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消失的白粉村——從復原新村至隔離中心

城市風貌勞加裕

你聽過“白粉村”(Aldeia da Esperança)的街名嗎?這是曾經在路環的一個街名,但這到底是怎樣的地方?為何在路環會設有這樣的村落?

氹仔戒毒所的經驗

自鴉片戰爭後,澳門出現了一批畸形的經濟產業,賭業、娼妓和鴉片的經營合法化,儘管每年獲得巨大的利潤,但同時也毒害了無數人的健康和生活。在抗戰結束後,澳葡政府在國際及內地社會的禁毒風氣下,在1946年7月1日起禁止鴉片煙在市面販賣,而鴉片專賣局也在同日結束,標誌澳門鴉片合法化成為歷史1

不過,販賣和吸食鴉片、白粉及其他毒品的案件經常發生,即使罰款加大也無法阻止犯罪,澳葡政府認為市面充斥吸毒者和乞丐影響市容,於是民政廳在1960年6月25日成立“乞丐與吸毒者復元方法之研究委員會”(後來成為“禁毒委員會”),由衛生廳廳長擔任主席,市行政局局長、警察廳廳長和海島市市長為委員,一起商討處理乞丐和吸毒的問題2。當時,澳葡政府甚至在新口岸上演一場“澳門銷煙”,大批被搜獲的毒品運到新口岸,一些被傾倒進深坑內燒燬,也有毒品倒入海裡,在一眾政府官員面前公開銷毀,告誡吸毒者3

處理吸毒問題的方法,純粹依靠提高罰款和宣傳禁毒並不足夠,委員會需要新的方法讓吸毒者脫離毒海,自力更生。在這方面,海島市先行一步地採取行動,當地警察在1960年2月在街上捉捕吸毒者,送往氹仔舊機場附近搭建木棚,強制接受戒毒治療4。當時,共有七八十名戒毒者居住戒毒所,由於地方在偏僻,他們無法逃離,而戒毒者在所內獲得三餐溫飽,也參與勞動工作,更有醫護人員定期提供醫療,這戒毒方式的效果非常好5

氹仔戒毒所為澳葡政府提供禁毒的經驗,警方開展掃蕩行動,把吸毒者送到氹仔戒毒,不僅使市面的“癮君子”數量減少,減少案件發生,也讓吸毒者戒除毒癮,重新融入社會。其後,氹仔戒毒所改稱為復原所來減少對戒毒者的歧視。

圖1 在復原所戒毒後的人士。引自大眾報編:《澳門工商年鑑:第六回(1962)》,1962年,篇首第12頁。

成立路環復原新村

氹仔復原所成立後,不到幾年時間便收容300多人,政府因而計劃增建復原所。在1962年,政府把一些戒毒成功者(復原人士)從氹仔送往路環的臨時復原所,又安排工作給他們,讓他們重過新生6。為了讓這批成功者得到安居,澳葡政府與團體合作建立新的復原所,由天主教福利會和香港“牛津救濟會”7承辦,將在路環興建32座房屋,設有畜牧耕地,給予復原人士8

在1965年4月14日,路環石排灣的復原所——“復原新村”揭幕,雖然地方偏僻,但多位嘉賓遠赴現場出席,包括澳門總督羅必信(António Adriano Faria Lopes dos Santos)與一眾政府官員、華商代表崔德祺、香港牛津救濟會代表李利、駐港的多國領事、天主教救濟福利會代表等9。嘉賓們在禁毒委員會主席、澳門土生葡人李達勛(Delfino José Rodrigues Ribeiro)的帶領下參觀村內的房屋,而房室的設備非常完善:

每個單位有一廳、一房、廚房、廁所沿室;各單位都有一個約十平方公尺大的露台,屋頂蓋石棉瓦,屋內有自來水、電燈,還有兩張木床、一張木桌、四張櫈、兩把籐椅、一個大衣櫃、一個廁用紗櫃和被、蓆等,供應齊全。10

復原新村的居民是復原人士和家屬,他們不但在這裡獲得住宿,也讓他們學習耕種或手工技藝,給予他們脫離毒海,重新融入社會,正如該村的葡文名字“Aldeia da Esperança”,這裡是為戒毒者帶給希望的場所11。然而,令人感覺矛盾的是,該村的中文街名稱作“白粉村”,反而違背讓復原人士重獲新生的原意,把居民標籤起來,但“白粉村”卻是官方對復原新村的正式名稱。

圖2 白粉村(復原新村)。引自大眾報編:《澳門工商年鑑:第九回(1965 - 1966)》,1966年,篇首第9頁。

被淡忘的“白粉村”

白粉村隆重開幕,雖然一度成為當時澳門禁毒工作的展示,但該村遠離路環市區,交通非常不方便。據路環居民梁冠峰憶述,白粉村後來因為水電供應不足和出入不便,一般人不再選擇入住,而入住者也轉為以貧困家庭為主12。除了原來的房屋,一些居民也搭建木屋,居住人數曾經有達六十多人,白粉村轉變為一處破舊的木屋區。即使如此,白粉村遠離市區對居民造成非常大的出行不便,他們需要花上額外的交通開支,加上住處較為陳舊,所以不少人生活穩定後,便盡快搬離白粉村,使人口不斷減少13。不過,白粉村支援戒毒工作的使命並沒有完全結束,女性戒毒中心在1995年曾在此設立,推展女子戒毒服務。

回歸後,2003年發生非典型肺炎(沙士)疫情,衛生局把白粉村拆卸,興建路環高頂傳染病康復中心。在2013年,政府把路環傳染病康復中心重建為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並在2016年1月17日揭幕。

至於“白粉村”的街名,則在2017年被撤銷,成為一個消失的街名14。回望過去,白粉村記載着一段在上世紀澳門政府禁毒的歷史。

注釋:
1. 《本澳實行禁絕鴉片》,《華僑報》,1946年6月7日第3頁。
2. 《澳門政府憲報》,1960年6月25日,第26號,第806頁;《民廳組設委員會研究 處置市面乞丐與吸毒者》,《華僑報》,1960年6月26日第6頁。
3. 《新口岸舉行焚毒》,《華僑報》,1960年8月2日第3頁。
4. 《氹仔島施行强迫戒毒》,《華僑報》,1960年7月5日第3頁。
5. 《氹仔設毒癖人物收容所 决施行集體硬性戒毒》,《華僑報》,1960年9月19日第3頁;《氹煙民收容所成績好 大部服毒者戒毒成功》,《華僑報》,1961年3月6日第3頁;《氹仔戒毒所成績優良 不少道友獲戒除毒癖》,《華僑報》,1961年7月29日第3頁。
6. 《路環設復原所將擴大 備為改造已戒毒人犯》,《華僑報》,1962年2月10日第3頁;《氹仔復原所興建大食堂》,《華僑報》,1962年10月3日第3頁。
7. “牛津救濟會”是否為樂施會(Oxfam),這點值得考究。樂施會在1942年在英國牛津成立,原名“英國牛津饑荒救治委員會”(Oxford Committee for Famine Relief),但香港樂施會在1976年成立,與路環復原新村建立的時間不合。另一種可能是,香港在1960年代曾經有其他樂施會的分會經營。由於無法確定“牛津救濟會”即樂施會,本文沿用“牛津救濟會”的名稱。
8. 《李達勛本澳禁毒及其成果》,《華僑報》,1963年11月1日第4頁。
9. 《路環復原新村今午舉行揭幕禮》,《華僑報》,1965年4月14日第4頁。
10. 《復原新村昨天開幕 澳督親臨剪綵》,《市民日報》,1965年4月14日第4頁。
11. 《路戒毒復原新村 明舉行揭幕儀式》,《華僑報》,1965年4月13日第4頁;《日禁毒會主席中野四郞昨參觀復原新村》,《華僑報》,1965年7月8日第4頁。
12. 林發欽編:《海島民風——澳門路環老街坊口述歷史》,澳門:文化公所,2019年,第16 – 17頁。
13. 澳葡政府在1986年7月計劃提高平民房屋的租金,但遭到路環復原新村的居民強烈反對,認為政府無視當地居民的居住環境和交通開支上的壓力,要求重新檢討加租方案。參見澳門檔案館:MO/AM/IAS/DOGRI-SOI/0006;《路環復原新村加租方案 加幅甚大居民表示不滿》,《華僑報》,1986年8月26日第3頁。
14.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公報》,2017年3月8日第10期,第3624頁。


更新日期:2022/12/29

作者簡介

勞加裕

從事澳門文史研究和普及工作,經營網誌“故城.回憶”。

延伸閱讀 更多專題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

進階搜尋

關鍵字

    主題

    資料類型

    地點

    時間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