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有上千條公共街道,每一個都有自己的中葡文街名,這些街名由官方制定和公佈,但街名公佈後並不是不能更換。過去,一些街道由於不同的原因而換名,而背後往往涉及那條街道的故事。現在,讓我們介紹那些消失的街名,以及它的故事吧。
因壞名而改名
俗語話:“唔怕生壞命,最怕改壞名”,可見華人對名字非常重視,父母都會為子女絞盡腦汁想個好名,避免奇怪的名字來惹來嘲笑。同樣地,澳門居民對街道名字非常重視。在葡治時期,澳門街名是按照葡文名字翻譯而成,但難免會出現翻譯失誤或不雅的情況,每當居民向別人報上住址時,心中總是帶有一絲尷尬感。因此,居民會要求澳門市政廳修改街名1。
那麼這些街名有多奇怪?
高士德大馬路是以澳門總督高士德(José Maria de Sousa Horta e Costa)來命名。高士德在1894至1897年及1900年至1904年間兩度擔任總督,在他的第二任期結束後,澳葡政府以他的名字來命名這條街道,而中文街名被譯作“柯高大馬路”2。“柯高”是葡文街名中“Horta”的音譯,本身沒有問題,只是用廣東話來閱讀則是“痾膏”的奇怪發音。雖然只是一個街名,但並非所有人接受如此古怪的名字。
在1966年,祐興置業建築公司主席趙善覺3向市政廳申請更改“柯高大馬路”的街名,雖然他沒有提及申請的原因,但多少與公司在這條街道興建祐美大廈有關4。結果,澳門市政廳決定把中文街名改為“高士德大馬路”,也就是改用“Costa”的音譯5。有趣的是,澳門至今仍有“柯高街”6和“柯高圍”的街名。
圖1 位於雀仔園的柯高街。勞加裕攝及提供。
一些街名也令人聯想到不好的事情,如“近西”街和“窮”圍。近西街是美麗街原來的中文街名,但街名卻讓人聯想到“歸西”,聽起來帶有死亡的意味。因此,居民向市政廳要求修改街名,並在1968年8月27日把街名改為“美麗街”,以符合葡文名“Rua Formosa”的意思7。
圖2 美麗街過去曾經被稱作“近西街”。勞加裕攝及提供。
窮里(Pátio da Indigência)又叫“窮圍”,是另一個令人難以啟齒的街名,畢竟“住窮里”的發音與“住窮你”非常相似,所以一直是最希望改名的街道之一,而市政廳在1969年8月19日決定把街名改為大三巴巷(Travessa de S. Paulo)8,不用再受“窮里”困擾。
圖3 大三巴巷曾經名為窮里或窮圍。勞加裕攝及提供。
地標不在的街名
澳門的街道命名方法很多,其中一種常見的方法是以街道的地標和建築物來命名,但隨着時間的流逝,建築物因為搬離了街道或是徹底消失,令街名有種名不符實的情況而換上新名字。
“監牢斜巷”的街名,大家或許以為是路環監獄周邊的街道,但實際上是位於澳門市區的街道——東方斜巷原來的街名。在二十世紀之前,澳門的監獄設在議事會大樓(今市政署大樓)背後,所以旁邊的街道被命名為監牢斜巷(Calçada de Tronco Velho,帶有老監獄的意思9)。雖然監獄在1912年遷到賈伯樂提督街與鏡湖馬路交界10,但監牢斜巷的街名卻仍然沿用。在1952年,東方戲院11在監牢斜巷興建,居民向市政廳請求修改中文街名,而市政廳在11月13日宣佈把監牢斜巷改名為“東方斜巷”(但葡文街名不變)12。順帶一提,東方斜巷附近的蘇雅利醫士街(Rua do Dr. Soares)原本叫監獄街(Rua da Cadeia)13,而另一條以監獄命名的街道——天通里(Beco da Cadeia),其葡文名字即為監牢里的意思。
圖4 1889年澳門半島地圖中,議事公局大樓(Casa da Camara)背後的監獄(Cadeia)。哈佛大學圖書館地圖部收藏,澳門科技大學圖書館提供。
圖5 東方斜巷原名為“監牢斜巷”,後以東方戲院而易名為“東方斜巷”,而東方戲院舊址已興建為東方中心。勞加裕攝及提供。
另一個因地標不在而改名是火藥局斜巷(Calçada do Paiol)。“火藥局”即是澳葡政府貯存槍彈的火藥庫,由於是儲放爆炸品的倉庫,政府將之設在東望洋山上14,旁邊還有駐兵的守衛室(Casa da Guarda),而火藥局旁的斜巷因而得“火藥局斜巷”的名稱15。雖然該區在十九世紀後期仍然屬於郊區,但澳葡政府已經計劃開發這片區域16。在二十世紀初期,政府把火藥庫從火藥局斜坡遷到二龍喉,但火藥局斜巷的街名則沿用下來。直到1990年9月21日,澳門市政廳把火藥局斜巷易名為“得勝斜路”(Calçada da Vitória),而火藥局巷則改為東望洋巷17。
圖6 1889年澳門半島地圖中的東望洋火藥局(Paiol de polvara)。哈佛大學圖書館地圖部收藏,澳門科技大學圖書館提供。
政治變遷而改名的街道
葡萄牙人在十九世紀中葉起對澳門推行殖民管治後,不少街道以葡萄牙或澳葡政府的政治或歷史人物來命名,以彰顯其管治地位18。在二十世紀,葡萄牙政治經歷多次鉅變,從君主制走向共和民主,其變化除了體現在政治環境上,街名也反映了這些變化。
十月初五日街,是其中一條較有名的澳門街道名稱,那麼十月初五日又是怎樣的節日呢?實際上,這條街道除了“泗𠵼街”的名字,還有“皇家新街”(Rua Nova de El-Rei)19。在1910年10月5日,葡萄牙爆發革命,推翻君主制,建立第一共和國。消息傳到澳門後,澳葡政府把皇家新街改為“十月初五日街”,以紀念這場歷史上的重要事件,而澳葡政府也把十月五日作公眾假期20。
雖然葡萄牙建立共和體制,但政局一直處於動蕩。在1926年5月28日,葡萄牙發生軍事政變,其後在1932年薩拉沙(António de Oliveira Salazar)擔任葡萄牙總理,開展了長達半個世紀的獨裁統治時期。在1933年5月17日,議事公局(澳門市政廳)公佈一系列新街名,包括紀念薩拉沙的“薩拉沙博士大馬路”(Avenida do Dr. Oliveira Salazar),他們認為薩拉沙擔任總理期間改革財政,“建樹足甦國困,勳勞特異”,使他的名字永垂不朽21。當時,“薩拉沙博士大馬路”是澳門最長的街道,從南灣政府合署(今南灣舊法院),經新口岸,直到馬交石圓台仔為止。
然而,葡萄牙在1974年4月25日發生康乃馨革命,獨裁政府被推翻,澳門市政廳其後更換代表舊政府的人物和事件的地名,薩拉沙博士大馬路被改名為“友誼大馬路”(Avenida da Amizade),而“五二八坊”(Bairro 28 de Maio)改為筷子基(Bairro Fai Chi Kei)22。值得一提,澳葡政府在1988年12月16日把南灣政府合署至亞馬喇前地的一段友誼大馬路,命名為“蘇亞利斯博士大馬路”(Avenida Doutor Mário Soares),紀念時任葡萄牙總統蘇亞雷斯(Mário Alberto Nobre Lopes Soares)。
同一個街名,不一樣的街道
街名的變化不是只有命名或除名,有時候也會重新用在其他街道上,所以會出現明明是同一個街名,但位置完全不一樣的情況。
今時今日,大家都知道美副將大馬路位於望廈,但如果你回到二十世紀初的澳門問路,路人回答在“新馬路”。在二十世紀初期,澳葡政府在內港和南灣之間開闢一條街道,使這兩處澳門重要的區域連接起來。雖然計劃上是一條道路,政府卻把道路分為兩部分來命名:從內港至議事亭前地的一段,命名為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即新馬路;而較後開闢的議事亭前地至南灣的一段,則命名為美副將大馬路。然而,一路兩名的情況卻使不少市民感到困惑,所以政府在1925年左右把望廈大馬路(Avenida de Mong Ha)改名為“美副將大馬路”,而原美副將大馬路則併入新馬路23。
在望廈堂坊的馬忌士街(Rua de Eduardo Marques)的街名,同樣是從另一處換來的。這條街道的原名叫“病人院街”(Rua do Asilo)24,而“病人院”相信是指清安醫所25。那麼“馬忌士街”又原本在甚麼地方?原來,馬忌士街是義字街的一部分。在1932年議事公局決定把馬忌士街及白灰里(Beco da Cal)合併為義字街,而“馬忌士街”街名則取代在望德堂坊的病人院街的街名26。
圖8 馬忌士街,前稱為“病人院街”。勞加裕攝及提供。
順帶一提,“義字街”(Rua da Emenda)的街名有一個說法是指該區曾經是義地(義塚)而得名,但在義字街命名之前,燒灰爐曾經有“義字巷”(Travessa da Emenda)和“義字里”(Beco da Emenda),可以推測“義字街”是跟隨“義字巷”和“義字里”的翻譯,所以與義地的歷史關係更像是巧合27。
結語
這篇文章介紹的一些更換的街名,當中因居民要求、環境或政治變遷,或是為紀念重要人物而易名。儘管這是街道故事裡的小插曲,但這些變化本身也承載了澳門的過去,甚至反映一段重要時期的證明。
相關展覽 | 澳門街話——從路名到街牌上的發現
注釋:
1. 中華總商會在1949年曾經向澳門市政廳提出一批不雅的街名,要求當局盡早修改,但未獲回覆。參見《唔怕生壞命 最怕安錯名 街道亦如是 快趣改番正》,《華僑報》,1949年11月27日第4頁。
2. Euclides Honor Rodrigues Vianna. Cadastro das Vias Publicas de Macau. Macau: Typographia Noronha & Ca., 1906, p.1.
3. 趙善覺1931年生於澳門,他在中學畢業後前往香港經營工商業,在1962年返回澳門後創辦“祐興置業建築公司”,從事建築置業,該公司興建多座住宅、工商樓宇(如祐漢新邨),其後擴展為旅遊、娛樂、飲食等的“祐興集團”。趙善覺於1980年在澳門逝世。參見《祐興集團董事長殷商趙善覺病逝》,《華僑報》,1980年11月4日第4頁。
4. 祐興置業建築公司對祐美大廈的工程相當重視,公司選擇在1965年2月8日春茗上向政商界人士和記者隆重宣佈祐美大廈的項目,更稱邀請著名建築師設計,可見其重視程度。參見《祐美大廈設計新型 售價克己置業從速》,《華僑報》,1965年2月9日第4頁。
5. 《巿委會昨會議決定領取車牌准延至八日》,《華僑報》,1966年2月2日第4頁。
6. 柯高街(Rua de Horta e Costa)的命名時間在1887年,是雀仔園坊重整後開闢的街道,但命名初期沒有中文街名。參見《澳門政府憲報》,1887年1月20日第3號,第13頁。
7. 《揀選車牌者太多 決加稅以資限制》,《華僑報》,1968年8月28日第4頁;《澳門政府憲報》,1968年9月14日第37號,第1174頁。
8. 《“窮里”從此改稱“大三巴巷”》,《華僑報》,1969年8月20日第4頁。
9. 葡文Tronco是指拘禁犯人的刑枷,可衍生監獄的意思。
10. 即今天的柏威大廈。
11. 東方戲院在1952年營業,直到1973年2月15日停業,而地址在1980年代興建“東方中心”。《東方戲院今停業 將拆卸興建新廈》,《華僑報》,1973年2月15日第4頁。
12. 《監牢斜巷昨起易名東方斜巷》,《華僑報》,1952年11月20日第4頁;《澳門政府憲報》,1952年11月22日第47號,第843頁。
13. 議事公局(澳門市政廳)在1937年7月24日把監牢街改名為蘇雅利醫士街。參見《澳門政府憲報》,1937年7月31日第31號,第526頁。
14. 火藥庫的位置即今天的松景臺。
15. 在1897年的檔案所見,該街道為東望洋斜巷(Calçada de Guia)的一部分。在1905年的澳門市街道命名冊裡,街道記錄為“聖安多尼堂區至東望洋火藥局的馬路”(Estrada de Sto. Antonio ao Paiol da Guia),始於聖安多尼堂的白鴿巢前地,經聖味基墳場、花士古打監麻新路(Avendia Vasco da Gama,已被取消的街道)、東望洋火藥局,直到“海邊馬路”(Estrada Marginal);而“火藥局斜巷”的街名在1925年澳門市街道命名冊出現。參見澳門檔案館藏:MO/AM/CART/1/100;Euclides Honor Rodrigues Vianna. Cadastro das Vias Publicas de Macau, p. 151;Leal Senado da Camara. Cadastro das Vias e Outros Lugares Publicos da Cidade de Macau. Macau: Typografia Po Man Lau, 1925, p. 142.
16. 澳門公物會(Repartição da Fazenda)在1897年11月20日公開招人競投兩片在得勝馬路和東望洋斜巷之間三角形地段內的土地。參見陳澤成編:《城市印記——澳門檔案館館藏地圖精選》,澳門:澳門文化局;澳門檔案館,2020年,第8 – 9頁。
17. 《二百萬購置廳長住宅 火藥局兩巷決定易名》,《華僑報》(澳門),1990年9月22日第2頁。
18. 在1869年,澳門總督蘇沙(António Sérgio de Sousa)下令成立公共道路命名委員會,對澳門城區及城外的道路作命名。在委員會的報告裡,他們除了保留一批約定俗成的街名之外,也以澳門總督和歷史事件來命名街道,如亞馬喇土腰(Isthmo Ferreira do Amaral)、賈多素總督大街(Alamêda do Governador Cardoso)等。參見《澳門政府憲報》,1869年7月26日第30號,第141頁。
19. Euclides Honor Rodrigues Vianna. Cadastro das Vias Publicas de Macau, p. 63.
20. Leal Senado da Camara. Cadastro das Vias e Outros Lugares Publicos da Cidade de Macau, p.68.
21. 《澳門政府憲報》,1933年5月27日第21號,第553頁。
22. 《澳門政府憲報》,1975年3月1日第9號,第268頁;《薩拉沙馬路擬易名友誼馬路》,《華僑報》,1975年2月4日第4頁;《薩拉沙改友誼馬路 兩項修路工程批准》,《華僑報》,1975年2月18日第4頁。
23. Leal Senado da Camara. Cadastro das Vias e Outros Lugares Publicos da Cidade de Macau, pp. 76, 131.
24. 《澳門政府憲報》,1869年8月2日第31號,第147頁。
25. 余安道神父在1858年在望德堂坊設立一間醫所,位於今馬忌士街,後在1895年因颱風毀壞,醫所遷到望德堂右側的現址,並更名為“清安醫所”。參見林家駿:《澳門教區歷史掌故文摘》,載於吳志良、湯開建與金國平,《澳門編年史》第四卷,廣東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047頁。
26. 《澳門政府憲報》,1933年1月7日第1號,第12頁。
27. 義字巷和義字里的葡文街名已經出現在1874年的澳門市公共街道命名冊上,但中文街名分別初見於1905年及1925年的公共街道名冊上。參考金國平教授的說法,Emenda的意思是改變,Rua da Emenda有可能是譯作“易字街”,後寫作“義字街”。參見龍發枝、勞加裕:《1874年——澳門市公共街道命名冊》,澳門:遺產學會,2017年,第63 - 64頁;Euclides Honor Rodrigues Vianna. Cadastro das Vias Publicas de Macau, p. 113;Leal Senado da Camara. Cadastro das Vias e Outros Lugares Publicos da Cidade de Macau, p. 83;王文達,《澳門掌故》,澳門:澳門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60頁。
更新日期:2022/12/29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