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石稱不上奇石,它一點兒也不顯眼,卻聯繫着一個轟動澳門和內地的英雄故事。
這是一塊在平地隆起不過兩米高的麻石,位於蓮峯廟右側圍牆外的角落,石上刻有葡萄牙國國徽和“1848”字樣。原來這塊石頭就是150多年前澳葡“兵頭”兼總督亞馬留(João Maria Ferreira do Amaral)用來炫耀其“功績”和侵佔土地的標誌,又是他橫死魂斷之處。
圖1 蓮峯廟外的阿婆石原本為亞馬留炫耀功績,卻終於成了他伏屍之處。
亞馬留(又有譯名為亞馬喇、亞馬勒)於鴉片戰爭之後的1846年(清朝道光二十六年)4月21日出任葡萄牙澳門總督。此人雖然已在開拓巴西的戰爭中被大炮炸去右臂,但自恃曾經在葡萄牙駐南美海軍上尉任上有戰功,非常狂妄自大,曾對人說:
“澳門這一掌之地,我一隻手也用不盡!”
圖2 亞馬留(圖源:Wikimedia Commons,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Joao_Maria_Ferreira_do_Amaral.jpg)
才上任39天,亞馬留就宣佈一系列在澳門反客為主的舉措,包括強徵居民地租、人頭稅和不動產稅。翌年開始派兵強佔水坑尾門以北至關閘的中國領土,開闢馬路,平毀龍田、望廈、新橋、天成、龍環、石牆、蒲魚、沙岡等八村村民(當時共有810户)的大量祖墳,棄滅骸骨,迫遷宗族祠堂(其中龍田村兩座村廟福德祠、武帝廟和兩座社壇永興社、建龍社遷入普濟禪院門口左面空地,至1908年重建),同時派兵驅逐清廷在澳門設置的衙署。1848年,他命人在阿婆石上刻上葡國國徽和年份,目的是紀念和炫耀其侵佔範圍到達蓮花莖(現稱關閘馬路)的“功績”。亞馬留的野蠻侵畧行為,引發1500多名澳門的中國人向澳葡市政廳發動攻擊,澳門的中國商販並舉行罷市抗議,遭到亞馬留派出的衛戍部隊殘暴鎮壓。在這樣的情況下,終於爆發義士狙殺亞馬留事件。
圖3 在大約400年前的《粵海圖志》中,可見蓮峯廟以北由明朝所建的關閘和旁邊的汛營。原本在普濟禪院東南面的龍田村現已湮沒。
義士姓沈名米,鄉親稱他阿米,字志亮,先祖是福建人,明朝時遷來澳門,住龍田村(原本位於現時飛良紹街、羅沙達街、巴士度街、文第士街一帶,有村民百餘户)。光緒年間刊行的《香山縣志》有《沈志亮傳》,說他“生而倜儻,慷慨尚義”。
當年沈米45歲,娶妻盧氏,生有一子。他家位於金鐘山(在今美副將大馬路鮑思高學校附近,已被削平)的六個祖墳,都在亞馬留開闢士多紐拜斯大馬路過程中被平毀。按照香山縣民間傳統心態,父(或祖父)仇不共戴天,此仇不報,枉為人子。於是沈米決心殺亞馬留。
沈米先與香山名紳(退職官吏)鮑俊等計議,鮑俊私下向兩廣總督徐廣縉報告,徐廣縉在言談間亦表示亞馬留的行為“誠可惡”。鮑俊回來告訴沈米。於是沈米與祖墳同被毀的小販郭金堂(36歲,望廈村人)以及李寶、張根、郭洪、周玉、陳發等人於1849年8月22日(道光二十九年七月初五日)起事。
沈米等人計劃周詳。事先從居澳葡人處打聽得亞馬留喜歡騎馬,不聽其華籍傭人的勸告,常在傍晚外出飛馳,巡視新建的關閘馬路。當經過阿婆石,照例會駐馬觀看石上雕刻,自我陶醉一番,順手向蹲在石旁的“乞兒婆”施捨少許零錢。
當日沈米等七人扮作擺賣魚、水果和花卉的小販,散佈於關閘馬路兩旁。傍晚,果然見亞馬留乘馬只帶一名副官,在巡視回程中經過距關閘約300公尺處。郭金堂將花和豆撒在路中,亞馬留的座騎聞到香氣停了腳步,低頭吃豆。此時沈米用臂夾着雨傘,將利刀藏在傘內,假裝上前告狀,口呼伸寃。
圖4 沈米將利刀藏在雨傘內
亞馬留並未提防,伸手接過一張寫着葡文的紙。這時,沈米突然拔出傘裏的削竹刀,砍向亞馬留的頸部。亞馬留滾落馬下,欲拔手槍反抗,沈米一步搶上前,揮刀向他頭上一陣亂劈。一代狂魔,就這樣一命嗚呼。與此同時,其他六人亦一擁上前。亞馬留的副官萊特被郭金堂砍落馬下,以輕傷逃脫,慌不擇路,向關閘方向而去。沈米即時將亞馬留的頭從下頷頰骨處斬斷(所以當年澳門人流行“斬牙骹”這個罵人的詞語)和左臂割下,將屍身拖到阿婆石草叢丟下,然後與其餘六人分路逃走。
圖5 亞馬留被殺事件(圖源:Wikimedia Commons,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Assassination_of_Governor_of_Macau.jpg)
據《香山縣志》記載,這一事件發生後,澳門“諸夷惴惴不敢出馳馬,十三行皆震懾,華人聞者,莫不歡呼相慶”。
沈米將亞馬留的頭顱和手臂拿去祭告祖宗,然後埋在田裏。
亞馬留死後三天,澳葡政府委員會議決派一名少校率軍攻打關閘,亞馬留部下土生上校軍曹美士基打(Coronel Mesquita)自薦代為出戰。8月25日,他帶領“敢死隊”16人,隨從20人(另一說共有120人),從三巴門出發,經現時的連勝街、連勝馬路北上。先佔領蓮花莖上明朝萬曆二年(1574年)所建中國城樓式關閘和汛營,在城樓上插上葡國國旗,擄走三名清兵做人質,進而襲擊有400名清兵把守的前山拉塔石炮台,割去守台軍官的首級和一條手臂,插於刺刀而回。此狂徒後來任氹仔駐軍司令,曾患精神病,懷疑妻女不貞,斬殺妻女後自殺而死。
圖6 在舊西洋墳場門口附近的美士基打墓,旁邊是其家屬之墓。
澳葡又指殺亞馬留事件是清政府策劃的,於是派兵到望廈村將香山縣丞趕到前山寨,平毀縣丞衙署。
從此,澳葡不但拒繳每年應向清政府繳交的500両銀地租,還準備與清廷開戰,向國內葡萄牙政府、印度果阿和英、法、美等國家尋求支援。其中英國派遣兵船亞馬松號和米達號來澳,美國亦派兵艦兩艘(其中一艘原泊廣州黄埔港),在香山水域警戒。葡萄牙國內則派出巡洋艦“女皇瑪麗亞二世”號趕來,停泊於亞馬留1847年派兵佔據的氹仔西沙嘴(即現時隧道旁碼頭花園附近)。不料於1850年10月29日,船上水兵慶祝葡萄牙國王費爾南多二世壽辰之時,船裏火藥爆炸,一聲轟天巨響,船上224名官兵之中,死亡達188人。這一事件使澳葡向清廷進一步開戰並奪取灣仔和大小橫琴的圖謀受到打擊,這是後話。
沈米逃走後,內地官衙原本打算找個死囚代替他受罪,但澳葡堅持要將兇手連同亞馬留的頭、手臂一起驗證。兩廣總督徐廣縉在澳葡威脅下,示意鄉紳鮑俊勸沈米自首。沈米挖出亞馬留的頭和左臂,用豬肉籃裝着交還澳葡。
另一方面,郭金堂與李寶駕艇欲逃往湖南,至樂昌縣,被綫人帶引差役趕到,李寶施放鳥槍拒捕,被差役開槍射中落水淹死。郭金堂揮刀拒捕,亦被打傷拘獲。
沈米自首之後,郭金堂知沈米有一妻一子,又是家中獨子,便將罪責攬上身,爭認自己是主犯。但沈米大義凜然,豪邁地說:“大丈夫一人做事一人當”,堅持獨自承擔責任。最後沈米被判死刑,郭金堂發赴邊疆充軍,亦死在獄中。香山縣民眾痛惜為家鄉(澳門原屬香山縣第五區)和華人報仇雪恨而英勇犧牲的沈米,將他的遺體安葬於前山寨西城下梅花村附近,墓碑上書“義勇沈公之墓”,歲時奉祀。這座義士墓不幸於1983年毀於築路工程,連墓碑也沒有留存下來。
沈義士犧牲之後,近代廣東詩人劉熽芬(香山人,《香山縣志》撰述者之一)、鄭觀應(香山人,世居澳門)、潘飛聲(番禺人)、丘逢甲(鎮平人)、楊應麟(香山人)都有詩作詠歎其事。例如潘飛聲的《澳門雜詩》第五首:
“田橫1島上漢家兒,隻手揮戈事最悲。
片碣誰提沈義士,不聞穿塚傍要離2。”
丘逢甲《澳門雜詩》第十二首:
“誰報兇酋發塚冤?寶刀飲血月黃昏。
要攜十斛葡萄酒,來酹秋原壯士魂。”
楊應麟《鏡湖雜詠》第十首:
“彝酋苛暴吏潛逋3誰謂三軍勝匹夫?
苦憶當年沈義士,萬人爭看好頭顱。”
這些詩作都表達了對沈米的敬仰和歌頌。
澳葡方面則認為亞馬留和美士基打是英雄。他們將佔領的明朝城樓式古關閘拆毁,於1871年10月31日建成至今存在的凱旋門式關閘(Porta Cerco),以標示所佔地界,同時紀念亞馬留和美士基打。閘門高處至今塑有賈梅士詩的“名句”:“A Pátria honrai que a Pátria vos contempla”,大意是說:“祖國永遠懷念為她爭光的人”。門口兩邊正面牆上刻有亞馬留被殺的日子──1848年8月22日和美士基打率兵攻擊關閘以北清兵的日子──1848年8月25日,門口側牆刻有開始建造這座閘門的日子──1870年8月22日(亞馬留死亡22週年)。
圖8 正反兩面依然刻有葡文兩個紀念日子和賈梅士詩句的現時所見關閘
螺絲山腳的亞馬喇馬路、亞馬喇斜坡用以紀念亞馬留而命名的,關閘馬路官方原本稱為亞馬喇土腰。亞馬留揮鞭策馬的5噸重銅像於1940年葡國立國800週年的日子豎立於現時葡京酒店對面亞馬喇前地,1992年10月28日拆卸送往葡國。
還有望廈美副將大馬路、美副將巷、美上校里、美上校圍和氹仔美副將馬路、美副將街等街名用以紀念美士基打。塔石廣場最初曾名為“美上校操場”,作為操兵之用,後改名“塔石波地”、“利宵球塲”。1914年至1918年,新馬路最初開闢後稱為“美士基打大馬路”,後因華人反對,才更名為“亞美打利庇奴大馬路”。美士基打作勢拔劍的銅像原本亦於1940年豎立在議事亭前地,在1966年“一二.三”事件中被群眾出動貨車拉倒。
至於亞馬留伏屍的石頭為何叫“阿婆石”,那是因為當年常有一老婦在該處乞食,所以這石頭又叫“乞兒婆石”。民國3年時,中國外交部文件《澳門界務說帖》亦有提及“阿婆石”,可見此石“名氣”不凡。
蓮峯廟前後還有其他隱含着辛酸故事的古老石頭。其中一塊山巖位於現時廟門左面林則除紀念館屋後向馬路處,巖石上刻有“阿彌陀佛,救苦天尊”八個字。
從前該處有一棵生長在巨石上的古榕,樹幹斜出,蓊鬱蒼勁。當年澳門人生活艱難,常有冤民和癡男怨女,在樹上自縊。每當入夜,該處沒有燈火,陰風陣陣,遂有冤魂不散的傳說,夜行人都視作畏途。蓮峯廟僧人為超生冤魂,鎮服鬼祟,並告誡後人不要隨意輕生,所以叫人刻字,用紅漆塗於石壁上,直至今日仍字迹斑斑。但古榕和部分巖石已於1924年開闢提督大馬路時被毀。
圖11 古榕被鏟去,留下刻字巖石,此間不知有幾許冤魂。
注釋:
1. 田橫,戰國時齊國田氏後人,齊國亡後率500人逃往海島。因羞於投降劉邦而自殺,餘眾亦皆自殺。
2. 要離,春秋時刺客,有後人尊他為烈士,要求死後葬在他的墓傍。穿塚,意謂與其墓相通。
3. 潛逋,即潛逃。
相關展覽 | 澳門奇石軼事
本文整理自張卓夫《澳門半島石景》,部分圖片為澳門記憶編輯部新增。
該書之參考書目如下:
1. 張卓夫主編《海島風華》,澳門近代文學學會,2001年。
2. 鄧景濱主編《蓮島春秋》,澳門近代文學學會,1999年。
3. 唐淑青、張卓夫編著《Roteiro das Ilhas離島遊蹤》(兩卷),海島市市政廳,1998年。
4. 祝淮主修《香山縣志》,黃培芳等輯,清道光七年刊刻。
5. 黃就順、鄧漢增、黃鈞燊合編《澳門地圖集》,澳門基金會,1997年8月。
6. 周景濂編著《中葡外交史》,商務印書館,1994年。
7. 章文欽箋注《澳門詩詞箋注》,珠海出版社,2003年。
8. 印光任、張汝霖著(原書1751年印行)、趙春晨校注《澳門紀畧》,澳門文化學會,1992年。
9. 王文達《澳門掌故》,澳門教育出版社,1999年。
10. 李鵬翥《澳門古今》第三版,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澳門星光出版社,1993年。
11. 黃漢強、吳志良主編《澳門總覽》第二版,澳門基金會,1996年。
12. 唐思《澳門風物誌》,澳門基金會,1994年。
13. 《澳門》雜誌中文版二十七、二十八等各期,澳門特區政府新聞局,2002年。
14. 《文化雜誌》中文版第七/八期、第六十二期,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
15. 黃德鴻《澳門新語》修訂版,澳門成人教育學會,1997年。
16. 鄭妙冰《澳門:殖民滄桑中的文化雙面神》,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
17. 胡紀倫(Cesar Guillen Nunez)《澳門街》,牛津大學出版社,1999年。
18. Joao Carvalho. Taipa-Coloane, Macau da Outra Banda. Câmara Municipal das Ilhas, 1993.
19. Lindsay and May Ride. The Voices of Macao Stones.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99.
更新日期:2022/08/08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