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后宮稅地石在告利雅施利華街街口天后宮東南對開數十米處,大約3米高。石上除刻上“天后宮稅地石”之外,還有“海鏡”二字,無注款。天后宮初建於1785年(即清朝乾隆年間),“海鏡”二字是天后宮大約在1950年代仿效媽閣廟後山西側海鏡石(道光癸卯年張玉堂書“海鏡”二字)叫人刻的。這表示此石作為天后宮附屬的其中一塊風景石,面臨波平如鏡的大海,當年屹立在海灘上是頗為惹人注目的。澳門地區傳統上有個慣例,就是西式教堂多建在山頂,中式廟宇多建在水邊(尤其是天后廟),即使望廈區的普濟襌院、連勝巷的先鋒廟、新橋區的蓮溪廟、沙梨頭土地廟、十月初五日街康公廟,初建時都在海邊,只有近年獲批地興建的“媽祖文化村”是在叠石塘山上。
圖1 氹仔天后宮仿效澳門媽閣廟也在近海處巖石刻“海鏡”二字。
清朝康熙皇帝於1717年頒令禁止外國船隻進入廣州,澳門(當時仍由清朝派官員管治)亦接到同樣的命令。但當時屬香山縣所轄的離島氹仔卻仍獲准讓商船停泊,因此,英、法、西班牙等國家的商船都來氹仔進行補給。道光、咸豐年間,外國船隻必須在澳門聘用舵手、通事(翻譯)和帶水(領航員),才准進入廣州黃埔港,因此澳門港口船隻非常擠擁,加上南灣、西灣淺灘難泊新型大船,於是500噸以上的船都停泊在氹仔。這是氹仔歷史上的繁盛時期。
圖2 從1930年代拍攝的這張照片中,可見氹仔下沙(現時舊城區)山上巖石非常壯觀,其間有小路可通向三婆廟。
圖2是1930年代初石山下氹仔港的情形,顯示雖然香港開埠之後它的繁盛程度不如以前,但船隻來往還相當頻繁。當時排角至官也街一帶酒樓、餅店、戲院、漁具店等商肆雲集,非常熱鬧,其中軒記、鉅記、晃記等老店至今仍存在。在百多年漫長的歲月中,當時排角岸邊水中的稅地石位置,成為船隻泊岸後納稅的地點──船過了石頭位置就要納稅,所以此石被稱為“稅地石”。這塊石頭可說是氹仔繁盛時期歷史的證物。直至1950年代,在今日地堡街平民大廈一帶的碼頭因泥沙淤積無法運作而遷往西沙嘴,以這塊石頭為標誌的氹仔港才告湮沒。此後,稅地石西北面的埗頭被填平之後用來興建氹仔中葡學校,東南面緊鄰的眺望台,以前做過海景咖啡廳,附近一帶做過滾軸溜冰場、兒童踩單車練習場,現今已改建成為休憩區。
相關展覽 | 澳門奇石軼事
本文整理自張卓夫《澳門海島石景》。
該書之參考書目如下:
1. 張卓夫主編《海島風華》,澳門近代文學學會,2001年。
2. 鄧景濱主編《蓮島春秋》,澳門近代文學學會,1999年。
3. 唐淑青、張卓夫編著《Roteiro das Ilhas離島遊蹤》(兩卷),海島市市政廳,1998年。
4. 祝淮主修《香山縣志》,黃培芳等輯,清道光七年刊刻。
5. 黃就順、鄧漢增、黃鈞燊合編《澳門地圖集》,澳門基金會,1997年8月。
6. 周景濂編著《中葡外交史》,商務印書館,1994年。
7. 章文欽箋注《澳門詩詞箋注》,珠海出版社,2003年。
8. 印光任、張汝霖著(原書1751年印行)、趙春晨校注《澳門紀畧》,澳門文化學會,1992年。
9. 王文達《澳門掌故》,澳門教育出版社,1999年。
10. 李鵬翥《澳門古今》第三版,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澳門星光出版社,1993年。
11. 黃漢強、吳志良主編《澳門總覽》第二版,澳門基金會,1996年。
12. 唐思《澳門風物誌》,澳門基金會,1994年。
13. 《澳門》雜誌中文版二十七、二十八等各期,澳門特區政府新聞局,2002年。
14. 《文化雜誌》中文版第七/八期、第六十二期,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
15. 黃德鴻《澳門新語》修訂版,澳門成人教育學會,1997年。
16. 鄭妙冰《澳門:殖民滄桑中的文化雙面神》,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
17. 胡紀倫(Cesar Guillen Nunez)《澳門街》,牛津大學出版社,1999年。
18. Joao Carvalho. Taipa-Coloane, Macau da Outra Banda. Câmara Municipal das Ilhas, 1993.
19. Lindsay and May Ride. The Voices of Macao Stones.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99.
更新日期:2022/08/10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