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註:1835年澳門系列版畫之一。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11/16
媽閣渡頭:媽祖閣門前,原有一片空地,半泓水,幾樹榕蔭,濱海灘邊,尚有石級參差,沿磯下海,為昔日漁家上落埔頭,稱“媽閣渡頭”。古有石碑一塊,豎立岸邊,刻著“媽祖閣渡頭”數字。晨篙客泛,晚渡漁歌,雲水作鄉,本來與世無爭者。詎至明嘉靖間,葡人東來,移舶濠鏡,乃由媽閣渡頭登澳,誤以媽閣廟名作地名,而稱澳門為媽港(Macao)焉。蓋媽祖閣之弘仁殿,建於明朝弘治元年(一四八八),葡人來澳則在明朝嘉靖三十六年(一五五七)。而在葡人來澳之前約七十年,澳門已早有媽閣廟也。所以據外文典籍,多謂(Macao)之名乃由媽閣而來。托利各爾脫著之《中國基督教傳教史(Trigault,Histoire de L’Expedition Chresti-enne au Royaume de la Chine1616)》有云:“澳門之名,起於其地有亞媽一神祠,蓋以神祠之名名其地者也。有亞媽海門之意,此祠迄今猶存。”又強克斯脫著之《中國葡萄牙殖民地略史(Ljungstedt A Historical Sketch of the Portuguese Settlement in China,1836)有云:“於一五五七年,有名‘阿媽’一荒蕪小島,被指定為彼等居住地及彼等乘船直駛其地,知其地即為澳門(Macao)。”日人藤田豐八著之《葡萄牙人佔據澳門攷》其註釋云:“西文之(Macao)因其地有天后宮,即亞媽宮,故名。”至於中國文獻中,方豪著之《中西交通史》有云:“《澳門紀略》圖上有娘媽角,殆即歐人稱(Macao)之起源也。”又陳沂著之《澳門》亦云:“葡人初入中國,寄碇澳口,是處有大廟宇,名曰媽閣,葡人誤會此廟宇名為地名,故以初到所見者以名其地,各國歷史稱中國為馬郊,其名當起於此。”云云。統上以觀,媽閣渡頭,實為葡人最初登澳之地。
媽閣渡頭
天后誕辰:閩粵人士,以農曆三月二十三日為天后寶誕。澳門媽祖閣亦例於每年是日前後數天,盡量點綴,張燈結線,搭棚演戲,笙歌酒讌,備極熱鬧。而居澳之漳州、泉州、潮州等人士,則例必於事前拈鬮,分訂於三月二十二日、二十四日、二十五日三天,各自設筵備牲,蒞廟賀誕。唯二十三日則為闔澳及上述三州人士共同慶祝。是日本澳之林族西河堂,定備亭色頂馬,金豬鼓樂,巡街而至,蓋以天后為林氏女也。更有一些天后神會會友,亦皆如是,往往有十餘隻金豬隨行者。查舊日到廟賀誕之燒豬,每逾三四百隻之多云。而海上漁民,以天后為海神,故對天后誕,更為高興。當澳門漁業興盛時期,媽閣海面,帆檣千百,密泊如織。蓋漁船出海捕魚,雖至遠亦必歸來賀誕,燈籠串炮,囑目喧鬧。每當誕日午時,所有洋船汽艇,經過媽閣海面廟前,定必鳴笛致敬者,在卅年前,廟前空地,搭一大棚演戲,男女左右分座,舞台則架於海中,台前正中廣場,為羣衆免費觀劇處。所演皆為第一名班,當誕辰之清早,各大佬信必須粉墨袍笏,入廟賀誕。在殿前演“八仙賀壽”,及“加官”“送子”等劇。至廿四日,又為戲班中田寶二師寶誕,是晨例演“香花山大賀壽”,大撒金錢,觀衆爭拾,熱鬧非常。天后誕前後,常有暴風雨者,謂為接大舅。曾有一次,在光緒三十二年(一九零六),於演畢大賀壽後,颶風猝至,海水暴漲,雖戲棚傾塌,但觀衆只濕衣裳,無一受傷者,衆皆認為天后靈聖所致,誠倖事也。後來自從葡當局在廟前建築一號碼頭後,搭大棚演戲之舉乃輟。近年只有在廟內空階,稍蓋葵篷,點演小劇團,聊申慶祝耳,神誕之熱鬧,已大異當年也。
天后寶誕
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2月18日─1606年2月6日)5—6月,欽差總督廣東珠池市舶稅務兼管鹽法太監李鳳與信官王權、梁宗翰等人主持,由澳門四街華商出資重建媽閣廟“神山第一亭”完成。澳門“四街”即“十字街”,這是一條縱街與一條橫街交叉而成的十字街,被明廷分別命名為“畏字街”、“威字街”、“懷字街”、“德字街”。這十字街本是諸夷建造居住。後多為華商租賃,葡人居樓上,唐人居樓下。媽閣廟神龕“萬曆乙巳四街重修”碑記:“四街重修”,上款為“萬曆乙巳歲”,下款為“仲夏吉日立”,見陳樹榮:《澳門媽祖文化的形成及發展——從媽閣廟石殿神龕“萬曆乙巳四街重修”碑記談起》,載《媽祖文化研究》,第35—53頁;神山第一亭大門石橫樑萬曆乙巳石刻,轉自譚世寶:《金石銘刻的澳門史——明清澳門廟宇碑刻鐘銘集錄研究》,第43頁。釋跡刪:《鹹陟堂詩集》卷13《三巴寺》稱:“相逢十字街頭客,盡是三巴寺里人。”郭棐:《(萬曆)廣東通志》卷69《外志》3《番夷》;譚世寶:《澳門媽閣廟的歷史考古研究新發現》,載《文化雜誌》第29期,1996年。屈大均:《廣東新語》卷2《澳門》;印光任、張汝霖:《澳門記略》卷下《澳蕃篇》稱“其賃於唐人者,皆臨街列肆”;張甄陶:《澳門圖說》(載《小方壺齋輿地叢鈔》第9帙)稱:“其樓房多空曠無居人,賃華人居之。”
媽閣廟“神山第一亭”完成
媽閣風景,以古石勝,懸崖峭壁,滿勒詩文,楷草篆棣,各擅體裁,韻律唱酬,自多妙句,琳琅滿目,石刻斑斕,或為名流政客之公幹留題,或為文友詞人之紀遊遣興,所書者之人名姓氏,其勒石之月日歲時,間有事跡可攷,而足資歷史研究者。茲就所知,略錄於後,固不免掛漏之愆也,唯望大雅君子,斲誤補遺,則幸甚矣。查摩崖所刻各詩中,有五言律詩一首,為清朝乾隆年間,署名浮山張道源所題者,後來之文墨客,步其韻而和者,不下十餘首之多。其原詩云: “逕轉蓮花島,天然石構亭,當軒浮積水,護楫有仙靈,海覺終宵碧,榕垂萬古青,鯨波常砥定,風雨任冥冥。”張道源為清朝乾隆時廣州知府,能詩善政,當時因外交糾紛事,奉命來澳辦理封關。迨事平定後,蒞媽閣廟拈香,留詩刻石,故其有“鯨波常砥定,風雨任冥冥”之句也。茲據《香山縣誌》所紀該次交涉事如左:“乾隆五十二年八月(一七八七),黑奴飲營地街,醉卧,不服夷官約束,夷官以肆主之賣酒黑奴也,反責之,鄰肆與辯,遂遷怒,督黑奴拆毀寮舖,毆傷人民,並縱黑奴在望廈村偷竊滋事,貨船到澳,不報地方官,往澳彈壓,強詞不順,知縣彭翥謁督撫,調香山協移駐澳門,以緝捕台匪為名,實防禦澳夷也。又飭廣州府張道源到澳封關,禁民居賣爨具食物,夷衆懼,引罪輸服,迺復開市貿易。”云云。自從清朝乾隆年間,廣州知府張道源來澳,曾題下一首五言律詩在媽祖閣石崖上,後來之人遂爭相步韻。香山知縣許敦元來澳,亦步其韻,和詩兩首。但刻於媽閣石崖上者,只得其“次韻之二”一首,詩云:“蓮峰迴鏡水,石壁峙蘭亭;幾度招仙侶,何年擘巨靈;雲垂滄海白,潮涌萬山青;小憩幽嚴下,塵心落冥冥。”而其“次韻之一”則載在香山縣誌中,詩云:“石磴盤紆入,山阿結小亭;蓮花開佛地,逢島宅仙靈,巖樹千年碧,中洲四面青;鴻濛原一氣,天水共冥冥。”許敦元迺雲南舉人。於清乾隆五十五年(一七九零)任香山縣知縣。當時澳民時起糾紛,常要到澳公幹及勘案,此為來澳順遊媽祖閣之作也。又媽祖閣登山小徑傍,有石刻一首,署名布衣者。相傳為古之名堪輿家賴布衣,由江西找尋風水,步行來粵,追求龍脈,抵達澳門媽祖閣山上,嘆為結穴,迺留題詩云:“古木涵江影,峰奇拏石亭;魚龍沾佛法,鳥雀帶仙靈;水鏡雲磨碧,山屏雨洗青;蓮花開世界,煙靄遍南冥。”查該詩所押之韻,亦迺步張道源之詩者。則是詩必作於清乾隆時張道源之後。若謂為賴布衣遺作,則賴布衣原屬宋朝人,先於清朝數百年。且該詩語氣,亦不似堪輿家口吻,詩中所稱石亭,則弘仁殿之石亭是建於明朝弘治年間,與宋朝亦隔二百餘年。於此可以證明此詩不是賴布衣遺作也。何況布衣之名,不冠姓氏,可作未青一襟之儒生解,人人可稱布衣。賴布衣原名文俊,字太素,自號布衣子,世人遂稱其為賴布衣,迺宋朝處州人。官於建陽,好相地之術,著有紹興大地八鈴,三十六鈴,及催官篇等書。清朝道光年間,尚有望廈名士趙元儒,也步張道源之詩韻,成詩四首,將媽閣古蹟,描寫如畫。茲錄各詩於後:“海隅藏古寺,斜結半山亭。地僻人偏靜,林幽鳥更靈。潮來雞頸碧,舟過馬騮青。願借浦團坐,安禪悟杳冥。”“試叩禪關入,神山第一亭。畫船留勝蹟,石室駐仙靈。鏡海一天碧,蓮峰四岸青。三千塵世事,回首總冥冥。”“登臨窮古徑,危坐石之亭。對此身如畫,飄然勝至靈,江豚翻浪白,海燕拂雲青。遠水兼天闊,茫茫入望冥。”“誰人書海覺,峭石立高亭。如此山之秀,應教地有靈。天開雙眼闊,榕印一心經,寂寂雲林外,疏鐘報暮冥。”至於媽祖閣之住持僧人遂昭,亦曾於清朝宣統末年辛亥,步張道源詩韻,吟詩一首云:“祥雲靈雷漢,常護半山亭。舊事傳神跡,新詩寄性靈。天高凝古碧,樹老剩今青。悟到諸空相,聲香亦窕冥。”當時南海書法名家陳詩博,與遂昭和尚同遊,立次其韻,和詩一首云:“鏡海鴻初印,尋僧到閣亭。新詩參妙諦,古剎毓仙靈。雲擁千峰碧,波涵萬楮青。勝遊人未倦,林靜晚煙冥。”吟後並在觀音閣側,書“說法點頭”四字,刻於石上。字巨而健,迄今尚存。繼後普濟禪院住持暢瀾老方丈,亦於民國五年時,步張道源詩韻,作詩二首,其詩如後:“南荒開島嶼,絕壁俯危亭。莆浦來神女,名山擘巨靈。江平波蘸碧,石峭樹懸青。海闊天空外,孤帆入渺冥。”“百尺禪龕古,天然瘦石亭。神仙工斧鑿,川躹效英靈。萬古重張綠。羣山齊送青。一聲靈磬襄,清響破青冥。”以上各詩,皆為歷代詩人墨客,讀了張道源知府之詩後,各有所感而作,刻於媽祖閣山上者也。
廣州知府張道源遊媽祖閣題詩及後人步韻
蝦蟆石:蝦膜石原在媽祖閣傍對開之海坦中。澳門紀略嘗稱其為澳門三奇石之一,其記載云:“一蝦蟆石,其形圓,其色青潤,每風雨當夕,海潮初上,則閣閣連聲。”蓋因該石,狀如蟾蜍,其中稍存空隙,故潮來撞擊,便閣閣作響,有如蛙鳴,人遂以為奇耳。迄至清朝同治七年(一八六八),澳門當局填築下環海坦時,此蝦蟆石乃被湮沒,故今已無蹤跡矣。清時香山翠薇鄉名儒吳亮珽,曾有題句云:“臨流莫問蟾蜍石,剩有漁歌晚渡喧。”蓋感此而作也。石獅作崇:媽祖閣門前,有巨石獅乙對。雌雄各一,左右分立。雕刻精美,形態活躍,明朝萬曆三十三年(一六零五),增建石殿時所置,為三百餘年前古物。因昔日國人迷信,每謂陶犬瓦雞,尚若積年累月,感受日月精華,輒能成精作魅,殊謊誕無稽者。而一般村姑野叟,就每好捏造神話,以為瓜棚荳下,茶餘酒後談資。據說,清朝末季,媽祖閣對海之灣仔銀坑一帶農田,忽傳每當午夜更深,常出現一隻龐然怪獸,偷食禾稻,傷害莊稼,至天將破曉,始跨海躍返澳門。後來經過堪輿家認定,此乃澳門媽祖閣門前之石獅作崇。即僱匠將石獅雙目鑿盲,其怪遂輟云。似此無稽之談,曾傳遍一時,實在不足信者。究其捏造事由,當必因為灣仔鄉民,舊日多屬迷信風水,良以媽祖閣門前石獅,張牙舞爪,向正灣仔銀坑,為禁煞計,借此謠言,藉故破壞耳。但可惜媽閣門前好好一對精工雕刻之石獅子,致遭迷信風水損害也!
媽祖閣蝦蟆石傳說
神舟奇蹟:媽祖閣內,天后殿前,素來供設一艘小帆船,舵長數尺,桅几三枝,錨舵齊全,蓬艙畢具,張帆繫纜,形狀精緻,梢翁篙手,眉目玲瓏,直類一龜大眼雞船模型,為中國之古式海舶。當年天后附航來澳,即乘此種帆船也。而洋船石上所刻之圖樣,故亦作如是式矣。蓋媽閣天后殿前該艘小神舟,在舊日也曾有過一番奇異事蹟。溯每當年年三月二十三日天后神誕,於誕前三天之早晨,則媽閣廟諸值事,例必焚香燃燭,親臨江邊,將此小神舟,送放落海中,任其飄流泛去。該小船雖是無人駕駛,但隨波逐浪,漸漸就不知浮到何處耳。經過兩日,事果神奇,該小船竟在天后誕前一天,必定安然飄流回媽閣岸邊,屆時諸值事又在海傍陳設香案,恭迎小神舟回廟內,如舊供奉。據說此舉,乃天后駕船往接大舅(她的哥哥),同來共慶誕辰云。而媽閣廟值事對於此舉,從來皆如是進行,該小船未嘗有傾覆或失蹤者。惟至距今約五十年前,曾有一次該小船在海上飄浮時,被一洋船水手看見,愛其靈活精緻,背人將其撈去,至是該小船迺告遺失。而媽閣廟值事嗣後亦以外賊難防,遂罷此舉,只得依樣再做回一艘小神舟,仍供設天后殿中,聊資紀念耳。該小神舟之已往奇蹟,據現在之老於澳門者,尚有不少人曾親見其事,津津樂道之。但其何以能自然往返,及從未失蹤,今試從科學辨證之:大概自小船被放落海中後,浮泛在水面,即人或見之,但以崇信天后,故決不敢干擾及之,不慮有遺失矣。小船跟隨潮水退去,自然會隨看潮漲回來,在迷信時代之人看來,就以為神奇也。
媽祖閣神舟奇蹟傳聞
媽祖閣名攷:澳門媽祖閣,實即天后廟也,其門顏不書“天后廟”,而題“媽祖閣”者,蓋亦有由也。溯澳門媽祖閣,原為在澳之閩潮人士所建。因閩潮人士,皆稱天后為“媽祖”,而瓊崖台灣等地,以及南洋羣島一帶之人士亦然。鄭昭之《貢使入朝中國紀行詩》註釋有云:“媽祖,閩潮土語天妃也。自鄭和修祠立碑之後,奉使漂洋者,莫不虔敬天妃。今南洋各地皆有媽祖宮,與大伯公廟同其不衰,又天妃與協天大帝,關壯繆及舟神,皆舶人所崇拜者。凡舶中來往,俱畫夜香火不絕。”於此可見媽祖宮之名,實為粵東沿海及南洋各地所奉行者也。又因閩潮人士以為若遇急難而呼“媽祖”,則靈效立應。趙翼之《陔餘叢攷》有云:“台灣往來,天妃神跡尤著。土人呼為媽祖,倘遇風浪危急,呼媽祖則披髮而來,其效立應。若呼天妃,則神必冠帔而至,恐稽時刻。媽祖云者,蓋閩人在母家之稱也。”所以澳中閩潮人士,欲得神靈,如響斯應,因此榜廟門曰“媽祖閣”。至於澳人習俗,間有不稱其為“媽祖閣”,而呼其為“娘媽廟”者。則因有人傳說:“天妃姓梁”,閩人間有稱天妃為“梁媽”。娘媽廟者梁媽廟之訛也。至於普通人士,多呼媽祖閣為“天后廟”。古書則載稱為“天妃廟”。良以神在宋朝興化間,已有“妃”稱號。至元朝之至元間,加封“天妃”。沿至清朝康熙間,晉封為“普濟天后”。惟道家則稱其為“英烈娘娘”。但未聞有稱之為“娘娘廟”者。
媽祖閣名攷
時間: | 建國之後(1949-1999年) |
1981年 | |
地點: | 澳門半島--風順堂區 |
媽閣廟(Templo de A-Má) | |
關鍵字: | 廟宇 |
宗教建築 | |
船舶 |
攝影: | 博爾傑 |
資料來源: | 澳門檔案館,檔案編號: MNL07.32b.Icon |
典藏單位: | 澳門檔案館 |
數位作品提供者: | 澳門檔案館 |
權限範圍: |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轄下 |
澳門檔案館授權澳門基金會使用。如需使用有關資料,需徵得有關版權實體的同意。 |
資料類型: | 圖片 |
木板畫 | |
彩色 | |
電子資料格式: | TIF, 2000x1481, 8.47MB |
登錄號碼: | p0005616 |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