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澳門世界遺產:聖母雪地殿教堂、東望洋炮台及燈塔

城市風貌鄧思平

澳門是一個地勢起伏不平的城市,被稱為“七丘之城”。熱愛這個濱海小城的人們,言語之間,經常自豪地把她和享有同樣聲譽的意大利首都羅馬相提並論。當然,說起後者,這個人類文明發展史上里程碑式的都市,無論從面積、規模、人口以及歷史等各方面來看,澳門與之都無法相比。但是,上天始終給我們留下一些自尊,兩個規模大小完全不同的城市,至少還有一點相似之處:那就是神聖滿天,古蹟遍地,二者全都籠罩在一種天人合一、文化氤氳的氛圍之中。

東望洋山——動感的人文風景線

澳門半島的七個山丘,自南向北分別是:媽閣山、西望洋山、崗頂山、聖保祿山(也叫大炮台山)、東望洋山(也叫松山)、馬交石山和望廈山。七丘之中,最高的當屬東望洋山,海拔九十米。

西瞰蓮峰,東臨碧海,古往今來,東望洋山一直是文人雅士登臨觀景的最佳去處。佇立山巔,極目遠望,海天茫茫,歸帆點點,心潮不由隨波逐浪,步步高漲,才思也會像出閘洪水,奔湧而出。“長風萬里來,天際帆影亂”(成克大);“天光水色看不出,但見鳥飛沒影疑風檣”(陳如龍)。那些文士因登臨而留下的名言佳句,成為了東望洋山一道動感的人文風景線。

東望洋山不但洋溢着東方的文雅風情,還是西方文化的薈萃之地:聖母雪地殿教堂,東望洋炮台,還有燈塔,都留下了葡萄牙人的歷史足跡。

圖1 聖母雪地殿教堂、東望洋燈塔與大炮,盧嘉志攝

圖2 從南灣眺望東望洋山

聖母雪地殿教堂

聖母雪地殿教堂
第一眼望去,單層,小巧,簡樸,再加上它的白牆、黃框、紅瓦,沒有人懷疑,這分明是把一座葡萄牙鄉村小教堂搬來東望洋山頂。當然,搬來的只是圖樣。17世紀初,在山頂一所小型修院的基礎上,教士們建造了這座小教堂。然而,確切的日期已經無人知曉了。

教堂正門的兩旁,分別用古希臘塔斯幹式的方形壁柱作裝飾,頂部為一個三角門楣,上方是一個花朵形的透光窗。而教堂正面整體的外廓,又以同樣款式的方柱和門楣作重複設置。內外相對,簡潔而明快,樸素而典雅。

從外表看,教堂的屋脊同大多數宗教建築物一樣,呈“人”字形,但是走到裡邊才發現,主廊上部,卻是一個拱券形屋頂。再留意觀察一下其他廳堂,都是這樣。這與澳門不少教堂的建築形式相似。什麽原因?這可能是使信眾們更容易接觸到天堂吧。往裡走,通過一道拱門,就是教堂的主廳。外形如同大十字架的祭台,金碧輝煌,上面供奉着手捧小耶穌的聖母瑪麗亞。拱門的左側,還有一個側廳,裡邊的小祭台上經已空空如也,只能從牆壁上澳門保護者聖若昂的畫像,推測這間側廳可能與這位聖徒有關。

教堂佔地只有一百二十多平方米,因此,主廊沒有地方擺放椅凳供信徒們安坐祈禱。唱詩台也只能因陋就簡,設在門口的上方,空間侷促狹小,最多只可站立六七個人,而通往唱詩台的階梯,因為室內沒有足夠的空間,也只能修在教堂外側的牆壁上。這不能不算是這座小教堂的一個奇景。

聖母雪地殿聖堂

圖3 聖母雪地殿教堂,盧嘉志攝

聖母雪地殿聖堂

圖4 聖母雪地殿聖堂,戴華磊,澳門檔案館收藏

聖母雪地殿教堂最引人矚目之處,除了它的微型狹小,就是其牆壁上無處不在的壁畫,從主廊到側廳,從兩壁到天頂,給人以五彩繽紛,眼花繚亂的感覺。

作畫的年份和教堂一樣,經已難以查考。隨着年月流逝,也不知什麽原因,壁畫都被泥灰覆蓋。直至1996年修整時被重新發現,引起不小的轟動。據說在南中國一帶,包括港澳地區,還沒見過其他教堂有類似的藝術裝飾。因此,這裡的壁畫就更顯得彌足珍貴。

壁畫中的各種形象包括聖徒、天使、祥雲和花卉等。不少繪畫雖然是表現宗教主題和聖經人物,但是其風格技巧卻是運用中國畫的工筆線描方式,因此畫匠可能是當地的華人。這不禁使人想起路環島聖方濟各教堂中那幅描繪聖母懷抱聖嬰的國畫,二者不是異曲同工?用中國的方式反映西方的主題,只能在澳門這裡,才能找到既鮮明又具體的實例。蕞爾小城,除了藝術之外,人們更可以在人種、宗教、律法、習俗、語言、建築、飲食以及娛樂等方面,隨處找到東西文化互生互動的無數例證。

全能的第一女神——聖母瑪麗亞

教堂供奉的聖母瑪麗亞,是澳門天主教崇拜中無所不在和全能的第一女神。

以往,在葡國水手中流傳着一個古老習俗:在平安到達澳門港口之後,他們的第一件事,就是必須首先前去東望洋山的聖母教堂還願。船員們氣喘吁吁、汗流浹背地扛着跨洋過海時使用過的船帆,上面還裝飾着鮮花和彩帶,攀上山頂,祈求聖母的保佑。這種方式的攀爬,當然不是一件愜意的事,但能夠獲得航海平安的祝福和保障,還有什麽不值得去做呢?

可能真是信者得救。有一艘名叫“非洲號”的蒸汽船從海外駛來,在中國外海不幸遭遇颱風而失蹤。澳門的葡人們急忙前去小教堂,祈求聖母保佑汽船能夠平安歸來。幾天以後,教堂鐘聲敲響,它報告人們,那艘“非洲號”抵港了。1888年,另一艘蒸汽船“印度號”抵澳,有船員身患霍亂。在沒有抗生素的環境下,市民們只得再次登上小教堂,把求助的目光投向聖母。結果,惡疾幸運地沒有傳播開去。

每年的8月5日,澳門市民都會舉行一個聖母聖像的巡禮儀式,祈求聖母保佑小城居民的平安和福祉。當天,天剛蒙蒙亮,人們就從四面八方來到東望洋山上,簇擁着聖母畫像出巡。途經的各條街道,張燈結彩,人頭湧湧。聖母畫像在市中心的主教座堂停留九天,慶祝九齋日後,再返回小教堂。

聖母像巡遊

圖5 聖母像巡遊,澳門耶穌會收藏,澳門文獻信息學會提供

聖母雪地殿教堂向我們講述的故事不少,然而,也留下了令人迷惑的難解之謎。在大門入口之處的一幅碑石上,可以見到這樣一些古葡萄牙文,上面赫然寫着,“這個遺體不應受到如此榮耀之待遇——1687年”。奇怪,沒名沒姓,這位逝者是誰?既然不應受到禮待,又為何安寢在教堂這種聖地?看來,這位長眠者恐怕不是一般的小人物。但被葬在進門的必經之處,而不是按照慣例安放在大堂的深處,並在碑面加上一些令人費解的字句,立碑人的用意何在呢?

走出教堂,在院落的左側,一個不顯眼的架子上,可以看到一口青銅大鐘。別看它陳舊,皴裂,無精打采地靠在那裡打盹,從鐘上的銘文可以依稀讀出,“此鐘1707年為聖母教堂而造”,二三百年前,它正像一個剛剛涉世的精力充沛的小伙子,守在山頭,每到正點,就用其洪亮的鐘聲,向全澳的市民報時。每當看到遠方的船隻接近本澳水域,它也會以長短不同的鐘聲,通告這些船隻南北不同的來向。其作用是否像古代的烽火台?不過,它是一座位於海上的,用聲音傳遞信息的“烽火台”。

澳門地勢最高的炮台——東望洋炮台

整個東望洋山的頂部,都被一座炮台佔據,這就是東望洋炮台。這也是澳門地勢最高(九十米)的炮台。

東望洋炮台修築於1622年左右,在那座小教堂旁邊,那時候只是一個簡陋的堡壘。1637年開始擴建改造,劈山填土,增闊加長,建成一座功能齊備、名副其實的炮台。炮台入口處上方的石牌上刻有這樣的字句:“該炮台是在炮兵上尉李貝路(Ribeiro)的主持下修建。工程開始於1637年9月,完成於1638年3月。時任總督為多明我(Domingos da Câmara de Noronha)。”

東望洋燈塔

圖6 東望洋炮台、聖母雪地殿教堂及燈塔,李德勝攝,澳門攝影學會提供

自從1622年荷蘭人進攻澳門失敗後,小小的澳門,從東到西,從南到北,便陸續建起了十六座大小炮台,組成了嚴密的火力防禦系統。澳門,就好像一個被炮台網籠罩起來的城市。

東望洋炮台就是這個防禦系統中重要的一環。炮台雖然建在古城牆的外邊,但是,由於居高臨下的位置,其火力可以給城市的東側以完全的保護,故多年來,一直為當地的葡人倚重,成為軍事的禁區,直到1976年葡國軍隊撤出澳門,才被闢為旅遊景點。

東望洋炮台
面積約八百平方米,接近於一個梯形,底邊向西,頂部向東,四周的城牆用花崗石塊壘砌而成。從位於西北方向的正門進入,這時的感覺,就像跨進一個歐洲中世紀的城堡,威嚴堅固,深藏莫測。

炮台內部依地勢分為兩層。第一層是面向西南的一塊平地,其中仍保留着一排房屋,低矮而堅實。門窗的上下左右均用花崗條石做框,粗黑的鐵條遮攔着窗口,彷彿裡邊還隱藏着什麽軍事秘密。屋前一棵古老的印度橡樹,張開巨大的綠傘,為遊人提供愜意的小休之處。

順着石階上到二層,朝着東面和北面的兩個方向,建有用來安置火炮的城堞。城堞的修建朝向與炮台建造的目的有直接的關係。那個時候,葡人不僅要抗禦來自東南方向的由海上入侵的外敵,也要防範所謂來自北方的“威脅”。炮台上面最多裝置過十八尊大炮,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據說為了城內居民的生存,其中大部分大炮用去和日本人換取稻米。今天,僅餘下一門,孤清孑立,顧影自憐,只等待着與遊客留影相伴。

炮台上面,除了營房之外,原來還建有蓄水池、火藥庫以及崗亭等附屬設施。崗亭原有四個,而今只餘下西南和西北角的各自一個。站在裡邊,好奇地透過昔日的槍孔望出去,已看不到海上的戰艦出沒,只見到城市的一片繁華升平。

今天的炮台,經已“解甲歸田”,完成了幾百年來保衛城市的軍事使命。然而,它退而不休,由於所處的地勢獨立高聳,至今還擔負着預報天氣的職責。每當颱風來臨,掛在炮台入門之處的巨大的標誌信號球,就被高高地懸掛到炮台頂上,及時通知遠近居民颱風的消息。在電子傳媒高度發達的時日,澳門這裡還能見到這種古老傳統的天氣預報方式,誰說不是一種懷舊的情趣呢?

遠東地區最早燈塔——東望洋燈塔

東望洋炮台上還有一座澳門標誌性建築物—東望洋燈塔。就是這座澳門的燈塔,一百多年前,在茫茫黑夜的南中國海面,發出第一束明亮的射光,因而獲得了是為全中國,也是遠東地區最早燈塔的美譽。燈塔為當地著名的城市標誌;燈塔所處的經緯度,即被世界認定為澳門的地理座標。

圖7 東望洋燈塔,盧嘉志攝

東望洋燈塔
建於1864年,次年9月24日正式啟用。燈塔是一座下闊上窄的圓柱形建築,通體白色,上面開有狹窄的石窗。窗楣呈弓型,裝點着葡式的紋飾。燈塔底部的直徑為7米,上部為5米,整體高13.5米。塔內分為三層,有一道彎曲的樓梯迴旋而上,通到頂部的射燈。

1865年10月2日,由澳門港口司令官簽署了以下的通告:“自從上月24日晚,一座建在東望洋山頂的新燈塔開始運作。燈塔的位置為東經113度35分,北緯21度11分,海拔101.5米。燈塔旋轉一轉需時64秒。在晴朗的天氣,燈光射程可達20浬。”

1874年9月,燈塔因風暴受損。

1910年6月,從巴黎進口了新的旋轉射燈,燈塔重新使用,一直至今。

對於燈塔的其他相關資料,葡國歷史家是這樣介紹的:燈塔的設計者是一位出身名門的土生葡人,他聰明能幹,在財政局任出納,又是國民衛隊的上尉,名叫羅沙(Carlos Rocha),活了六十五歲。他的岳父在1810年剿滅海盜張保仔的戰鬥中,曾勇立戰功。修建燈塔的費用,是由當時在澳門的外國人社團負擔的,其首領名叫麥傑遜(Margesson)。

可能因為外國商人對澳門周圍海域的地理情況不大熟悉,因此才見義勇為、慷慨集資的吧。今天,燈塔成為了澳門紀念性建築,真應該感謝這些外國商人無心插柳而留下的成果。

於澳門最高之巔見證東西文明融會

教堂、炮台和燈塔,東望洋山上的這幾座建築物,聚集在山頂的方寸之地。有人說,僅從外型來看,這些都是澳門最純正最典型的葡萄牙式的建築。在藍天的襯映下,在綠樹的簇擁中,建築物上白、黃、紅的色調鮮豔而明快,印象反差而互補,給東望洋山帶來了一派南歐的異國風情。

三座建築物的功能,既各司其職,又相互依托。教堂提供了精神的庇護,炮台提供了安全的保障。而燈塔呢,葡萄牙的神父說,燈塔是信仰之光,照亮了東方異教徒無知的心靈—這當然是見仁見智。但是,它起碼保障了商船航行的順利,從而提供了物質的滿足,這是不爭的事實。

圖8 聖母雪地殿教堂與東望洋燈塔,盧嘉志攝

然而,不僅如此。

東望洋的燈塔,你站在澳門的最高之巔,見證了東西文明融會的歷程。祈望你可以站在歷史的更高之巔,為人類走向未來的世界大同,繼續見證。

  七絕(東望洋山諸景)
  一山孤立望東洋,炮壘淩空鎖大江。
  燈塔劈出黑夜路,慈祥聖母啟心窗。

東望洋炮台、聖母雪地殿教堂及燈塔

本文出自《澳門世界遺產》,該書之參考書目如下:
[1] 印光任、張如霖,《澳門記略》,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2] 黃啟臣,《澳門歷史(上)》,澳門歷史學會,1995
[3] 鄧開頌,《澳門歷史(中)》,澳門歷史學會,1995
[4] 鄧開頌、黃鴻釗、吳志良、陸曉敏,《澳門歷史新說》,花山文藝出版社,2000
[5] 徐薩斯,《歷史上的澳門》,澳門基金會,2000
[6] 龍思泰,《早期澳門史》,東方出版社,1997
[7] 施白蒂,《澳門編年史》,澳門基金會,1998
[8] 張習孔、田玉,《中國歷史大事編年》,北京出版社,1987
[9] 劉芳、章文欽,《葡萄牙東波塔檔案館藏清代澳門中文檔案彙編》,澳門基金會,1999
[10] (美)諾埃爾,《葡萄牙史》,香港:商務印書館,1979
[11] (葡)薩拉依瓦,《葡萄牙簡史》,中國展望出版社,1988
[12] 王文達,《澳門掌故》,澳門教育出版社,1999
[13] 李鵬翥,《澳門古今》,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及澳門星光出版社,1993
[14] 唐思,《澳門風物誌》,澳門基金會,1994
[15] 章文欽,《澳門歷史文化》,北京:中華書局,1999
[16] 湯開建,《澳門開埠初期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9
[17] 章文欽,《澳門詩詞箋注》,澳門文化局及珠海出版社,2000
[18] 夏東元,《鄭觀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19] 易惠莉,《鄭觀應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
[20] 《紀念鄭觀應誕辰一百六十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澳門歷史文物關注協會及澳門歷史學會,2003
[21] 陳煒恆、李銳奮、譚志勝,《澳門廟宇》,澳門民政總署,2002
[22] (葡)Maria Regina Valente,《澳門的教堂》,澳門文化司署,1993
[23] (英)埃米莉.科爾,《世界建築經典圖鑒》,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
[24] 林家駿,《澳門教區歷史掌故文摘》,澳門天主教教務行政處編製,1989
[25] 顧衛民,《中國天主教編年史》,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
[26] 余三樂,《早期西方傳教士與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27] 王亞平,《修道院的變遷》,東方出版社,1998
[28] 汪前進,《西學東傳第一師利瑪竇》,科學出版社,2000
[29] 陳亞蘭,《溝通中西天文學的湯若望》,科學出版社,2000
[30] 王冰,《勤敏之士南懷仁》,科學出版社,2000
[31] 李向玉,《澳門聖保祿學院研究》,澳門日報出版社,2001
[32] 吳伯婭,《康雍乾三帝與西學東漸》,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33] 沈定平,《明清之際中西文化交流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34] 郁龍餘,《中西文化異同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9
[35] (法)安田樸、謝和耐,《明清間入華耶穌會士和中西文化交流》,巴蜀書社,1993
[36] (意)利瑪竇,《利瑪竇中國札記》,北京:中華書局,1997
[37] (美)鄧恩,《從利瑪竇到湯若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38] 《文化雜誌》,澳門文化司署/文化局
[39] 《澳門雜誌》,澳門新聞局
[40] Lilliam Benton,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Vol3,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INC.
[41] Enciclopédia Luso-Brasileira de Cultura, Editorial Verbo, Lisboa, 1965
[42] P. Manuel Teixeira, O Seminário de S. Joséde Macau, 1976
[43] J. M. Braga, Início do Seminário de S. José, Boletim Eclesiástico da Diocese de Macau,1941
[44] P. Manuel Teixeira, Leal Senado, Leal Senado,1978
[45] R. Beltrão Coelho, Leal Senado de Macau, Arquivo Livros do Oriente,1995
[46] P. Manuel Teixeira, Teatro D. Pedro V, Fundação Oriente,1993
[47] P. Manuel Teixeira, Cem Anos de Vidado Quartel dos Mouros, Macau Imprensa Nacional,1974
[48] P. Manuel Teixeira, O Farol dea Guia 1865-1965, Boletim Eclesiástico da Diocesede Macau,1965
[49] Leonel Barros, A Capelaeo Farol da Guia, Tribuna de Macau, 5 Jul.1986
[50] Jorge Graça, Fortificações de Macau, Instituto Culturalde de Macau
[51] Armando Cação, Unidades Militares de Macau, Gabinetedas Forças de Segurança de Macau,1999
[52] P. Manuel Teixeira, A Polícia de Macau, Macau Imprensa Nacional,1970


更新日期:2020/08/31

作者簡介

鄧思平

博士,哲學、歷史學者,詩人,填詞人,長期從事中國傳統文化和澳門中西文化的研究及推廣工作。

延伸閱讀 更多專題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

進階搜尋

關鍵字

    主題

    資料類型

    地點

    時間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