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多年前,隨着新世界的接連發現和大機器的隆隆運轉,歐洲各國的財富滾滾而來。豐衣足食後的人們再也無法忍受靈性上的空虛和粗鄙。親近文明,盡情享受,成了他們的時尚追求。美妙的樂韻,在文藝復興浪潮的推動下,橫跨巴洛克和古典主義兩個時代,衝出陰森的教堂和莊嚴的宮廷,從威爾第、巴赫,到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等等大師的手下,奔騰傾瀉出來,去擁抱民衆,去尋求知音,去鼓舞生命。
1637年,最早的公共歌劇院在意大利威尼斯出現。芭蕾的倩影,歌劇的美聲,風靡了成千上萬的觀衆。各類歌劇院不甘落後,如雨後春筍,爭相面世。一個威尼斯城居然相繼建起十六座之多。藝術的風暴,從此席捲了歐洲大陸。1669年,法國巴黎歌劇院奠下第一塊基石。1728年,英國倫敦大劇院破土動工。1846年,葡萄牙里斯本國家劇院也來到世間。
少婦的微笑
澳門的葡萄牙人呢,他們同樣無法忍受現代文明的冷落。他們與歐陸的同胞一樣,需要音樂,需要歡樂,需要劇院。他們甚至說,“一座城市沒有劇院,就像一位少婦沒有微笑”,這就是說:沒有歡笑的婚姻,就是瀕死的婚姻;沒有藝術的城市,就是窒息的城市。澳門的葡人到處去找尋這個“少婦的微笑”,在下環灘的花園,在花王堂的前地,在聖珊澤的林間,但始終都不滿意。
1857年,在比較過白馬行醫院和加斯欄兵營附近的地段之後,人們最後選定了崗頂山丘上那個幽靜的一角。這裡只有綠蔭、白牆和藍天;只有教堂、豪宅和修院。這裡是一個興建劇院的理想環境。澳門這個中西混血的美婦人,定會在這裡綻露出她最嬌美的笑容。1858年,名為伯多祿五世的劇院動土,兩年後竣工。
圖1 崗頂劇院外觀,盧嘉志攝
崗頂劇院
由正門進入,首先是一個高敞的大廳,為公衆提供一個交際和歡舞的場所。三盞巨大的水晶吊燈,像貴婦的華麗飾物,向來客展示着劇院的不凡氣質。
穿過大廳,推開天鵝絨覆蓋的厚門,就來到中心的劇場部分:觀衆席和大舞台。
觀衆席的座位有二百七十六個,呈蜆殼形排列。二層設有閣樓座位,雖不及歐洲大型劇院包廂的豪華,但也堪稱為一個迷你型的縮影。
大舞台位於正前方,寬闊而開敞,相對於座位較少的觀衆席,舞台上的演出,可以為觀衆提供充分的視覺和聽覺享受。
劇院由一位當時市政廳的書記官,名叫彼得路(Pedro Marques)的葡人設計。這位彼得路既不是設計師,也不是工程師,但是閱歷廣泛,才思敏捷,大膽地承擔起劇院設計和建築的重任。今天,人們如果前往崗頂,依然可以領略到設計者的精巧構思,也可以一睹劇院的昔日風采。
劇院主體部分建成以後,人們卻意猶未盡,因為劇院還缺少一個正面的門廊。大家都在為此煞費思量,如果沒有一個漂亮的臉面,怎能襯托那少婦的微笑?終於,1873年,一位名叫謝高(Cercal)的男爵為劇院設計出一座優雅的正面門廊。這是一個典型的源自古希臘建築風格的門廊。
公元前7世紀,希臘的土地上出現了供奉上帝神靈的神殿。神殿的整個屋頂用三角樑建構,四周則由數根高大的石柱支撐。建築物正面上方的山花恰恰就是屋頂三角樑的延續,下方則是神殿的門廊,通常由六根石柱組成。經過千多年的演進,這種建築形式成為了西方建築的經典造型。然而,建築物正面上方的山花卻逐漸與屋頂結構分離,成為獨立的富裝飾性的門廊結構。
英國倫敦大劇院的門廊是這樣,葡萄牙里斯本國家劇院也是這樣。為了彰顯西方文化的氣息,澳門的葡萄牙人同樣採用了這種新古典主義的建築形式,以兩根一組,共四組的愛奧尼亞式柱支撐着頂部的山花。而柱間的半圓拱券,為西方的同伴所無,在剛勁的樑柱結構中,顯現着女性的柔美。門廊外表的色澤,綠白相間,淡雅脫俗,如同恬靜的睡蓮。
圖2 陽光下的崗頂劇院,盧嘉志攝
伯多祿五世
崗頂劇院原名伯多祿五世劇院,伯多祿五世是當時在位的葡國國王。其實,他與澳門劇院的興建並沒有什麽直接的關係。然而,以他命名,與這位國王傳奇而短暫的一生不無關係。
1853年,伯多祿的母后在生第十二個孩子時,因難產而撒手人寰。伯多祿五世十六歲登基。他接受過良好的教育,目光遠大,才智過人。他積極推動國家的工業發展,1856年,修建葡國第一條鐵路,鋪設第一條電報線,並籌建跨海的海底電纜。另一方面,伯多祿五世也十分重視教育,創辦學校;政治上也相當開明,提出解放奴隸的主張。然而,命運多蹇,年輕的國王二十一歲結婚,兩個月後妻子便病逝。在喪妻之痛的打擊下,葡國又遭霍亂的侵襲,就連地震也來光顧,再加上身體先天的弱質,使國王無法承受這一切。在二十四歲的大好年華,伯多祿五世即抱憾離開了這個世界。
為了表示對國王的崇敬,澳門葡人決定用伯多祿五世的名字為劇院命名。後來這裡的居民又慣稱它為崗頂劇院。
藝術的舞台
1863年,為祝賀葡國王儲加路士一世的出生,伯多祿五世劇院迎來了第一場隆重的歡慶活動。晚會當天,葡萄牙駐亞洲各國的外交使節代表,澳門總督伉儷,以及港澳兩地的官紳名流,冠蓋雲集,濟濟一堂。女賓們更是不失時機,盛裝出場,爭妍鬥麗。隨着天鵝絨的帷幕升起,只見舞台中央,兩排身穿黑色禮服的紳士登場,向着鑲金的王儲加路士一世畫像高唱“天佑吾王”的頌歌,引起台下人們熱烈的萬歲歡呼之聲。在一幅巨型反映南灣旖旎景色的舞台幕畫(作者就是那位著名的謝高男爵)背景襯托下,藝人載歌載舞。晚會的高潮,王儲的搖籃在七彩繽紛的光線中顯現,在人們一片驚嘆讚美聲中,台幕徐徐降下。華麗的舞台給澳門帶來前所未有的燈光視覺效果,給人們帶來回味無窮的歡樂享受。
崗頂劇院建成之後,歐陸藝術使者接踵而來,輕歌曼舞,妙韻飛揚,濃郁的藝術氣息由這裡散佈出去,向着東方展示她的誘人魅力。
我們可以看看劇院開幕初期的一些演出節目:
1863年,來自英國和意大利的藝術團到此演出歌舞。
1865年,法國歌劇院前來演出威爾第的歌劇作品。
1867年,歐陸著名的《塞維利亞理髮師》、《茶花女》、《嬖人》、《遊吟詩人》以及《弄臣》等歌劇選段相繼登場。
《塞維利亞理髮師》
《塞維利亞理髮師》是歌劇史上的奇蹟,是意大利作曲家羅西尼根據法國喜劇作家博馬舍的《費加羅的三部曲》,在1816年僅用了十幾天的時間即譜成,成為繼莫扎特《費加羅的婚禮》後又一傳世的姊妹篇傑作。
《塞維利亞理髮師》描述西班牙塞維利亞城裡一個叫費加羅理髮師的故事。他為人機智聰明,幽默活潑。這個理髮師以熱心和智慧,幫助羅西娜姑娘擺脫貪財好色的監護人,使她與心上人終成眷屬。
不知是否因為澳門與故事的社會人文背景有相似之處。西班牙塞維利亞是一個充滿阿拉伯風情的古城,不同族裔的居民數百年來和睦相處。澳門的葡籍居民對《塞維利亞理髮師》也情有獨鍾,百多年來,劇中人羅西娜姑娘不止一次應邀現身在澳門的舞台,展現她美妙動聽的歌喉。
歌劇之外,大、小提琴以及鋼琴等器樂的演出,也絡繹不絕,時有精彩。1895年,歐洲一位曾為德皇教師的著名鋼琴家抵澳訪問演出。當時的中文報刊《鏡海叢報》對此做出報道,謂該鋼琴家“年已七十餘,手法精密,腕力猶健。每作豪雄高曠之音,鐵臂平舒,力透弦外。其餘悲歡抑揚之致,盡態協度,人爭讚賞”。音樂沒有國界,此言信矣。歐陸的美樂在東方人中,同樣可以遇到共同的知音。
崗頂劇院不僅歡迎遠方來客,更是本地人士展示藝術天分的舞台。那些業餘的戲劇社團,音樂協會,紛紛登場,一展表演才能。有時為了慶祝,有時為了募捐,有時為了娛樂,有時為了紀念,業餘愛好者們或者演繹名著,或者自編自演,他們舉辦演奏會,表演音樂喜劇、小型歌劇、戲劇以及舞台劇等等,盡情發揮,娛人娛己。
最為人稱道的是20世紀50年代,當時擔任經濟局長的羅保編寫了歌劇《傷別》,並親自擔任指揮和導演。成功的演出,在本地葡人圈中引起了一陣不小的轟動。
當然,崗頂劇院也是澳門葡人社區慶典集會的活動場所。1924年,三位葡萄牙飛行員駕駛飛機,從葡國里斯本出發,飛越千山萬水,克服重重困難,最後平安抵達澳門,可謂飛行史上的一件壯舉。澳門的葡人社區,萬人空巷,人人興高采烈,歡迎飛行員的到來。劇院裡更擠得水洩不通,市民們爭先恐後,一睹飛行員的風采。在“向飛行員致敬”的音樂晚會上,當地葡籍居民獻演了各類音樂節目和舞台劇,並當場賦詩助興,以紀念這次飛行的壯舉。
電影初登場
值得一提的是,崗頂劇院除了舉行音樂歌舞的表演外,20世紀初,還向當地居民提供了電影這種新型的娛樂享受。1893年至1895年間,美國的愛迪生和法國路易.盧米埃爾兄弟相繼完成了電影的發明。隨着歐風美雨的傳播和浸潤,1896年的上海,法國商人在徐園首次放映“西洋影戲”。1907年的北京,中國第一座電影院—平安電影公司在北京長安街由外商建成。1915年的澳門,崗頂劇院率先在當地放映電影。雖然為默片,且一周只有兩次,但新型的娛樂享受方式仍然吸引了不少好奇的觀衆。
自崗頂劇院落成到20世紀80年代這百多年間,除了戰爭的短期影響,這裡,中國土地上的第一座西式劇院中,幾乎日日歡歌,夜夜管弦。
在這個旖旎的世界,人們忘卻一切,沉浸在虛擬的天地之中,盡情地享受着曼妙的歌舞和快樂的人生。崗頂劇院為生活帶來了雅趣,為少婦帶來了歡笑,為小城帶來了生機。
虞美人(崗頂劇院)
繆斯崗頂應獨好1,少婦添歡笑2。山花仿若愛琴宮,柱列拱圓優雅現雍容。
衣香鬂影兼燈彩,夜夜笙歌灑。“茶花女”與“理髮師”,萬里之遙來澳競芳菲。
崗頂劇院
注釋:
1. “好”讀第四聲,愛好之意。
2. 葡萄牙人說,一個城市如果沒有劇院,就像一個少婦缺少了歡笑。
本文出自《澳門世界遺產》,該書之參考書目如下:
[1] 印光任、張如霖,《澳門記略》,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2] 黃啟臣,《澳門歷史(上)》,澳門歷史學會,1995
[3] 鄧開頌,《澳門歷史(中)》,澳門歷史學會,1995
[4] 鄧開頌、黃鴻釗、吳志良、陸曉敏,《澳門歷史新說》,花山文藝出版社,2000
[5] 徐薩斯,《歷史上的澳門》,澳門基金會,2000
[6] 龍思泰,《早期澳門史》,東方出版社,1997
[7] 施白蒂,《澳門編年史》,澳門基金會,1998
[8] 張習孔、田玉,《中國歷史大事編年》,北京出版社,1987
[9] 劉芳、章文欽,《葡萄牙東波塔檔案館藏清代澳門中文檔案彙編》,澳門基金會,1999
[10] (美)諾埃爾,《葡萄牙史》,香港:商務印書館,1979
[11] (葡)薩拉依瓦,《葡萄牙簡史》,中國展望出版社,1988
[12] 王文達,《澳門掌故》,澳門教育出版社,1999
[13] 李鵬翥,《澳門古今》,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及澳門星光出版社,1993
[14] 唐思,《澳門風物誌》,澳門基金會,1994
[15] 章文欽,《澳門歷史文化》,北京:中華書局,1999
[16] 湯開建,《澳門開埠初期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9
[17] 章文欽,《澳門詩詞箋注》,澳門文化局及珠海出版社,2000
[18] 夏東元,《鄭觀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19] 易惠莉,《鄭觀應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
[20] 《紀念鄭觀應誕辰一百六十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澳門歷史文物關注協會及澳門歷史學會,2003
[21] 陳煒恆、李銳奮、譚志勝,《澳門廟宇》,澳門民政總署,2002
[22] (葡)Maria Regina Valente,《澳門的教堂》,澳門文化司署,1993
[23] (英)埃米莉.科爾,《世界建築經典圖鑒》,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
[24] 林家駿,《澳門教區歷史掌故文摘》,澳門天主教教務行政處編製,1989
[25] 顧衛民,《中國天主教編年史》,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
[26] 余三樂,《早期西方傳教士與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27] 王亞平,《修道院的變遷》,東方出版社,1998
[28] 汪前進,《西學東傳第一師利瑪竇》,科學出版社,2000
[29] 陳亞蘭,《溝通中西天文學的湯若望》,科學出版社,2000
[30] 王冰,《勤敏之士南懷仁》,科學出版社,2000
[31] 李向玉,《澳門聖保祿學院研究》,澳門日報出版社,2001
[32] 吳伯婭,《康雍乾三帝與西學東漸》,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33] 沈定平,《明清之際中西文化交流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34] 郁龍餘,《中西文化異同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9
[35] (法)安田樸、謝和耐,《明清間入華耶穌會士和中西文化交流》,巴蜀書社,1993
[36] (意)利瑪竇,《利瑪竇中國札記》,北京:中華書局,1997
[37] (美)鄧恩,《從利瑪竇到湯若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38] 《文化雜誌》,澳門文化司署/文化局
[39] 《澳門雜誌》,澳門新聞局
[40] Lilliam Benton,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Vol3,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INC.
[41] Enciclopédia Luso-Brasileira de Cultura, Editorial Verbo, Lisboa, 1965
[42] P. Manuel Teixeira, O Seminário de S. Joséde Macau, 1976
[43] J. M. Braga, Início do Seminário de S. José, Boletim Eclesiástico da Diocese de Macau,1941
[44] P. Manuel Teixeira, Leal Senado, Leal Senado,1978
[45] R. Beltrão Coelho, Leal Senado de Macau, Arquivo Livros do Oriente,1995
[46] P. Manuel Teixeira, Teatro D. Pedro V, Fundação Oriente,1993
[47] P. Manuel Teixeira, Cem Anos de Vidado Quartel dos Mouros, Macau Imprensa Nacional,1974
[48] P. Manuel Teixeira, O Farol dea Guia 1865-1965, Boletim Eclesiástico da Diocesede Macau,1965
[49] Leonel Barros, A Capelaeo Farol da Guia, Tribuna de Macau, 5 Jul.1986
[50] Jorge Graça, Fortificações de Macau, Instituto Culturalde de Macau
[51] Armando Cação, Unidades Militares de Macau, Gabinetedas Forças de Segurança de Macau,1999
[52] P. Manuel Teixeira, A Polícia de Macau, Macau Imprensa Nacional,1970
更新日期:2020/08/31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