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22/05/06
民國十七年(1928年1月1日─1928年12月31日)10月8日,關閘附近的華人村屋發生火災,約有400餘間木屋被大火焚毀,2000名居民無家可歸。Eauardo A. Veloso e Matos, Forças de Segurança de Macau, p. 237; 澳門歷史檔案館藏民政管理檔,第92號卷宗,第S-C號文件,轉引自施白蒂:《澳門編年史:20世紀(1900─1949)》,第224頁。
關閘附近的華人村屋發生火災
“當年鬼火肆焚村,父老相傳白日昏。太息胡麈終不靖,龍田知有幾家存?”“民族英雄跡已陳,沈塚亞米賸孤墳。前山城外花空發,誰過龍田解憶君?”右詩二首見《兩行堂詩鈔》,題云:“己酉春日(1909宣統二年),遊二龍泉,道經龍田村遺址,兼懷沈米。”龍田村,在昔之澳城牆外,望廈村南,琴山護其東,龍泉流其下,迺濠鏡墺半島中之一小村落。桑蔴鷄犬,田舍相望,原屬我國舊治者。攷龍田村之得名,相傳由於宋朝之堪輿名家賴布衣而起。自從賴氏棄官浪遊,追尋風水,沿江西南下,來至廣東,則見龍脈分爲二支:其一支派趨向香港附近之寶安縣屬,因名之曰“九龍”;另一支派趨向濠鏡墺之蓮峰山下,只見岡陵環蜷,隴畝阡陌,因名之曰“龍環”及“龍田”云。按龍田村,即今之文第士街附近一帶地區,自羅利老馬路迤北,至雅廉訪馬路以南,東依松山山麓,西向菲利喇亞美打大馬路。其地盤低陷,田畝環繞之,村民鑿井耕田,原亦一世外桃源也。自從佛郎機入居澳門,寖且越界開路,焚寮建樓,不過半世紀,滄海桑田,今已變成洋場十里矣。昔日之龍田村,雖迺一小村落,惟是茅寮木屋,短垣低瓦,有民居百餘户,小街陋巷,盤曲縱橫於其間。福神直街中貫南北,爲村中主要街道。其他如:龍田石街、十字巷、坑渠巷、猫巷、高家圍等,左右交織,各路相通。村之四週,雖乏閘門圍牆以防閑,但有竹籬木柵爲圍界限。村口處,有一福德祠,一雙大燈籠,兩行高脚牌,廟貌莊嚴古樸。廟前曠地則大樹成蔭,石几參差陳置,景緻幽閒,爲村人耕餘之休息地。廟傍鑿一大井,井水清洌,村人汲食於斯。村後山泉,有大龍泉,二龍泉,兩泉匯流成澗,村人洗濯灌溉,皆賴此泉也。四週田地約有四頃餘,菜花稻浪,終歲青葱,村人固衣食無缺,與世無爭者也。不圖狡鄰虎視,漸且蠶吞,數十年間,全村改觀,無人認識矣。攷龍田村舊址,據《澳門市街名册》載稱:“龍田村,此名係指原日一村落,大略位於現在飛良紹街、羅沙達街、巴士度街及文第士街之一部。龍田村街,係現在文第士街原名。文第士街,由士多紐拜斯大馬路,即飛良紹街附近起,至亞馬勒馬路,即聖母墳場與鮑斯高學院之間,及螺絲山對面止。福神直街,原座落現已取消之龍田村内,十字巷附近。該村當日位置係在羅沙達街、巴士度街、飛良紹街及文第士街之一部份之間,現已不存。”龍田村,居濠鏡半島之中,原屬我國香山縣土地。根據《新修香山縣誌》紀事編云:“查龍田望廈各村内,計税田四頃有奇,歷年均在香山縣税契,有案可稽。”我國之神聖土地,固不容外人侵犯者,詎於清朝道光二十八年,澳葡兵頭亞馬勒氏竟由澳門城牆之水坑尾門,闢一馬路經龍田村背後,直出馬交石、黑沙環而達關閘,因此龍田村後之田園土地,悉遭蹂躪;琴山及金鐘山之墳墓,亦多被掘毁,後來致釀成沈米事件也。據林謙《退思齋雜錄》曾載云:“……開馳道於東望洋山,山多居民墳墓,夷勒起遷,遷者給洋銀一兩四錢,不從者夷之,棄殘骸於海,民大嗟怨,遂有沈志亮郭金堂之事。”案東望洋山,原名琴山,在龍田村之背後;金鐘山,在龍田村之北,即今之鮑斯高學校原址,現已剷平矣。據《香山縣誌》續編云:“金鐘山,在龍田村,形如覆鐘,與望廈普濟禪院相對如案,中多墳墓。咸豐季年,澳夷又平毁作路,山之舊形,已不復存。”龍田村,自從沈米事件發生後,滿清官吏庸懦,竟任人攫去,更闢馬路,編立門牌焉。據楊文駿《查覆澳門新舊租界情形疏》稱:“查龍田村民房一百餘家,係光緒五年佔去,將村左村後兩處,改造馬路。光緒九年,編入西洋户籍,設立門牌。”龍田村自從設立門牌,編入澳門户籍後,澳葡富人如文第士、羅沙達、飛良紹、巴士度等,則漸漸以賤價向村人收買磚瓦房舍,每間備價不過白銀三幾十兩,交易後即促其搬遷;至於篷寮木屋,則由當局每間補價一兩幾錢,勒令徙去,實行巧取豪奪。惟是窮苦大衆,一失棲所,即難爲家,故遷徙維艱,遂致遷延歲月,直至光緒三十三年,仍有三十餘家,無法遷徙者。是時當局派救火員,攜備梯、斧、火水等物,强令各户人丁將傢具雜物遷出,然後將篷寮木屋澆以火水,可憐貧户,盡付一炬!據《香山縣誌》紀事編稱:“光緒三十三年,葡欲增闢馬路,焚龍田村民居三十餘家,逼遷傢具,違者被毆;事後略補屋價,托名購取。居人遷徙流離,莫名其苦,今龍田村已爲墟矣。”又據民國二年,廣州、香港、澳門人士設立勘界維持會,向外交部呈明勘界事略,亦有云:“……此外尚有逼勒龍田村民,焚燒屋宇情事……”見“梁燕蓀先生年譜”上編。龍田村之木屋居民,因是流離失所,逼得迺在大炮台脚,即大三巴牌坊山上,結寮以居,儼然如村焉。後來遭遇火災,焚燬一空。當局爲整飭市容起見,不許再建,迺盡將其徙置台山,初時亦只是茅寮木屋耳,一旦失火,又肇焚如。後來慈善家於一九二八年,爲之發起籌建磚屋,是爲巴波沙坊。現在該坊住户,不少本爲龍田村鄉民也。嗣是龍田村鄉民,富有者,則移居望廈村中;貧乏者,則徙置大三巴山上,漸且遷徙一空,只賸下廟宇兩間:一爲武帝廟,一爲福德祠;又社壇兩個:一爲永興社,一爲建隆社。永興社壇在村北,建隆社壇在村南,武帝廟在村中,福德祠在村口。昔人迷信,對神權非常重視,以故當年龍田村中,每届關帝神誕,武帝廟前,必演奏八音,異常熱鬧。而每年二月土地神誕,福德祠前亦必舞獅燒炮,間或演木偶戲數天,以娛大衆,村中農民竟視爲年中最高興之日子。自從村民被迫遷徙,澳葡焚村後,廟宇社壇,俱爲拆毁,但村人仍不能忘懷其護村之靈神。迺情商望廈坊衆,並得普濟禪院撥出寺傍空地,於光緒三十四年,集資重建。再在望廈村内,築回廟宇,一連兩間,仍將舊時龍田村廟内之關帝及土地神像,遷來此間供奉。至於坊間之永興、建隆兩社壇,亦得觀音古廟許可,安置於廟前空階,將原日之神社石碑,排列竪立,結壇供祀,以迄於今。白雲變蒼狗,滄海易桑田,昔日之鄉閭田舍,無復舊觀,現在洋樓行列,馬路縱橫,不再有人認識龍田村之遺址矣。只留得在望廈之武帝廟及福德祠兩位神像,供人憑吊;永興社壇及建隆社壇兩塊古碑,足爲龍田村之歷史紀念物而已。龍田村之地盆,原本下陷田間,低於村傍之道路及尋,所以昔日入村,便要沿着田駁斜下者,自澳葡勒令村民遷徙後,遂將整村之田地填高,與村之前後道路平衡,至是平原一片,漸且草色芊芊,並與塔石之青草地聯成一幅大廣場,當時之葡兵操練於斯;學童蹴球於斯;所以迺有“操兵地”,或“蹴球場”之稱焉。據汪慵叟之《澳門雜詩》有云:“荷蘭園下兵房有蹴球場,亦時於此賽馬。”即指此也,其詠蹴球場詩云:“昔有戲馬台,後世迺無聞,此地開廣場,草色春氤氳,蹴踘亦古法,體育舒勞筋,樹的相督校,汗走猶欣欣,兵固不可逸,習勤豈具文。”及至一九一八年間,澳葡當局又將此廣場,劃作民房馬路,首於場中闢一路線,最初稱爲“龍田村街”,而孫中山先生之胞兄孫薇,首在該區築洋樓花園乙座,是即現在文第士街之孫府也。後來該區漸闢馬路,續增樓宇,成爲富人之住宅區,而澳葡追念當年以賤價收買龍田村屋之葡人所謂豐功偉績,遂以各葡人之名以名其街。更爲抹煞龍田村之痕跡起見,因此迺將最初取名爲龍田村街之街名。改爲文第士街,以資紀念,至如飛良紹街,巴士度街,羅沙達街等,悉由此故而取名者也。龍田村街之孫府,型式原甚簡樸,迺孫中山先生之胞兄孫薇德彰所築,因孫中山先生身委國事,不治家人生産者也。一九三零年八月十三日凌晨,澳葡火藥局爆炸,該座樓宇波連倒坍,後得政府補置,始行建回,成爲各國遊客到澳時,瞻仰孫中山先生之遺址。蓋孫中山先生在生時,只嘗一履其地,但其原配盧夫人則長居於此,至終天年。孫府之傍,闢一園地,中間竪立孫中山先生銅像。查該銅像,迺孫中山先生當年日本友人梅屋莊吉所贈者。梅屋莊吉曾鑄就孫中山先生銅像兩具:其一置於孫中山先生故鄉翠亨村,餘一則安置於此。孫府已於一九五九年四月一日,改爲孫中山先生紀念館,其中陳列者均爲饒有歷史性之孫中山先生遺物,手稿、著述、照片等,公開任人參觀。據傳聞説:“該座巍峨軒敞之兩層建築物,前身原爲孫中山先生故居,曾爲其後人典去。迨後由台灣當局,備價一十九萬餘元贖回。加以修葺。除内部間格大事裝置外,外型及屋傍之園地,暨孫中山先生銅像,仍保原狀云。”龍田村地區,其初本與澳門夷城隔離,各成鄉市,兩不干連者。一六二二年六月二十一日,荷蘭艦隊强襲澳門,由劏狗環登陸,繞道龍環村,直出龍田村,在二龍泉處爲山谷溪澗所阻,正擬涉渡直撲澳城,詎被澳葡炮台擊中其火藥車,死傷枕藉,迺大敗於此。後來澳葡爲紀念此次勝利,就在二龍泉山澗之傍,竪立一個石十字架,是爲澳葡最初在龍田村經營之始。攷大龍泉、二龍泉,兩道山泉都在龍田村轄内之琴山(今人稱爲松山,葡人則稱爲東望洋山)上。該泉水自山上涓涓流下,匯成山澗,濯纓濯足,任憑村人,原一昇平境界也。相傳一八一四年,最初來華傳道之基督教牧師馬禮遜,爲其第一個中國基督教徒蔡高洗禮,即在此二龍泉處云。據《蔡高先生傳略》稱:“馬禮遜鑒蔡高先生之誠,知其信心已堅,迺攜之登小山,即今澳門之東望洋山。鬱蒼松蔭密,清泉滔滔之處,馬氏禱曰;讓基督寶血滌爾罪,堅聖靈感爾心,願爾爲中國他日豐收之初實,爲憶兆得救者之模!禱畢,取水加額,洗禮迺成。時一八一四年七月十四日也。”一八四八年,澳葡兵頭亞馬勒氏,在龍田村背後闢一馬路,當時尚平架一度石橋,橫跨山澗,橋下水聲淙淙者,此爲澳葡第二次涉奪龍田村地區也。龍泉附近之坑谷田地,後爲澳葡神甫亞美打以賤價收購,闢作花苑别墅,卒改作澳葡兵頭行轅,又稱兵頭花園。龍田村後之馳道,當初雖由亞馬勒兵頭闢萊開路,但不過只具雛模。迨經沈米事件後,澳葡更爲恣緃,於一八九八年,由澳葡工程師雅寮努尼士設計,將該路築成康莊大道,稱爲士多紐拜斯大馬路,道左更竪立一枝戰勝荷蘭紀念碑;寖且將前時所樹之石十字架除去,闢成得勝花園,作爲風景名勝區焉。在得勝花園與兵頭花園間,龍田村後山區域,更築有澳葡炮兵營房,兵頭花園後座之舊行轅,則改作軍火儲藏庫,鑿附連之二龍泉山洞,存貯槍炮彈藥,致有演成火藥庫爆炸慘劇。一九三零年八月十三日凌晨五時,兵頭花園軍火儲藏庫背後存貯彈藥之山洞,傳因天氣酷熱,彈藥突然發生爆炸,隆隆兩聲,全澳震動。雖遠至市中心區之窗户玻璃,亦多被震碎;兵頭花園附近一帶之馬路房屋,更被炸成廢墟,兵頭花園全座無存,文第士街之孫府亦殃及池魚,爲之倒塌,現在之紀念館,迺後來政府補置重建者耳。該次火藥庫爆炸,不只爲龍田災區之一場浩劫,抑亦澳門有史以來之一次大慘劇也。龍田村自從清朝光緒五年被佔去後,覬覦者於村左村後,首闢馬路,繼以廉值收購户地,進而縱火焚村迫遷,後更掘金鐘山坭,填龍窪地,村民之田園埋没,死者之廬墓爲墟,經過多年竊據經營滅名毁界,變成十里洋場,使過其地者,無復認識當年之龍田村;寖且連龍田之名,亦不復記憶耳。卅年前,有人以龍田二字名其所經營之戲院,是亦有心人也歟!龍田舞台,粤劇院也。開辦於一九二五年間,曇花一現,不過兩年即歇業矣。該院地址,在菲利喇亞美打大馬路與柯高大馬路之轉角處。該處雖不屬昔日之龍田村區,但面對龍田舊地,最易使人棖觸,取名龍田,義至善也。龍田舞台,原迺盧氏花園之東北角地,惟在菲利喇亞美打大馬路另開門户,裝置舞台,闢爲戲院,由富商盧廉若經營。初時只演粤劇,常聘省港澳各班主演,如人壽年班、大羅天班等。以澳中粤劇戲院不多,該院雖遠離市區,觀衆亦擠擁異常。後因難聘粤劇名班,致改放電影以爲號召。惜地小座稀,雖滿座收入亦不多,故漸覺支持不易,終至歇業耳。該址現改建洋樓,而龍田之名,更無人復憶也。龍田村北之金鐘山,多爲村人之祖先塋塚。一八四八年時,澳葡兵頭亞馬勒闢馳道於龍田村後,路線所經,迺將該山之墳墓平毁,村人大憤,思謀報復。時有龍田村農民沈亞米者,聞其出而殺之,遂釀成轟動一時之沈米案件。據《香山縣誌》之《沈志亮傳》紀稱:“沈志亮,名米,以字行。先世福建人,貿遷來澳門,遂家於前山寨南之龍田村。生而倜儻,慷慨尚義。道光十六年英夷闢馳道,燬居民塚墓,滅骸骨,和議成,復大辟之,酷甚於前民,畏夷莫敢爭,愬官置不問。志亮先墓亦受害,思所以報之,謀之其鄉薦紳鮑俊、趙勛、梁玉祺。鮑俊謀之總督徐廣縉。徐曰:此誠可惡。鮑還以告志亮,乃與同志郭金堂、吳某數人,懷刃伺之。夷酋素負勇,嘗與異國戰,去一手,獲勝,抵澳門,舉手言曰:身出没波濤鍛煉,兵火所到,必克,掃蕩一清,隻手尚用不盡也。又出入皆以兵從,志亮等,自春徂秋,不得間。久之,益無忌,嘗偕西洋夷數騎出。志亮曰:可矣。乃使或爲販魚,或爲鬻果蔬,弛擔於道,若觀馳馬者。金堂又以野卉盈束置於道,馬聞香,不肯前。日將夕,天且風,馬騰塵眯目、志亮遂出番字書投夷酋,酋俯接而視,遂出刈刀鈎其頸墮馬。酋手槍負痛未及施,志亮遂斷其首;以誇示其手也,並斷其手,埋諸山場之外。金堂殺其從者,諸夷疾馳入關。金堂宣言於衆曰:此鬼罪大惡極,故我官府百姓欲得而甘心,餘弗問也。諸夷惴惴不敢出馳馬,十三行皆震慴。華人聞者,莫不歡呼相慶。夷稍定,奸人嗾之詣軍門,索殺人者。制府欲弗許,恐開兵釁,欲以死囚代。奸人又惎之索酋首爲證,制府不得已,趣鮑勸之出。志亮與金堂發所埋首與手,行至省,赴有司,即下獄。金堂語志亮曰:爾有母無子,不如我,爭自認,而卒坐誌亮。制府恐民變,昏後即棄市,金堂論遣戍,時道光二十八年某月日也。鮑見制府,制府語鮑曰:吾揮淚斬之,今猶鳴咽不已也。卹其母千金,聞者冤之。凡塚墓之受害者,其子孫墓祭日,必先望空拜志亮,後遂立廟祀之,以金堂諸人配享。”
龍田村
塔石,原稱“叠石”。因該處多花崗岩,古岫嶙峋,山石巉峻。在頸頭山處,舊有三巨石,堆叠如塔,天然生成,故人稱之爲叠石,俗稱爲塔石,該區以是得名。塔石區域,本指大炮台東北,舊夷城外之一帶地區。由水坑尾門外起,經荷蘭園、塔石波地,北至羅利老馬路止,而與舊日龍田村接壤,東至塔石花園,西至頸頭山,皆屬原來塔石地區。塔石,實迺舊時濠鏡墺中之一小村。當清朝咸豐末年,尚屬我國統治。至同治初年,才被澳葡佔領。據《中葡外交史》載稱:“及至清同治初,葡人自毁其圍牆,進一步侵入中國人居住之塔石、沙岡、龍田、望廈等七村。”又劇民國時,“省港澳人士勘界維持會代表,晉京向外交部呈明勘界事略文”云:“同治二年,葡人又佔塔石、沙岡、新橋、沙梨頭、石牆街等,是爲舊佔之界。”自從澳葡於同治年間佔領塔石後,開闢馬路,建築公園,拓展球場,案澳葡市政廳之《市街名册》區别之稱:“塔石,此名係指本市塔石街左右兩邊之區,此區大略以下列街道爲界:厚望街,羅利老馬路之一部份,肥利喇亞美打大馬路之一部份,及西墳馬路之一部份。”當塔石仍屬我國官兵管轄時,嘗於澳城門外,即水坑尾門口,(現在馬大臣街處),築有小石屋一間,作爲瞭望站,常川汛兵戍守。雖至道光廿九年,望廈之汛兵營移駐於白石村後,長時期仍由望廈更館遴派更練在此把守。迨至同治年間,澳葡自毁舊城界,拆蕉園圍之石門樓,築塔石花園(後改稱花士古達嘉瑪花園,或稱新花園)。憶《兩行堂詞鈔》有庚午中秋夕遊新花園詞一首,詞牌爲“定西番”云:“聞説澳城門外,侵佔地,又成園。且盤桓。今夜鏡湖月滿,三人生古歡。相信珠還有日,不孤圓。”澳葡後又鏟平頸頭山東面之斜坡,填高山麓之田野,闢爲塔石波地,即今之利宵球場,以爲蹴球及練兵之用,故當時又稱塔石操兵地,或曰青草地。蓋此一片廣闊土地,青草如茵也。汪慵叟嘗有詩詠之云:“昔有戲馬台,後址迺無聞。此地開廣場,草色春氤氳。鞠蹴亦古法,體育舒勞筋。樹的相督校,汗走猶欣欣。兵固不可逸,習勤豈具文。”《澳門市街名册》詳釋塔石波地云:“塔石波地,又名美上校操場。坐落在肥利喇亞美打大馬路,與士多紐拜斯大馬路之間,及助學會街,與沙嘉都喇賈罷麗街之間,又名曲棍球場及助學會操場。有矮圍牆環繞,一端爲互助會會址。”塔石區,昔本有一小山,名頸頭山,或稱塔石山。其址即今之三區附近一帶,包括舊西洋墳場及監獄等地。該山雖不甚高,與大炮台遥遥對峙,如岡如坵,向北斜下,至羅利老馬路前止;西面斜坡,綿延至新橋接壤、東便即爲塔石波地也。該山頂端,有三巨石堆叠天然,舊稱“三叠石”,即塔石也。山之險,又有坑水雨穴,分築石圍欄兩道,斜向新橋方面而下,舊稱“丹坑渠”。山上各處,尚有不少中國墳墓,皆澳門及龍田、望廈等村人之祖先塋塚也。同治年間,澳葡既佔領塔石,到光緒末年,便欲開闢此山,遂有盡將山上之中國墳墓掘去之舉。據《香山縣誌•之紀事編》載稱:“光緒三十一年,夷人平毁塔石等處墳墓,投無主遺骸於海云。”澳葡既將三叠石炸燬,又將丹坑渠填塞,更將整座頸頭山鏟平,只餘舊西洋墳場及監獄附近一帶高地而已;後更開馬路,築洋樓,而頸頭山原來面目已泯滅淨盡。據《澳門市街名册》言頸頭山云:“頸頭山,此崗現幾已削平,内有聖美基墳場,原日伸展至監獄附近。該山因建築屋宇之故,幾被削平,實既不存,名亦遺忘。”塔石山上,有一西式墳場,此迺澳葡特爲當時澳中西洋人身故所設之埋葬地,西名聖味基墳場,而我國人則呼之爲西洋墳,及至近年,澳葡又在望廈另闢一新墳場,於是該舊墳場,遂改稱爲舊西洋墳以爲識别。自從道光二十九年,沈米事件發生後,澳葡直視塔石區爲其領土,故當時即在塔石山上,開闢西洋墳場,迨至同治末年,遂實行圍築短垣,並於場中,建築一所教堂,以爲供喪家彌撒之所,該教堂内,供奉一位天主教神像,名爲東方大天神,該神像威嚴肅立,足踏一魔鬼,一手握劍,一手持一天秤,意若公平審判善惡者,一如中國人所謂之閻羅王然。該墳場初時本來只許西洋人埋葬於此,後來漸許信奉天主教之華人教徒寄葬,今則中西人士皆可安葬其間矣,墳場中,墓列整齊,碑碣精緻,花木秀茂,地方潔淨,日常除來吊祭者外,亦有不少遊客來遊也,所以汪兆鏞之《澳門雜詩》中,有竹枝詞兼詠塔石之西洋墳者,其註釋稱:“西洋墳,冢石上皆刻文字,或琢石爲神像,或作十字架,形式不一,雕鏤精潔,時有遊人往觀。”其詞云:“紅毛白頭西洋墳,衰楊蕭瑟摇斜曛,從來墟墓足淒愴,何事遊客常紛紛。”
塔石
清光緒元年(1875年2月6日─1876年1月25日)3月11日,路環、氹仔統領馬丁斯.馬德拉中尉(João Procópio Martins Madeira)報告稱:“氹仔炮台對面是小橫琴島,那裡有三個村子,小橫琴村、夏灣村和石嶺村。儘管這些村子擁有漁網、蠔場和許多捕魚捉蟹的小船,並且在漲潮時將柴草運出小橫琴島,但他們並不向政府納稅。我曾走訪過一個村子,派人叫來一位擔任小橫琴村“地保”的老華人業主,得知1850年6月24日美士基打中校任命他為“地保”,從那時起再未委任過其他人。但這種任命根本無用,因為村民完全不理會這種權威,甚麼也不向其繳納。根據這種情況,我收回了該“地保”的委任狀,並派人通知所有主要村民到本據點來,命令他們應該選出“地保”並從今年起要繳納“什一稅”。於是他們選出一位叫“阿貴”的人做“地保”,我發給他委任狀,由他負責收“什一稅”。他繳納了本年第一季度的稅款9.5元。如果讓小橫琴村的居民免於因無人過問而經常遭受劫掠,那麼這個村子就會變得很重要,就有可能在其大片土地上出現商鋪和船棧。然而只要3名士兵和1名下士就已足夠,村民們也十分渴望得到發展。我認為很快就會有成效,待時機成熟就可去收繳法律規定應繳納的稅項。如果結果並非理想,亦損失很小,因為所建房屋可給亦由我任命的村中民防隊員駐守。”施白蒂:《澳門編年史:19世紀》,第199-120頁。Manuel Teixeira, Taipa e Coloane, pp. 23—24.
路環、氹仔統領擬在小橫琴島設民防隊及徵稅
民國十年(1921年1月1日─1921年12月31日)1912─1921年10年間,澳門道路有較大改進和增加。華人城區開闢街道,舊城牆外的沼澤地已鋪成平地並在上面建起房屋和街衢。總計已建成長約20英里公路,其中大多數為優質水泥路面,供汽車通行。莫世祥等編譯:《近代拱北海關報告匯編(1887─1946)》,第106頁。
華人城區開闢街道,澳門道路有較大改進
同治二年(1863年2月18日─1864年2月7日)澳門政府下令拆毀原居留地的界牆以及水坑尾、三巴和沙梨頭三座城門,將澳門地界擴展到塔石、沙岡、新橋、沙梨頭、石牆街五村,並將這些村莊數百家民居納入澳門政府管治,還“設馬路、門牌”。厲式金:《香山縣誌續編》卷16《紀事》。
澳門政府下令拆毀界牆和三座城門
光緒九年(1883年2月8日─1884年1月27日)澳門政府本年正式佔據望廈村,又將望廈、龍田二村編入西洋戶籍,望廈村,民房五百餘家。厲式金:《香山縣誌續編》卷16《紀事》。
澳門政府本年正式佔據望廈村
往時,從澳門進入氹仔,沿史伯泰海軍將軍馬路前行,向左邊望去,便見到大幅田園菜地,低矮簡陋的小房舍散佈其間,這就是卓家村,再向前不遠,就是三家村與周家村。現今,路旁已高樓大廈矗立,遮擋了卓家村,而三家村也十室九空,成了待發展地段,周家村早已消失,為新建築代替。卓家村歷史在本書第一集已談過,這裡着重介紹三家村與周家村。三家村約建於七十多年前,與卓家村僅隔一條“坑口河”(即水溪),原來只有姓林的三家人建屋而居,初時稱為“林家村”,後來陳、李兩姓人家陸續遷進,於是改稱“三家村”。村屋多為平房木屋、磚舍,只有一間兩層高的磚屋。村民以種菜、種菊謀生,至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多種薑花,在澳門出售。那時,路經史伯泰海軍將軍馬路,常見路旁種植大片薑花,花開時清香撲鼻。隨着氹仔市區發展,三家村不少村民陸續遷出,房舍大多空置,等待發展。周家村在雞頸公路入口處一側,靠近光遠炮竹廠,對開就是三家村。四十多年前,周家村村地屬於本澳一名富戶,僱請一名姓周的老伯看守。周某乃建屋開地耕種,其後一些人家遷進來,茅舍漸多,有廿多戶,儼然成村,時人以“周家村”呼之。由於地方狹小,缺地種菜,村民多靠做炮竹、養豬雞謀生,生活貧困。多年前,村地獲發展,開闢道路,興建酒店、住宅大廈,周家村便被湮没,僅在路旁留有周家村巴士站名,作為佐證。
氹仔三家與周家村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