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澳門水井遍設,居民在井旁汲水,挑擔回家飲用。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11/16
當年澳門水井遍設,居民在井旁汲水,挑擔回家飲用。
更新日期:2019/11/16
澳門開闢了不少新街名街道,也有一些古街道街名湮沒,“大井頭”是其中之一,今已消失。清末維新派人士於一八九七年(清光緒廿二年)二月廿二日,在澳門創辦周刊《知新報》,報頭刊印的地址就是“澳門大井頭第四號”。“大井頭”是古街名,在今水坑尾街,由天神巷口至白馬行口的路段。百多年,近天神巷附近,榕樹叢生,古勁蒼翠,濃蔭覆地,設有石椅,供人休憩。這裡有一口大井,水質甘洌清甜,當時還沒有自來水設備,附近居民多來汲水飲用,故該處被呼為“大井頭”,成了地名。鴉片戰爭前,大井頭與白馬行一帶是外商雲集之地,開設有絲行、茶行、瓷器行等商行,繁華興旺。香港開埠後,這些商行陸續遷往香港經營,大井頭才逐漸冷落,一些富商購買洋行遺址,興建大宅,街名也改為“水坑尾街”。現今,這些舊樓古屋早已拆卸興建高樓大廈,面貌大改,只有近竹園圍口的一幢三層高舊洋樓僅存。該樓糅合中西建築,頗具氣勢,豪華典雅,被列為保護文物建築,也可見證大井頭的變遷。記得五十年前[約1960年代],大井頭地段兩側馬路,中為寬闊的安全島,設置花圃、椅櫈、小徑,種植樹木,中間仍有一水井,供淋花草之用。兩旁兩三層高的舊樓大屋,住宅居多,人車稀少,街道寂靜。其後,有關方面改善交通,拆除安全島,擴闊馬路及行人道,路中橫架電動扶手行人天橋,新廈又開設商舖,馬路車如流水人如鯽,繁盛熱鬧。
“大井頭”古老街名
新橋涼水街由青草街起至石牆街,是一條狹窄的靜寂的長街,雖然不少舊樓改建成新廈,但仍有一些殘舊低牆矮屋及木屋存在。不過,怎麼也想不到這裡原是澳門古村“涼水井村”所在地。往昔,新橋、三巴門區尚在“澳城”外,附近一帶多屬菜田,隴畝阡陌,一些低矮房屋各自聚集,自然成村。其中涼水街一帶是“涼水井村”,聚居數十戶人家。村中有兩口井,一為大井,井口四方形,井水清涼,供村民飲用,村名也因此而來;另一口井,水質較遜。清代同治初年(一八六二年),“澳城”城牆被拆後,擴大城區,涼水井村闢街建屋,街道有大井巷、涼水街等。經過百多年迄今,古村早已湮沒,而街道建築也發生很大變化,不復舊時面貌。據《澳門掌故》談“涼水井村”説,清代著名山水畫家吳歷由內地抵澳,未入大三巴修院前,也曾寓居涼水井村。吳歷(一六三二至一七一八年),字漁山,號墨井道人、桃溪居士,江蘇常熟人,自少已領受天主教洗禮。清代康熙二十年(一六八一年),他年近五十來澳,進入大三巴修院修讀神學,晉升司鐸,後返回江蘇傳敎。他著有《墨井畫跋》(可惜有關澳門繪畫全已失佚)《三巴集、澳中雜詠》和《墨井詩鈔》,其中《澳中雜詠》收入吳歷詩作三十首,內容均與澳門有關,反映澳門地理、經濟、民情風俗等情況,是研究澳門的重要資料。
涼水街與畫家吳歷
媽閣區有街名爲萬里長城者,昔人或以爲:由高樓街經人頭井、媽閣街、媽閣斜巷,而至媽閣廟前地之遥遥長途,比諸爲萬里長城云;又或以爲:由人頭井至媽閣斜巷之一段路上,舊日山傍尚未建屋,可以仰望山巔,有夷城遺基,隨山勢高低綿延而止於媽閣廟側,因此擬之爲萬里長城云。兩説相傳,仍以後説近乎情理。昔汪兆鏞有詠澳中之萬里長城詩云:“澳城固而庳,明代已毁壤。基阯猶可尋,纖兒昧邊隘。地誌亦有言,倚水以爲界。長城稱萬里,自大誠狡獪。安得張許才,威棱懾中外。”攷媽閣山上之澳南夷城,與大炮台之澳北夷城,實不相聯者,惟兩城皆建自明季。據《澳門紀略》稱:“澳城,明季創自佛郎機。萬曆中,蔡善繼由香山令仕至嶺西道,總督何士晉采其言,下令隳澳城。天啓時,徐如珂署海道副使,澳夷奔告:紅毛將犯香山,請兵,請餉,請木石以繕墉垣。如珂言於兩府曰:此狡夷嘗我也。已而夷警寂然,而澳垣日築百丈。如珂遣中軍戍澳,諭之曰:墉垣不毁,澳人力少也。吾助若毁,不兩日,冀除殆盡。”《香山縣誌》亦稱:“澳夷所居地,西北枕山,高建圍牆,東南倚水爲界……澳城固而庳,明所毁餘也。今在聚盧中,與西北圍牆不相屬。”按今媽閣街上之所謂萬里長城,其遺基已漸被毁滅,惟餘西望洋山上,尚存斷垣片塊,足資歷史之研究耳。人頭井原名亞婆井,或稱龍頭井。該處因井得名,嘗自城一坊,故“澳門市街名册”載云:“人頭井,此名指本市西望洋山山北斜坡一小區,包括亞婆井街、龍頭里、亞婆井圍及亞婆井斜巷等。”該處山上本有一山泉,水冽而甘,爲澳中之名泉,與二龍喉山水齊名。據《香山縣誌》記云:“澳山泉:曰大龍泉,曰二龍泉,曰小龍泉,俱在東望洋寺右。曰山水泉,在西望洋山下,皆水自石出,清冽甘美。”攷山水泉,原在高山之上,古人登山汲水,頗爲艱苦。溯自宋末元初,有一老婦違難來澳,避居泉之附近,見人上落山徑,擔水辛勞,因自出資僱人,鑿山引水而下,築基貯水,汲者咸便,人皆德之,遂呼此泉爲亞婆井。明季,葡人來澳,加意增修該泉,導以鐵管,飾以龍頭。故人又稱之爲龍頭井。迨及清朝,龍頭日久毁壞,乃易以石雕人首,泉由口中噴出,所以人又稱之爲人頭井。該區一帶,因是得名。澳門昔日未有自來水設備,居民用水,唯賴山泉及井水,後更藉水艇載運銀坑山水來澳供食。及自來水管敷設後,澳人不致鑿井而飲耳。約在卅年前,人頭井之石基圍牆日久失修,突然坍下,死傷多人,泉亦由是毁壞。澳葡因已有自來水應用,毋需此泉,將之堵塞,該泉遂絕。龍頭左巷,在亞婆井街之傍,太和石級之上,乃一古老街道,有百年陳舊大屋,澳中顯赫一時之鄭家在焉。閥閲之家,自然門高狗大,其鄭氏門首之門官土地神聯,敢稱爲澳中各家之最長者。其聯云:“祀門官祝添福添祿還添壽;敬土地庇生財生子又生孫。”入門經過長廊,到第二道門首,有匾額書:“榮祿第”三字。蓋鄭氏主人迺清朝一品大官,誥封榮祿大夫者也。主人早經逝世,鶴去樓餘,渠渠大屋,雖是簷棟風剝,現仍廣廈云連,入其門如進桃源洞,别有天地,仿若鄉村,園地平曠,屋舍儼然。税居其中者,現近百户,達五百人,大廈廣庇之下,若不知居夷者。蓋攷榮祿大夫鄭啓華未達時,初依其舅父在北京開設莊房。相傳於八國聯軍陷北京時,死亡枕藉,有一貴冑舁一靈柩寄厝,後久經歲月,仍未見其領葬,想是戰亂失亡者,迺發棺一視,原來盡屬財寶,鄭氏由是發達焉。鄭氏多財善舞,納厚幣獲放上海道,蓋當時之上海道號稱國中最肥之缺,非費十萬元,不輕易得之者。鄭啓華因此平步青云,後官至一品,晚年在澳經營第宅,以爲裘莬。其子孫如鄭莘農等,或爲澳中紳耆,孔教會長,或爲中國招商局長,皆巨商名士,一時俊彦也。下環街地近媽閣,昔爲濠鏡墺北灣之一部分,故稱下環。沿街即爲海濱,直至清朝同治年間,澳葡始着手填塞北灣,建築海隄,是爲河邊新街也。下環街遂成内街,不再面臨海濱耳。據下環街福德祠碑誌刻載云:“……同治七年,會海傍新築基岸,綽然寬展可圖……”可知下環街福德祠之值理會,在斯時始策劃於新填海濱建祠也。攷下環街向爲媽閣區之繁盛街道,故光緒年間,康有爲、梁啓超等,曾在下環街辦《鏡海叢報》鼓吹君主立憲政策。《辛亥革命回憶錄》中,趙連城嘗記稱:“戊戌變政失敗後,康梁的保皇會即在澳門先後出版了《知新報》和《鏡海叢報》等,和梁啓超在日本辦的《新民叢報》互相呼應,對澳門工商界和知識界起過一定的思想影響。”又按五憲子之《民憲黨史》有謂:“保皇黨之勤王運動,幾乎全部的總動員,康有爲駐新架坡,梁啓超駐檀香山,澳門則由何德田、王鏡如、歐矩甲、韓文舉等負責。”查何、王等就在下環街之三層樓街口對面之大屋,設立起鏡海叢報所址云。蓋下環街中亦有不少富户大屋,如鄭啓華之後人,其大宅二宅均卜居於是,廣廈渠渠也。
媽閣區
時間: | 民國時期(1911-1949年) |
1925年-1941年 | |
關鍵字: | 井 |
運輸服務 |
攝影: | 若瑟‧利維士‧嘉德禮(Catela, José Neves) |
資料來源: | 若瑟・利維士・嘉德禮:《永不回來的風景 : 澳門昔日生活照片》,澳門藝術博物館,2001,第53頁。ISBN 99937-29-26-4 |
藏品所有人: | 澳門基金會 |
儲存地點: | 澳門藝術博物館 |
數位作品提供者: | 澳門基金會 |
權限範圍: | 如需使用有關資料,需徵得有關版權實體的同意。 |
語種: | 中文 |
英文 | |
葡文 | |
資料類型: | 照片 |
黑白 | |
電子資料格式: | TIF, 2970x4234, 35.99MB |
登錄號碼: | p0000028 |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