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11/10
澳門有兩條新馬路,一在議事亭前,一在嘉思欄後。在嘉思欄後之新馬路,有街名牌書明“新馬路”,爲名正言順之新馬路。而議事亭前之新馬路,則全無書作新馬路之街名牌,只爲習俗沿呼作新馬路耳。今者只就議事亭前習俗沿稱之新馬路而言,其他則姑略之。新馬路之議事亭前者,葡文原名爲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澳門本無此交通大道,只在一九一八年前後所開闢者。新闢馬路時,因尚未有名稱,故時人皆以新馬路目之,一直沿呼至今,雖將達半世紀之久,仍尚稱其爲新馬路也。初闢新馬路時,澳葡政府將議事亭前至海傍十六號碼頭之一段馬路,稱爲“亞美打利卑廬大馬路”,將議事亭前至南灣之一段馬路,稱爲“美副將大馬路”。後以馬路短小,無謂多立名目,迺統一此街名,將南灣至海傍十六號碼頭之兩段馬路,合而爲一,總稱之爲“亞美打利卑廬大馬路”,即今仍俗稱爲新馬路者。而美副將大馬路則改爲望廈觀音堂前新闢之馬路名矣。新馬路本橫貫澳門東西兩岸,自從南灣填成陸地後,又築殷皇子馬路與之啣接,康莊而繁盛,真雄視澳中焉。新馬路迺溝通澳門東西兩海岸之交通線,澳門本無此路,後澳葡欲改良路政,以議事亭爲中心,向左右兩邊拆屋,開路築成而已。議事亭西邊,初只有一條陋巷——大鵬巷者,由議事亭通至營地街。在蘆石塘有一條小弄——賦梅里,向西通去,後該兩條里巷,皆成爲新馬路之前身。議事亭東邊,初亦有一條小斜巷——三角亭街,斜跨平安戲院現址,直上龍嵩街。而大堂街則由大廟頂直下,至此蜿蜒盤曲,與三角亭街會合。其間有盾圍,現已充作郵電局址;又有菩提巷,即今大堂石級以右之一帶舖位。該段地台均較議事亭前地及南灣街等地平爲高,當開鑿該段路面時,須將山坡剷平,使與前後之地面平行,成一坦途,故至今新馬路兩傍之龍嵩街斜坡及大堂街石級,皆高於新馬路也。初南灣街上之新馬路口,本爲舊書信館地址,即今澳門自來水公司位置,在利爲旅酒店右邊轉入新馬路。當時此段路線較爲歪曲,後修正路線,改拆南灣街之林連大屋作街口,而在利爲旅酒店左邊轉入新馬路,使成一康莊之交通大道焉。該段路線,早期稱爲美副將大馬路。新馬路東段,前身原是三角亭街,自開闢新馬路後,三角亭街全被拆毁,僅餘三角亭圍足資紀念耳。攷三角亭街原在龍嵩街口與議事亭前地之間,短短小徑斜上至今警察廳前,昔日澳葡只在此立一哨崗,曾築一三角亭,藉此以守望南環海口,就近保護議事亭也。嗣澳葡設立警事局後,該亭遂告拆毁,亭雖不在,今街仍因以得名。曩三角亭街上,有一法國駐華領事署在焉。小苑矮牆洋樓廣廈。迄鴉片戰役後,遷往廣州沙面,遺址嘗撥與法籍之法蘭斯士教會,作爲女修士之修院及開辦聖羅撒女學堂焉。當時之聖羅撒女學堂,由法籍女修士擔任分科教授,有英文、法文、刺綉、手工、油畫、鋼琴等科目,爲澳中一時之女學府焉。及當局拆街修築新馬路時,聖羅撒女學堂迺遷往南環花園傍之聖家辣堂舊址,並擴充成爲今之聖羅撒女子中學校。按當年法國駐華領事署舊址,即今平安戲院部份及三角亭圍之部份屋宇是也。三角亭街接近南灣之斜坡,掘路基時,嘗發現骨殖纍纍,想爲古之墳地也。新馬路郵電局傍之大堂街石級,原爲斜坡,蜿蜒彎曲而與三角亭街相接,可直上龍嵩街,名爲敦和里。該里兩旁:左有盾圍,右有菩提巷,皆爲掘頭里,路不通行者也。以上各街巷,據《澳門市街名册》稱:“三角亭街:原日座落議事亭前地與龍嵩正街之間,即江沙路里附近不清楚之地點,現已不存。”“敦和里:原日座落在大堂街附近,約爲現在郵電局之地址,現已不存。”“盾圍:原日由亞美打利卑廬大馬路起,至羅結地巷止,已爲郵電局所佔用,現已不存。”“菩提巷:原日座落在大堂街入口處之石級左便,現不清楚之地點。迨後將一部份併入當時之美副將大馬路,即現在亞美打利卑廬大馬路由龍嵩街起至南灣街止之一段,現已不存。”攷昔之菩提巷,雖屬小巷,十數人家,倒也潔靜。而清末民初時之老同盟會會員梁倚神,曾擇居於是,留下若干革命事跡焉。按梁倚神,字覺幻,又號幻公。擅國畫,迺居廉名畫師弟子,與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等屬師兄弟,嘗相偕在廣州創辦“真相畫報”。於清末民初來居澳門,與劍父等奔走革命,以繪畫掩飾身世。因下居於菩提巷,故作畫常署菩提館主。宣傳反清工作,不遺餘力,協辦同盟會澳支部及濠鏡閲書報社,致招清政府之忌。其在澳革命事跡,據《辛亥革命回憶錄》載稱:“自濠鏡閲書報社成立後,逐步引起清政府注意,並曾被個别清方密探混入了組織。我們發覺後,即由高劍父、梁倚神、陸薩塵等——他們都是同盟會暗殺機關的負責人,將該密探計誘到三角亭菩提巷梁倚神的住宅加以處決。據梁倚神事後説:屍體就埋在住宅的地下,這是澳門同盟會所作的一次暗殺行動云。”現在梁倚神、高劍父等已去世多年,菩提巷亦已拆毁改築新馬路,此革命遺跡已無可稽攷耳。昔之大鵬巷,迺新馬路中段之前身;其間又有橫巷名大鵬圍者,均爲營地大街通往議事亭前地之間道。惟石板路面,狹隘非常。人皆嫌其路窄,多不取道於斯,故其僻靜情形,視今日之熱鬧狀況,同一地址而有天淵之别也。賦梅里亦迺新馬路西段之舊址,原屬蘆石塘街之橫巷,里名賦梅,何等雅緻!但惜此小弄,卑陋不堪,聞昔日有一名士居此,仍不改其樂,士名賦梅,里因此得名云。以上之大鵬巷、大鵬圍、賦梅里等俱爲古澳舊街,當澳葡建築新馬路時,各街適當其衝,故全部俱被拆去,現已無跡可尋。惟按諸《澳門市街名册》註稱:“大鵬巷,原日座落大街與議事亭前地之間,全部爲亞美打利卑廬大馬路所佔用,現已不存。”“大鵬圍,原日座落現已取消之大鵬巷附近,即公局新市南街、大街、亞美打利卑廬大馬路、議事亭前地各街間不清楚之地點,現已不存。”“賦梅里,原日座落現改爲庇山耶街之蘆石塘街單數門牌之一邊,街尾附近不清楚地點,大略爲亞美打利卑廬大馬路所佔用,現已不存。”攷當年開闢新馬路,第一間新建洋樓迺艷真影相館,即今新馬路十四號門牌舖位是也。
新馬路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