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11/10
麻雀仔,在河邊新街,為貫通至三層斜巷之一橫街,澳葡稱之為安仿西圍。安仿西Francisco António Perreiro Coutinho,清朝乾隆二十年時的澳葡兵頭也。受當時小西洋使命來任,嘗治澳葡酋若些António José Teles 毀我關棚之罪,以檻車解若些返國,而歡結於清廷,獲若干利便。澳葡以其有功,因以斯圍名之,以作紀念耳。麻雀仔街口,其在河邊新街者,宛如店門,門楣上現仍懸一古老招牌,橫刻“萬奴行”三字,蓋該處原迺明末清初時之一洋行遺址也。此洋行佔地甚廣,拆毀後築成一街道,且於兩傍建有數十房屋。街之盡頭處,尚存有一門樓,在三層樓斜巷附近,作西式三角形門頂,此門樓必迺當時洋行之後門矣。攷萬奴行,為清初葡人萬奴卜加勞所創辦。據《澳門三百年(Macau Na Epoca Da Restauração)》稱:“萬奴卜加勞 Manuel Tavares Bocarroe 迺銅炮創製人伯多祿地卜加勞之子,於一六二五年至一六四五年之間,當鑄炮廠及彈藥製造廠經理。其出品精良銅炮及彈藥,銷運中國、日本、菲、印及歐洲各國。”按,鑄炮廠設在當年竹仔室附近之鑄炮巷,而製彈藥廠及銅炮銷售處,想在麻雀仔之萬奴行矣。昔日澳中之萬奴行,前臨濠鏡墺北灣之內港,後接紅窗門之古關卡,右為澳葡徵收稅務之司打口,左通竹仔室村接近鑄炮廠,實迺運輸銅炮及彈藥出口之利便地點。故其行務發達,銷貨雄視遠東,初時發明火器銅炮,中國亦利用之。如明末萬曆時,徐光啓嘗派人來澳洽購銅炮,以抗拒清軍者。據李之藻《為制勝務須西統乞勒速取疏》有云:“昨臣在原籍時,小詹事徐光啓奉敕練軍,欲以西統在營教演,移書託臣轉覓。臣與原任副使楊廷筠合議捐貲,遣臣門人張壽開關往購。至則澳禁方嚴,無由得達,具呈按察司吳中偉。吳中偉素懷忠耿,一力擔當,轉呈制按兩台,撥船差官送入澳。夷商聞諭感悅,捐助多金,買得大銅銃四門,議推善藝頭目四人,與傔伴通事六人,一同詣廣。此去年十月間事也……”至於運銷印度及歐洲各國之銅炮,當時每被荷蘭軍艦攫去。雖租用英輪載運,亦為其騎劫,故於一六三五年間,澳門所製之銅炮,無法輸出。迨葡荷構和後,直至一六四五年始恢復運銷印度及歐陸,而萬奴行之生意又轉蓬勃焉。惟科學進步,世界所用之軍火亦日漸改良,而澳門所產之銅炮及彈藥,以固守成法,遂成落伍。萬奴行之業務,因漸冷淡,寖且門堪羅雀,門前為人曬魚曝殼,雀麻羣來盜食,故有麻雀仔之稱也。
麻雀仔
白鴿巢前地,迺白鴿巢公園前之廣場。榕蔭爲蓋,草徑如棋,小小方地中,其四週有:白鴿巢公園、澳門博物院、基督教舊墳場、嘉諾撒修院、花王廟等。昔日澳門城牆原貫其中,由連勝街口橫跨由義巷,將白鴿巢與花王廟分隔在澳城内外,花王廟在城内,而白鴿巢在城外也。連勝街口處,舊闢城門曰“三巴門”,門之北仍屬中國管轄,門之南始屬澳葡租界。迄同治年間,澳葡拆城毁界,此處迺成一廣場,及修築白鴿巢公園後,因名該廣場爲白鴿巢前地。白鴿巢,固因舊日澳葡富人馬葵士曾築别墅於此,廣蓄白鴿而得名。後山有利瑪竇觀星岩與賈梅士石洞。其傍之一座洋樓,爲昔日英國東方印度公司之别墅。當年英國首任駐華大使麥卡尼公爵,嘗往蹕於此。後讓與澳葡作工務局,今即改爲賈梅士博物院也。博物院側,於今尚有東方印度公司之墳場存在,現多稱之爲基督教舊墳場。墳場入門處,有一小教堂,蓋此迺澳中最古之第一座基督教傳道所也。墳場内所葬者,多爲初期英國來華商人,及東來拓殖之殖民主義者,鴉片戰役在華身死之侵略家,如中國海之英國艦隊總帥施厚仕爵士,英艦都魯號之總司令邱吉爾公爵等,皆橫霸一時者。今英美遊客到澳旅行,多有到白鴿巢前地該墳場憑吊一番。白鴿巢前地側之基督教舊墳場,矮門深扃,叩而始啓。前方教堂,後面墳地,白楊衰草,蔓欲就荒,古碣殘碑,井仍有序,其間埋葬者,均爲他鄉客鬼也。場隅北角,有名塚焉。三塚橫排,石前泐誌,百年留念,墳右樹碑,蓋迺基督教士最初來華傳道之羅伯馬禮遜,及其妻兒等墓也。攷羅伯馬禮遜(Robert Morrison)英國人也。年二十五,受倫敦基督教佈道會命,來華傳教。當未來之前,在英先結識華僑楊善達,研習中國文字,及習天文,醫藥以爲備。於嘉慶十二年(一八零七)取道美洲,歷航程七月餘,迺抵達中國廣州。只以中國禁教綦嚴,遂轉徙澳門;但又遭澳葡天主教排擠,幸賴英國東方印度公司設法佯任以翻譯之職,始免被逐。經數年時間鑽研中國文字風俗後,迺創立一所印刷館,並僱工雕刻木版,秘密編印傳教讀物,因此收得刻字工人蔡高爲第一個基督教信徒。後因中國官廳嚴緝,馬禮遜迫得偕同蔡高遠走南洋,在馬六甲再設印刷所,開辦華英書院,發刊《察世俗每月統紀傳》等,然後暗將刊物攜返中國,作爲佈道基礎。馬禮遜來往於南洋與粤澳間,歷時二十七年,編成第一本《華英字典》,翻譯《文法》,《新約》、《讚聖詩》、《證道小箋》等著作。迨至道光十四年,英國東方印度公司解散,遂失所憑護,又以積勞致疾,竟一病不起,時迺一八三四年八月一日也。後人爲他營葬於基督教舊墳場内,而迄於今焉。白鴿巢前地之基督教墳場,初名東方印度公司墳場,後才改今名耳。此處本屬英人資産,羅伯馬禮遜病殁於廣州,英人將其柩移葬於澳門該墳場内,在其妻基墓之左傍。蓋其妻先彼十年死於澳中霍亂症也。及鴉片戰後,英人趾高氣揚,爲之立墓碑,上刻英字,下泐華文。據華文《羅伯馬禮遜墓碑》云:“嘗聞天地間,有萬世不朽之人,端賴其人有萬世不朽之言行。如我英國之羅伯馬禮遜者,迺萬世不朽之人也。當其於壯年來中國時,勤學力行,以至中華之言語文字無不精通。迨學成之日,又以所得於已者,作爲華英字典等書,使後之習華文漢語者,皆得藉爲津梁,力半功倍。故英人仰慕其學不嚴,教人不倦之心,悉頌爲英國賢士。由此不忘其惠,立碑以誌之曰:羅伯馬禮遜,英人也。生於乾隆四十六年正月初五日,距終於道光十四年六月二十六日,共享壽五十二歲。溯自嘉慶十一年九月間始來中國,至嘉慶十三年間初爲經理公司事務。及道光十四年三月内,公司既散,復經理國家政事。迨未數月,而病遂不起。幸其子儒翰馬禮遜者,雖未足繼其徽,而亦略能濟其美,故今日學廣所傳,功垂永久,實爲近代之所罕𡲬者焉。道光二十八年八月十五日,聖人一千八百四十三年十月八日,各國衆友等同立碑。”試觀上碑,未嘗隻字言及來華傳道,竟謂經理國家政事。據鮑正鵠所編之“鴉片戰事”有云:“參與鴉片貿易之基督教士馬禮遜曾説:鎮江,中國漕運咽喉。扼以要挾,必可如志云。”其藉宗教進行侵略,信哉!相傳羅伯馬禮遜之子——儒翰馬禮遜(James Morrison),在望廈簽訂中美商約時,亦嘗充任美方通譯。滿清官員受盡其恫嚇要脅,屈署此不平等條約。並聞是時清廷尚有許多辱國喪權之外交,均由其擔任通譯者,是即羅伯馬禮遜墓碑中之所謂略能濟其美歟!儒翰馬禮遜後來亦在華身故,葬於澳中基督教舊墳場其父母之墳右,三塚排列,徒供歐美旅客及基督教徒憑吊而已。一九三四年八月一日,爲羅伯馬禮遜逝世百年,中華基督教會廣東協會曾在該三塚左傍,樹立一尊《馬禮遜博士去世百年紀念碑誌》,勒云:“基督教派正宗之來華佈道,也自馬禮遜先生始,事前特習天文醫藥華文以爲備。一八零七年假道美洲,竟二百二十二日之航程安抵羊石,名寄商場,實則秘密宣教。雖在滿清政府厲禁,與羅馬教嚴密監視中,絕不稍懈。在澳門開設印刷所,手譯聖經禱文讚神詩證道小箋等,次第刊行。復於馬六甲創設英華書院,培育後秀。丁此黑暗專制時代,冒險工作,勇往無前,謂非神功不可。先生體弱而公忙,遭際陋劣而險惡。除長子追隨左右外,家人復遠留故里,音訊二百餘發,得報僅二通。處茲苦境,仍努力不懈、用能奠中國教會基礎,厥功偉矣。一八三四年八月一日病亟彌留時,信徒輩,撫榻悲鳴,先盡生猶慰之曰:百年後當萬倍其衆,信仰之篤,眼光之遠,泡非庸衆所及。茲值先生去世百年,中華基督教會廣東協會年會同人,追憶前賢,同深懷慕。是至誠憑吊,重勒靈碑,永申景仰。銘曰:偉哉馬氏,基督爲心。成上帝命,宣揚福音。聖靈引導,冒險蒞臨。澤孚黃裔,遍灑甘霖。備嘗艱苦,懋範垂箴。至死不懈,貫澈初忱。敬虔博愛,超絕古今。先生之風,天高海深。一九三四年八月一日,中華基督教會廣東協會全體會友同立。後進東官張祝齡敬書。”白鴿巢前地之傍,又有一所嘉諾撒女修院,與基督教舊墳場只一牆之隔耳。該院爲天主教教會紀念嘉諾撒女真福如設,其組織遍及世界各天主教教區。澳門之嘉諾撒女修院,内設嘉諾撒仁愛會,轄下有培貞女子小學、聖心女子英文中學、育嬰堂等。昔日育嬰堂原亦設在白鴿巢前地,在花王廟後,迺一慈善機關,免費贈醫病嬰,如遇不幸,則代爲殮葬,並收容無依孤女,養育成人,一本當年嘉諾撒之初衷焉。攷嘉諾撒女真福(Magdalen Canossa)本迺意大利一位侯爵幼女。父死後,母下堂去,零丁孤獨,賴叔父撫育成人。自小負性仁慈,立志行善。會拿破崙統有意大利,封閉寺院多間。迺親往謁拿破崙,領得寺院一所,作爲辦學之址。以篤信天主教故,嘗於寤寐中夢見聖母領一羣女修士,分發做傳道、辦學、贈醫、救貧等工作,心竊慕之。醒後,仿女修士服裝(即今之嘉諾撒女修士打扮),立志以女修士終其生,實行辦學、傳道、贈醫、救貧,創立育嬰堂,孤兒院等,至死不渝。後人感其德,天主教當局因晉陞她爲女真福。按天主教中所謂真福者,善人而尚未及於聖也。惟天主教人士已目之爲女修士班首,各地立院紀念之,繼續進行其未竟工作焉。
白鴿巢前地
風順堂街,因有天主教堂名風順堂者。座落街中而得名。此街或被稱爲十六柱,亦因前曾有一座洋房,門前建有八對孖柱,故名也。攷風順堂原名老楞佐堂,或稱風信廟。據《澳門紀略》稱:“……西南則有風信廟,蕃舶既出,室人日跋其歸,祈風信於此……”攷十六柱之洋房,爲英國東方印度公司澳門支行之故址。據夏變之《中西紀事》載稱:“英國當康熙初年,即謀通商於澳門,但以海禁未開而止。迨至康熙二十三年,中國明令自開海禁,英國東方印度公司便到廣州十三行展開貿易。不久,更在澳門設立支行,購置别墅……”所稱别墅,即十六柱之洋房也。後英國東方印度公司結束,意大利神甫承受該址,開設無原罪工藝學堂。是時尚爲短垣孖柱,雙雙八對,一仍舊觀也。惟自改作慈幼中小學校後,今則門牆高築,雖仍有柱十六,但已非原來面貌耳。然澳人尚有沿稱此街爲十六柱者。清末時,十六柱洋房之左鄰,有一華式大廈,外則回字門口,内則四柱大廳,紗橱碧窗,堂皇絢麗,華筵夜夜,絃管宵宵,蓋此迺往日澳中豪紳巨賈之俱樂部——“宜安公司”也。戊戌變政前,康有爲到澳門活動,即在該處出入。及民國後,該宜安公司始遷往宜安街耳。龍嵩正街,末接風順堂,上有龍鬆廟,因是得名。蓋龍鬆廟原名爲聖奥斯定堂,據《澳門紀略》釋云:“龍鬆廟者,在澳西北。初廟就圯,或覆以蓑,鬅鬆如髯龍。後廟鐘不擊自鳴,衆神之,恢崇其製,仍呼龍鬆廟。”今街稱龍嵩者,實誤書也,舊本稱龍鬆街。攷龍鬆街,原迺舊日崗頂之斜陂。在道光年間以前,該處均爲山區木屋,貧苦大衆之蝸居。自從一八四八年,澳葡兵頭亞馬勒當政,厲行拓展澳門市區,開闢馬路,遂强佔其地,遷拆木屋,築成現在之街道,並於斜坡上,刻置石碑以紀其年。該碑今仍立於龍鬆廟側之斜路傍,足資佐證。龍鬆街,現稱龍嵩正街。所謂正街者,市之中心區也。蓋葡文稱爲(Rua do Central)所以警察總署,前拱北税務司署、澳門電燈公司等,均曾設於斯也。當澳門未闢新馬路之前,該街商店林立,金銀飾店及嚤囉舖等,彼此相望,繁盛一時。所謂嚤囉舖者,即印度人或猶太人所設之洋雜商店也,兼營洋緞布匹等,婦女咸多趨之,因當時澳中尚少百貨公司之謂也。但如今已矣,嚤囉舖經已零落無存,各行店亦已他遷。只剩富户如龍家、李家等門牆依舊耳。
風順堂區
九月十二日“新園地”(即《澳門日報》副刊(載《澳門掌故》關於“關閘馬路”內有一段說:“自從澳葡兵頭亞馬勒於一八四九年妄自宣佈澳門為無稅自由港,以與香港爭市場,竟封關我稅關,驅逐我關員。後來清廷為國庫稅餉收入計,迫得在關閘外設立拱北關。”云云,這些話,對於說明拱北關的設立,似乎有點距離,據文獻記載似乎是因為洋藥(即鴉片烟)緝私有關的。《清史稿》列傳二百二十二“赫德傳”說:“光緒十二年(一八八六),赴香港、澳門,條議洋藥稅釐併徵,並置關九龍、拱北。”當年兩廣總督對稅釐併徵,曾入奏反對的“光緒東華錄”光緒十三年(一八八七)三月條說:“癸己(引案:即初五日。)電諭張之洞等,香澳六廠歲收,為數無幾(引案:下文說,每年十餘萬。),該委員等賣放侵漁,利歸私橐,葡國以商民不便為詞,初議堅請撤卡,總理衙門(引案:即外交部門。)慮與貨厘有礙,飭赫德與葡再三辯論統歸(赫德)稅(務)司代收,該國始允照香港幫助緝私章程一體遵辦。其助緝辦法,凡由印度到港之洋藥,何船何人,若干數目,由港官逐日知照稅司,及出入口時,凡移存何棧,轉付何船,運售何口,又一一知照稅司會同稽察,稅司全數瞭然,線索在手,設關密邇,消息常通,澳、港內外更無殊別。此事往返辯駁經年之久,始允定議,並非改變前說,該督等於此中曲折並未知悉,何得謂與原議不符。……”由此可以反映澳葡在一八四九年封閉我澳門關前街的稅關後,可能撤往“香港六廠”的地方,到光緒十二年內因鴉片輯私的事,才正式設立拱北關。今日關閘外還有三廠的名稱,大約是“香港六廠”的遺留或是一部分罷。澳門跑馬場,原迺關閘馬路東面海坦,自從澳葡填海拓地,築成此一片幅員廣袤之場地後,由澳門賽馬會開闢作賽馬場所,每月舉行一次大賽馬,發售馬票,吸引香港遊客來澳遣興,極一時之勝。攷賽馬之舉,澳門原比香港為先。早在一八四零年,澳門已有賽馬舉行,不過未有建設完備之關閘路傍之跑馬場耳。是時衹在今之利宵球場及其鄰近空地,即昔所謂青草地舊址。香港賽馬會舉辦之一八四二年初次大賽馬,亦假此場地舉行。後香港賽馬場日漸設備完善,而澳門逐漸落後,終至停辦焉。迨關閘路傍之澳門賽馬場填竣落成,一切設備仿效香港,故每逢週日舉行普通賽馬,港客到澳觀賽亦極為踴躍。香港騎師到澳比賽,與澳門騎師競一刻之先登,蓋當時澳中亦養成一幫華籍騎師也。惜澳門賽馬,實賴港客支持,香港本有賽馬舉行,跋涉澳門,港客終漸零落,而澳門賽馬會不數年便告停辦矣。廣闊之澳門賽馬場因此空置,日久漸就荒蕪,澳中之潮籍農民,迺此利用此場地,竭力墾植,闢成方橫二百餘畝之菜田,養活百餘農戶。昔日奢靡娛樂之銷金窟,變作農副食品生產地,而澳門人民之蔬食亦有所利賴矣。關閘馬路西面,原屬內河水濱,蘆汀草澤,泥潭沙洲,雜錯其間;西江支流挾泥土而南下致河水黃赭,滚滚向外流,是稱濠江焉。初澳葡開築關閘馬路時,先令河濱之沙坵墳墓遷徙,繼則將河濱海坦,圍以土壩,使之漸成窪田,由是草寮茅屋,破艇漁寨,疏落參差,與對海灣仔之田舍相望,儼成對照。昔吳歷之《澳中雜詩》,有“海鳩獨拙崔農事,拋卻濠田隔浪斜”句,正合留詠此處也。自從民初以來,澳葡鑿蓮峰山,塞青洲海,於是此片窪田便填成一浩闊廣場矣。一九二四年後,澳葡興築內港,遂闢此區為工業區。顧以地處近郊,鮮人聚居,只宜作為製造危險品場地,因之爆竹工廠多設於斯。時有“台山爆竹工廠”者,廠址最大,工人最多,惜因一時失慎,爆炸焚如,造成澳門亙古未有之一場浩劫。而“台山”二字,成為時人之口頭禪,漸且沿用作該區名焉。台山區,經過一輪鬧鬼後,闃無人煙。後來澳葡將其闢為平民區,籌建平民屋數百間,建坊立碑,竟稱之為“巴波沙坊”云。攷該區原屬前山內河,本我國領海。據《香山縣志》稱:“查前山交界一帶內海,及澳門交界一帶河面,均自光緒十三年始,由署前山同知蕭炳堃分派船駐防巡緝。”顧以民國官吏,貪污無能,致使金甌坐缺,視清史亦不如也。關閘馬路,即指關閘門以南之一段蓮花莖。莖盡處有蓮峰山,山麓與蓮花莖接連處,即《香山縣志》所謂:跗萼連蜷者也。澳葡闢路後,稱之為拱形馬路。拱形馬路,實迺關閘馬路之始點,其首衝之三角形草地,正對關閘馬路及關閘。澳葡嘗置一石碑於其中,刻有葡文“一八四九年八月二十二日”等字樣,蓋所以紀念其澳葡兵頭亞馬勒之被殺日期。因當年沈米事件即發生於其鄰近之蓮峰廟傍不遠也。初澳葡填築外港與內港時,嘗欲就該處鑿通一小段陸地,俾外海與內河溝通,如一小運河然,如是則澳門半島成為一海島,由關閘馬路架一橋樑以聯系焉。後填海工程變更計劃,不再擬將蓮花莖截斷,已築成兩岸之運河石壩,遂改作黑沙環上漁艇之避風塘焉,稱黑沙灣船塢。自從前山內河,我國近年曾築一隄壩,橫斷西江之水,故青洲內河便變成竭源死水。而澳葡近年之繁榮澳門計劃,開發青洲地區,亦有重在關閘附近鑿通一水道,溝通外海與內河,使黑沙灣之海水,運通內河之擬,但計劃衹是計劃,實行便覺難行也。現在黑沙環船塢亦被填堵,建築洋樓,而青洲及台山區亦擬建築平民樓宇,行看關閘馬路兩傍,洋樓相望,盡改舊觀矣。海名紅黑,關號飛砂,森嚴閘口,駐有姆差鬼卒;猙獰面目,都是鐵面銀牙。傳聞如此,果屬恐怖區域,原迺古人所指之澳門關閘者也。據嘉慶時,鍾鳳石之《澳門雜詩》有句云:“大島飛砂出”,又云:“兵鬼黔於黑”,且註稱:“澳門一島,狀如蓮花,香山盡處,有路名關閘沙。直出抵澳,若蓮莖焉。其兩傍為內外洋,水分二色,內紅外黑,亦曰紅黑海,有關曰飛砂。”蓋蓮花莖本屬砂隄,關閘在澳門之北。北風陡起,飛砂迷目。澳葡自佔關閘門後,另築新關閘,常駐非兵或印差以守之。非兵及印差俱膚黑而齒特白,故有鐵面銀牙之謂耳。憶昔澳中有某富紳,其先祖迺鄰近鄉人,以洋務起家,既富矣則謀身貴,遂厚捐獲篆上海道。清朝之上海道,迺國中之最肥缺也,由是益富。權者瞰其財,故系以貪污之罪,論謫戍,其祖不惜隆賄運動,卒貶往紅黑海,飛砂關,與鐵面銀牙之姆差鬼卒為伍。法令皇皇,聞者皆為之握汗;而不知其賴金錢魔力,實將其遣返澳門鄰近之故鄉云。所聞如是,確迺清朝官場中有關澳門關閘之一段笑話也。蓮花莖,原是濠鏡墺津樑;關閘門,舊迺香山縣門戶。花般地型,水流史蹟,俱堪國士登臨,騷人題詠者也。故明清以還,過此者或觸一時之感,或興懷古之思,或睹猾夏蠻夷,矜立豐碑鐵馬;或傷千秋城闕,竟陷荊棘銅駝,因而為詩為文,不鮮可誦者。茲略舉數則,以見一斑何如?明末清初時,亦儒亦釋之屈翁山詠蓮花莖有句云:“路自香山下,蓮莖一道長。”清初詩畫名家吳漁山,來澳居三巴寺,嘗詠過關閘詩:“關頭閱盡下平沙,濠鏡山形可類花;居客不驚非誤入,遠從學道到三巴。”《廣東文獻》載羅天尺詩句云:“澳口東風未易尋,蓮莖關外大洋深。”乾隆時陳官有詠蓮花莖句云:“貨通胡婦珠為市,白滿蓮莖屋作花。”又竹枝詞句云:“澳頭一直蓮莖路,儂是中間一朵蓮。”《澳門雜詩》汪兆鏞詠蓮花莖詩云:“北自前山來,沙隄平而直,路南一山聳,儼如蓮莖植。跗萼連蜷中,秀采森嵂崱,怪石高逾尋,惜之文字泐。裴𧙪一瞻眺,天然樹封域。”以上皆屬名士所題,其餘不勝枚舉,因錄以殿是章。
拱北關的設立
議事亭前地,以其地處於議事亭前而得名。昔日亭前廣場,場中鑿一大井,四週植以雜樹,綠葉扶疏,紅椅間置,可蔭汲者,常歇路人也。後澳葡爲裝飾場地,數易圖案,翻新式樣。初以黑白小石,砌成水波圖狀,時人遂稱之爲魚鱗地。又嘗掩蓋大井,增築草壇,上設泉台,大龍喉手掣,可飲行客者。至一九三八年,又一度盡去所砌小石,易植紅綠小草,圖案外方内圓,中砌一十字,成葡國徽狀。及至一九四零年,始改立未士基打銅像,而迄於今焉。議事亭前地成三角形,今新馬路橫貫其間。三面之建築物:其正中爲澳門市政廳——即古時中國所設之議事亭原址;右傍有郵電總局——亦即前時之同善堂舊址;稍過又有仁慈堂及澳門中華總商會等;左傍有澳門電燈公司,該座洋樓爲澳門昔日首屈一指之嘉賓酒店也。議事亭前地,爲澳市中心及慶集場地。昔日每届澳葡兵頭蒞任,必在此檢閲海陸軍警。嘗憶巴波沙兵頭復任時,曾於此建築臨時高台,結綵屏障,錦氈鋪地,異樣風光也。該片場地,每届農曆歲晚,則改作花市。桃紅梅白,吊鐘水仙,百卉紛陳。買花男女,摩肩接踵。熱鬧情況,點綴昇平,年年花市,燈光如舊也。今屹立於議事亭前地中心之葡人未士基打(V.N.de Mesquita)銅像,迺澳葡議事公局於一九四零年七月廿四日所立,以紀念未士基打於一八四九年八月廿五日佔領澳門關閘,襲擊北山嶺拉塔山炮台之功績者也。其事蹟據朱薩士之《澳門史》第三四三頁略述如下:“當一八四九年八月廿二日,澳門兵頭亞馬勒(J.M.F.do Amaral)被狙殺後之第三天,澳門土生炮兵軍曹未士基打向澳門臨時執政議會請求,准其挑選敢死隊十六人,另願隨往者二十人,攜帶前時法國贈與亞馬勒之榴彈砲一尊,襲取關閘及北山嶺拉塔山炮台,當時深得外國長官嘉許。臨時執政議會頒以手令,主席馬達主教且舉手爲之祝福云。當葡軍襲攻關閘時,曾擄獲滿清汛兵三名,以爲亞馬勒事件緝兇作人質,更將榴彈炮射擊拉塔山炮台,詎只一發就脱輪毁壞。時炮台上密集炮火抗拒,葡司令認爲危險,鳴號回師,號手亦中彈。而未士基打反呐喊向前,由崎嶇山徑近台基,炮台上之炮火遂失效用。一葡兵以葡旗覆胸,冒彈先登炮台,聞此爲唯一之傷者云。台上滿軍見勢危殆,迺棄壘逃亡,只餘一軍官正引炮反擊,奈獨力難支,卒中彈身死。未士基打割取其首級及一手臂,插於刺刀上,作爲凱旋返澳,爲亞馬勒兵頭復仇云。”議事亭前地之葡人未士基打銅像,雖是劍拔趾揚,鑿碑道左,但相傳其淒慘收場,不減於亞馬勒兵頭也。又據朱薩士之《澳門史》第四二四頁稱:“未士基打之平生事略,其佚名故友嘗草述及之,而謂:其功蓋澳門,遲未獲封,故常悒悒,不免神智紛亂。既稍痊可,迺受命爲氹仔炮台司令。按該炮台,迺亞馬勒兵頭死前所建者也。處此地僻台靜,未士基打本可樂享天年,豈知一旦論功行賞,竟獲晉陞校級也。當其回澳受勛,正不知是榮是辱?蓋其側聞妻女,私通一無賴醫官,家醜外揚,名聲有玷。於是怒不可遏,徹夜持槍以待姦夫。並請主教,欲置其女於修院;又謁兵頭,請治其家室以法。但惜俱遭不納,因是暴燥如狂,肆酒拭刀,是晚遂弒其髮妻,殺其醜女,另傷其一子一女,幸逾逃生,得免於死。至是未士基打迺與其另一愛兒訣别,然後躍身井中而自殺焉。一代豪强,竟戴罪以殁!蓋律以教條,殺人自殺,俱屬罪戾也。後來當局論功抵罪,仍得主教與兵頭之寬赦,重修塋墓,並由衆募捐,爲立紀念焉。”今在舊西洋墳場中,門左之第一穴墳墓,即未士基打之公葬處也。又於一九四零年立銅像於議事亭前。相傳澳葡早年已於議事亭前地爲未士基打銅像奠基,久久尚未立像,良以葡京爲未士基打造像,鏤金範銕,鑄成一具羣像初型,運來澳門,存於白鴿巢之工務局内。斯像也:趾高氣揚,持弢拔劍,數華人環跪其前,嗚呼!白鐵何辜?黃魂備辱!時適某兵頭在任,知此羣像必不爲我國同胞所願見者,因此擱置多年,遲遲未立。後刪去環跪者,只餘未士基打一人,遂成現狀耳。遞至一九四零年秋,當日本侵凌中國之際,正此像揭幕之時也。初銅像下之碑文首處,嘗刻有葡文“Homenagem da Colónia”字樣——即殖民地致敬者之意。後因葡人自將澳門改隸爲葡萄牙之海外省,故於一九六零年,特將該行葡文剷去。現碑上尚有遺跡可見,此皆該銅像之變遷史也。至若環繞銅像之馬路,正對着議事亭前,是澳市之中心,爲交通之要道。衣履冠蓋,車水馬龍。每當勝節佳期,倍覺熙來攘往;常遇教會聖誕,扛像遊巡,定必環繞經此,則行人來往壅塞,車輛交通斷絕,亦所弗計也。又每年十月一日,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議事亭前廣場,高塔牌樓,張燈結綵,天安門上紅旗隨風招展,氣象萬千,足見澳中同胞,緬懷祖國,熱愛之情與全國人民無稍異也。
議事亭前地
涼水井,古濠鏡墺之一小村也。因其有一涼水大井,故名。處於新橋田畔街之東,石牆街之北,數十人家,聚成一鄉。約於同治年間,被澳葡所據,闢街開路成:大井街,涼水街等。涼水井村之大井,所以異於別者,作四方形,井水乾潔凛冽,村人皆汲於斯,飲於斯,濯亦於斯。雖其附近另有一口鯉魚井,但不及其清且涼也。舊時涼水井村中,雖盡屬矮屋佃戶,惟能鑿井而飲,耕田而食,擊壤而歌,固自是一安樂窩也。聞清初康熙時,吾國名畫家吳漁山初抵澳門,未入三巴寺之先,亦曾寄居於是。故抗戰時期,嶺南派派畫師高劍父在澳時,嘗欲訪尋其遺跡,可惜雪泥鴻爪,杳不可覓。蓋已事隔二百餘年,滄海桑田,幾經變易矣。攷吳漁山,名歷,號墨井道人。清初常熟人。與王翬同學畫於王時敏之門,工詩,書法蘇軾,所繪宗法元人,刻意摹古,尤善學唐寅,但不襲其北宋面目。晚年入耶穌會,洗名西門,棄家來澳。聞其初至,駐涼水井村,後居於三巴寺第二層樓上隱修。及升司鐸後,返蘇宣教,至八十餘歲迺卒。其《三巴集》有自詠居澳三巴寺,眠食於第二層樓上,詩云:“第二層樓三面聽,無風海浪似雷霆。去來畢竟輸鷗鳥,長保羣飛入畫屏。”
涼水井
泥水行會館在新橋惠愛街,亦為澳中有歷史性之公衆建築物,蓋迺澳中早年泥水工人之工會也。泥水行有稱大莫行,該會館創建自清朝咸豐乙卯五年,即公元一八五五年,迄今已歷百有餘年矣。會館中之大莫行石碑,因年代久遠,致風塵剝蝕,已字跡模糊莫辨。惟於會館落成時,尚有澳門油漆行贈送之匾額乙方,懸諸堂中,題著“版咢遺徽”四字,並書明咸豐五年可攷。泥水行工友亦奉魯班師傅為祖師,故會館正堂供祀魯班塑像,神壇香火,至今依然,所以會館亦稱為泥水行先師廟。其門聯云:“以尺準能成規矩;將線便是定方圓。”聯語為歌頌魯班之功績者。會館創建時,初只得正堂神殿乙座,尚未有傍廳也。至咸豐九年,才由工友提議募捐,購置會館傍地,增築橫廳,以為工友集議聚衆之所。茲將當年增建之“泥水行公所碑記”抄錄於後,俾資參攷:“蓋公所之設,原為集議神功事務。我泥水行先師廟,建自咸豐乙卯年間。未有公所前,集衆酌議,於廟左吉地小段,建立公所乙座,為行中有事聚會,兼便春秋祀事焉。禮云:一舉而兩善皆得者,其斯之謂歟?由是各人皆踴躍捐題,以成此美舉。今鳩工既竣,爰勒碑以垂永久。是為記。咸豐九年已未孟冬吉日,值事等同立。”泥水行會館建立僅及廿年,不想竟遭遇到同治十三年八月,澳門一次亘古未有之大風災,將會館後座吹塌,祖師廟頓成瓦礫之場。當時澳中各建築物被毀壞不少,泥水工友工作較多,捐款重修會館較易,故翌年即光緒元年,即將後座建回。光緒八年,更重修廟內,於是會館為之一新,因立碑以誌不忘。據該“泥水行會館修整後樓碑記”云:“竊維神賴人祀,人賴神扶,茲我澳門新橋建立魯班先師神廟乙座,自創建以來,誠已久矣。向來廟後,聲靈素沐,日光普照,神威貌整,常沾顯赫扶持,而我同人,傳習其藝業,恃作手藝經營,無不同沾祖師之庇佑矣。緣因廟之後樓一座,在於同治十三年八月,為風颺吹塌,其時經值理人等,修整未遑。遞及光緒元年,集廟公議,僉曰:衆擎易舉,獨力難持,是以合衆決議捐資重建。而我行同人等,即竭力誠心,樂助慨捐。就於是年,將後樓成座,建造重新。至於光緒八年之後,重修廟內。以迄光緒九年,建立石碑,將所捐題各友芳名開列。際茲廟貌重新,神益威而赫濯;棟宇復整,靈更播而輝揚。將見神人共慶,福祿駢臻。財開麗水之源,利進朱提之路。萬戶千家,共享昇平之福;四時八節,同臻樂利之庥。惟願我同人踴躍,齊心以奉祖師,則冀神恩之默佑,福有攸歸矣。爰序數言,勒之於石,以垂久遠不朽也。是為引。光緒元年歲次乙亥,重修後座值事等,吉日同立石。”
泥水行會館
紅窗門者,非紅色窗門之謂,實指一具有紅窗之閘門也。該閘門在舊日澳門大街南端,與澳門大街北端之石閘門遥遥相對,所以範圍古澳門街之租界區域者也。昔之居澳葡人,不識題門書匾,只知稱閘門之用石砌成者為石閘門;而對髹有紅窗之閘門,則稱紅窗門以識別耳。該閘門所在處,今稱紅窗門街。查該閘門原址,在昔紅窗門街與天通街之交接處,即今之蓬萊里口,閘門高拱,關卡附之,有汎兵與稅吏駐守。紅窗門街直貫閘口,為溝通澳門街與下環、媽閣等區之要津,所以至今葡文仍稱之為“Rua Da Alfandega“,即關卡街也。曩日紅窗門街商業繁盛,行人眾多,洋貨店、包辦館等林立,如新記、益昌等迺當時之表表者;更有數百年之老舖,如羅仁德堂黃紙筒茶藥店,至今猶在,迺今澳門最古之商店,為碩果僅存者。該街在昔日花事興盛時期,設有酒樓旅店,熱鬧異常,車水馬龍,笙歌徹夜,此不過是四五十年前事也。猶憶街中有一所集賢酒店,後改名為南園酒店,在公棧對門。因當時澳門尚未有電影院,電影發明亦不久,有西人嘗攜簡陋古老之電影機件等,在集賢酒店客廳中,架幕放演影戲,收費二毫及四毫,一時聞而來觀者甚衆,皆引以為奇,是即澳門電影業之嗃矢也。
紅窗門街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