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澳門世界遺產:盧家大屋

城市風貌鄧思平

從俗稱“大廟頂”的大堂街走下,來到大堂巷七號,就看到廬家大屋。與咫尺之遙的主教座堂一帶建築的西式風格恰好相反,這座大屋是一棟典型的嶺南式的華人宅第。

圖1 盧家大屋,陳顯耀攝

圖2 盧家大屋的天井,陳顯耀攝

盧家大屋

盧家大屋乃用厚青磚建造的中式兩層建築,溫婉纖細,佈局精巧,係晚清時期仿照廣州西關大屋民居式樣而起的典型大宅。

大屋主立面入口部分內凹,為中式典型風格;而窗的設計,即百葉窗上加半圓形彩色玻璃窗,卻受西方建築的影響。大屋有兩個取光的內庭,依風水原理,主入口有阻擋煞氣的屏風。

廬氏外面風光無限,內部宅邸豪華。廬家大屋又稱金玉堂,面積大約為400平方米,三開間三進格局,即分為門廳、茶廳(轎聽)及正廳。其中設天井多個,便於通風和採光。全幢建築整個中軸線上的空間通透,僅以屏風隔斷。

圖3 盧家大屋內部,陳顯耀攝

圖4 盧家大屋二樓,陳顯耀攝

屋宇內部裝飾精細考究,既有嶺南地區常見的磚雕、灰塑、橫披、掛落、貝殼窗扇,又有西式假天花、百葉窗、滿洲窗、鑄鐵欄杆。中西風格並舉,多種特色交融,反映了澳門特有的民居建築文化風貌。

圖5 盧家大屋大門位置的磚雕,陳顯耀攝

圖6 盧家大屋內的灰塑,陳顯耀攝

這種款式的大屋在珠江三角洲並不少見,稀罕的是它的內涵,也就是屋子的主人。是他,把一種文明史上另類“鮮花”,栽種在澳門這塊貧瘠的海島上,使之生根、發芽、開花、結果,不但養活了當地的民眾,更開闢了一種全新的生產和生活的方式,把人類的文明形態變得更加多姿多彩。這朵“鮮花”就叫“博彩”。

博彩在中華大地的演化

其實,博彩並不是澳門的個體創新,也不是她的獨家發明。縱觀歷史,其誕生的時間古老得幾乎和先民的出現一樣久遠:三千多年前的商殷,兩千多年前的戰國,一千多年前的盛唐⋯⋯,到處都可以見到它活躍而妖冶的身影。

經過上千年的發展,博彩在中華大地上演進出不少形式,計有:番攤(一種興於古代而盛於番禺的博彩遊戲),闈姓(一種與科舉考試入選士子姓名有關的賭種),山票(一種運用千字文課文內容博彩的賭種),骰寶(一種單純用骰子定輸贏的賭種),白鴿票(一種先以賭賽鴿,後賭千字文內文的賭種),麻將和牌九,賽馬及鬥雞等等。

番攤

圖7 番攤,若瑟‧利維士‧嘉德禮(Catela, José Neves)攝,澳門基金會收藏

博彩公司外貌

圖8 博彩公司外貌,若瑟‧利維士‧嘉德禮(Catela, José Neves)攝,澳門基金會收藏

博彩為何在澳門“落戶”?

歷代統治者們深知,博彩這朵“鮮花”造成的負面影響實在太大:家破人亡,妻離子散,造成社會無數的動蕩與不安,因此寧願不讓它們存在和生長。然而,這朵“鮮花”為什麼得以在澳門落戶,找到容身之地?

一切都要從澳門那時的管治者——葡萄牙說起。作為天主教國家,葡國自古就有禁賭的法律,因為上帝不允許子民賭博。1783年,葡萄牙女王出於慈善福利目的,將彩票專營權授予里斯本仁慈堂,准其發行慈善彩票。因之,1810年起,鑑於財政困難,澳門也被葡萄牙方面准許成立彩票發行站,以蒐集來的基金提供給慈善機構——仁慈堂使用,但範圍僅限於葡人社會圈子。

此外,還得從鴉片戰爭說起。無能的滿清政府在戰敗之後割讓了香港,這個天然良港吸引了澳門大量資金和人才,澳門一切資源都被掏空了。澳葡政府無奈之中,在肚子和面子之間,不得不首先照顧前者的需要。1847年起,即把大陸禁止的中式彩票(即“闈姓”)之賭餉正式納入財政收入;1851年,澳門即開始實行賭博專營。而仁慈堂的彩票,其時則“賣得通街都是”。

澳門彩票的抽獎設備(約1920年)

圖9 澳門彩票的抽獎設備(約1920年),利冠棉收藏,澳門歷史教育學會提供

在這種既緊張又熱烈的氛圍中,我們的主角登場了。他們就是盧華紹和廬廉若父子。

澳門第一代“賭王”的發家史

圖12 盧家大屋內盧九父子像,陳顯耀攝

盧氏原籍廣東新會潮蓮盧鞭村。13世紀中,像許多北方來的移民一樣,其祖上由廣東南雄珠璣巷遷居新會。因地形便利,與珠江三角洲、澳門及香港的聯繫廣厚。故此,到華紹一代,遂萌生出到彼地闖蕩江湖的雄心壯志。

廬華紹(1837-1907),“小名耉,軀幹雄偉”,“耉”字粵音“九”,又稱“廬九”。族譜記載,盧九“少失怙恃,生計殊窘,弱冠後,始至澳門”。這個幾乎是赤手空拳的年青人,1857年來澳之後,憑藉“錢銀找換”,待“稍有積蓄”,遂開設“寶行錢號”。1882年,與同夥投得氹仔的番攤和鴉片的經營權,是廬氏往老澳門的博彩世界邁出的堅實一步。此後,盧氏家族還陸續投得白鴿票、番攤、闈姓、仁慈堂彩票等各類博彩專營權,承充期長達47年,無論從規模還是時間上,都遠遠超出澳門其他經營賭業的華商,“既而以善營商業,雄財一方”,堪稱澳門的第一代“賭王”

盧焯之

圖10 廬華紹像,澳門鏡湖醫院慈善會授權使用

盧廉若

圖11 盧廉若像,澳門鏡湖醫院慈善會授權使用

除了承攬賭博之外,盧九家族還參與了近代澳門各類工商業,諸如:鴉片、工業、貿易、房地產,甚至走私等活動。同時,盧九曾經還是掌控近代澳門豬肉銷售的“豬肉大王”。

博彩和鴉片生意,是廬氏發家致富的基石,不知是否作為平衡,盧華紹也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澳門的慈善救濟事業中去。他倡導成立華人的慈善機構——同善堂,參與鏡湖醫院的公益工作,出資救濟貧民,興建義學民居等,被澳葡政府視作“華人代表”。

抗戰期間,同善堂施粥派米

圖13 抗戰期間同善堂施粥派米,同善堂收藏,澳門中華教育會提供

1907年,因為兩廣總督岑春煊的巧取豪奪,盧華紹投資闈姓生意失敗,再加上涉入政治鬥爭,受人誣陷,信任盡失,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盧華紹突然駕鶴而去,澳門廬氏大廈幾乎傾倒。盧華紹的後人,以長子盧廉若為著,危難之中,再繼父業,家道中興,又二十載,然難敵“富貴不過三代”之規律,最終走下歷史的舞台。

圖14 盧家大屋內的祖先牌位,陳顯耀攝

盧家大屋,昔日金玉滿堂,如今人去樓空,已成為人們反思過往的好地方。代代賭王,人羨富可敵國,卻如走馬花燈,換完一幕又一幕。

圖15 盧家大屋的廳堂,陳顯耀攝

詞曰:

  青玉案(盧家大屋)

  髫齡少小離鄉土,
  困生計,無人訴。
  莫道途窮如敝鼓,
  酬勤天道,
  “白鴿”飛舞1
  送上青雲路。

  香車寶馬金如土,
  亭苑樓閣似王府,
  羨妒難求傾世富。
  罡風孰逆?
  無情驟雨,
  瞬捲飛花去。

註釋:
1. 屋主靠“白鴿票”等博彩方式發家。

盧家大屋

本文出自《澳門世界遺產(續篇)》,該書之參考書目如下:
[1] 胡根,《澳門近代博彩業史》,廣東人民出版社, 2009年12月
[2] 香港歷史博物館及香港藝術館編,《東方印象——錢納利會畫展》,2005年
[3] 鄭德華、彭海鈴,《廬廉若公園與廬氏家族》,澳門民政總署,2010年
[4] 林廣志,《晚清澳門華商的崛起及其社會地位的變化》,澳門基金會,2008年
[5] 吳宗岳,《澳門教堂之旅》,培生教育出版南亞洲有限公司,2010年
[6] 何劉一星,《細說主教座堂》,澳門主教座堂堂區出版,2010年
[7] Lindsay & May Ride, An East India Company Cemetery,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Bernard Mellor, 1995
[8] ALVES, Pe. António M., Congregações Marianas na China e em Macau, Notícia Histórica, 1904
[9] BARRETO, Luís Filipe, Cartografia de Macau – Séculos XVI e XVII, Centro Científico e Cultural de Macau, da Missão de Macau, em Lisboa, 1990
[10] BOXER, Charles Ralph, Macau na Época da Restauração, Lisboa, Fundação Oriente, 1993
[11] COATES, Austin, Macau Calçadas da História, Instituto Cultural de Macau, Gradiva, 1991
[12] COUCEIRO, Gonçalo, A Igreja de S. Paulo de Macau, Livros do Oriente, 1997
[13] INFANTE, Sérgio e al, Cem Anos que Mudaram Macau, Governo de Macau, 1995
[14] JESUS, Montalto de, Macau Histórico, Livros do Oriente, 1990
[15] Direcção dos Serviços de Educação, Ta-ssi-yang-kuo, Vol. I e II Fundação Macau, 1995
[16] SILVA, Beatriz Basto da, Cronologia da História de Macau, Volume II, 1995; Cronologia da História de Macau, Volume III, 1993
[17] TEIXEIRA, Mons. Manuel, Paróquia de S. Lourenço, 1937.; A Confraria de N. Senhora do Rosário e a Igreja de S. Domingos, Macau,1965.; A Voz das Pedras de Macau , 1980, Imprensa Nacional
[18] VALENTE, Maria Regina, Igrejas de Macau, Instituto Cultural de Macau, 1993


更新日期:2020/08/31

作者簡介

鄧思平

博士,哲學、歷史學者,詩人,填詞人,長期從事中國傳統文化和澳門中西文化的研究及推廣工作。

延伸閱讀 更多專題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

進階搜尋

關鍵字

    主題

    資料類型

    地點

    時間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