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王文達《澳門掌故》所載,150多年前,澳葡“兵頭”亞馬留在率軍強佔水坑尾門至蓮花莖(又稱蓮花徑,後經擴闊改稱亞馬喇土腰或關閘馬路)一帶土地後,將葡文“Macau”字樣刻在東灣(關閘至海角遊雲之間原有的海灣)一塊巖石上,後來有人按“Macau”的譯音,認為此石就是馬交石。其實早在前清梁廷枬著《粵海關志》所載《澳門總口圖》中,已有“馬蛟石”在蓮峯山東北面,即大約在現時螺絲山、海角遊雲對開處,堆叠於長條形半島末端的圖形。
圖1 《粵海圖志》澳門總口圖顯示在狹長半島上的馬交石。
另在祝淮主修的清朝道光七年版《香山縣志》中,亦有馬蛟石的圖形畫在同一位置。不同的是,前者所見的馬蛟石還屬於半島尖端的一部分,在馬交石天后古廟前;後者經過長期的風浪沖刷,半島尖端被侵蝕,馬交石已經變成這一帶星羅棋佈的海中礁石。
圖2 清朝道光年間出版的《香山圖志》東灣圖顯示部分馬交石所在位置。
晚清順德旅澳詩人楊增暉有五言律詩《馬蛟石納涼》,詩曰:
“歲月滔滔去,蓮溪幾度秋。
馬嘶黃葉路,人到白蘋洲。
海氣涵空淨,潮聲帶月流。
鏡湖遺石在,勝賞續前遊。”
詩題所說的“馬蛟石”是山名,即馬蛟石山,範圍是螺絲山以東至海角遊雲伸延處。當年這座山三面環海,遠眺中山縣和九洲洋,王文達《澳門掌故》形容為“風挾潮來,濤擊石湍,其聲澎湃,響若驚雷”,是昔日澳門八景之一。至今該處新雅馬路葡文名“Bela Vista”,就有好風景的意思。有人猜測楊氏此詩的意思,以為馬蛟石就在馬蛟石山上,其實詩中的“鏡湖遺石”是指在馬蛟石山上望下來所見由北至東的一系列海邊巖石。
近代嶺南三大詩人之一、廣東鎮平(今蕉嶺)人邱逢甲(台灣出生)有詠馬交石的《澳門雜詩》云:
“覆路榕蔭接海堤,望洋東轉望洋西。
馬蛟石上看潮立,十萬軍聲戰水犀1。”
比較起來,這首詩說得更清楚,“望洋東”、“望洋西”、“馬蛟石”都是山名。詩人看潮不是站在石上,而是站在山上。
又有傳說,指馬交石是馬交石天后古廟(建於1865年)所在山頭上的一塊橢圓形巨石,有三塊石在下面承托。巨石上刻有一個明朝人寫的“礮”(即現在通行的“炮”字),巨石剛好在這個大字中裂開三截,於是看起來就出現馬、交、石三個字;1955年,香港月溪法師籌欵來澳,在天后宮之上加建觀音閣,將這塊巨石鏟除。但照這麼說,“礮”字裂開之後,應是“交馬石”,而不是“馬交石”。另據方寬烈《澳門當代詩詞紀事.馬交石、黑沙灣螺絲山》所載:
“馬交石在澳門東北角,據老一輩所說,應在螺絲山和漁翁街對上天后古廟之間,背靠水塘(筆者按:古代未有水塘,只有海灣),前臨大海,明代時有三塊互叠的巨石,向海部分刻有‘馬交石’三個字。”
圖4 馬交石天后廟所在石崖已面目全非,廟中只看到一塊平凡的巖石。
按照方寬烈書中所說,“馬交石”就不祇是一塊石,而是以三塊叠石為中心的一系列海邊巖石;而“馬交石”不是由“礮”字裂開而成,而是分別由人手寫刻上。但無論如何,馬交石古廟上下多巖石,是肯定的,王文達《澳門掌故》也說“該處初時一丘近海,叠石成龕,漁民利作神壇,安放天后像於內”。
清朝乾隆時印光任、張汝霖合篡的《澳門紀畧》稱:
“馬交石,在蓮花山北麓,石橢而磽,無趾,三小石承之,相傳:浮浪至。”
此書所述與王文達《澳門掌故》畧同。後者更為詳細,在《五十六.黑沙灣》一篇說:
“一說該石實於黑沙灣海中,⋯⋯三小石支持其下,半浮水面,圓滑可撫。其朝向黑沙灣之一面,題有馬交石三個大字,雕鑿甚深,並刻有一條如鏈形之花邊圖案環繞之。澳中耆宿,嘗泅水至石,為之撫摸不至云。”
這兩本書所載,與前述指馬交石在漁翁街天后古廟附近的位置不同。但蓮花山北麓,即黑沙灣,往昔海邊確有一系列形狀各異的巖石,王文達的《澳門掌故》亦有“往昔,一灣鹵海,半岸黑沙,水中亂石參錯”的描述。四五十年代本澳出版的刊物亦曾有文章把“黑沙聽濤”列為澳門一景,描述黑沙灣的風景是:“灘中亂石嵯峨,怪狀百出”,“水勢澎湃,怒濤洶湧,水擊石巖,成聲極巨,如猿嚎,如鶴唳,如鬼叫,如虎嘯”。
圖5 1987年經澳門文化學會撥款修葺之後馬交石天后廟的現狀,只見房屋沿石牆增建,廟前廟內的巖石消失。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可以歸納出以下的結論:馬交石是昔日東灣岸邊和海邊的一系列巖石,分佈於黑沙灣至被稱為“澳頭”的天后古廟之間,甚至還可能包括以前嘉思欄炮台下海邊的石叢。明清時稱為“馬蛟石”是正規的名稱,這與以前珠海前山寨竈貝村前如龜、如鶴、如鹿、如老人的石叢名為“石龜潭”的情形類似。馬蛟石在近代寫成“馬交石”是口傳字音所產生的變異,正如“沙梨頭”曾變異為“沙梨兜”,“劏狗環”曾變異為“湯狗環”,而“濠江”則由“蠔江”變成。石之名為“馬蛟”,顯然是說,那些石頭爭為奇狀,森然欲搏人,如馬躍於山,如蛟出於海。古人的奇思逸興,今人不易猜得透。
以前由螺絲山至劏狗環一帶有馬交石村,聚居許多漁民和船家,以棕櫚樹枝和竹枝搭棚屋,並集資於同治乙丑四年(1865年)修建天后古廟。1874年(同治十三年)9月23日夜裏棚屋被特强颱風(即引致氹仔北澳大量棚屋倒塌,遺屍290其下葬沙崗三座公墓的同一場颶風)吹毀,居民倖存的亦因無屋棲身而他去。1923年至1930年,荷蘭公司承包填海治港工程,以海角遊魂(今作雲)下因挖泥採石而形成之“海灘”作工場,初步填出馬場、黑沙灣至新口岸的新陸地。千姿百態的馬交石不幸於工程中被爆被採,作為填海的基石,只留下原本在水中的一塊普通巖石,在上面築水泥圓台作眺望台。眺望台直徑約5尺,離地丈餘,水泥圍牆高約3尺,塑葡文字“Obras dos Portos”(海港工程)和年份“1922”字樣,以紀念填海“壯舉”的展開(不是紀念馬交石)。附近一帶後來成了菜田,菜農亦稱該處地名為“圓台仔”。至今圓台仔仍存在勞動節大馬路行車天橋旁邊。
圖6 至今仍存在勞動節大馬路行車天橋下的圓台仔
馬交石雖然已經湮沒,然而以馬交石為名的地方和設施仍存在,除馬交石山(原名東山)之外,環繞該山的有馬交石炮台馬路(馬交石山以前有小炮台,名為“瑪利亞二世皇后炮台”,“瑪利亞二世皇后”實為殖民主義者亞馬留侵佔馬交石一帶土地時的葡國女皇D. Maria II,“皇后”是錯譯的),還有馬交石斜坡、馬交石街、馬交石基督教墳場等。
注釋:
1. 戰水犀:身穿水犀(動物名)甲的軍隊在戰鬥。
相關展覽 | 澳門奇石軼事
本文整理自張卓夫《澳門半島石景》,段落並經調整。
該書之參考書目如下:
1. 張卓夫主編《海島風華》,澳門近代文學學會,2001年。
2. 鄧景濱主編《蓮島春秋》,澳門近代文學學會,1999年。
3. 唐淑青、張卓夫編著《Roteiro das Ilhas離島遊蹤》(兩卷),海島市市政廳,1998年。
4. 祝淮主修《香山縣志》,黃培芳等輯,清道光七年刊刻。
5. 黃就順、鄧漢增、黃鈞燊合編《澳門地圖集》,澳門基金會,1997年8月。
6. 周景濂編著《中葡外交史》,商務印書館,1994年。
7. 章文欽箋注《澳門詩詞箋注》,珠海出版社,2003年。
8. 印光任、張汝霖著(原書1751年印行)、趙春晨校注《澳門紀畧》,澳門文化學會,1992年。
9. 王文達《澳門掌故》,澳門教育出版社,1999年。
10. 李鵬翥《澳門古今》第三版,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澳門星光出版社,1993年。
11. 黃漢強、吳志良主編《澳門總覽》第二版,澳門基金會,1996年。
12. 唐思《澳門風物誌》,澳門基金會,1994年。
13. 《澳門》雜誌中文版二十七、二十八等各期,澳門特區政府新聞局,2002年。
14. 《文化雜誌》中文版第七/八期、第六十二期,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
15. 黃德鴻《澳門新語》修訂版,澳門成人教育學會,1997年。
16. 鄭妙冰《澳門:殖民滄桑中的文化雙面神》,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
17. 胡紀倫(Cesar Guillen Nunez)《澳門街》,牛津大學出版社,1999年。
18. Joao Carvalho. Taipa-Coloane, Macau da Outra Banda.Câmara Municipal das Ilhas, 1993.
19. Lindsay and May Ride. The Voices of Macao Stones.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99.
更新日期:2022/08/10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