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20/08/16
更新日期:2020/08/16
澳門缺乏河流和湖泊,居民的日常用水只能從地下獲取,其中水井是最重要的水源之一。除了鑿井取水之外,一些山地亦流出地下水,形成山泉,成為居民們另一個重要的天然取水點,如二龍喉、亞婆井等,雖然這些山泉隨著時間消失,但它們的故事卻長流於歷史之中。
山泉往事:澳門名泉的故事
崇禎七年(1634年1月29日─1635年2月16日)本年,葡萄牙人巴雷托•雷曾德(Barreto de Resende)神父《澳門平面圖》完成,收入安東尼奧•博卡羅(António Bocarro)的《東印度所有要塞、城市和村鎮平面圖冊》中。該圖以繪畫的形式繪製了當時葡人在澳門半島所建澳門城市的真實狀況。圖中繪製了數百所葡人居住的房屋,大多為兩層,少數為三層。在城外從北往南有中國關閘、望廈村、東望洋教堂、望德堂。在城內,北面的城牆有東望洋炮台,東望洋山下有城門一座(即後來的水坑尾街),大三巴炮台,環伺四周均架炮;炮台前城牆有一缺口,但未見門樓,疑即舊三巴門,旁即為聖保祿教堂,清晰可見,當時僅建成教堂,牌坊尚未修建;其下又有一座炮台,當即沙梨頭炮台(Forte de Patane)。城牆有東望洋山一直綿亙至內港,內港一直延伸至媽閣炮台前均建有圍牆,在沙梨頭口處有一城門,在今十六甫處有一闕口,當為碼頭。東望洋炮台沿東部海亦有城牆相連,東望洋炮台南下有聖方濟各教堂和嘉思欄炮台,南灣一線無城牆,再南則為聖伯多祿小炮台、西望洋教堂及燒灰爐炮台,南部沿海至媽閣炮台一線亦有城牆。當時葡人居住區的澳門全部被城牆包圍。值得注意的是在媽閣炮台有一道城門,這一城門為其他文獻所未載,這是城內通內港及媽閣廟之通道。在聖保祿教堂旁有花王堂,在靠近南灣處有仁慈堂,仁慈堂之西有聖多明我教堂,圖中表十字架處皆為教堂,聖奧斯定堂和老楞佐堂處未標十字架,但從建築形式亦可清楚辨認。城內許多住宅區亦建有圍牆,應為葡人貴族住宅的保護建築。沙梨頭城門對面繪有青洲島,島內已被開發,植有樹木,建有房屋。這幅圖可以大致反映17世紀初期澳門城市發展的規模和城市建設的基本狀況。雷曾德:《澳門平面圖》(1634),原載1634年安東尼奧•博卡羅著的《東印度所有要塞、城市和村鎮平面圖冊》,現轉載《文化雜誌》第10期,1993年,第17頁;白樂嘉在其《西方開拓者及其對澳門的發現》書中亦附有一幅相近似的圖,其在圖上方標有“1632年”字樣。
《澳門平面圖》完成
光緒九年(1883年2月8日─1884年1月27日)9月16日,從里斯本來的公共工務部工程師囉利囉(Adolfo Ferreira de Loureiro)少校抵達澳門。其任務為研究起草一份關於澳門港口狀況及需要的報告。據1865年至1881年的一份統計資料,內港堆積的沉積物形成的淤塞層已達1. 25米厚,當澳門的經濟需要進一步向海上發展時,情況就越發嚴重。葡國工程師的方案於1884年公佈,但因不具備條件而未實施。施白蒂:《澳門編年史:19世紀》,第231頁;王文達:《澳門掌故》,第30頁提到的1883年修改內港填築計畫的工程人員羅利老應即是阿道夫.羅萊路。
公共工務部工程師囉利囉少校抵達澳門
民國三十六年 (1947年1月1日-1947年12月31日)12月,依照繁榮澳門計劃,澳門政府開始辦理疏河工程。工程初在第一號碼頭附近進行,使得港務局船舶易於停泊碼頭,由澳門唯一浚河船“比利士文”號負責挖掘,挖出之海泥則用自荷蘭治河公司租賃之船隻運輸。《最近三年澳門屬地完成及改善各項工程概況 (1947年9月至1950年9月)》,第40頁。
澳門政府開始辦理疏河工程
澳門開埠四百多年,從明清時期中國對外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發展至今時今日中西方文化薈萃的“東方拉城”,多少名人曾在這裡上演了一幕幕經典、璀璨、足以影響世界的大匯演,但生、老、病、死是大自然不變的規律,回歸黃土是他們人生的句點,墳場就成為了生命最終的歸宿。
澳門墳場的發展及特色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