭海》內記載的“圍”字,有“環繞,包圍”、“周圍”的意思。澳門用作街道的標幟,據觀察是周圍圍內的人家,十戶八戶的居住在一起,一般是只有入口,沒有出口。這也配合“圍”字的意思。

善慶圍土地公神壇

圖9 善慶圍,2016年。陳顯耀攝及提供。

以“圍”作標幟的街道數目不少,佔總數的第三位(約147筆)。除一般直接的使用“圍”作標幟,如:“卜圍”、“沙井地圍”、“老人圍”,等,也有帶有一些提示性的字,如下例︰
  二圍——例:吉慶二圍;
  東圍——例:何智英東圍;
  西圍——例:何子英西圍;
  新圍——例:大堂新圍;
  下圍——例:大炮台下圍,等。

此外,也有與別的標幟同時使用的情況,其中如在1.6“里”內提過的,與“里”共同標幟同一街道的情況最多,比本身單獨以“圍”來作標幟的還多。至於其它的標幟,用於“里”的街道上的,也有一些,但數量極少。我們參看下列的例子:
  圍/里——例:菖蒲圍/慶樂里;
  圍/坊——例:花園圍/叢慶坊;
  圍/街——例:手肘圍/德隆新街;
  圍/巷/里——例:新圍/福寧巷/福寧里;
  圍/街/里——例:福隆圍/清和里/虱乸街等。

最後,也有一些特殊的例子,一是加上強調的字眼,二是另有別稱如:
  余敦善堂私家圍/余敦善堂里;
  瞭望圍/安懷居;
  蓮莖圍/蓮莖圍村;
  美基內市場圍/味機市,等。

1.8 坊

澳門以“坊”作稱標幟的,若是指一條條的街道,只有“叢慶坊”。這個“坊”,還同時與“花園圍”的“圍”來標幟同一街道。但是,澳門以“坊”來作一個居民點的區域劃分,然後,再以“街”作標幟的情況是存在的,有“和樂坊一街”及“和樂坊二街”,但以獨立的街道來看,標幟還應該視為“街”。在數年前台山、青洲和筷子基還未發展成大廈臨立的高密度住宅區時,那裡有以一組組街道組成的居民區,亦以“坊”為名,稱為“巴波沙坊”、“青洲坊”和“筷子基坊第一街”等,按街數推,至區域界限為止,今已不存。

祐漢新邨

圖10 祐漢新邨。林鏡全收藏,澳門房地產聯合商會提供。

現在與“坊”有近似功能的,有稱作“新村”的居民區,街道劃分也和“坊”一樣。其實舊日澳門有不少村落,是以村為名,如:“龍田村”、“望廈村”等。現在的“新村”是名符其實新的村落,只不過是在城市裡罷了。這些新村有兩個,就是“祐漢新村第一街”至“祐漢新村第九街”止,另一為:“華大新村第一街”至“華大新村第三街”。而在路氹,有兩條村留有街名,即“三家村巷”和“卓家村路”。

最後,還有一個現象是相同的一區街道,就只直呼其名,如:“黑沙環第一街”至“黑沙環第七街”。

1.9 市

按在某地點集中進行貨物的買賣,一般稱為市集。在中國的各大城鎮也產生了以“市”來作為某些街道或地點的標幟。在澳門,也有跡可尋,雖然,在數量上只有極少數的兩個:
  “味機市”:別名“美基內市場圍”,位於澳門花王堂區。在該處及附近地區,有一個具數十年歷史的市場,叫作“美基內市場”,不久前,才以“美基內市場圍”命名。
  “下環小市”:別名“小販巷”,屬風順堂區,連貫“河邊新街”與“下環街”,近下環街市。顧名思義,便是一條有交易買賣的街道。

1.10 口

“口”用於指地方時,一般是指某處或某地的出口,或出入的通道口。澳門借“口”作來標幟的,亦有像“市”一樣,現在只有極少的兩個:
  “燒灰爐口”:又名“羅飛勒前地”,它跟附近的以燒灰爐為名的街巷,都是由很古老以前的燒灰爐村留下來的名字。這裡的燒灰,是指把蠔殼放進爐裡燒成灰。當時的村民藉以作建築材料用,故名。“羅飛勒”是澳門澳督之一,1905年,當局以其名代“燒灰爐口”,但今天人們還是以“燒灰爐口”稱之。

俯瞰司打口一帶

圖11 俯瞰司打口一帶,2014年。陳顯耀攝及提供。

  “司打口”:又名“柯邦迪前地”,這裡的口是指“水口”的意思。即可讓船艇停泊上落之處。“司打”是葡語的音譯,有“財政”的意思,因當時這個水口,是鴉片進口唯一必經之處,有鴉片煙倉和稅館等。1930年代已填海,曾有一臨時街市,現時該處為一休憩區。

1.11 台

澳門也有為數十個的“台”,轉作街道的標幟。這些台的特點和“圍”很相近,一般都是一些沒有出口的巷道,也許以往地勢較周邊為高,故稱“台”。在“台”內的,一般有數戶至十多戶的門牌。最多的有卅戶,如:“永聯台”;最少的,只有一戶,如:“連勝台”。“台”也是具有地方色彩的標幟名稱。

圖12 福安台。陳子揚攝及提供。

1.12 斜坡

澳門的斜坡不是很多,以“斜坡”轉作標幟的有9處地方,也許是從葡語“Rampa”譯過來作街名標幟用,這些“斜坡”如下:
  水池斜坡
  東望洋斜坡
  西望洋斜坡
  松山晨運斜坡
  望廈炮台斜坡
  媽閣斜坡
  馬交石炮台斜坡
  馬交石斜坡/黑沙環斜路
  大潭山斜坡

圖13 東望洋斜坡。(圖源:Wikimedia commons, https://bit.ly/3Zev6a1)

這些“斜坡”都是與山有關,山勢傾斜形成坡道,故直呼之。其中最古老的,要算是“東望洋斜坡”及“馬交石炮台斜坡”,命名於1869年的7月26日,是最早正式定名的地點之二。自“媽閣斜坡”於1966年5月10日命名後,政府有很長一段時間未有使用這個標幟,及至2014年11月12日命名西望洋斜坡及大潭山斜坡。這些“斜坡”中,除了大潭山斜坡外(接連“大潭山壹號”住宅區),只有四個是有門牌的,戶數也不多,其中只有別稱“黑沙環斜路”的“馬交石斜坡”擁有較多的戶數,共有門牌15個。

1.13 石級

借用“石級”作街道標幟,全澳只有7處,甚有本地特色。在葡國本土的城市中,也有以“石級”(Escada)來作街道的標幟。澳門移用葡語的這個標幟,把詞翻譯過來,便成某處傾斜而有石級的街道了。澳門的7個石級是:
  田螺石級
  灰爐石級
  小山石級
  太和石級
  沙梨頭石級
  日暉石級
  竹灣石級

“石級”一般有數戶到十多戶的門牌,其中“沙梨頭石級”曾有一些木屋,但沒有編門牌(後於2002年左右建為大聖園)。這些“石級”,相對澳門的其它街道來說,都有悠久的歷史,位於澳門半島的五處石級全都是在1869年7月26日首批被澳葡政府正式定名的街道。其中“灰爐石級”,如前所述,都是得名自燒灰爐村,有十多戶人家。“田螺石級”位於白鴿巢公園東北面的“石版里”與“小山石級”之間的“沙梨頭街”附近。“小山石級”距“田螺石級”不遠,中文名稱一直沿用,在葡語裡的名稱,以往的意思為“小山石級”,現在則為“牆石級”的意思。

圖14 小山石級和田螺石級。陳子揚攝及提供。

1.14 前地

按張清常教授在其《北京街巷名稱的標幟》的硏究文章中,談到標幟地名轉為街巷時,提出這樣的一些說法:“標幟地名不一定就是街巷名稱,要成為街巷名稱還須具備一些條件,即:必須形成通道,而且通道兩側有居民和建築,人們以這個標幟地名來稱呼這一通道……”

澳門的“前地”作街道的標幟地名,是從葡語“Largo”、“Praça”及“Praceta”轉譯過來,因在葡語裡有很多這樣的稱呼法。澳門的“前地”,相對於“石級”、“斜坡”、“台”、“路”、和“廣場”來說,都要多,約有87處。

議事亭前地道路圖

圖15 議事亭前地道路圖,1980年代。澳門檔案館提供。

“前地”可算是標幟地名轉化為街巷的最好例證。幾乎所有的“前地”,都有居民和建築,有些多至30多個門牌號,如“老人院前地/花王堂高園”。也有一些是只有兩個門牌號,如“木板前地/板樟空地”和三個門牌號,如“金龍前地”。

唯一的例外,只有“鮑公廟前地”,按街道名冊上,是注明沒建築物,即無門牌編號。經筆者實地視察,該“前地”現實際只是一段毫不起眼,短而略斜的單向路,寬度只容一輛車通過,一旁是連接鮑(包)公廟的南山廟外牆,另一邊是鏡湖醫院外圍的圍牆,沒有門牌編號,但完全不像甚麼“前地”。

其實,澳門半島的前地,一般都是較開闊的,形狀不一的空間,或可說是空地,四周有建築物,可視作寬短的街。由於有一半以上都已出現在1869年7月26日命名的街道中,已有百多年歷史,滄海桑田,有像“鮑公廟前地”這樣的“前地”,想來又何怪之有呢?此外,“亞堅奴前地”以往被稱為“亞堅奴圍”,出現在本世紀初,可算是圍起來的空間。在路氹,“前地”的數目比例相當高,相信是空間較多之故。

圖16 亞馬喇前地。陳子揚攝及提供。

“亞馬喇前地”以往稱為“亞馬喇圓形地”。“圓形地”(Rotunda),也是葡式的叫法,顧名思義是圓形的一塊地,現今的“亞馬喇前地”也還是圓形的,中文稱“前地”,葡文稱“Praça”即“廣場”的意思,但沒有譯作“廣場”。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像“圓形地”的這個稱呼法早期在澳門半島正式的只有“嘉路米耶圓形地”。因在這圓形地的中央,有一燈柱,上有燈三盞,那就成為人所共知的別稱“三盞燈”了。後來才有賈伯樂提督圓形地、鮑思高圓形地和北區的友誼圓形地(東方明珠)。另一方面,圓形地卻是路氹城市規劃的重要元素,目前全澳31個圓形地中,有26個位於路氹。

1.15 廣場

澳門的“廣場”有19個,空間規模有限,包括有:
  友誼廣場
  如意廣場
  耶穌會紀念廣場
  宋玉生廣場
  永寧廣場
  順景廣場
  關閘廣場等

這裡,“廣場”的概念,跟外國大城市的廣場或中國首都的“天安門廣場”相比,簡直是不同一碼事。大概澳門的地方小,“廣場”的規模也應按比例相應縮小吧。

關閘廣場一帶俯瞰

圖17 關閘廣場一帶俯瞰,2005年。陳顯耀攝及提供。

“廣場”在澳門是新生事物,這裡最早出現的,是在1989年的7月3日命名的“香山廣場”(今宋玉生廣場)和“關閘廣場”。以往的同類型空間,都稱為“前地”,而自1986年12月9日後,再沒有以“前地”來稱呼這些新的空間,現全都稱為“廣場”了。當然,這裡的“廣場”,由於都是城市規劃下的產物,每個“廣場”的設計,都可算是經過精心思考,花木點綴,彩石鋪陳,每一處都可體現到設計師們匠心獨運的意念,集現代城市美化和多功能用途於一身。

此外,這些“廣場”跟“前地”的另一大分別是,早期的“廣場”大部分沒有門牌號碼,只有“香山廣場”和“關閘廣場”有門牌。

1.16 雜項

在沒有標幟的澳門街道中,如沒有跟其它有標幟的同時指稱同一條街道的,大概只有“海景花園”和“聚龍舊社”了。

“海景花園”其實是介乎“前地”和“廣場”間概念間的一處露天空間,位於“廈門街”和“長崎街”之間,靠近“友誼大馬路”,植有花木和設有兒童嬉戲的設施,於1991年2月11日憲報刊登定名作實。可惜這三數年間,在外港不斷進行的填土造地活動,此處對開的海面,早已高廈林立,故此,實際上是“花園”猶在,“海景”無存了。

“聚龍舊社”位於“玫瑰里”與“西瓜里”之間,入口在“果欄街”六十號和“關前正街”二號之間,有數個門牌號。它應與稱為“聚龍通津”(又名“玫瑰里”及“騎樓街”)的一條長街有關連。“聚龍舊社”是一條古舊的窄巷,巷內的一間“聚龍社”內便有碑記載1819年的舊事,並指該處舊日為一“海浸之地”,由此可想像澳門地貌的變化。社內奉祀社公,是當時之土地廟。自1869年7月26日由政府定名至今,這條小巷就一直維持只用“聚龍舊社”四字為名。

聚龍舊社土地公神壇

圖18 聚龍舊社土地公神壇,2016年。陳顯耀攝及提供。

二、標幟的數量、分類及配搭

澳門約有1,200多條街道,這包括了所有具或不具標幟的街道,即包括:街、巷、路、馬路、大馬路、里、圍、坊、市、口、台、斜坡、石級、前地、廣場和其餘只有名稱但不具標幟的街道。承上文,澳門的街道複合使用中文名稱和標幟的情況較普遍,而在葡文裡,每一街道只有一名,所以中文街名較葡文街名多。

澳門的街道複合使用中文名稱和標幟的情況中,同一街道使用不同名稱和不同標幟的情況佔最多,如“快艇巷/永安中街”、“幻覺圍/高樓里”;其次便是使用同一名稱和不同標幟的情況,比如“里”和“圍”的配搭,即同一街道同時又稱“里”又稱“圍”,例如“大頭針圍/大頭針里”、“千日紅圍/千日紅里”等所佔的數量,比只使用一個標幟的“里”或一個標幟的“圍”的街道還要多。還有就是使用一個標幟,但名稱是省略的叫法,出現的原因是一方面是為方便,約定俗成,如:“營地大街/大街”;另一方面也因為這些街道的名稱大多數是從葡語譯過來的,難叫難記,例如:“罅些喇提督大馬路/提督馬路”,省略些叫,也就更方便易記。

圖19 福隆圍(清和里/虱乸街)街牌。澳門記憶編輯部攝。

此外,在分析統計時,筆者發現了一些有趣和令人感到疑惑的現象,我們且看看下列的一些街道:
  咸蝦里/咸蝦圍
  咸蝦圍/咸蝦里
  工匠里/沙欄仔圍
  工匠圍/居安里
  乾草里/賣草地圍
  乾草圍/賣草地里
它們是六條不同的街道,但第一、二雙街道的名字配搭剛好相同,分開來看是同名的街道,很易找錯路。第三、四雙,“工匠里”卻不跟“工匠圍”配搭去指同一街道。最後的兩雙也是近似的配搭,偏偏就剛好相反,也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三、標幟出現的時代背景

澳門街道的形成,經歷了漫長的歲月,許多的街道的標幟,早於澳葡政府在1869年7月26日為澳門當時的街道定名時便已在使用;並一直沿用至今。如“惠愛街”、“山水園巷”、“崗頂斜路”、“西墳馬路”、“銀針里”、“吉慶二圍”、“下環小市”、“司打口”、“東望洋斜坡”、“沙梨頭石級”、“媽閣廟前地”、“聚龍舊社”等,這些使用不同標幟的街道,都在上述日期被政府正式定名使用,實際上,它們出現的年份,肯定大部分早於這個日期。

圖20 1905年出版的Cadastro das Vias Publicas de Macau。(圖源:Wikimedia Commons, https://bit.ly/3G2a1qs)

此外,“坊”這個古老的標幟,如現存的“叢慶坊”,雖只記載出現的日期是1905年,但肯定它使用的歷史比這更長久,只是那些以“坊”為標幟的街巷早隨歲月的流逝而消失。如在“關前正街”附近的“聚龍舊社”內,有1819年立的石碑,記載有“……泗勝坊乃闔澳咽喉之地。”,這裡的“泗勝坊”便是是“關前街”附近一帶的古稱。也即表明,在澳門“坊”是古已有之的街道標幟。較近的和又已消逝的,有在前面提過的“青洲坊”,還有在其附近的“和樂坊”等。

聚龍舊社土地公神壇

圖21 聚龍舊社土地公神壇,2016年。陳顯耀攝及提供。

澳門的標幟,只有“台”、“馬路”和“廣場”是出現較晚的街道標幟。其中,最早出現的“台”為“和平台”,日期為1964年9月28日;最早出現的“大馬路”為“青洲大馬路”,日期為1893年1月7日;而“廣場”則為“香山廣場”(今宋玉生廣場)和“關閘廣場”,同在1989年7月3日公佈。

四、標幟的特徵及街道的佈局走向

澳門自十九世紀下半葉以來,經歷了多次大規模填海造地,土地面積的增加,不單出現了新的標幟,還使舊的標幟在使用上產生了新的變化。另一方面,街道的佈局和走向,也有所發展。

圖22 澳門半島的填海情況。澳門記憶編輯部製圖。

澳門初為小漁港,經濟發展不大,居民(中國人與葡萄牙人)多聚居於下環區,內港一帶,沙梨頭、大炮台山腳、龍嵩街、風順堂區及南灣一帶。明顯的沒有城市規劃,街道都是彎彎曲曲無定向的,各標幟的街巷,闊窄長短,沒有劃一的標準。“街”一般比“巷”、“里”等稍寛稍長;“圍”一般有入口無出口;“口”一般都是近水的地方,舊名稱為“水口”;“坊”是一個居民區,內有街道;“市”是一集中貿易的地點;“斜坡”是山上的斜路;“石級”和“路”或“斜路”顧名便可思義,至於“前地”也就是一些建築物前的空地,“廣場”是更為闊大的空間,等等。

圖23 下環區彎彎曲曲無定向的街道網與新口岸的街區形成強烈對比。1953年澳門市全圖(局部)。澳門科技大學提供。

在數次填海工程後及陸地上市區的發展,街道的規劃和走向較有秩序了。本世紀以來出現的澳門街道明顯更為寬闊筆直,如:“賈伯樂提督街”、“鏡湖馬路”等,對比以往用同一標幟街道,面積和形態都有改變。此外,在城市規劃的影響下,產生了一些街道排列方正整齊的居民區,如:台山區、青洲區、祐漢區等。

從整體佈局上看,澳門半島的地勢是東北至西南走向,自然地,街道的走向都以這兩個方向為主,如“罅些喇提督大馬路”,“關閘馬路”、“荷蘭園正街”等。西北和東南走向的街道,其中最顯著的是“高士德馬路”,“美副將大馬路”、“新馬路”等。

除舊區和新區街道的排列佈局有別外,澳門半島的街道還有兩處呈圓形向外作放射狀的街道網,其一是在大炮台東北面,有一個街道從四面八方匯集的點,這些街道包括:“西墳馬路”、“賈伯樂提督街”、“鏡湖馬路”、“新勝街”、“高園街”等;另一處是接近“高士德馬路”中段的“嘉路米耶圓形地”,即著名的“三盞燈”。

圖24 澳門半島東北西南、東北西南走向,以及圓形向外作放射狀的街道網的街道網。澳門記憶編輯部製圖。

參考資料
書目
《澳門市街道及其它地方名冊》,澳門市政廳,1993;
《澳門街道》,澳門市政廳,1992;
《海島市街道》,海島市政廳,1994;
《澳門總覽》,黃漢強、吳志良主編,澳門基金會出版,1994.1;
《澳門地理》,黃就順等著,澳門基金會出版,1993.10;
《澳門風物志》,唐思著,澳門基金會出版,1994.12;
《澳門》繆鴻基、何大章、雷強、鄭天祥、黃就順編,中山大學出版社出版,1988.5;
《澳門歷史》鄧開頌,澳門歷史學會出版,1995.9;
《澳門史略》元邦建、袁桂秀,中流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1988.7;
《澳門四百年》費成康,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88.9;
《澳門人口》鄭天祥、黃就順、張桂霞、鄧漢增,澳門基金會出版,1994.9;
《澳門記略校註》印光任、張汝霖原著,趙春晨校注,澳門文化司署出版,1992年。

文章
《北京街巷名稱的標幟》張清常;
《明清以來北京城區街巷名稱變革所涉及的一些語言門題》張清常;
《解放後北京街巷名稱系統演變的社會語言學透視》張凱、儲誠志、王永場。

詞典
《現代漢語詞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硏究所詞典編輯室,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出版,1992.4;
《辭海》辭海編輯委員會,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1987.1。

地圖
《澳門市區》-“澳門總覽”內附圖;
《澳門市區》-澳門日報繪,澳門日報出版社出版,1993.12;
《氹仔離島》-澳門日報繪,澳門日報出版社出版,1993.12;
《路環離島》-澳門日報繪,澳門日報出版社出版,1993.12。

澳門記憶編輯部按︰本文摘自《澳門研究》第5期〈澳門街道標幟及名稱〉,澳門基金會1997年1月出版,文章經澳門記憶編輯部整理及加插圖片,本文中的街名及統計數字,參考澳門地圖繪製暨地籍局“澳門網上地圖”進行修訂。


更新日期:2023/01/12

作者簡介

延伸閱讀 更多專題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

進階搜尋

關鍵字

    主題

    資料類型

    地點

    時間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