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逐海而居:海上保護神

風俗民情路家|陳逸鋒

一、廟曾在海邊

澳門三面環海,氹仔和路環更是海島。昔日,澳門的海邊總有一座供奉水神的廟宇:半島北面,有蓮峰古廟,前身為天妃廟,廟內寫有“海不揚波”的牌匾,悄悄表明廟前的馬路曾是一片汪洋;距離蓬峰廟不遠處的先鋒廟則供奉着水神“先鋒揚爺”及“東海龍王”。西面,除有十月初五街的康真君廟供奉着“洪聖大王”外,白鴿巢一邊亦有奉着朱大仙的包公廟,兩座廟宇共同守護着內港至北灣一帶;東面,有漁翁街的天后古廟;南面,更是澳門的著名地標——媽閣廟。

圖1 水神廟宇地圖

再往南,氹仔和路環兩島更是水神廟宇林立。在氹仔,北邊有天后古廟,南方在施督憲正街至告利雅施利華街一帶不到15分鐘的路程,便有三婆廟、天后廟、北帝廟。其中,三婆廟與曾是船廠的益隆炮竹廠地段相鄰,供奉的海神是天后娘娘的三姐。一些老街坊亦憶述,天后廟和北帝廟對開的地堡街、黑橋街一帶以往都是海旁,漁船泊岸後經官也街到嘉模墟擺賣。路環方面,東北的九澳村有三聖廟奉着“洪聖”、“譚公”兩位水神以及關帝;南邊的黑沙村亦有大王廟,同樣奉着“洪聖大王”。西邊的路環市區除了譚公廟外,亦建有天后古廟。

上述的廟宇,動輒過百年歷史。然而,隨着社會不斷填海造地,昔日水神們遙望的海洋早已變成陸地。事實上,澳門的陸地正不斷向海洋伸延。而這些,都不過是這一百多年間的事。

二、漁民酬神習俗

廟宇與海神眾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漁民的虔誠。除了日常參拜外,在大時大節期間酬神有一定的儀式習俗:每年農曆十二月十五漁民要先到廟中“還神”,然後再回到船上“送灶君”,並再次還謝祖先保佑及一眾神恩;在除夕當日要拜祖先、拜船頭、拜天神及拜海口(海龍王)等;到年初二凌晨,漁婦便開始進行開年拜祭儀式,由神位拜至船頭、船尾、船舷,還少不了到廚房接灶君,然後再到媽閣廟或包公廟為一家大小祈福。稍為休息後,年初四又要為漁船的重新啟航準備“起錨”的種種儀式,祈求出海平安,魚蝦大汛。

漁船向著媽閣廟方向祭祀

圖2 漁船向着媽閣廟方向祭祀,澳門海港歷史文化協會提供。

除此之外,每當遇着信奉的海神誕期,漁民亦會大肆慶祝。打醮(即對供奉神祇的祝賀或酬恩),或是神功戲等都是重要儀式。例如媽祖誕期間,漁民會打天后醮,並會帶備祭祀品前往媽閣廟燒香祈福,並在廟前空地搭起戲棚上演神功戲。而澳門的海神信俗豐富,相關誕期可說一個接一個。例如二月有洪聖誕、三月有媽祖誕、北帝誕,四月則有譚公誕。

同時,每艘漁船上都安放有神樓,供奉着自己的祖先與敬拜的神明。在以往,漁民的一生更與神祇密不可分。孩子出生了,自然是先拜拜祖先,再到岸上的廟宇讓孩子與神明“上契”,祈求孩子平安成長;到長大了要成家立室,漁民亦會到廟中上香“脫褐”,寓意與神明脫契,真正長大成人。而每當船上有人生病了,漁民亦會求神庇佑;到船上有人逝世了,在出山、頭七、尾七和七七等日子亦會舉行儀式。

但這一切都隨年代改變,變得一切從簡,對神明的依賴亦正日漸減少。

信俗在褪色?

“以前起航前要拜神,放網前也要拜一拜。以前漁民都很信神,很寄託神的幫助,希望祂能保佑漁獲豐收。”老漁民陳廣玉2說道。

“有次看到一條十幾斤重的大馬友,即使在今天都是很難得的魚種!但用以前的網就更難捉,於是我們打算用舢舨駛到牠旁邊,再用魚叉把牠捉住。出發前都要先拜神,把元寶蠟燭放在舢舨上,祈求一切順利。”順利捕獲大魚後,漁民更會把收獲放到船中的神樓拜拜,感謝神恩。

“以前漁民就是如此信神。”

到六、七十年代開始吧,漁民生病了不再拜神,也不再到山上找草藥,而是開始上岸找醫生。漁民的孩子也開始在醫院裏出生。“以前不是不想看醫生,而是沒條件去看醫生,以前的醫生也不多。我的大兒子在岸上的醫院出生,是我們家第一個在岸上出生的。”

隨着醫學和科技的發展,加上教育普及,人們對自然及神明的依賴開始減少。同時,一些當年被奉為“必然”的想法,今天看來都成了“迷信”。在不少漁民長輩眼中,新世代對“拜神”的堅持,亦正在減弱。

“父母很少要求我去幫忙準備拜神儀式。”祖上幾代都是漁民,卻在岸上長大的“80後”陳逸鋒3解釋,“他們可能覺得我不信神吧。事實上因為我的教育背景,我確實也沒有宗教信仰。”

時至今日,不少海神信仰的習俗正日漸褪色。一些昔日香火甚是鼎盛的漁民廟宇,今天亦變得寂寂無聞。

但仍靠出海為生的何金勝4相信,重視程度雖然有所褪減,但信仰不會消失。

“儀式還是會做足,不過以前一定會在特定日子做特定的儀式,現在可能一天完成好幾個儀式。以往可能一定在年三十才吃團年飯、燒炮竹、拜神之類,現在可能提早一兩天也說不定。”

三、海神背後的故事

事實上,信俗並非單純的迷信。綜觀澳門,福建的媽祖、四川的二郎神、北方及中原的北帝……一個個異地海神齊聚濠江,並在此落地生根。當中的內涵豐富而有趣。除了暗暗透露澳門過去是個海洋城市外,更訴說了另一層的互動關係。

交通樞紐 海神也移民?

“廣東自秦代始已與南洋通航。廣州是航道的起終點,港澳地區則是廣州的外港。如果福建人要到南洋,亦會經過港澳。”香港歷史學者鄧家宙5博士解釋,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華南地區早就成為東南亞的重要港口,千百年來的海上活動,亦令信俗之間的交流豐富起來。“港澳地區是以往出入中國國境必經的站點,加上歷史原因,不少中原人逃到此地定居,於是自然也帶來了家鄉的風俗及信仰。”

與此同時,由於漁民長期在海上生活,走遍大江南北,有意無意間亦會將一個地方的文化帶到別處。例如朱大仙信俗就是由一名漁民從惠州帶到港澳地區,建廟供奉,為朱大仙“傳教”。

由低做起 神仙也“升呢”

而環觀各路神祇的“履歷”,不難發現許多神明皆是“由低做起”,從“凡人”開始逐步“升呢”,成為神仙,甚至獲官方冊封,成為“天后”,而這點是中國道教的特色之一。

“中國的神靈譜系相當複雜,凡傳說人物,山川石樹、文武忠義、祖先英雄、精妖鬼怪皆可奉為神靈,這種崇拜是反映了強烈的‘在地性’,亦有族群區間意味,與農工業社會的背景甚有關連。”

鄧博士解釋,“升呢”的關鍵在於神靈與族群間的互動。互動越強,影響越大,神靈亦有更大機會“獲得晉升”。“所以神靈‘升呢’反映神祇與某地方有重大精神影響力,朝廷借勢加封,推動祭祀,以柔性攏絡民心。”

與澳門息息相關的例子,包括洪聖大王與媽祖娘娘。據史書記載,洪聖大王自隋朝至清朝年間曾被朝廷封禪九次之多。而媽祖由“天妃”晉升成“天后”,有說是由於清康熙年間,施琅將平定台灣之功歸於媽祖,並上奏清廷建議將這位閩南民間信仰的媽祖賜晉為“天后”,期後朝廷准奏並下令全國供奉。

粉絲驟減 神仙再轉型

即便如此,無論哪一種信俗,其力量都源於人的“信”,亦即與地方的互動。當社會日漸發展變得現代化、經濟及教育提升,廟宇硬體的保存及祭祀文化便相對變得薄弱、簡化。加上漁民減少、後代信奉者日益遞減等因素影響,不少海上信俗族群都正面臨萎縮。同時,“漁民證”的規定限制了能到海上進行祭祀活動的人數。例如在澳門和珠海舉行的朱大仙信俗海上打醮儀式,以往參加人數不時逾千,現在高峰時卻僅有三百人參與。

內港25號碼頭在休漁期和打醮時張燈結綵的情景

圖3 打醮時張燈結綵的內港25號碼頭,陳顯耀攝。

鄧家宙坦言,隨看社會的改變、信俗的弱化,人們對海洋的觀感亦有所變化。“至少就海神而言,現今靠海維生者,始終是少數,海神的‘海性’其實已淡化,進而變成無所不能的普及性神靈。因此人們對填海或拆遷廟宇亦覺得理所當然。”

澳門的水神有哪些?

天后
又稱媽祖,相傳是福建莆田林姓人家的女兒,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小名“默娘”。據說她從小就持齋吃素,侍奉神靈,在她羽化升天後,經常顯靈於海上救難,保護漁民船隻平安。人們於是開始建廟供奉。歷代皇帝對媽祖進行了三十多次的褒封,其爵位從“夫人”、“妃”、及至“天妃”、“天后”和“天上聖母”等,並列入國家祀典。

天后誕為每年農曆三月廿三。

東海龍王、南海龍王
龍是中國古代神話的四靈之一。有研究認為,龍王是道教和佛教的神祇,源於古代龍神崇拜和海神信仰,負責興雲布雨,統領水族。唐天寶十年(751年),唐玄宗為四海龍王下詔封號,封東海龍王為“廣德王”,南海龍王為“廣利王”,並舉行盛大加冕典禮。按周易,東為陽,故東海龍王在四海龍王中居首。

先鋒楊爺
即二郎神楊戩,但更準確而言,這位水神“楊爺”其實集合了幾位民間傳說中的人物而成的神祇。最早的水神二郎,源於戰國秦孝公時,蜀(即今日四川)郡守李冰及其子率眾建都江堰。因治水有功,李氏父子被後世封為水神,逐漸演變成李冰次子二郎是水神。後來人們將之與《封神演義》中的二郎神楊戩結合,成為水神。

北帝
北帝,全稱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又稱玄天上帝、開天大帝、真武大帝、元武神等;俗稱上帝公、上帝爺或帝爺公,是統領北方的道教、民間神祇。因北方屬水,故北帝亦統領所有水族,兼任水神。又因北方在五色中屬黑色,故又被稱“黑帝”,法相為披髮持劍,赤足分踏龜蛇。玄天上帝亦是明朝鎮邦護國之神、降妖伏魔之神、戰神,明朝公家建了許多玄天上帝廟,並由官方祭祀。

北帝誕為每年農曆三月初三。

洪聖大王
廣東的海神。相傳洪聖大王本名洪熙,是唐代的廣利刺史,廉潔愛民,精通天文地理,曾經設立天文氣象觀測所,使出海的漁民和商人都頗受其益。死後受到敬仰和供奉,成為人們心中的海神。從唐朝開始,歷代對其不斷地加封:唐朝天寶年間封為“廣利王”,宋加封為“洪聖”、“威顯”,元朝詔尊為“廣利靈孚王”,清雍正再封為“南海昭明龍王之神”。民間則稱為“廣利洪聖大王”,亦有人認為洪聖是火神祝融。

在東莞民間傳說中,洪聖則是一介屠夫,由於不忍每日殺生,故拜一位老僧為師,遁入空門。有一天,二人來到波濤洶湧的海邊,老僧叫洪聖把心肝挖出來,擲下海去,洪聖毫不猶豫地照辦了。當心肝擲下大海,海中升起一朵五彩祥雲,洪聖坐其上,升仙而去。洪聖成為天神之後,看中了南海邊的一塊寶地,在和菩薩良馬的爭奪中,經過玉皇的評判得到了這塊地,於是就成為了南海神廟裏的海神。

洪聖誕為每年農曆二月十三。

譚公
廣東的海神。據民間傳說,譚公是元朝(1260-1368年)廣東惠東地區的牧童,自幼天生異稟,十二歲得道,成年之後在惠州九龍山修行,死後多次顯靈都化身為小童,幫助漁家治病和預測天氣,故被奉為漁家的保護神。

譚公誕為每年農曆四月初八。

朱大仙
又一廣東地區的海神。有關朱大仙的背景說法眾多。有說他是大禹化身;二說他是福建人民為掩護反清復明而虛構的神祇,以便革命人士藉拜神或廟會進行串聯;三說他是一名由仙人降世的看牛郎,得道後常降乩施藥,而與港澳地區關係更密切的一說則是: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一位常經惠陽平海捕魚的漁民,因兒子患重病而求拜朱大仙,結果病情好轉,其後在港澳地區立廟供奉。

本文選自《逐海而居── 一個“漁”“船”“港”的故事》,部分圖片為澳門記憶編輯部新增,標題與段落並經調整。

【逐海而居系列文章】
(一)逐海而居:一切從造船說起
(二)逐海而居:海上人生
(三)逐海而居:漁民上岸去
(四)逐海而居:海上保護神
(五)逐海而居:海洋文化傳承

注釋:
1. 林翊捷,城市規劃師,出生於澳門。長期致力於城市規劃的公眾參與及推廣工作,由於工作關係,經常接觸澳門的歷史文獻、照片、地圖,尤其城市空間發展相關的資料,期望以規劃、建築、運輸、軍事等技術角度探討澳門過去的發展。近年曾舉辦《澳門交通變遷與城市發展》及《無水不立——尋找舊日澳門的水源、水岸》系列講座,向市民大眾分享澳門城市發展與水資源的關係。
2. 陳廣玉,退休漁民,現年八十多歲。出生開始就已經在船上生活,沒正式上過學,所有知識與技能皆師承長輩或自學。一生大部份經歷與海和船有關,當漁民是他人生中唯一的工作。2004年退休之後曾醉心畫畫,憑兒時印象畫出風帆船年代的航海景象。對推廣澳門漁民文化不遺餘力,是澳門漁民技術和帆藝文化的傳承人。
3. 陳逸鋒,澳門海港歷史文化協會創辦人,出生於漁民家族,對漁業十分了解,並有意研究澳門內港的各行各業及其歷史。自2013年起策劃多個展覽和導賞活動,向大眾推廣澳門的漁業和造船業文化,努力不懈地推動漁業歷史文化成為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他特別建造了一艘帆船,目的是為了把爺爺陳廣玉畫中的帆船帶到現實世界。
4. 何金勝,資深漁民,經營捕蝦艇超過二十年,主要在萬山群島附近作業。對於日漸式微的漁業表示憂慮,而育有兩女的他卻不希望下一代承繼其工作,因為太過艱苦。
5. 鄧家宙,香港新亞研究所博士,主修歷史。香港史學會總監,專欄作家。專志歷史與金石研究,著有《香港佛教史》、《香港史地.第二卷》(與蕭國健合著)。

本文出自《逐海而居——一個“漁”“船”“港”的故事》,該書之參考書目如下:
[1] 地圖繪製暨地籍局,檢索於2015年10月2日。http://www.dscc.gov.mo/CHT/
[2] 故城回憶,檢索於2015年10月25日。http://memorymacau.blogspot.com/
[3] 澳門虛擬圖書館,檢索於2015年9月30日。http://www.macaudata.com/
[4] 澳門歷史檔案館,檢索於2015年9月17日。http://www.archives.gov.mo/cn/。
[5] 王文達,《澳門掌故》,澳門教育出版社,2003。
[6] 阮玉笑,《漁家心聲——澳門漁民訪談》,澳門理工學院,2014。
[7] 陳明金,《澳門漁家這一代》,同趣文藝工作室,2015。
[8] 陳煒恆,《路氹掌故》,臨時海島市政局,2000。
[9] 陳煒恆,《澳門廟宇叢考——上卷》,澳門傳媒工作者協會,2009。
[10] 陳煒恆,《澳門廟宇叢考——下卷》,澳門傳媒工作者協會,2009。
[11] 鄭煒明,《氹仔路環歷史論集》,民政總署,2007。
[12] 鄭煒明,《氹仔、路環口述史:村落卷》,民政總署,2012。
[13] 鄭煒明、呂志鵬,《氹仔、路環口述史:行業卷》上冊,民政總署,2014。
[14] 鄭煒明、呂志鵬,《氹仔、路環口述史:行業卷》下冊,民政總署,2014。
[15] 蔡珮玲,《口述歷史:從頭細說澳門的水上人家》,澳門東亞大學公開學院同學會、錄像空間、澳門歷史學會,2008。


更新日期:2020/08/31

作者簡介

延伸閱讀 更多專題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

進階搜尋

關鍵字

    主題

    資料類型

    地點

    時間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