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竹豪訪談 | 第二部分“保險業角色與地位”
甄:嗯。咁又想問下保險業同埋本澳其它行業之間、大行業當然,之間嘅密切關係,比如同銀行業或者同大型嘅公司,同其它嘅行業,比如有冇做到銀行按揭?employee benefit?點樣可以同企業之間互動呢?
馬:首先,其實一開始,保險公司同銀行大家嘅合作都好密切,比如講,銀行代保險公司收保費,係服務性嘅合作,慢慢發展,我地有所謂嘅bancassurance,銀行保險出現,就由銀行代理一啲保險公司嘅產品,由銀行職員同顧客去傾講,銀行嘅職員亦都要係金管局登記考牌,佢地作為一個保險中介人嘅角色,將保險公司嘅產品透過銀行嘅渠道賣比銀行嘅客戶,咁哩啲就係大家合作嘅關係,係表面上的;背後,保險公司每年收好多保費,哩啲保費點樣去出路呢?有一部分當然就會係去香港,因為澳門冇投資市場,亦都要轉返去香港投資,我地收到嘅保費唔會全部擺係銀行收息,但係因為監管機構對保險公司嘅資本都係有要求,對reserve儲備亦都有要求,哩啲儲備有一部分一定會存係澳門嘅銀行體系裡邊。政府亦都有個規定:有一個%嘅儲備一定要係現金,要擺喺澳門嘅銀行體系。咁哩啲都係舉例澳門嘅保險公司同澳門嘅銀行,大家嘅合作。
甄:係。
馬:至於同其它大企業嘅合作,由幾間大博企開始,正如我剛才講,提供僱員福利嘅保險,提供退休金嘅管理,哩啲服務係比大嘅博企,所以同啲大博企嘅溝通都好密切,因為佢地僱員福利或者退休金方面,係保險公司最大嘅客戶,因為僱員人數係最多,從嗰方面所收取嘅保費,同埋退休金嘅供款數目都係最大。
甄:另外喺政府嘅運作呢?同政府之間其實都唔可以當行業,政府個運作起咗咩作用呢?
馬:政府嘅運作方面,保險公司嘅對口單位主要都係金融管理局,同屬下澳門金融學會。澳門金融學會嘅成立都係由金管局主提倡,開始時候資金嘅資助,員工嘅協助,都係由金管局,兩個機構同保險公司溝通好密切,監管機構唔在講:所有規例嘅執行,保險公司要依從,對於財務報表嘅提交、各方面都要同監管機構配合;金融學會方面,就係提供培訓比行業嘅,無論係銀行、保險公司,都有直接受惠於金融學會所提供嘅培訓,而家金融學會加多咗一個職能,就係持續進修嗰方面嘅監管,對保險中介人有一個持續進修嘅要求:每年要去持續進修上幾多新嘅課程,去提升你嘅知識,上幾多課程就可以賺到幾多學分,每年賺到嘅學分要向金融學會登記,然後先至可以向金管局續領嗰個中介人牌照,咁哩啲都係幾個機構同業界之間嗰個關係。
甄:嗯嗯嗯。我地講保險業同社會嘅責任,你覺得個人購買保險行為,對於社會之間聯繫、保險業對於社會負擔咗啲咩責任?
馬:嗱,其實保險業係孭咗好大嘅社會責任,令廣大市民意識到保險嘅重要,唔係凡事都依賴政府、依賴政府個安全網,其實政府個安全網,可能係最基本最基本,係未必足夠嘅。當你有保險公司,比如好似澳門幾間醫院每年嘅診療費收入,都有一個頗大乘數係由保險公司嘅賠償嗰到嚟嘅,因為我地睇到越嚟越多澳門嘅市民係意識到保險嘅需要,佢地會買醫療保險、買人壽保險,到佢地生病嘅時候要入醫院,就由保險公司賠償,保險公司嘅賠償其實係交到去醫院,一方面係減輕咗公共醫療嘅負擔:如果有私人醫療保險,就唔一定要去公立醫院睇醫生,就有個選擇去私家醫院,喺澳門,科大醫院,或者鏡湖醫院,甚至佢地可以選擇去香港醫院睇醫生。哩啲都係有醫療保險對佢地嚟講嘅flexibility靈活性,當有個選擇,如果有好多市民選擇咗去私家醫院嘅時候,公家醫院個壓力咪相對減少咗囉,咁哩個就係保險公司其中一個社會嘅function。
甄:係,嗯。
馬:咁人壽嗰方面,好多時我地會睇到新聞報道:一家之主係收入來源,因為一個工業意外而過身。如果有保險嘅時候,屋企人一樣可以繼續生活,雖然人不在冇得補償,但係如果有金錢上嘅補償,令佢地可以更有尊嚴地生活落去,唔會需要去求助於社會福利,或者親戚嘅幫忙,或者甚至一個家庭主婦過往都冇需要出嚟工作,而家都要放低照顧家庭嘅責任,逼住出嚟工作,如果有保險嘅時候,哩啲事情係唔會發生。都係保險公司負起嘅社會責任囉。
甄:嗯嗯。簡單嚟講,比如我地係今年2020年頭發生咗新冠肺炎事件,其實我地係社會責任同澳門社會嘅衝擊冇咁大;我地放眼遠少少,睇返國內,或者睇返香港嘅社會環境,你覺得對於成個保險業會唔會有一啲衝擊呢?
馬:即時嚟講,做生意嘅環境係困難咗,因為大家都唔想出街,唔想見人,而家見到人連握手都唔握,咁變咗人與人之間接觸係少咗嘅。咁保險,尤其是人壽保險、醫療保險,主要嘅銷售渠道都係透過中介人,人與人接觸去成立一個交易嘅,人與人之間接觸少咗,當然做生意嘅環境係受影響嘅,但係長遠嚟講,我睇返轉頭,17年前SARS之後,市民對保險個意識係大大提升咗嘅。因為疫症真係冇眼嘅,邊個人都有機會。
甄:不分貴賤!
馬:係呀,好似最近香港好多個案,都係中上階層嘅人染㗎,唔係話有錢就唔會染到哩個疾病,無論係乜嘢階層都有機會,咁好自然就提升咗個意識:係會病、會死,事前冇一個足夠嘅安排、足夠嘅保障,出咗事嘅時候屋企人點算呢?所以之後對保險要求嘅意識會提升。之後個生意係我地睇返歷史嚟講呢,係會提升得好快嘅。
甄:係,嗯嗯,咁我地啱先討論左對於個中介人嘅,唔係個行業,而係個行業嘅從業員。我地下一part討論下監管,或者係討論賣保單嘅情況。咁而家跳入去第三部分,保險自身嘅發展、保險業之間嘅競爭同埋促進,首先由保險業本身嘅結構,我地都知道保險業,人係好重要嘅,我地講過中介人、從業員,睇下由澳門嘅保險業人才,同從業員嘅招募、培訓嘅難度;講返歷史,頭先都曾經提過嗰啲培訓,同埋佢揸住嘅,我地叫揸住張cert,佢地要考一個叫執照,咁你曾經講過以前係冇咁嚴謹嘅,係咪呀?
馬:係。
甄:保險從業員冇咁嚴謹,某一個時間之後,開始由於有一個……頭先我地講過你地本身係有一個監管金融行業,例如金融學會。
馬:金融管理局就係監管㗎,有金融學會,就會提供一啲培訓。
甄:由邊年開始會要求佢地要有一個考牌制度?或者係執照考察嘅制度?記唔記得係邊年開始?
馬:我突然間真係記唔起邊一個年份開始要考牌嘅。
甄:唔怕……
馬:由最初要考牌,到後來要持續進修,都係經過一段發展嘅階段,講返轉頭嘅話,行業競爭、人才培訓,我有之前提過:近年行業之間惡性競爭嘅情況係少咗嘅,但係如果你話睇返轉頭,十幾二十年前,我初過嚟澳門嘅年代,當年係有啲惡性競爭存在嘅,保險公司同保險公司之間。
甄:可唔可以舉一個例,係點樣叫做惡性競爭呢?
馬:例如去搶中介人,當年係有啲比較短視嘅公司,覺得初入嚟市場,要好快去建立自己喺市場上面嗰個地位,去搶第二間公司嘅中介人,用錢去吸引佢地,比如握手費要比幾多錢,買你過嚟,十幾廿年前係有咁嘅情況。當時我在位嘅時候,我同金管局講,比佢地一個承諾:
“雖然我公司比人地咁樣攻擊,比人咁樣搶我地啲人,我應承你,因為我地係最大嘅保險公司,我一定唔會還手,我唔會做相同嘅嘢,因為如果作為一間最大嘅保險公司,我地都玩咁嘅遊戲,成個市場就會好亂。”
我期望金管局可以喺佢地嘅權力範圍之內,去制止哩啲咁嘅行為,當然法例上冇規定:唔可以用錢去買人,無論係staff,或者係agent,佢要撬人走,一定要有嘢去吸引佢過嚟㗎,錢咪係最直接嘅吸引囉。咁嗰段時間,我初過嚟嘅時候都維持咗5年、7年嘅時間係有哩啲惡性競爭嘅情況,唔單止買咗個agent過嚟,當然期望個agent對公司即刻有貢獻,個agent離開咗一間公司嘅時候,佢可以做嘅咪係去撬啲客,叫啲客放棄舊公司嗰張單嚟新公司買一張單,哩啲對客嚟講係一個好大嘅disadvantage,啫對佢嚟講係有損失嘅,但係當年有一啲唔係咁ethical嘅agent,佢地會同啲客講:無㗎,你無損失㗎,過到去買一份新嘅,就同舊嗰張一樣㗎,咁其實哩啲係欺騙客戶。
甄:點解會唔一樣,可唔可以解釋下哩啲?
馬:因為一張保單買咗一段時間,會積聚咗價值喺到,由頭買一張新單嘅時候,嗰啲價值咪要由頭再積聚過,如果已經積聚咗10年,而家叫我放棄咗佢,放棄嗰張單可能攞返一小部分嘅現金,但係唔足夠補償你積聚咗嗰啲價值嘅損失。就算去買番份新嘅由頭嚟過,但每一份人壽保單都係有一啲條款嘅,比如防止自殺條款,係要由頭嚟過,因為保險公司都唔會鼓勵啲人:有啲人諗住都去死、去自殺,買份保險去益下屋企人,就有一個防止自殺條款:張保單生效兩年內,如果自殺就唔會賠償嘅。
甄:哩張保單就係death from the suicide within one year from the issue date。
馬:有一年有兩年,又由頭數過。
甄:就係哩個case嚟講,如果我轉咗哩張單之後就要重新再數過。
馬:係。咁有啲仲有另外一個條款,英文叫做incontestability period唔再爭辯嘅一啲條款:一年或者兩年內,如果之後任何情況之下,都賠㗎,唔會再同你拗,當年發生咗咩事。
甄:嗰啲policy,哩個係two years,係兩年嘅,from the issue date嗰度。
馬:係啦,如果你買一張新單,要由頭再數過。如果你放棄一張舊單,對保單持有人嚟講係損失。
甄:嗯。
楊:佢點可以說服到個客人要接受哩個損失呢?除咗欺騙。
馬:佢唔講囉。
甄:佢唔講。
馬:佢就話冇分別㗎,一樣㗎。
楊:但係個客人自己又唔會意識到哩個問題?
馬:係,因為好多人買保險攞咗張保單,未必再會好細心咁樣逐個條款去睇嘅,尤其是當年啲保單都係英文。
甄、楊:嗯嗯。
馬:當年有好多保單係冇中文版本嘅,咁佢更加冇辦法去了解,尤其是嗰啲technical terms,根本都唔明。
楊:咁會唔會出現一啲爭辯,或者紛爭呢,有冇?
馬:會有,有好多情況就係事後走去金管局嗰度投訴,變咗係到口同鼻拗,個agent就話:我話咗比你聽係有咁㗎啦,但客話冇喎。
楊:佢簽咗名……
馬:係囉,你又簽咗名,咁變咗就係當年係有好多啲咁嘅情況發生——惡性競爭、搶人、搶單。金管局都做唔少功夫嘅,對哩類咁樣嘅公司,雖然係法例上真係奈佢唔何,但係都會搵佢地管理層嚟勸諫、警告,有做哩啲功夫嘅。咁亦都出一啲小冊子,叫做轉保須知,亦都引進一張表,就係放棄一張舊保單買一張新保單,個agent係要填多一份表去通知個客,佢有啲咩損失嘅。
楊:可以直接對比?
馬:係,就開始慢慢減少咗哩類型嘅情況,近年哩類惡性競爭情況係少咗嘅。
甄:嗯。我記得而家買保險係有幾個月嘅時間比你思考。
馬:應該係21日,正常就應該係21日,叫做冷靜期。
甄:冷靜期。點解會有哩個?
馬:係哩個冷靜期裡邊,你可以要求退返你份保單,攞返交咗嘅保費,出咗個保單比佢,因為而家都一定有中文版本,除咗英文版本,都有中文版本,攞咗份保單可以詳細睇睇嗰啲條款,咁有嗰段時間冷靜期,你睇過詳細嘅條款,可能覺得個agent係個購買嘅過程之中真係冇講比我聽哩啲事,但係你事後睇到,覺得唔可以接受嘅,咪可以退返。
圖4 馬竹豪(右一)出席2003年澳門金融管理局新春酒會活動,與(左起)時任澳門銀行公會主席張鴻義、時任澳門特區經濟財政司司長譚伯源、時任澳門金融管理局行政委員會主席丁連星合照留念。馬竹豪提供。
更新日期:2021/12/19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