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洲英泥廠開辦於1886年,是在中國土地上開設最早的水泥廠。約在1925年因原材料短缺,曾一度停產,其後又恢復生產。但終於1936年正式停產後,水泥廠搬遷往香港九龍繼續生產。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11/18
青洲英泥廠開辦於1886年,是在中國土地上開設最早的水泥廠。約在1925年因原材料短缺,曾一度停產,其後又恢復生產。但終於1936年正式停產後,水泥廠搬遷往香港九龍繼續生產。
更新日期:2019/11/18
光緒十五年(1889年1月31日─1890年1月20日)3月2日,青洲灰泥公司舉行股份人會議,以總理伊文斯(Creasy Ewens)為主席,聲言增廣公司一事。青洲灰泥公司股本銀25萬元,分1萬股,每股銀25元。公司每月可製造泥4000桶,現時每桶泥價值4.5元,或有時沽3.5元至3.75元不等,成本每桶銀約2元。據管機器人勸增廣公司,以便每月可造泥四倍之多,是以再創一公司,湊本銀100萬元,分作2萬股,每股銀50元。將撥銀50萬元以為購買舊公司之機器物業等,其舊股份人應將欠舊股本之銀交足,其餘1萬股,每股應交銀50元。派股份之時,先交出5元,至本年10月31日交出20元,至本年12月31日交銀15元,其餘所剩之銀於來年3月31日交足。所有溢息,無論新舊股份,一體均沾。所有舊公司現存物業、物料、煤炭、灰泥灰等,並現銀約5萬元,一概交與新公司。據稱,新公司每年可沽出泥50萬桶,內有30萬桶,每桶可賺得2元至2.5元之譜,其餘20萬桶付往小呂宋(Manila)、般鳥(Borneo)、新洲府(Singapura)、印度(Índia)、啞美利咖(América)等埠,所賺之錢,不能若是之多,惟啞美利咖太平海沿途地方可銷售25萬桶,但每桶所賺至多0.5元之譜,因英國有貨來頂售,不得不減價發賣也。至於分派新股份之法,凡有舊股兩份則派一新股,已派去5000股;又有3000股早已應承分派與人,尚剩2000股,以1000股份派與澳門人。其舊股份之銀,限15日交足,然後派新股份。其後,經眾股東議定,同意新創公司,所派新股份交權與伊文斯分派,並規定每人至少有100股方可充當公司董事。《澳門政府憲報》1889年3月7日第10號。
青洲灰泥公司舉行股份人會議
民國二十八年 (1939年1月1日-1939年12月31日)1月28日,先是華商李德連稟稱,擬往青洲舊英泥廠內設立振興商業有限公司,製造膠鞋及其他用品工廠所,澳門市行政局兼警察局署理局長蒙德宏因該廠系屬二等工業,有火燭及其氣味有害衛生之虞,依照1922年8月25日頒佈的第8364號法令,於本日發佈公示不予批准進廠。AC\AH\P—17438,第27頁,澳門市行政局兼警察局署理局長炮兵中尉蒙為佈告事。
政府不批准華商李德連設立振興商業有限公司
光緒十五年(1889年1月31日─1890年1月20日)5月4日,澳門主教明德祿又與青洲水泥有限公司總經理伊文斯簽訂一份補充合同,但未加租金。金國平、吳志良:《青洲滄桑》,載《鏡海飄渺》,第453頁。
明德祿又與青洲水泥簽訂一份補充合同
光緒十年(1884年1月28日─1885年2月14日)6月10日,澳門管理工程公所招人前往帝汶做泥水及木匠工人,每日做工時間,以10小時為額,所有做工器具,本人備辦。每月每人工銀16元。《澳門政府憲報》1884年6月14日第24號。
澳門管理工程公所招泥水及木匠工人前往帝汶
民國四年(1915年1月1日─1915年12月31日)12月,青洲英坭公司復工,每日可出英泥50~60噸。先是因該公司灰石供應不足,故歇業三年。《中華民國四年拱北口華洋貿易情形論略》(1916年4月29日),載莫世祥等編譯:《近代拱北海關報告匯編(1887─1946)》,第302頁。
青洲英坭公司復工
光緒十二年(1886年2月4日─1887年1月23日)5月3日,澳門主教明德祿同意將青洲部分以1200兩年金租與英人青洲水泥有限公司(Green Island Cement Company)。7日,聖若瑟修院與青洲水泥有限公司香港法律代辦伊文斯(Creasy Ewens)簽訂合約。四天后澳門政府把在青洲建立上述工廠的許可證交給了伊文斯。由英國商人向聖若瑟神學院租地建立的水泥廠於本年在青洲投產,附帶生產磚瓦石灰。程佐衡《勘地十說》稱:(青洲)山南麓,英洋灰泥公司新建粉紅色洋房二所,淡黃色窯房一所,黃黑色磚砌高方煙囪一座。山西及北,小屋數處,為工人居住。聞去年(1886)三月始向葡人承租,每年納洋蚨一千五百元,約以五十年為期。居山總辦灰泥者為蔡清石,澳門人。山東西各有一井汲淡水,供飲饌。衡在香港時,即聞同船唐姓者說,葡人初尚不敢公然盜典,自開英葡協辦洋藥之議,葡遂誇傳澳門附近一帶將來皆為葡有,遂與公司狼狽為奸。山東南隅大石上,新鑿方局數尺,尚未雕字,聞俟中葡和約定後,便擬鐫為鐵券矣。山東北破碎數十丈,露出紅土,據土人雲,系灰泥公司建造房屋所掘,山邊開鑿石條,丁丁之聲不絕於耳。衡假風水之說,扣之蔡清石,乃於山西叢莽中輾轉覓得容氏祖墓四棺,皆咸豐己卯重修。據蔡雲,即副陳荔秋使美之容閎祖墳,春秋祭掃者,現居南屏鄉沙尾村。然山有窯基,代石挖土,終日煆煉,恐礙民墳。中國以重民為心,官地近民墳者,尚不忍出此,況盜非其有而典之。澳門青洲英泥廠是中國境內出現的第一家水泥廠,水泥品質極優,其所制“砵侖”號士敏(Cement)土馳名於東方各地,凡有建築偉大工程如船塢、水塘、港口、工廠、炮壘、政府機關、道路等莫不用之。青洲水泥系用澳門之泥、英德縣之灰石合煉而成,其水泥品質可與英國名牌水泥媲美,產品除本地使用外,還輸往中國內地和帝汶。Green Land(Ilha Verde)Cement: Hong Kong's Key Industry had its Beginning at Macao, By J.M.Braga. The Macao Review, February, 1930, p.2. 關於青洲水泥廠創辦者,最早應是華商餘瑞雲,據《轉呈香山縣邑紳稟》稱:“光緒八九年間,商人余瑞雲擬於青洲地方倡辦紅毛泥公司,成立後辦理未善,複頂與美商旗昌洋行。”(見靳智輯《澳門界務交涉史料選編》,載《近代史資料》第89號,1996年)光緒十五年(1889)唐廷樞給李鴻章的稟帖亦稱:“嗣於光緒十二年冬間,請假回粵,路經澳門,知有餘姓友人合資十萬元,開辦細棉土廠,詢其所用物料,系用澳門之泥、英德縣之灰石合煉。去年購存澳門廠所制細棉土一桶,經送天津軍械局試用,作錠秤核,其力之堅,不亞英國希敦字型大小佳土。再查澳門細棉土廠,資本十萬元久已用罄,其廠現已停工,現聞香港有人複行招股接辦。”(見梅士敏《中國水泥工業百年,第一家是本澳青洲》,載《澳門日報》1986年12月14日)可知青洲英泥廠創辦時間應在1882—1883年,創辦最初是華商餘瑞雲,創辦資本為10萬元。到1886年資本用盡,後賣給美商旗昌洋行,因旗昌洋行1891年後易主,主要是英商參股,故施白蒂稱英國商人建水泥廠。1886年作為外國人正式創建青洲水泥廠的時間,1922年《澳門年鑒》上刊登該公司出產“翡翠牌”英泥廣告,其商標注明:“工廠:青洲、澳門、一八八六年建立。”這裡省去了華商餘瑞雲創建之原始階段。施白蒂:《澳門編年史:19世紀》,第247頁;金國平、吳志良:《青洲滄桑》,載《鏡海飄渺》,第453頁。《明清時期澳門問題檔案文獻匯編》第3冊《幕客程佐衡著(勘地十說)》,第337頁。南京大學經濟研究所編:《啟新洋灰公司史料》,第20頁;王燕謀:《中國水泥發展史》,第38頁;1932年《澳門指南》,第395頁;梅士敏:《中國水泥工業百年,第一家是本澳青洲》,載《澳門日報》1986年12月14日。
青洲水泥廠於本年在青洲投產
時間: | 清後期(1845-1911年) |
約1900年 | |
地點: | 澳門半島--花地瑪堂區 |
青洲英泥廠 | |
關鍵字: | 工廠 |
水泥 | |
船舶 | |
山岳 |
資料來源: | 利冠棉、林發欽:《19-20世紀明信片中的澳門》,澳門歷史教育學會,2008, 第243頁。精裝ISBN 978-99937-927-1-0;平裝ISBN 978-99937-927-0-3 |
藏品所有人: | 利冠棉 |
數位作品提供者: | 澳門歷史教育學會 |
權限範圍: | 利冠棉授權澳門基金會使用。如需使用有關資料,需徵得有關版權實體的同意。 |
系列: | 明信片中的澳門--澳門之最 |
語種: | 中文 |
英文 | |
葡文 | |
資料類型: | 圖片 |
明信片 | |
彩色 | |
藍色 | |
電子資料格式: | TIF, 1644x1020, 11.35MB |
登錄號碼: | p0007376 |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