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很久以來在葡人社會中傳說的愛情故事:
從前,澳門大三巴牌坊附近一條巷有一户姓甄的商人家庭,户主兩夫妻是很體面的人,遺憾的是只生下一個兒子。這個獨生子名叫寶樹,長得很俊俏,夫妻倆指望他長大之後繼承生意,成為家族的搖錢樹。但他在家人和傭人的溺愛之下,養成與普通人不同的個性,父母認為他的心智成熟程度與他18歲的年紀不相稱,需要多些教導。
甄先生有個姐姐,嫁給城中一户姓石的人家,只生下一個女兒,名叫如玉。那石先生吸食鴉片、賭博、泡妞,耗盡了家財,更不幸染上了當時是不治之症的肺癆。他死去之後,年方17歲的石如玉小姐與母親無以維生,唯有變賣住屋,寄住甄先生家裏。
如玉長得美麗温柔,寶樹與她在一起非常快樂。隨着日子的增加,相互之間的親戚感情竟在不知不覺之間轉變為不可逆轉的愛情,甚至到了不能一天不相見的地步。
甄氏夫婦見到這種情形非常擔憂,一來生怕兩人血緣相近,若結婚極可能因此而生畸胎,為祖宗、族人所不容;二來恐她體內潛伏其父傳染的肺癆菌。
甄先生與姐姐經商議後,將如玉秘密送到城中另一個親戚家裏寄居,姐姐則留下來幫助料理家務。
寶樹不見如玉多日,朝夕茶飯不思。親人都不肯將如玉的下落告訴他,他唯有暗中到處尋找。
找了幾十天,寶樹終於知道如玉的住處,卻不能上門見她。他唯有託人傳書,約她到青洲山一棵大樹下見面。當時那裏雖然是遊覽名勝,但非常偏僻隱蔽。
兩人久別重逢,哭訴相思之苦。寶樹驚聞如玉親戚到處找人作媒,要迫她出嫁,兩人擁抱着不肯放開,恐怕放手之後就永遠不能在一起了。
過了兩天,甄氏姐弟見兩個年輕人都沒有回來,到處尋找不獲,慌忙報警。最後,警察帶領他們來到青洲山,見到寶樹和如玉互相緊緊地擁抱着,倒在大榕樹下一塊光滑的巖石上,相信他們是服藥自殺了。
由於兩人的屍體無法分開,家人和親戚在傷心痛惜之餘,一致同意先讓兩人舉行冥婚,然後合葬。從此以後,每逢時節都有情侶來這裏向樹根纏繞着的花崗巖上香拜祭,祈求保佑愛情永固,永不分離。人們傳說有時在黄昏細雨之中,會隱約見到這對天真無邪的小情人坐在那塊花崗巖上的身影,於是將那塊石頭稱為姻緣石。
這個殉情故事與《華僑報》1958年所載黃衫容(黃蘊玉)文章述及的戀愛老故事有相似之處。
這個故事發生的時候,青洲還是個小島,青洲山高54.5公尺,從蓮峯廟前往須乘搭小船。明末清初嶺南遺民、著名詩僧跡删詠青洲的七言律詩有句云:“突兀中流亂石隈,青洲咫尺擬蓬萊”,由此可見當年青洲岸邊有石景。古代澳門有民謠:“三沙見,夷人變”,據筆者理解,“三沙”是青洲附近三處在水中時隱時現的礁石。王文達(1901–1981)遺作《澳門掌故》記載:
“青洲素有蒼松翠竹,石秀波光之勝。當風雨欲來,煙霧輕籠之際,美麗仿若仙境,所以‘青洲煙雨’昔日被列為澳門八景之一”。
從中可見,“石秀波光”成了“青洲煙雨”景觀的元素。
圖1 從古青洲山圖中,可見沿岸和山上的壯觀石景。
以前蓮峯廟至青洲之間,在水中還有一條“石脊”相連。1889年(清朝光緒十五年),澳葡沿“石脊”築堤(後來成為青洲大馬路),從蓮峯廟通到青洲(初時堤與小島仍有小許距離,青洲英泥廠搬走後才合攏),使青洲成了一個半島。1923年至1925年,澳葡在青洲、台山之間填海,又在青洲原有小島挖山填海,這樣青洲再由半島變成內陸的一部分,原有的石岸、礁石、“石脊”均告湮沒。
圖2 在這幅《七省沿海全洋圖》(清同治至光緒年間摹繪本)中,隱約可見當時澳門城牆外青洲(箭頭指處)和蓮花山的位置。(圖源: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澳門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編:《澳門歷史地圖精選》,華文出版社,2000年。)
青洲山上的巖石也閱盡滄桑之變。1604年,耶穌會聖保祿修院院長瓦倫蒂諾.卡瓦畧(Valentino Carvalho)與羅馬教廷東方巡教總監范禮安(Alexande Valignano)到山上建土屋、小堂,作為傳教士和聖保祿學院學生暑假的休憩處,華人從遠處望去以為建了炮台,至1606年被明朝駐澳門軍官率兵夷為廢墟。1608年耶穌會教士經中山縣衙門准許,先豎碑申明該島為明朝領土,然後在山上建築精舍,附設園林。至1620年(明朝天啟元年)又為廣東監司馮從龍所毀。
1828年,三巴仔聖若瑟修院以2000元在該處買地,興建教堂和教員宿舍。鴉片戰爭之後,澳葡於1887年(光緒十三年)趕走青洲清軍,其後在山上駐軍,築堡壘。自1886年開始,三巴仔聖若瑟修院將該處物業的一部分租給一名華商,開設青洲士敏土廠,用廣東英德石料和青洲河泥作原料,煉製水泥,每年租銀1200両,三年(有說一年)後英國商人入股經營。1925年士敏土廠遷往香港,仍用“青洲英坭”之名。抗日戰爭時期修院將物業租給致用中學作為校址。1932年自來水公司在青洲山下設立機房泵取河水。1950年之後,澳葡將青洲山列為邊防禁區。現在禁區早已解禁,但“青洲湮雨”的美景已無法恢復。人們再也見不到一對小情侶在湮雨中的影子,卻見到山上大榕樹和巖石仍在,無數樹根像手臂一樣把巖石緊緊抱着,永遠無法分開。
圖4 青洲山姻緣石──巖石與榕樹根石互相交錯的奇特景致。
這個愛情故事在葡人而沒有在青洲的華人中流傳,因為以前華人基本上都是青洲坊和石仔堆因填海而形成之後從內地來住的,尤其抗戰時期人數最多;在青洲山卻很久以前就住着土生葡人和避靜的天主教教士、學生。《澳門紀畧》載,乾隆年間的青洲山“為澳夷遊眺地”。
相關展覽 | 澳門奇石軼事
本文整理自張卓夫《澳門半島石景》,段落並經調整。
該書之參考書目如下:
1. 張卓夫主編《海島風華》,澳門近代文學學會,2001年。
2. 鄧景濱主編《蓮島春秋》,澳門近代文學學會,1999年。
3. 唐淑青、張卓夫編著《Roteiro das Ilhas離島遊蹤》(兩卷),海島市市政廳,1998年。
4. 祝淮主修《香山縣志》,黃培芳等輯,清道光七年刊刻。
5. 黃就順、鄧漢增、黃鈞燊合編《澳門地圖集》,澳門基金會,1997年8月。
6. 周景濂編著《中葡外交史》,商務印書館,1994年。
7. 章文欽箋注《澳門詩詞箋注》,珠海出版社,2003年。
8. 印光任、張汝霖著(原書1751年印行)、趙春晨校注《澳門紀畧》,澳門文化學會,1992年。
9. 王文達《澳門掌故》,澳門教育出版社,1999年。
10. 李鵬翥《澳門古今》第三版,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澳門星光出版社,1993年。
11. 黃漢強、吳志良主編《澳門總覽》第二版,澳門基金會,1996年。
12. 唐思《澳門風物誌》,澳門基金會,1994年。
13. 《澳門》雜誌中文版二十七、二十八等各期,澳門特區政府新聞局,2002年。
14. 《文化雜誌》中文版第七/八期、第六十二期,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
15. 黃德鴻《澳門新語》修訂版,澳門成人教育學會,1997年。
16. 鄭妙冰《澳門:殖民滄桑中的文化雙面神》,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
17. 胡紀倫(Cesar Guillen Nunez)《澳門街》,牛津大學出版社,1999年。
18. Joao Carvalho. Taipa-Coloane, Macau da Outra Banda. Câmara Municipal das Ilhas, 1993.
19. Lindsay and May Ride. The Voices of Macao Stones.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99.
更新日期:2022/08/10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