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新福利引入特為澳門路窄彎多的環境設計的德國“平治”(Benz)8米雙門低地台小巴。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11/21
1997年,新福利引入特為澳門路窄彎多的環境設計的德國“平治”(Benz)8米雙門低地台小巴。
更新日期:2019/11/21
我們目前在澳門街上看到的巴士全都是外表醒目、技術先進、座位舒適的冷氣巴士。倘若時光倒流至近一個世紀前的1919年,首現澳門的巴士只是由舊貨車改裝,以貨車底盤加上木製客廂的車輛。它們最初被稱為“自由車”,後來又被俗稱為“街坊車”。
神級司機是這樣練成的
佛山號、德星號和大來號,這些是“老餅”們口中經常聽到的港澳客輪船名,是1950至1960年代老澳門的集體回憶。現在,我們不妨來尋找這些舊港澳客輪的故事,或許你會發現一些鮮為人知的事件,讓我們由“佛山號”和“德星號”開始。
那些港澳客輪的往事(上)—— 佛山號、德星號
半個世紀以來,澳門的公共交通經歷了多個階段的發展和蛻變,從巴士空調化、環保巴士的引進,到小巴變大巴等的沿革,可見澳門的公共交通不但以乘客體驗為中心,更因時制宜、配合城市的發展步伐而作出相應的革新。澳門的公共交通不但側面反映着小城的發展,更與澳門共同成長及歷經蛻變。
半世紀的澳門巴士服務——現代化與蛻變
澳門舊城區的街道十分狹窄,一般的大型巴士難以通過。70年代之前,必須前往主幹道路搭乘巴士。直至1987年,澳葡政府提出“大巴行大道、小巴走小路”巴士路線重組計劃,當時澳門的兩家巴士公司分別向日本兩家汽車生產商“三菱”及“日產”訂購全新小型巴士,並開辦多條巴士路線進一步把網絡拓展至大街小巷。
濠江小巴 穿越大街小巷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